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师礼仪训练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幼儿教师礼仪训练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幼儿教师礼仪》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思考与练习】1.幼儿教师礼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敬人的原则;(2)自律的原则;(3)真诚的原则;(4)平等原则;(5)适度原则;(6)从俗原则;(7)谦和的原则;(8)宽容的原则。

2.阐述“白金法则”的三大要点。

“白金法则”的三大要点如下。

(1)行为合法。

要自觉知法、懂法、守法,行为合法。

做人、做事都需要“合法”的底线;(2)交往应以对方为中心。

对方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尽量满足对方什么;(3)对方的需要是基本的标准,而不是你想什么就是什么。

3.“三A原则”是什么?“三A原则”是由美国人布吉尼提出的,重在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向交往对象表现尊重和友善的三大途径。

它的主要含义有三点:接受对方,重视对方,赞美对方。

第2章【思考与练习】1.简述幼儿教师仪容修饰与职业形象之间的关系。

得体的仪容修饰是塑造良好职业形象的重要环节。

仪容是个人职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裸露在外的皮肤、毛发以及可感知到的体味。

一个人的仪容端庄、美丽大方不仅来源于良好的遗传因素,更来自于得体的仪容修饰、良好的保养以及深度的学识修养等后天因素。

拥有得体的仪容修饰,除了给他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之外,还充分展现了一个人追求美、创造美、欣赏美的修养与敬业乐业、真诚友善、值得信赖的专业精神风貌。

2.幼儿教师的发型有什么基本要求?发型大方、头发整洁是幼儿教师个人礼仪对发式美的最基本要求。

通过对不同发式的打理,幼儿教师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给小朋友和家长留下美好印象,反映出幼教队伍的精神风貌和健康状况。

3.简述化淡妆的技巧。

(1)淡雅。

化妆修饰时,用笔要轻、淡,追求与自然肤色的协调,不宜浓妆艳抹,要讲究“度”,不使用气味过浓的化妆品;(2)避短。

淡妆的底线是避短。

化妆如果不能有效避短,就达不到化妆的目的。

第3章【思考与练习】1.称呼的类型有哪些?称呼分为两类,即符合身份的称呼和符合年龄的称呼。

(1)身份称呼:当清楚对方身份时,既可以对方的职务相称,也可以对方的身份相称;当不清楚对方身份时,可采用以性别相称,如“某先生”“某女士”或“某老师”,亦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

(2)年龄称呼:称呼年长者时务必要恭敬,不应直呼其名,可敬呼“老张”“老王”等;当尊称有身份的人时可将“老”字与其姓相倒置,如“张老”“王老”;当称呼同辈的人时,可称呼其姓名,有时甚至可以去姓称名,但要态度诚恳,表情自然,体现出真诚;当称呼年轻人时,可在其姓前加“小”字,如“小张”“小李”,或直呼其名,但要注意谦和、慈爱,表达出对年轻人的喜爱和关心。

2.握手的原则是什么?(1)尊卑有异、男女有别。

在握手时,应由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迎上前握手;(2)以右为先、适时适度。

在握手时,一般要用右手,要紧握对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

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怎样选择自我介绍的时机?自我介绍的时机一般为以下几种。

(1)应聘求职时;(2)应试求学时;(3)在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相处时;(4)在社交场合,有不相识者表现出对自己感兴趣时;(5)在社交场合,有不相识者要求自己做自我介绍时;(6)在公共聚会上,与身边的陌生人组成交际圈时;(7)在公共聚会上,打算介入陌生人组成交际圈时;(8)交往对象因为健忘而记不清自己,或担心这种情况可能出现时;(9)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时;(10)拜访熟人遇到不相识者,或是熟人不在而需要请不相识者代为转告时;(11)前往陌生单位进行业务联系时;(12)在出差、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与之建立临时接触时;(13)因业务需要,在公共场合进行业务推广时;(14)初次利用大众传媒向社会公众进行自我推荐、自我宣传时。

4.介绍他人的顺序是什么?在为他人做介绍时,介绍的先后顺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他人做介绍时的顺序大致有以下10种情况。

(1)介绍年长者与年幼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年幼者,后介绍年长者;(2)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3)介绍老师与学生认识时,应先介绍学生,后介绍老师;(4)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5)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应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6)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7)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8)介绍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时,应先介绍后来者,后介绍先至者;(9)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应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10)介绍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认识时,应先介绍职位身份低者,后介绍职位身份高者。

第4章【思考与练习】1.如何培养幼儿的入园礼仪?(1)将入园礼仪总结为口诀:早入园,不迟到;见教师,要问好;别父母,勿忘掉;小朋友,也问道;(2)晨间接待活动是展示礼仪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每天早上,教师让礼仪宝宝身穿园服,肩披绶带,端庄挺拔地站在幼儿园门口两侧,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幼儿和家长,一声声“叔叔好!”“阿姨好!”“小朋友好!”和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不仅给担任礼仪宝宝的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给入园的每一位幼儿与家长带来舒心,营造出和谐、温馨的氛围;(3)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是教育。

”因此,幼儿老师可以站在门口微笑,并蹲下来拥抱每一位入园的孩子。

2.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应注意哪些礼仪规范?(1)精心准备,激发兴趣;(2)仪表端庄,仪态优雅;(3)情绪饱满,教态亲切自然;(4)语言简练,生动形象。

