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全球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资源利用

浅谈全球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资源利用

新技术专题结课论文《浅谈全球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资源利用》论述人:郭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日期:2016年10月20日浅谈全球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资源利用郭健辽宁科技大学摘要:煤炭资源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在全球分布广泛,但是资源丰度不均匀。

本文对世界主要的煤炭消费需求、资源保障和供需形势分析,提出全球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挑战。

煤炭资源的供需状况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结构变化以及社会民生。

目前世界煤炭储量估计1083Gt,按目前的煤炭消费水平来计算,足以可供开采200多年。

但由于世界煤炭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一性及各国对于煤炭消费比重的不同,从而引起煤炭资源供需形势的变化与供需矛盾,直接影响了各国经济战略的发展。

关键词:煤炭储量;分布;消费;未来趋势;资源利用;挑战引言: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煤炭资源无疑将是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煤炭工业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复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满足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对煤炭需求不断增加的需要。

一、世界煤炭种类及分布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使用最经济的能源资源之一。

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的统计数据,全球现已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为9977.48亿吨,依照目前开采速度计算,尚可供开采200年左右。

世界经和组织(OECD)成员国中的煤炭储量占了世界总储量的半数以上。

由于地质结构的区别,煤炭在地理分布上并不平均,目前探明的储量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北美和欧亚大陆,以上三个地区可开采储量之和几乎占了全球可采储量85%。

其中,亚太地区所占比例为32%,北美地区所占比例为28%,欧亚大陆所占比例为25%。

煤炭资源储藏最丰富的国家为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上述6个国家的煤炭储藏量之和占全世界煤炭储藏量的80%以上。

排在前四名的美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的煤炭可采储藏量均超过全球可采储量的10%。

近年来,同等热值的煤炭与其它主要能源相比具有越来越强的价格优势,从历史水平看,相同热值的原油价格大约是煤炭价格的1.5-2倍,而2006年以来上升到5倍左右。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的上升,煤炭的价格优势越发明显,煤炭需求会进一步增加。

二、煤炭储量及分布煤炭储量分布在大小不同的2100个含煤区、含煤盆地、煤田、煤产地,遍布于全世界。

根据总的地质储量,含煤盆地和含煤区分为5类:大于500亿吨的;2000-5000亿吨;5-2000亿吨的;小于5亿吨的储量尚采查明的含煤区。

上述2100个产区中有7处属于第一类著名的巨大含煤盆地,如列拉、坦嘎斯卡、天米尔、坎斯科一阿钦斯喀、库兹涅茨克、阿尔塔一阿美卓拉和阿巴拉钦盆地。

有四个盆地属于第二类,如下莱茵一西菲林、顿涅茨克、伯绍拉和伊利诺斯。

第三类有21个盆地和煤田。

绝大多数盆地和煤田(几乎1700个)属于储量少于5亿吨这一类。

第一次估算的世界煤炭储量是1913年在第十二届国际地质会议上提出的。

这次是按照最薄可采厚度为0.3米和最深到18米等统一要求进行估算的总计储量是7.3万亿吨。

每当发现新的煤田或一些煤田范围扩大时都需要进行重新计算储量。

由于对煤层厚度和埋藏深度在计算上的要求都不严格。

所以,在各个著作中对世界资源估算,都不是一致的。

将世界煤炭资源分为以下4类:地质储量、局部储量、专用储量、相对储量。

地质储量是指根据第十二届国际地质会议的国际标准计算的储量,没有考虑煤炭开采方式;局部储量是指把包括几个国家的属于一个大范围的地质储量总起来计算的储量,这里的计算方法可与国际标准不同,例如1968年苏联计算的属于经互会国家的一部分储量是6.8万亿吨,但1957年根据国际的计算标准,则总计为8.7万亿吨,专用储量是指如供气化用的煤、无烟煤、焦煤等专用煤估算得最完全而可靠的一类煤炭储量,因为这些估算是为每一次国际能源会议准备的,而且计算数字仅仅包括可采储量,同时这是由各国根据国际能源会议的要求计算的。

这些煤炭储量比那些采用一般的煤炭地质储量计算的数字要严格些(褐煤的最大深度为50米,硬煤1200米)。

显然,这样的计算世界煤炭储量有一些减少,相对储量是指取决一些环境因素的地质储量,如由于煤炭与其它燃料或能源的竞争情况发生了变化,对煤炭的用途有了新的评价,又如统一了区域标准或修订了现行规定等等。

注: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单位:亿吨)见尾页三、世界煤炭资源的供需矛盾全球的煤炭资源分布很不平衡,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国内需求相对较小,而日本和韩国等国煤炭需求大但资源匮乏,中国和印度等国煤炭资源也较为丰富,但是国内需求也较为旺盛。

