名词解释:土地利用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的集合。
1功能分区:2计算行车速度:它是指在保证行车速度的前提下,公路受限制部分(如弯道)所能允许汽车达到的最大行车速度,是公路路线规划设计中的主要指标和依据。
3停车视距:为了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应使驾驶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止,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4轮作田区组织形式:为了落实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将耕地按照轮作周期的年限划分成若干个面积基本相等、肥沃度近似的轮作田区。
所谓轮作田区是指作物轮换种植的基本单位。
5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即投资返本年限,是以规划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时间来反映项目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N=K/M(K:投资回收期 N:规划项目的投资额 M:年平均净增收益)6内部收益率:(IRR)内部收益率是反映项目获利能力的一项动态指标。
内部收益率与净现值,均以贴现为基础,考虑时间因素。
7耕地复种指数:指一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说明一年内单位耕地面积上的平均种植次数,反映耕地复种成度的高低。
8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
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人类根据土地质量特性开发利用土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二是指利用土地,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9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又称土地承载力或资源承载力,它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0人口预测:所谓人口预测就是根据规划区域或单位现有人口状况和可以预测到的未来发展趋势,测算未来某个时点人口的状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等。
11比较利益原则:是指一地区集中生产那些在该地区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来运出,以换取那些虽比其他地区生产成本为低但在该地区内并非成本最低的产品调入则更有利。
12生活居住区用地指标:13公共活动中心:14仓库用地面积:15费用效益分析填空题:1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包括:土地供需(综合平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宏观布局),土地利用(微观设计)2土地质量评价按其目标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3土地质量评价按其目标可分为:54在进行工业用地配置时,可考虑如下做法:①对于多数农产品、矿产品的初步加工企业,一般趋向于接近原料地即(原料指向)②对原料失重程度小,甚至增重,成品不便运输或运输过程中损耗大,不便利用管道等廉价运输方式的工厂,一般多靠近消费地建厂,即所谓(消费地指向);③许多耗电大的企业,应选择在动力基地特别是能够提供廉价电力的大型水电站附近即所谓(能源指向);④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资金有机构成低,工资开支占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厂址应当选择在劳动力充裕、待业人员多的地方即所谓(劳动力指向);⑤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为了创造技术协作条件,一般选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人才优势明显的城市附近,即所谓(技术指向)。
5街道布置形式有:(),(),(),(),(),()。
6树种规划的要点包括:(),(),(),()。
7影响电力负荷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8根据我国交通部1998年12月3日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计算行车速度),(路面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
9骨干输水工程可采用(干渠沿等高线布置)布置,(干渠垂直等高线布置)布置,(合理穿绕)布置,(河网化)布置。
10田间设施综合配置形式有:(道路设在灌水地段上端与斗渠结合布置),(道路设在灌水地段下,与斗沟结合布置),(辅助田间道路一般结合农渠农沟设置)。
11授粉树配置的方式有:(等量式),(差量式),(中心式)(等高配置)。
12排水方式有()和();排水管网的布置形式有()和()。
13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为A=R×K×L×S×C×P请写出每个影响因子:(R降雨因子),(K土壤可蚀性因子),(L坡长因子),(S坡度因子),(C林地管理因子), (P土壤保持措施因子)。
14河流引水方式有:(无坝渠道方式),(有坝渠道引水),(机械提水)。
