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信息社会 ——信息与信息技术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1【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特征。
初步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及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能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 学习中的用途,经历信息收集 与交流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 影响,了解与信息技术有关的 伦理、文化、社会问题。
对使用新技术有正确的认识。
【课时安排】活动 1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一、教材分析本活动任务是:调查周围的人群,了解他们在日常 工作、生活中最需要哪些信息,最 关注哪些信息, 这些信息对他们有什么用,以及他们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获得这些信息。
要 完成这个活动,首先要确定调查对象,其次是通过访谈收集信息,最后是成果展示与交流。
为此,教材围绕这三个活动步骤设计了以下三个部分的活动内容:第一部分是确定调查对象。
学生可两人组成一个小组,将各自要调查的对象确定为对 方所熟悉的人,如对方的同学或亲朋好友。
第二部分是采访,了解调查对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信息需求。
通过调查学生可体 会到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第三部分是在班级内介绍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汇总,并讨论信息所具内容课时 活动 1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 1 活动 2 探究信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2有的特征。
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可了解信息和信息的特征,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并体验到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特征。
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二、课时安排1 课时。
三、【教学准备】新课导入所需要的歌曲和图片,如周杰伦演唱的“蜗牛”音频资料、“湖南地图”图片资料。
几种访谈表的样例。
【教学过程安排】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引入1.教师播放歌曲、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1)同学们听到了什么?(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2.教师归纳:同学们听到、看到的都是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
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我们的工作、生活离1.听歌曲、看图片,并回答问题。
2.了解本单元、本节课的任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 让学生明确单元任务及本节课的任务。
备注确定调查对象1.组织学生分组:两人为一组。
2.让学生在两人小组内交流,选择对方所熟悉的2 个人作为自己的调查对象,以便于下一活动步骤的顺利开展:通过采访小组同学,间接获取调查对象的信息。
分组,确定各自的调查对象。
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活动。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收集信息1.出示几种访谈表的样例,或请学生看教材上的调查表样例和学习单。
2.组织各小组进行相互访谈,通过采访小组同学,了解对方身边人的信息需求。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也可在课前要求学生提前调查 2 位以上身边的人,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
1.收集信息。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访谈,并填写相关学习单。
1. 将收集信息的活动放在课堂上完成,让学生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活动环节,学生既尝试了通过访谈收集信息,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小组同学提供了信息。
展示交流总结延伸1.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收集到的信息,并请一位或几位同学按调查对象的职业和身份,汇总班级同学收集到的信息。
2. 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相关学习单:(1)对某些人特别重要的信息,对其他人是否也同样重要?(2)人们需要的信息中,哪些信息容易过时,需要随时更新?(3)从同学们的介绍中,你获得了哪些新的信息?(4)信息有哪些作用和功能?3.小结:(1)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2)信息的特征:有价值、可加工.2.1、交流并整理、汇总大家收集到的信息。
2.交流、讨论问题。
1.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的意识。
2. 巩固调查成果,梳理知识和拓展应用。
活动2 探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编写时间:执行时间:总序:4一、教材分析要完成本单元的任务——探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首先要通过调查、查阅书刊、访问因特网等途径收集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其次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最后是对比、分析不同年代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差异,总结、归纳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为此,本活动设计了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多途径收集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对收集到的资料需要进行评价和筛选。
第二部分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小组的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是结合前面活动收集到的信息,在班级内展开交流、讨论。