在2006年的全球煤炭消费增长中,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及澳大利亚在内的亚太地区占了90%。

同样,这一地区也占全球煤炭产量增长的80%。

亚太地区业已成为全球煤炭最有潜力的市场和生产地。

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2007》,2006年煤炭继续成为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炭氢燃料。

2006年全球煤炭消费增长了4.5%,低于2005年5.7%的高增长率,但仍然高于过去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2006年全球煤炭产量为30.797亿t 油当量,而消费量为30.901亿吨油当量基,本保持平衡。

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2007国际能源展望》报告预测,由于从长远看,国际原油价格将持续上涨,因此2004至2030年,煤炭将是世界上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平均年增速将达到2.2%。

报告认为,在2004至2030年,全球煤炭的需求量将从2004年的47.6亿t 增长到2030年的82.7亿t。

煤炭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份额,将从2002年的26%提高到2030年的28%。

高涨的需求也将推动天然气价格的上升,从而使煤炭在成本上更具竞争性,尤其在电力部门。

四、煤炭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煤炭主要用于发电、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

世界燃煤发电量约占发电总量的41%。

界以燃煤发电为主的国家主要有南非(93%)、澳大利亚(80%)、中国(78%)、哈萨克斯坦(70%)、印度(69%)、希腊(58%)、美国(50%)和德国(47%)。

世界钢铁工业用煤量每年约为717Mt,生产的钢铁约占钢铁总量的70%。

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09年世界煤炭消费量为6833.5Mt,比2008年增长3.1%。

按煤种划分,全球硬煤消费增长4.7%。

其中,动力煤消费增长4.9%,炼焦煤消费增长2.6%。

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俄罗斯5个国家的煤炭消费量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73.2%,如果加上南非、德国、韩国、波兰和澳大利亚,这10个国家的煤炭消费量占煤炭消费总量的84.6%OECD 国家煤炭消费量为2124.8Mt,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311%;非OECD 国家煤炭消费量为4708.7Mt,占68.9%。

在OECD 国家中,美国煤炭消费量占43.3%。

在非OECD 国家中,中国、印度、俄罗斯煤炭消费量分别占65.5%、13.3%和4.3%。

在世界主要煤炭消费国家中,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45.2%。

从全球来看,一次能源在世界能源的消费量不断增加,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世界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5.73Gt 油当量,而2007年已达到11.1Gt 油当量。

在30多年内能源消费总量翻了一番,年均增长率为1.8%左右。

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过去30多年来,北美、中南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等六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经济、科技与社会比较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两大地区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北美由1973年的35.1%下降到2007年的25.6%,欧洲地区则由1973年的42.8%下降到2003年的26.9%。

其主要原因,一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高能耗的制造业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二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节能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旧很大自19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量急剧增长。

初期主要是以煤炭为主,进入20世纪以后,特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持续上升,石油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超过煤炭,跃居一次能源的主导地位。

虽然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但世界石油消费量却有丝毫减少的趋势。

此后,石油、煤炭所占比例缓慢下降,天然气的比例上升。

同时,核能、风能、水力、地热等其他形式的新能源逐渐被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并存的能源结构格局。

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但亚太地区明显偏高由于煤炭污染相对比较严肃,为了保护环境,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2007年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石油占35.6%、煤炭占28.6%、天然气占25.6%。

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虽然增长很快,但仍保持较低的比例,只占12.0%。

五、世界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

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涉及到煤层的洁净开采,其中包括薄煤层、急倾斜煤层和不规则煤层的残余部分的开采;煤层伴生矿物的利用;对新煤炭资源的勘探;对未来煤炭资源赋存的战略性保护。

(2)采煤技术开发。

采煤技术开发涉及到机械化和自动化开采,非传统煤炭开采技术的开发(如煤炭地下气化和其他开采技术),煤炭开采时的能源节约及材料节约技术。

(3)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涉及到研究开发新的灾害预测和控制方法,实现安全生产现代化,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化。

(4)环境友好的煤炭开采。

环境友好的煤炭开采涉及到利用科技手段,减少采煤对地表环境造成的破坏;使洁净生产成为采煤活动的基本准则。

(5)广泛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

广泛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涉及到与相关科学领域的部门合作及开展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

(6)把采煤活动建立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之上。

把采煤活动建立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之上涉及到雇用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员从事煤炭开采工作;定期开展煤炭专业各科目的技术培训。

(7)改变煤炭工业和煤炭被视为脏燃料的负面形象。

以上7大挑战是第21届世界采矿大会提出的,但当今世界各国煤炭工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不局限于此。

这些挑战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并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

但这些挑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当今世界煤炭工业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问题,还必须考虑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