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章(流水施工方法)
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章(流水施工方法)
或前一个施工段完成后,后一个施工段才开始施工, 以此类推,直至工程全部完成。
⑵依次施工的组织方式
1 1
2 2
3 3
4 4
1 1
2
3
3
4
2
4
资 源 消 耗 曲 线
30
30
30
30
20 16 10 16
20 16 10
20 16 10
20
10
1.依次施工(第二种方式)
1
2
3 4 1 2 3 4
1
2
3
1 2 3 4
1 2 3 4
资 源 消 ⑴平行施工的定义:组织多个同类型的专业队, 耗 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全部工作任务的各施工段同时 曲 开工,同时完成的一种施工组织方式。 线
⑵平行施工的组织方式: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资 源 消 耗 曲 线
120
80 64 40
【例3-3】
某三层办公楼主体结构工程有绑扎钢筋、支模板、浇 筑混凝土三个施工过程,其流水节拍均为3天(暂不考虑 施工段数数量对流水节拍的影响),当施工段数m分别为2、 3、4时,试组织该工程的流水施工。
【例3-3】当取施工段数m=2(m<n)时: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5.平行搭接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有时为了缩短工期,在 工作面允许的条件下,前一个专业队完成了部分 作业后,为下一个专业队提供了一定的工作面, 后者可提前插入,两者在同一个施工段上平行搭 接施工,该搭接的时间称为平行搭接时间,用“ C” 来表示。
五、流水施工的分类
㈠按流水施工对象的范围分类 1.分项工程流水 2.分部工程流水 3.单位工程流水 4.群体工程流水
五、流水施工的分类
㈡按施工过程分解的深度分类 1.彻底分解流水 2.局部分解流水
㈢按流水的节奏特征分类 1.有节奏流水施工 ①等节奏流水施工 ②异节奏流水施工 2.无节奏流水施工
第二节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一、等节奏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㈠等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 ⑴所有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数的流水节拍 均相等。 ⑵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 水节拍。 ⑶每个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 业,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 ⑷专业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即每一个施工 过程成立一个专业队,由该专业队完成相应施工 过程所有施工段上的任务。
资 源 消 耗 曲 线
30
20
16 10
⑶依次施工的特点:
资源投入 劳动力消耗
少,分散;每天 只有一个工作队 在施工
施工组织 工作队 工作面 工期 方式 连续性 利用
材料、机具 等资源消耗
施工现场 组织管理
依次施工
不连续, 不充分 有窝工
28天
少,分散
简单
工期长
资源投入少
2.平行施工
1 2 3 4 1 2 3 4
2.施工段数m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通常把施工对象划分为 劳动量相等或大致相等的若干个段,这些段称为 施工段。
施工层:是指为了满足竖向流水施工的需要,在 工程项目垂直方向上划分的施工段,施工层数一 般用“j”表示。
2.施工段数m
在划分施工段时,应考虑以下5个方面: ①有利于保持结构的整体性,施工段的分界 同施工对象的结构界限(温度缝、沉降缝和建筑 单元等)尽可能一致。 ②各施工段上的劳动量相等或大致相等。 ③应有足够的工作面。 ④施工段的数目应与主导施工过程相协调。 ⑤当施工有层间关系,分段又分层时,每层 的施工段数目m应满足: mmin≥n
1 2 3 依次施工 平行施工 流水施工
【案例】
某砖混结构房屋的 基础工程
施 工 段
1单元 2单元 3单元 4单元
施工过程
工作队人数
每单元工作时间
挖土
16人
垫层
30人
砌基础
20人
回填土
10人 1天
2天
1天
3天
1.依次施工(第一种方式)
1 1
2 2
3 3
4 4
1 1
2
3
3
4
2
4
资 源 ⑴依次施工的定义:又称顺序施工,是将工程对 消 象任务分解成若干施工过程,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 耗 曲 前一个施工过程完成后,后一个施工过程才开始施工; 线
3.流水施工工期
1 2 3 4 1 2 3 4 2 1 3 4
T
k1
k2
k3
1
2
3
4
⑴流水施工工期的定义:工期是指从第一个专 业队投入流水作业开始,到最后一个专业队完成最 后一个施工过程的最后一段工作退出流水作业为止 的整个持续时间。可用“T”表示。
4.施工间隙
施工间隙就是根据施工工艺、技术要求或组 织安排,留出的等待时间。 按间隙的性质,可分为技术间隙和组织间隙; 按间隙的部位,可分为施工过程间隙和层间间隙。
思考 流水施工的经济效果?组织流水施工的条件?