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将经历调查、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自主探究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对人们工作、生活影响的相关知识,从而能正确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各种信息技术。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及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能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解各种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准备】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各种学习单样例。
【教学过程安排】第1 课时第2 课时展示交流总结延伸配套光盘中“教学资源”/“活动素材”里的“信息技术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doc”,结合该文章回答以上问题。
)(3)作为一名中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信息社会公民?(还可以请学生打开教材配套光盘中“教学资源”/“活动素材”里的“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doc”,结合该文章回答以上问。
)3.结束语:(1)未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谁也无法想象。
信息技术会发展到什么样子,我们也无法预知。
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发展,未来社会的信息技术也会更加先进。
(2)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今天的学习时光,长大后,你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2.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第一单元教学后记第二单元购置计算机备注——认识计算机编写时间:执行时间:总序:6【教学目标】认识一些主要的计算机硬件。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认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了解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能独立地完成主机与各外部设备的连接。
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并独立安装软件.尊重软件的版权,自觉使用正版软件。
能主动关心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喜欢接触新知识和新技术。
【课时安排】活动1选购计算机内容课时活动1 选购计算机2活动2 安装计算机2备注一、教材分析要完成本活动的任务——选购计算机,首先需要对计算机市场行情及硬件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这样,才能根据自己和家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
为此,本活动设计了以下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当前市场上正在销售哪些类型的计算机,知道这些计算机主要品牌是什么,大致价位分别是多少,性能如何,并学会解读计算机配置表。
了解这些知识对学生完成后续按需选购计算机活动是很重要的。
第二部分是确定购机方案,首先分析家庭购机需求,然后确定选购品牌机还是组装机,最后选择一款满足需求的性价比高的计算机。
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还可养成主动关心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的习惯,养成乐于接触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习惯。
【教学目标】认识一些主要的计算机硬件。
学会解读计算机配置表。
体验按需选择性价比高的计算机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能主动关心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喜欢接触新知识和新技术。
【教学重点】解读计算机配置表。
【教学难点】体验按需选择性价比高的计算机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准备】解读计算机配置表时,需要的主板、CPU、内存、硬盘、光驱、机箱电源等部件。
从当地的计算机销售门店或商城收集的几种当前主流计算机的配置单。
也可以请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家庭已有计算机的配置单、市场上的一些计算机配置单。
【教学过程安排】第1 课时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引入出示任务,导入新课: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开始在家庭中普及。
你想自己动手配置一台计算机吗?本次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网上的计算机商城“逛一逛”,选择适合了解单元任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 让学生明确单元任务及本节课的任务。
1.让学生了解调查计算机市场的方法,并获取一些计算机配置表。
(1)教师演示通过因特网开展计算机市场调查的方法。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开展计算机市场调查,并获取一些计算机配置表。
(请学生打开教材配1.了解网上调查计算机市场的方法。
2. 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收集计算机市场在售计算机的品种和价位信息,收集当前畅销的一些计算机的配1. 让学生通过上网调查,了解计算机市场。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解市场行情 网 站.doc ”,访问其中推荐的网站,了解当前计算机市场的信息。
)2. 让学生解读计算机配置表,认识硬件。
(1)教师展示硬件实物,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硬件,如CPU 、内存、硬盘、主板等。
(2)教师结合计算机配置表 介绍 各硬件的品 牌、 型 号、主要性能指标等信息。
(3)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解 读本 组之前获取 的计 算 机配置信息。
3. 认识计算机硬件,了解相关硬件知识。
4. 学习解读计算机 配置表信息的方法。
5.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解读之前获取的计算机配置表信息。
2. 结 合计算 机配置表的解读,让学生认识一些 主要的硬件,并加深学生对主要硬 件的重要性能指 标的 理解。
3. 通 过活动 让学 生养成主动 关心信息技术发 展的新趋势、喜欢接触新知识和新 技术 的习惯。
第 2 课时分析购机者需求,确定选购机型 1.指导学生填写“我的电脑我做主”需求调查表。
教师注 意引导学生分析 自己 及家人的实际需要。
2. 指导 学生按填写 好的 需 求 调查 表比较不同 配置 的 计算机,确认选购品牌机还是组装机。
(请学生比较上 节课 各自获取的 计算 机 配置表,也可由教师提供一些 品牌 机和组装机 的配 置 单,或可以请学生打开教材配套光盘中“教学资源”/“活动素材 ”里的“2010 年 5 月某商城几种畅销品牌机配置单 .doc ”和 2010 年 5 月某商城几种1. 思考、填写“我的电脑我做主”需求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