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介绍PPT课件
▪ (二)、集料
▪ 1、细骨料
▪ 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 粒径在4.75~0.15mm的岩石颗粒(砂)称 为细骨料。
砂分类
砂按产源分:
天然砂、人工砂
砂按细度模数分: 粗砂、中砂、细砂、特细砂
砂按技术要求分: Ⅰ类砂、Ⅱ类砂、Ⅲ类砂、
河砂 海砂
▪ 2、砂的技术要求
▪ 2.1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 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胶凝材料为水泥,加入砂、 石、水和外加剂掺和拌制的混凝土,称为普通水 泥混凝土,简称普通混凝土。又叫“砼”
▪ 混凝土的应用:
▪ 2、混凝土的分类 ▪ (1)按所用的胶凝材料: ▪ (2)按体积密度:ρ0>2600 ㎏/m3 、2600
> ρ0>2000 ρ0<1950㎏/m3 ▪ (3)按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分: ▪ (4)按用途分: ▪ (5)按抗压强度: ▪ (6)按流动性能分: ▪ (7)按是否配筋:
混凝土结构示意图
▪ (一). 水泥
▪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分。水泥品种的选 择,应当根据混凝土工程性质与特点,工程的 环境条件及施工条件,结合各种水泥特性进行 合理的选择。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当与混 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经验证明,配制 C30以下的混凝土,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 度等级的1.1~1.8倍,配制C40以上的混凝 土,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0~ 1.5倍,同时宜掺入高效减水剂。常用水泥的 选用表见书75页表5-1。
▪ 3、混凝土的特点与应用
▪ (1)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
▪ (2)可塑性良好
▪ (3)抗压强度高
▪ (4)与钢筋粘结牢固,膨胀系数相近
▪ (5)耐久性好,生产能耗低,维修费用少
▪
耐火性好,有利于环境保护
▪ (6)自重大,比强度小,抗拉强度低,脆性,
易开裂,导热系数大,生产周期长,视觉和
触觉欠佳等缺点
▪ 5.2、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 组成,另外还常加入适量的掺合料和外 加剂。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 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 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 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 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 后,则将骨料胶结为一个坚实的整体。
▪ 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为:
M
x
( A2
A3
A4 A5 100 A1
A6 )
5 A1
▪ 式中 ai-----分计筛余百分率,即该号筛 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
▪ Ai---累计筛余百分率,即该号筛与大于该 号各筛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
▪ 细度模数(Mx)愈大,表示砂愈粗,砂的细度 模数范围一般为3.7~0.7,其中
▪ 2.2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 2.3有害物质含量
表 5-4 砂中有害杂质含量的规定(GB/T14684-2001)
项目
品质要求(按质量计)(%)
I类
II 类
III 类
含泥量 <
1.0
3.0
5.0
泥块含量
0
<1.0
2.0
轻物质 <
1.0
1.0
1.0
有机物含量
合格
表 5-6 普通混凝土用砂级配区的规定
(GB/T14684-2001)
筛孔尺 寸(㎜)
级配区 I 区 II 区 III 区
累计筛余百分率
4.75 10~0 10~0 10~0 2.36 35~5 25~0 15~0 1.18 65~35 50~10 25~0 0.60 85~71 70~41 40~16 0.30 95~80 92~70 85~55 0.15 100~90 100~90 100~90
▪ 砂的颗粒级配:即表示砂中大小颗粒的搭配 情况。在混凝土中砂粒之间的空隙是由水泥 浆所填充,为达到节约水泥和提高强度的目 的,就应尽量减小砂粒之间的空隙。要减小 砂粒间的空隙,就必须有大小不同的颗粒搭 配。
(a)单一颗粒 (b)两种粒径 (c)多种粒径
▪ 因此,在拌制混凝土时,砂的颗粒级配 和粗细程度应同时考虑。当砂中含有较 多的粗粒径砂,并以适当的中粒径砂及 少量细粒径砂填充其空隙,则可达到空 隙及总表面积均较小,这样的砂比较理 想,不仅水泥浆用量较少,而且还可提 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与强度。
合格
合格
硫化物、硫酸盐
0.5
0.5
0.5
(SO3)<
氯化物 <
0.01
0.02
0.06
▪ 砂中不应含有活性氧化硅,因为砂中 含有的活性氧化硅,能与水泥中的碱 分(K2O及Na2O)起作用,产生碱 骨料反应,使混凝土发生膨胀开裂。
▪ 2.4砂的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
▪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 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的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砂、 中砂与细砂之分。在相同用量条件下,细砂 的总表面积较大,而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 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要由水泥浆包裹, 砂子的总表面积愈大,则需要包裹砂粒表面 的水泥浆就愈多。因此,一般说用粗砂拌制 混凝土比用细砂所需的水泥浆为省。
▪ Mx在3.7 ~ 3.1为粗砂, ▪ Mx在3.0~2.3为中砂, ▪ Mx在2.2~1.6为细砂, ▪ Mx在1.5~0.7为特细砂。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
度模数一般.在2.2 ~ 3.2之间较为适宜。
▪ 国家规范将细度模数为3.7 ~ 1.6的普通混凝土 用砂,以0.60㎜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分成三个级配 区,如表4-1所示及图4-1所示。普通混凝土用砂 的筛分曲线必须包容在三个级配曲线区域中的任 一个区域以内。
▪ 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常用筛分析的 方法进行测定。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 配,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筛分析的 方法,是用一套孔径(净尺寸)为9.50、 4.75、2.36、1.18、0.60、0.30、0.15㎜ 的标准筛,将500g的干砂试样由粗到细依 次过筛,然后称得各筛余留在各个筛上的 砂的重量,并计算出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 分率ai及累计筛余百分率Ai(各个筛和比 该筛粗的所有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
第五章 混 凝 土
▪ 本章内容: ▪ 一、混凝土的分类和特点 ▪ 二、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 ▪ 水泥、骨料、混凝土外加剂 ▪ 三、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及影响因素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 混凝土硬化后的性质 混凝土耐久性
▪ 四、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5.1概 述
▪ 一、混凝土的定义和分类
▪ 1、定义: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加入适量 的外加剂)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 成拌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