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角色造型设计》

《角色造型设计》

中国动画:介于两者之间
.
.
.
绘制口型应注意的几点:
1、口型的变化要与脸部肌肉、眼神变化(表 情)相配合。
2、口型变化应以嘴部结构为基础,才不失原 来形象的特点。
3、概括提炼、抓住重点,突出一句话中最有 代表性的几个口型动作。避免繁杂、琐碎。
4、没有先期录音作标准时,需认真计算时间, 注意语气和节奏,在摄影表上标出吐字和停 顿位置。
再用球状或椭圆的物体给
角色体积感。
.
四、角色造型的结构与体面关系
造型的结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外
在的形体结构;二是内在的各部分具体
的结构。第一部分主要解决造型中大的
结构、比例关系是否恰当合理,具有美
.
对白中牙齿的处理
牙齿与嘴部的关系: 牙齿与嘴的位置要固 定、不可形变
.
对白时头部动作:转动
.
舒缓时头向后,关注时头向前。说话时前 后运动多、左右运动少。
.
具体来说口型又可分为高兴情绪的口型和不高兴 情绪的口型。
.
元音:嘴张开 辅音:嘴闭上 “分节法” 口型动作的分解很重要,一个字不止一个口型。 每个字由以下几个口型组成:辅音+元音+缓冲(可省预备,
可帮助我们更精确的发挥创意。在起草图时,我们画椭圆代表胸腔、腹部、腿
部和手臂,再慢慢依照角色的外形结构,画出每个不同的形状。
.
我们要有一个清楚的
概念:先从最基本的和可
被复制的结构,发展每个
角色的不同特征,再进入
到最细微的特征。
我们用基本的骨架和
一些轴线来连接之前所画
的椭圆,通常在规划角色
时,都先画出骨架和轴线,
.
.
嘴形和口型的个性表现
2、每个人说话的口型不同: 比如说话时有人露上齿,有人露下齿; 有人动上唇,有人动下唇,有人很少动唇
.
人说话时的脸型变化特征
说话时人的头上半部不可动(形状固定不 变),颧骨不变;下颌骨可动,脸型可变 参考:偶片中,上下脸分开做,可重新组合。
.
.
脸部柔术演员的表演
因为嘴速较快),不可只做元音的口型。 重要的辅音是那些需要闭嘴说出来的,如B、M、P、F、W、V
等,为了识别这些辅音至少需要两格。 干脆利落的说话:直接跳到元音位置,不加动画 普遍问题:脸的下部拉伸或压缩不够→僵硬 避免划出口型的每个细节,选择主要的 重音前3-4格可以加上相应强调动作
.
口型动作的分解
表情的刻画
每一个动画角色,头部和面部结构不同,表情的刻画亦
有差别。无论什么样的动画角色,其表情的设计都是以人物
的表情为主要参照,这样使观众更易于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
每一个动画角色的面部都是表情表达的最重要部位。其中眼神与嘴形的
变化最为突出,两者要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才能传情达意。同时,眼神与嘴形
需要根据常用的表情如喜、怒、哀、愁、乐等做必要的简化和归纳。一方面可
压扁和拉长原理
.

.

.Hale Waihona Puke 难过.惊恐
.
.
口型
同电影一样,动画片中需要处理大量有对白的戏。
精良的制作:口型和对白一致,看上去像是从角色 嘴里咬字一样→对位口型
简单经济的制作:较“写意”,不能一一对应,只 根据情绪和吐字大概张合,类似译制片效果→不对 位口型
1. 对位:先期对白 2. 不对位:后期对白
口型动作的分解很重要,一个字决不止一个口型。
每个字由以下几个口型组成:辅音+元音+缓冲 (可省预备,因为嘴速较快),不可只做元音的口 型。
重要的辅音是那些需要闭嘴说出来的,如B、M、P、 F、W、V等,为了识别这些辅音至少需要两格。
.
.
嘴形和口型的个性表现
1、每个人的嘴形不同: 有人嘴长得灵巧,有人嘴长得笨拙; 有人圆嘴角,有人尖嘴角; 有人嘴角下撇,有人嘴角上扬; 有人嘴不对称(歪)
脸各是两个表情,打破对称。 实例:表情穿过脸部
.
.
三、身体的建构
在建构一般人物时,我们从传统学术把人的身高分为7.5个头和八个头的方
式开始进行,这被认为是真实人物的比例。当然除了使用传统分法之外,我们
要依照人物的风格,在必要的时候做变形,以产生创意的设计。
对人体有良好的素描基础,对比例、肌肉、关节的活动都有详细地了解,
.
口型
我国动画制作多采用A、B、C、D、E、F 六种类型的规范化的口型动作。
A为闭嘴口型,A口型要穿插在一句话的始 终、A口型要有1拍3—1拍6的停顿
填写摄影表时要把配音的时间给足,宁可 超一点,不能不够
.
口型设计的两种方式:
1、迪斯尼式:夸张五官、肌肉幅度,建立在 写实基础上。
2、日本电视动画:口、脸分层处理,面部不 动,只有口部动作变化。
的极度夸张的一种表情状态,这时无论局部或全身的结构都可能被
变化,以达到冲击效果的最大化。这一表现方式是漫画风格动画艺
术的重要特点之一,但不能使用过频过滥。
.
表情是动画制作者用以表达角色情绪的元素, 有些表情相当复杂。在描绘一种表情之前, 不论它是微笑还是皱眉,或是撇嘴等,一定 要抓住该表情所蕴含的微妙意味。
以强化角色的特征与性格,另一方面是提供给原动画的设计参考。引起嘴形变
化主要表情和说话时常用嘴形可归纳出5—6种交叉运动,动起来就不显得单
调。
.
角色的任何一种表情变化都会引发脸部所有构成元素如眼、眉
、鼻、嘴甚至毛发的相信变化,有时还有相应动作——全身或手势
的辅助,以加强它的感染力和视觉效果。非常态表情是指角色瞬间
.
简化的规范化口型画法: “A-H制度”
A:一个闭起来的口型,用来表现所有需要闭嘴的音节,如B、 P等
B:稍微张口,常常只露一点牙齿的口型,如Y、Z、S等 C:口张得更大,并稍微显露出一点舌头,如E、H等 D:嘴张大,如A、I等 E:开始把张开的嘴,嘴角聚拢成略微撅嘴的样子,如O、R等 F:最向前努,撅得很紧,如W G:牙齿轻轻咬住下唇,如F、V H:嘴略张,口中的舌头抵着上颚。这种口型比较少用,如L 这八种为原画,可加动画
.
对白与肢体语言的配合
①基本动作:点头、昂头
②人在说话时,身体或头要随着说话进行相应 的运动(前倾或后仰)
③手势
④姿态变化
.
大部分情况下头部的强调动作是向上(向下 也可)的:
① 向下预备 ②然后头部向上的强调动作 ③接着嘴唇在元音上张开
.
对白与肢体语言的配合
⑤表情: 说话时眼神甩来甩去。 表情通常对称、但不丰富,好的表情是两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