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东平县实验中学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7页。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学校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注意事项: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下列历史典故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A.道路以目B.阵前倒戈C.烽火戏诸侯D.纸上谈兵2.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斗争中,皇权逐渐占据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
下列有利于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有()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②宋太祖分化事权,设置多名宰相③元朝设行省④明朝废除丞相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A.鉴真东渡B.郑和下西洋C.戚继光抗倭D.玄奘西行4.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虽有武臣,盖仅有也。
”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重文轻武 B.知人善任C.宋朝官员均为文人 D.分化事权5.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的各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②台湾问题由于涉及美、日等国,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③我国政府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④目前台湾地区“台独”势力与国际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洋务运动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7.2019年是虎门销烟180周年纪念,当时领导这场运动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D.郑成功8.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自我疗伤”--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B.“温药治疗”--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C.“猛药重治”--是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D.“开颅洗脑”--确立起了民主科学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9.“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0.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A. 罗马共和国B. 罗马帝国C. 西罗马帝国D. 拜占庭帝国11.下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和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历史上,这两条重要国际商路的开辟,都促进了()A.世界市场的形成B.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C.亚、欧、美、非各洲文明的交流D.沿路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12.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B.步入近代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3.俄(苏)国发展影响着世界局势,其发展历程引人瞩目。
下列有关其崛起历程叙述有误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历程B.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C.1917年十月革命使俄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第一、二个五年计划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14.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B.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攻占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结束15.下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他们的核心动力是()火车机车无轨电车①蒸汽动力②煤炭③石油④电力A.①② B.②④ C.①④D.②③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说明:本卷共4小题,第16题9分,第17题9分,第18题9分,第19题8分,共35分。
请考生按要求将试题答案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6.(9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回顾中国古老文明,品味中华文明魅力。
【思想文明】材料―: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
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1)“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据材料一,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子思想?(1分)【政治文明】材料二:秦朝统一后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对中央百官的纠弹,这一设置标志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正式建立。
此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这一制度不断地发展完善,成为权力监督的重要手段。
监察制度一直被看作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成功之作,在专制集权统治之下,它对权力滥用的预防和制裁作用非同小可。
——《中国古代的权力监察制度.孙季萍》(2)为保证中枢权力体系和地方控制网络的畅通,西汉、北宋、明朝为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监督是怎样逐步完善监察制度的?(3分)材料三:孙中山曾经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选拔真才的制度。
”(3)这里所说的“制度”指的是?(1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这种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所起的积极作用。
(1分)【经济文明】材料四: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1分)【中国方案】材料五: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
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5)依据材料说明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国提出的方案是什么?(1分)17.(9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1)中国共产党探索“正确革命道路”的起点是什么?(1分)(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有何影响?(1分)(3)列举“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中属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役各一例(2分)材料二: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4)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5)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1分)农村改革、对外开放是如何起步的?(2分)18.(9分)近代西方社会在思想、政治、经济领域发生急剧变革。
请结合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
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
……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
……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利的唯一的国家。
”——《重读伏尔泰》(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1分)伏尔泰极力推崇的英国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 (1分)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
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2)材料二所述,三国革命“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据此,这三场革命体现了怎样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1分)材料三: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的崛起》解说词(3)据材料三,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革命是什么?(1分)法国大革命在思想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材料四: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
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了怎样的调整?材料五:“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
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联盟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
”——《新全球史》(5)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2分)19.(8分)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中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
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
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