3.幼儿离园时,幼儿教师应完成哪些任务?(1)组织幼儿整理活动室环境和个人用品;(2)打扫室内外卫生并消毒;(3)认真检查本班的门、窗、水、电是否关闭;(4)培养幼儿清洁环境,物归原处的习惯;(5)教幼儿学会收拾个人用品,检查自己的仪容是否整洁;(6)教育幼儿主动向家长问好,与教师、同学礼貌道别。

第5章【思考与练习】1.简述幼儿教师沟通语的基本原则。

幼儿教师沟通语有三个基本原则:(1)平等性原则;(2)保护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

2.简述幼儿教师启迪语的特点。

启迪语是幼儿教师施加的启发、开导幼儿的教育口语,旨在通过幼儿教师循循善诱唤起幼儿内在的情感,引导幼儿思考发生的事情,帮助他们厘清事物的道理,开启他们的心智,最终实现幼儿的自我教育。

3.什么是批评语?批评语有哪几种类型?批评语是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错误思想和不当行为做出的否定性评价语,旨在使幼儿认识错误,改正行为。

批评语有三种类型:(1)直言批评;(2)类比批评;(3)肯定式批评。

第6章【思考与练习】1.接听电话的礼节有哪些?(1)电话铃响三声,应尽快接起电话。

最好不要让铃声响过第五遍。

如果由于某些不得已的原因,在铃响多次后才接起电话,应向对方主动致歉;(2)接起电话先问好,再自报幼儿园的全称或规范简称,以及个人身份等,如“您好!我是佳佳幼儿园××班××老师”,让对方明白自己在跟谁通话。

接下来再询问“请问您找谁?”“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吗?”;(3)态度应热情、谦和、诚恳;电话用语要文明、礼貌。

语调应平和,音量要适中,注意控制语速;(4)由于工作原因联系的电话,要认真做好记录。

交谈中,对于重要的内容应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来。

对对方的谈话可做必要的重复,尤其要注意听取时间、地点、事由和数字等重要词语。

交谈结束后,应针对内容进行下一步处理,如请示领导,通知负责部门或同事等;(5)如果是代接电话,要用手轻捂话筒,然后通知受话人;如果受话人距离太远,要向对方说一声“请您稍等一下”,然后轻放话筒再去找人,不要大声叫喊。

如果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则要重新拿起话筒,告知情况,并询问对方是否需要转达,可记下对方的电话号码,帮助转达;(6)善待打错的电话。

应礼貌地说明,让对方重新确认电话号码,并尽可能地主动提供帮助;(7)遵循“尊者先挂”的原则。

电话交谈完毕时,应尽量让领导、长辈、家长等人结束对话。

若确需自己来结束,应解释,致歉。

通话完毕后,应轻轻放下话筒。

2.阐述接听电话的标准状态。

(1)左手握听筒,右手握笔做好记录。

严禁用肩和头夹住听筒;(2)坐姿和站姿应标准;(3)微笑,神情专注,时刻提醒自己的表情;(4)使用礼貌用语;(5)注意声音、语气、语调;(6)多用询问式语句,尽量不用否定式语句;(7)严禁身体随意瘫靠,吃东西,与他人闲聊,或神情不专注,态度冷淡。

3.拨打电话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注意时间拨打电话时,应该避开对方的吃饭和休息时间。

总的来说,早晨8点以前,晚上10点以后,给对方家里打电话是不合适的,除非有紧急的事。

如果是打电话到工作单位,最好不要在星期一一大早打过去,因为经过一个周末,对方要处理的公务也许会很多。

(2)开头很重要无论是正式的电话业务,还是一般交往中的不太正式的通话,自报家门都是必需的,这是对对方的尊重。

(3)通话尽量简单扼要在做完自我介绍以后,应该简明扼要说明通话的目的,尽快结束交谈。

因为随意占用对方的电话线路和工作时间是不为对方考虑的失礼行为。

(4)你要找的人不在时如果你要找的人恰巧不在,可以有三种应对方式:一是用“对不起,打扰了,再见”结束通话;二是用礼貌的方式请求对方转告;三是请教对方联系的时间或其他的联系方式,常在比较紧急的情况下采用。

第7章【思考与练习】1.微信沟通礼仪有哪些?(1)及时回复他人的微信。

如果没能及时回复,也要在方便的时候向对方解释原因,并表示歉意;(2)如果别人给你发了消息,而你又比较有空,那么你最好及时回复;(3)能打字尽量打字,特别是汇报工作或者有其他重要且复杂的事项需要和他人沟通时。

即使要发语音,也最好提前询问一下对方是否方便;(4)在微信群里聊天时,你可以扮演话题引导者和气氛活跃者的角色,但要把握好度,不要“狂轰滥炸”,发一些没有营养的“垃圾信息”,不停刷屏;(5)尽量不要在微信群里发广告,以及强行要求群成员点赞;(6)不要发没有根据和有伤风化的内容。

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煽动他人情绪,坚决远离黄色暴力信息;(7)巧用表情符号。

聊天时适当加个表情符号会让人产生亲近感,更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通过符号释放出你的善意和愿意与对方沟通互动的心意,活跃聊天气氛。

当然,发表情也要适度,千万别刷屏;(8)不要过度使用带有网络专属语气或含义的词语,如“噢”“哦”“嗯”“行吧”“呵呵”等。

2.QQ家长群的使用与沟通技巧是什么?(1)预先发布信息,获得家长的配合支持;(2)及时展现园内生活,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3)适时网聊沟通,转变家长教育方法;(4)汇集资源,共享育儿知识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