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届山西省高三3月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科综合(A卷)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
2020届山西省高三3月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科综合(A卷)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
A.受到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追求
C.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的进展D.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11.美国经济史专家哈罗德·H·福克纳曾不无自豪地说:“(20世纪初)美国农业一次收成,就可以把比利时王国的一切连同国王一起买到手,两次收成可以买进意大利……五次收成,就能把俄罗斯帝国从沙皇手中买进来。”这主要说明
3.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并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员兼任,且“三年一替”。北宋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C.完善地方监察制度D.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4.明中叶时,匠户匠籍仍然存在。清朝顺治二年,政府“免直省京班匠价(京班匠价即班匠银),并除其匠籍”,但不久又恢复征收班匠银(国家对手工业匠户征收的代役金)。康熙以后,陆续将班匠银摊入田赋,以至最后废除了匠籍。这一系列变化
C.国共内战规模扩大D.新兴经济影响深远
9.古代雅典,指挥军事的将军有10名。在战场上,如果不只一名将军在场,往往由几名将军轮流指挥全军,每人1天。雅典其他各类权力机构,也都由多名公民主持。这些做法
A.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B.保证了军事行动的统一
C.反映了轮番而治的特点D.提高了政府运作的效率
10.中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喜欢用黄金装饰画面,其目的是为绘制的神圣人物创作一种神圣的氛围。14世纪,画家们开始改用建筑或者自然风景图案的衬底,这样就创作出更多令人信服的空间,人物看上去似乎真实地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这一改变
A.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B.产业革命推动美国农业产值的攀升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升了美国的经济竞争力
D.美国确立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
12.如图为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戴将军,美国的哈巴狗》,其中“戴将军”指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据此可知,当时
A.多极化趋势已出现B.美国完全控制法国
C.欧洲复兴计划失败D.意识形态对立严重
A.推动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B.体现了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
C.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D.巩固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地位
5.19世纪40年代,中国平均每年白银外流1000万元左右。到19世纪50年代,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发生了变化,整个50年代白银净流入达1.5亿元左右,扭转了白银的流向。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摘编自郑大华、张英《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影响》
材料二 由于特殊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借鉴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并对其弊端进行了反思和调整。1956年,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认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关于资金的积累模式,他提出:“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1959年,毛泽东提出:“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出处
记述
《论贵粟疏》
……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贡禹传》
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司马相如列传》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张禹传》
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
A.大地主势力日益强大B.商品经济十分发达
C.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A.进口关税税率的降低B.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
C.鸦片走私活动的减少D.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6.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在《礼运注》等著作中阐述了他的大同思想。他认为大同世界应“无国家,全世界置一总政府,总政府及区政府皆由民选”;“死则火葬,火葬场比邻为肥料工厂”。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思想盛行B.维新思潮开始出现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当时很多人认为苏联是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度,与资本主义少数财阀垄断的民主不同,苏联实现了一种最大多数人的民主。同时,美苏复交、苏法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加入国联等都受到中国知识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当时中国知识界认为苏联妇女地位有较大提高,并认为苏联“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充满了美满的、愉快的家庭生活”,苏联教育是“计划着去迎合苏联人民的需要的”,就连莫斯科的夜生活也受到知识界的关注和赞誉。当时中国知识界在大力地介绍、评论苏联时,介绍评论最多的是苏联取得成功的法宝——计划经济。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国内兴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计划经济思潮,这体现了当时知识界希望中国迅速强大抵御侵略的愿望。
2020届山西省高三3月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科综合(A卷)
历史试题
1.春秋时期,司马子鱼公开抨击宋襄公用人作为祭品的行为,他说:“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对此,孔子也说:“始作俑(象征人殉)者,其无后乎?”这反映了
A.民本精神的产生B.唯物思想的发展C.宗法制度的衰落D.奴隶制度的崩溃
2.下表为《史记》和《汉书》中一些文章对当时社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C.传统观念受到挑战D.君主立宪思想成熟
7.下表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时间Biblioteka 具体措施1938年4月报纸开辟“防疫”专栏,宣传清洁卫生和防疫常识
1940年6月
设立卫生处,各县设置卫生科员,各乡设卫生委员会
1941年
印发防疫传单,举办卫生晚会、卫生宣传周、卫生展览会等
1942年5月
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
A.抗日救亡事业不断发展B.陕甘宁边区疫情日益严重
C.近代卫生体系更加成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大
8.某一时期,我国广告业开始新的洗牌:报纸广告版面减少,一些城市的商业电台被取消,广播广告日益萎缩。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经济体制发生变化B.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摘编自鲁碧华《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