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应急预案
(ISO13485-2016)
1.0总则
1.1 编制目的
通过预案的编制,可以发现预防方面的不足,可以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
预案的演练使每一个参加救援的人员都熟知自己的职责、工作内容、周围环境、在事故发生时,能够熟练
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抢修及救援行动。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内的生产设备及特种设备发生突发事故的处理
2.0基本情况
2.1 企业概况
2.2主要设备
生产设备
特种设备
3.0组织结构
3.1 人员管理
职务姓名联系电话
3.2 主要职责
3.2.1 部门负责人
3.2.1.1 出现突发状况时,现场指挥,防止事故危害扩大。
3.2.1.2 制定有效措施保证全厂正常生产,降低财产损失。
3.2.1.3 必要时应及时向设备厂家取得联系,尽快修复故障设备。
特种设备发生故障时,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指挥启用各项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3.2.2 值班负责人
3.2.2.1 及时上报部门负责人,同时采取应急措施。
3.2.2.2 迅速组织人力排查原因,尽力控制事态的发展。
3.2.3 当班人员
3.2.3.1 协助负责人排查维修故障设备。
3.2.3.2 服从分配、积极负责、不得逃避。
4.0定义
4.1 生产设备故障通常不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但可以延误或停滞加工或生产给公司带来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
4.2 特种设备潜在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重大经济损失和较大社会影响。
5.0应急处置
5.1 生产设备
5.1.1 维修班当接到生产设备故障事故(非特种设备)通知后,迅速到现场排查故障的严重性,尽快修复故障保证全厂的正常生产。
当故障得不到解决,应及时报告上级,相关部门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启用备用设备或其他预案防止危害扩大,并联系设备生产厂家派遣技术人员到厂或电话讲解故障排除方法。
5.2 特种设备
(一)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按下列程序报告
(1)发生事故后,要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名称、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2)部门负责人尽快通知指挥小组其他成员以及各专业处理组,以便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救援处理工作。
(3)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以求得紧急救援。
(二)应急处理措施
收到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后,由指挥小组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别和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立即按本预案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1)现场救援:
单位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和综合协调组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并迅速指示,调整必要的人员,车辆及机械设备。
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装备齐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设备。
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维护秩序,保护事故现场等。
①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始评估。
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②封锁事故现场。
加强现场警戒保卫,防止故意破坏现场。
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疏通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③控制危险源。
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确认危险物质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在专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