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实习考察报告

认知实习考察报告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设计1403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实习日期: 2017年9月5日-2017年9月12日
一、实习时间:
2017年9月5日-2017年9月12日
二、实习地点:
广州,珠海,深圳
三、实习目的
了解本专业市场状况及发展前景,结合专业知识以专业的眼光去分析,理解,剖析每一个与专业息息相关的空间,内容,为以后在实际生活中去运用打下基础。

四、实习形式:
学生集中实习
五、实习地点与体会
广州花城广场
花城广场被誉为广州“城市客厅”,是广州市最大的广场,2010年10月25日起全面向市民开放。

该广场位于广州市城市新中轴线珠江新城核心节点,占地面积约56万平方米,目前种植了超过600棵大树和古树,约两公里长的步行木栈道和占地超过1.5万平方米的浮岛湖。

周边规划建有39幢建筑,其中包括广州图书馆新馆、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等。

其地面空间形态应具有鲜明的标志性和视觉吸引力,地下空间形态是由通道、区域、节点与标志共同组成的地下综合体。

包括下沉广场、地下建筑出入口、大型景观主题、地面构筑物等。

在建筑形态、
体量、色彩、风格、空间景观等方面的和谐,加强地下空间标志性入口设计,结合下沉广场、采光中庭等建筑手法,充分考虑与周边建筑在空间关系和视觉效果方面的完整统一性,创造多层次、立体化的空间形态。

将珠江新城核心区的中央广长地下空间设计与地面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地上地下完整的景观体系。

创造了一个吸引人的集文化、娱乐、商业于一体的多功能地面和地下空间。

1、城市空间环境的整合
花城广场的空间塑造将广场东西两侧的建筑在城市空间上链接起来了。

对整个区域的空间结构起到协调控制的作用,创造出如诗如画的城市和自然景观。

广场设计中利用植物、铺地、水景、景观灯、林荫铺地、台阶广场、硬质铺地、景观构架等为元素,形成空间大小不同、景观各异的室外环境,以利于营造开阔的休息景观。

利用下沉、台阶等不同的空间感受,将各层平面层彼此紧密相连,并且与周围的城市空间紧密结合,把自然景观引入地下,同时使地下空间得到必要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把整个核心区绿化作为整体进行设计,并与周围
城市环境进行协调,特别是将周边建筑的地面经过纳入到核心区景观设计系统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形象。

2、城市特色的展现
花城广场是广州市新中轴线上标志性的CBD中央广场,在广场定位中是营造新时期广州市的“城市客厅”。

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了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配套齐全、服务优质的各类设施,形成了以人为本、充满活力、景观宜人的城市中心区,成为了广州的“名片”。

在广场设计中,突出了对城市特色的展现,尤其是对广州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展示。

花城广场是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的一部分,广场的空间设计十分在意广州的标志性建筑的展现,留下视觉通廊,使得中信大厦与广州塔遥遥相望,同时还展现了广州城市的发展轨迹。

3、花城广场空间的功能分区
结合两边的建筑,广场划分为四个功能区,由南至北依次是:文化艺术广场、地下城广场,综合商业区、生态公园。

在环境创造中,轴线分为两种,一种是视觉轴线,同时也是人们的游览路线,另外一种只是作为视觉轴线,并不一定是人们的游览路
线。

在广场设计中,这两条轴线运用的好,可以创造广场的主导性空间,集中体现广场的特征与形象。

由于城市中心广场位于城市中心区,并且对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在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中,城市中心广场与城市发展的轴线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中心广场都采用中轴对称的方式。

比如,深圳市中心区中心广场与城市中轴线是深圳市最重要的城市景观,并且与城市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广场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整体风格严谨、规整,相对于其它的布局方式,在空间上更易于辨识。