二、组织流水施工的条件
1、划分施工过程; 2、划分施工段; 3、确定各施工专业队再各施工段内工作的持 续时间; 4、各专业队按一定的施工工艺、配备必要的 施工机具、使用相同的材料,依次地、连续地进 入各施工段反复完成同类型的工作。 5、不同的施工过程尽可能组织平行搭接施工。
4 1 2 3
4
资 ⑴依次施工的定义:又称顺序施工,是将工程对 源 消 象任务分解成若干施工过程,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 耗 前一个施工过程完成后,后一个施工过程才开始施工; 曲 线 或前一个施工段完成后,后一个施工段才开始施工,
以此类推,直至工程全部完成。
⑵依次施工的组织方式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4.小结:三种施工组织方式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施工组织方式 工期 资源投入 适用范围
工程规模小,施工 工作面有限的工程
依次施工
最长
资源投入少
平行施工
最短
资源投入多
工期要求紧的工程
流水施工
较短
资源投入均衡
一般工程
课后练习:
例 某工程项目由三幢结构相同的建筑物组成,其工 : 程编号分别为Ⅰ、Ⅱ、Ⅲ。各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工程 均可分解为:绑扎钢筋、支模板、浇注混凝土三个施 工过程,分别由相应的专业队按照施工工艺要求依次 完成。各专业队在每幢建筑物的施工时间均为3天, 其人数分别为8人、5人、6人。 问题 分别采用依次施工、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三种方 式组织施工。
⑶流水施工的特点:
施工组织 工作队 工作面 工期 方式 连续性 利用 资源投入 材料、机具 劳动力消耗 等资源消耗
少,较集中;同 一天里有可能安 排2~3个工作队 同时施工 少,较集中
施工现场 组织管理
流水施工
连续
较充分
30天
较简单
工期较短
资源均衡
上述效果是在不需要增加任何费用的前提下取得的, 可见,流水施工是实现施工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 与建筑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等现代施工内容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的,是实现企业进步的重要手段。
3.施工段数(m)与施工过程数(n)的关系
施工段数(m)与施工过程数(n)的关系: 每一施工层的最少施工段数:
mmin
= n + ∑z/K
当m >n时,工作队仍是连续施工,但工作面有闲置; 当m = n时,工作队连续施工,而且施工段上始终有 工作队在工作,即施工段上无停歇,是比较理想的组织方 式; 当m <n时,专业队不能连续施工,工作面没有闲置。 当无层间关系或未划分施工层时,则施工段数不受限 制,可按前面所述划分施工段的原则确定。
2.流水歩距k
1 2 3 4 1 2 3 4 2 1 3 4
k1
k2
k3
1
2
3
4
⑴流水步距的定义:两个相邻的工作队进入流 水作业的最小时间间隔。 注意:流水歩距的数目取决于参加流水的施工 过程数,如施工过程数为n个,则流水歩距的总数为 n-1个。
2.流水歩距k
确定流水歩距的原则: ①每个专业队连续施工的需要。 ②技术间歇的需要。 ③流水步距的长度应保证每个施工段的施工 作业程序不乱。
⑶平行施工的特点:
资源投入 劳动力消耗
多,集中;每天 同时投入4个工 作队组施工
施工组织 工作队 工作面 工期 方式 连续性 利用
材料、机具 等资源消耗
多,集中;材料 和机具数量成倍 地增加
施工现场 组织管理
平行施工
连续
充分
7天
复杂
工期短
资源投入多
3.流水施工
⑵流水施工:
⑴流水施工的定义:将施工对象划分成若干个 施工区段,组织各专业小组,相同的施工过程依次 施工,不同的施工过程平行施工,根据施工顺序, 有机地搭接起来的施工组织方式。
第三章 第一节
流水施工方法 流水施工原理
●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流水作业
1.工厂流水生产线 2.老师阅卷
●本小节的学习内容:掌握流水施工的原理。
1.工程施工的三种基本组织方式 2.组织流水施工的条件 3.流水施工的经济效果 4.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
一、组织工程施工的三种基本方式
考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工艺流程、资源 利用、平面或空间布置等要求,施工组织方式可 以划分为:
㈠工艺参数
1、施工过程数n 一个工程的施工,通常由许多施工过程组成。 如挖土、支模、扎筋、浇筑混凝土等。 施工过程的划分应该按照工程对象、施工方 法及计划性质等来确定。
1.施工过程数n
⑴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不同,施工过程数目 不同。 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过程可划分得 粗一些; 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过程可划分得 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