简答:1、绘制渠道横断面示意图并计算渠道的占地宽度?2、在确定耕作田块的方向时要考虑哪些要求?答:①要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地光照条件,田块方向应保证作物从早到晚一天当中能够尽量多吸收太阳的光热;②要有利于机械作业和保持水土的要求,在坡地上,田块方向影响到地表径流的大小和土壤的侵蚀量;③要有利于降低地下水的要求;④要有利于防风要求;⑤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3、果树行列配置的方式有哪些?答:果树行列的配置原则: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原则:合理利用土地,面积产量,面积产量,适于当地环境条件及栽培特点。
培特点。
形式有:①长方形:行距大于株距。
优点是既长方形:行距大于株距。
可密植又利于通风,可密植又利于通风,并可在行间间便于机械作业。
种,便于机械作业。
②正方形:株行距相等。
优点是通风正方形:株行距相等。
便于机械作业。
好,便于机械作业。
但对土地利用不经济,一般平原采用。
不经济,一般平原采用。
③三角形(棋盘式):株距大于行距,三角形(棋盘式):株距大于行距,):株距大于行距各行相错,呈等边三角形。
各行相错,呈等边三角形。
与正方形相比可多栽15.5%的果树,缺点是的果树,形相比可多栽的果树不利于机械作业,通风差。
不利于机械作业,通风差。
④ 带状:采用双行(在1.5-2.0m的窄行带状:采用双行(的窄行内栽植2行再留3-4m的带距)或多的带距)内栽植行,再留的带距行带状4、请你阐述土地整理的规划运作程序?答:土地整理的规划程序可以归纳为五个步骤:①选择土地整理单元;②编制土地整理规划;③审批土地整理方案;④组织土地整理实施;⑤土地整理成果检查验收。
5、农田防护林配置应注意解决哪些问题?答:配置的目的和作用:能够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农田气候,减轻风沙和干旱的危害,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起到护田增产的作用。
配置农田防护林应注意解决下列问题:①林带结构:指林型、宽度、密度、层次和断面形状的综合体。
采用林带透风系数作为鉴别林带结构的指标。
分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透风结构。
②林带方向:取决于主害风向和地形条件,根据因害设防的原则,主林带应垂直于主害风方向,防风效果最佳。
③林带间距,取决于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其与树高成正比,同时与林带的结构有关。
④林带宽度;以节地和保持适当透风程度所需最小宽度或者树的行数确定。
⑤林带交通口,为便于拖拉机和各种农机具的运行,在林带的长边和短边交接处应设交通口。
⑥树种选择与搭配,树种选择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树种搭配上一条林带只宜采用单一的乔木树种,不宜采用多种乔木树种进行行间、株间混交的搭配方式。
6、某集镇总人口为5000人,通过调查平均建筑容积率为0.85,全镇总建筑面积为45000平方米,请计算该镇人均用地面积。
答:P677、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是如何进行综合评价的?答:8、土地利用规划可行性研究的具体内容有哪些?答:①投资机会研究是鉴别土地利用项目的投资机会。
比较概略,依据指标来进行估计而不是详细的分析。
②初步可行性研究是可行性研究的中间阶段,当一个项目的经济指标缺少把握,尚需对其选址、实施和建设投产后的原料来源和产品出路等经济过程的进一步研究才能判断建设项目是否具有生命力时,就有必要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
③详细可行性研究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技术和经济依据。
要求对一切可行方案进行详细的深入的分析比较得出最终结论,在以后阶段里不允许任意改变这些结论。
④财务和国民经济评价是对项目的经济效果的研究。
是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也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
财务评价:以利润和投资费用之间的关系加以表示,说明项目的经济效果。
国民经济评价:从国家整体角度考虑项目的效益和费用,评价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一般来说,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作为项目或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
9、写出大田作物用地需求量的计算步骤?1、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的内部需要量(V)。
2、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的商品率(P)。
3、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的总产量(W)。
4、确定大田作物加权平均单产()。
=依据当地大田作物种植结构(F),作物的平均先进单位(),求得大田作物加权平均单产()5、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种植面积(S1)。
S1 =式中:A—复种指数。
6、确定大田作物轮作地净面积(S2).S2 =式中:S2 –大田作物轮作地净面积(hm2);S1—大田作物种植面积(hm2);N—大田作物轮作田区总数;n—大田作物所占田区数。
7、确定大田作物轮作地毛面积(S3)。
S3 = S2(1+K)式中:K—道路、沟渠、林带面积占大田作物轮作地净面积比重,一般K=3%-4%。
10、试述用地形图发计算水库库容的步骤?首先要对库区进行实地测量,结果得到一张库区地形图。
根据拟建坝高,在地形图上可以求出水库的淹没面积和水库库容。
具体做法是:先算出每一条等高线与坝轴线之间所包围的面积,从最里面一条等高线开始,逐步扩展至外面的等高线,在根据等高距即可算出两个水平面之间所包围的体积。
以此类推,把计算结果累计起来极为欲求至库容。
11、试述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答:12、某地以加拿大杨林设防护林带,行距1.5m,田边距林缘的距离为2.0m,规划种植7行杨树,请计算防护林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