花城广场是广州新城市中轴的一部分。

整个广场的布局也采川中轴对称的方式,形成秩序的空间序列。

在图底关系上看,广场周边的建筑作为实体,呈对称的分布。

在南部的四大公共建筑对称性不强时,广场在道路设计、树木的排列上加强轴线的表达。

在广场北部的生态区,水景浮岛的设计采用自由的布局,在广场与黄埔大道相连接的部分,广场采用硬地铺装,布局对称。

这样的轴线设计形式较为活泼。

虽在生态区的设计中没有刻意强调轴线,但是它作为一个公园形式的设计,在视线上很好的保留了对广州塔的视觉通廊。

广州塔是中轴线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对整条中轴线有控制性的作用,不论处于广场的南端还是北端,都可以看到广州塔,成为一个很好的视觉轴线。

4、景观节点与轴线的结合
景观节点是一个在景观塑造中视线汇聚的地方。

也就足在整个景观轴线上比较突出的景观点。

比如大型广场的中心雕塑就是景观节点,其作用就是能吸引周边的视线,从而突出该点的景观效果。

景观
节点往往在整个景观设计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般大型的项目都会有多个节点,突出各个部分的特色同时也把全局串联在一起,更好的体现出设计者的意图。

从这些方面看,节点往往带有标志物的属性。

某一区域内的景观节点,代表了这个区域的特点,是人们感知这个区域环境的固定参照物。

比如,济南泉城广场上泉标、荷花音乐喷泉、文化长廊组成了一个系类的景观节点,成为泉城广场的标志性节点,让市民所认知、记忆。

在花城广场的景观设计中,对节点的设置结合了广场功能的需求和下沉广场的出入口的位置,将交通性的节点与轴线景观结合起来。

在广场的中轴线上,根据广场地下空间的设计,设置出入口,将出入口的设计与广场的景观结合起来,形成下沉景观广场,作为轴线上的景观节点。

在中轴线上,下沉广场的主要出入口有四个,分别位于四个功能分区内。

下沉景观广场的设计结合绿化,在下沉广场的出入口的坡道上种植植物。

下沉广场立面设计风格不同,在最北端的一号下沉广场,广场立面种植植物,与地面绿化相结合,四号下沉广场采用石材拱券形式,二号与三号则采用玻璃幕墙的设计,具有现代感。

深圳艺展中心
深圳艺展中心,艺展中心位于深圳商业中心区,是满京华集团旗下的首个集创意文化、家居及艺术展示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艺展中心创建于2000年,分为四个展馆,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

周围交通十分便捷。

这个长144米,宽30米,高26米的建筑最大的特点在于摒弃传统设计手法,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艺展”,以“盒子”的包装的手法去重新诠释商业建筑的内涵。

把两栋建筑物之间的空地转化为大型室内休闲广场,同时具备了举办讲座活动和作品展览的功,以此呈现更具品味的生活展示馆、表达国际化需求的家具售卖理念。

向上建立的钢制透光墙体将空间分隔成半闭合的状态,加强了动线的趣味性体验,通过建筑内商铺业态的热闹繁复,与公共开放空间的沉静,所做出的对比,形成清晰而强烈的空间个性。

主楼整体设计以黄金分割的手法,通过体量的凹凸大小、色彩的渐变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那一片绿色,春意盎然,令人心情舒畅。

它简洁、大方,有极强的视觉识别和推广意义。

“绿色”代表生命、代表活力,在周边灰色建筑群中,它优雅的艺术气质充分体现出
艺展中心的艺术魅力。

楼部分保留了商铺通透展示的橱窗手法,和主楼的“实”形成强烈的对比。

墙身和立柱以纯黑色打造。

稳重和时尚在此得到完美的结合,主入口以钢劲的密集木线条形成流畅的体量感,雨蓬和主造型融为一体,很好的把整个建筑巧妙融合在一起,无论远观、侧看、仰视都让你有着非比寻常的心理体验。

主墙体以氟碳喷漆从淡黄色到深绿色的五种渐变色打造,在简单的块面变化中实则每一块都是不一样大小的,六种层次的凹凸变化令视觉点无论在哪个点都会有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铝塑板的分割接合令整体平整度更好,“城市绿洲”和“魔方”的结合体是对这一建筑最好的诠释!
整体以非常的视觉角度与自然界的空气和阳光相接触,给人随时在家中享受阳光中的温暖亲切之感,增加了购物的亲和力。

实习评语:
指导老师:
年月日实习成绩评定:
备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