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类型:食物中毒
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职工食堂
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随时可能发生,造成人员中毒。
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在饮食上由于食品的品质、饮用水的品质;食品放置场所的卫生条件、饮用水存储设备的卫生条件、食堂内部及周围的环境状况;食堂用具的卫生状况、员工餐具的卫生状况,烹饪方法等,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均有可能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5、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可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发生死亡事件以及社会影响。
二、应急工作职责
1、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
成员:项目安全管理人员、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办公室成员、施工员、分包单位负责人及作业人员。
2、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职责如下:
(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事故应急现场处置工作。
(3)批准本方案的启动和终止。
(4)负责与二级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联系工作,并接受指挥部的指令和调动。
(5)负责组织对事故受伤、被困或遇难人员进行抢救。
(6)深入事故现场,及时对事故进行了解、掌握、分析和评估。
(7)制定事故现场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应急处置
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人员中毒后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事故发生地点、受伤人数、伤势情况、现场救援人员人数等)。
2、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1)事故报警程序
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项目安全部长,安全部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二级公司安全部部长、二级公司主管安全副经理,由二级公司安全部部长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如有人员伤亡应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
(2)应急措施启动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现场处置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各成员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
(3)应急救护人员引导程序
现场应急指挥小组成员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分析、评估,制定救援方案,各应急人员按照方案有序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4)扩大应急程序
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经指挥小组组长同意,立即向二级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请示启动二级公司应急预案。
四、应急处置措施
1、对食物中毒后人员的处置方法如下: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2)马上打急救电话以争取急救的时间,尽早把病人送往就近医院诊治。
(3)保护好现场,保留好可疑食物和吐泻物。
(4)医务人员要对病人的呕吐物、尿液、粪便,甚至血液进行化验,这些都是必须的。
这样做,既有利于尽早做出诊断,也会给以后的维权索赔提供证据。
病人和家属还要积极配合调查人员回忆、叙述完整的事情经过,并提供可疑的食物,以供化验。
(5)根据不同的中毒食物,对中毒场所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
2、食物中毒后的救治
食物中毒发生后,千万不要恐慌,自乱阵脚;要尽快采取措施,排除毒物,阻滞未排出毒物的吸收,促进毒物尽快排泄。
(1)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以达到对毒素稀释的目的。
(2)中毒后不久,毒物尚未完全吸收,此时催吐效果较好,而且方法简单。
催吐的条件是患者意识必须清醒。
若中毒后已经发生剧烈呕吐,可不必催吐。
催吐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用手指压迫咽喉,产生呕吐反应,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排出。
(3)如果吃下去的中毒食物超过2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服用泻药,以促进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4)误食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后,应及时服用稠米汤、鸡蛋清、豆
浆、牛奶等,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5)对神智清醒的患者,可令其反复喝进洗胃液,然后吐出。
高锰酸钾溶液对胃形成刺激,可达到自动吐出的效果。
五、注意事项
中毒严重人员必须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