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策略研究(doc-10页)

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策略研究(doc-10页)

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策略研究0 引言连锁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零售业最主要的经营方式。

连锁企业利用规模效益, 通过对若干分店实行集中采购、分散销售、规范化经营, 可以大大降低商品的进货成本, 对于吸引消费者和扩大商品的市场份额起着很大作用, 同时也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

连锁经营是一种成功的经营方式, 而高效的物流配送模式是连锁经营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在高效的物流配送的支持下可以更好地发挥连锁经营在技术上和经济效益上的优势。

以我国连锁销售业为例, 现阶段我国连锁销售行业飞速发展, 2006 年上半年全国前30 家连锁企业销售额达2 751 亿元( 其中, 直营店的销售额为2 363.4亿元, 占销售总额的86.1%) , 比2005 年同期增长25%; 店铺总数为15 563 个, 比2005 年同期增长17.1%。

①在我国连锁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 落后的物流配送模式对我国连锁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本文在对我国连锁企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情的要求, 提出改善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的对策。

1 物流配送的主要模式物流配送是连锁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物流配送会使连锁经营中的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定价得以实现, 如今流行的连锁企业物流的配送模式主要有自营配送、共同配送和第三方配送等三种类型。

由于连锁企业受到连锁经营规模、地理位置、市场定位、发展规划以及物流经营能力等条件的制约, 这就需要连锁企业根据现有条件以及企业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模式。

下面将三种主要的物流配送模式作一下简要介绍。

1.1 自营配送自营配送是指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 实现对企业内部和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

自营配送便于各环节的协调配合, 可以对物流系统运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同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避免商业秘密的泄露, 但由于前期投入较高, 适合规模较大的连锁企业。

1.2 共同配送“共同配送”的概念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的日本。

1977 年, 日本运输省流通对策本部《协同运输系统导入推进纲要》中将“共同配送”定义为: 在城市里, 为使物流合理化, 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货主的合作下, 由一个卡车运输者, 使用一个运输系统的配送。

共同配送的内涵是整合连锁企业现有设施和技术等条件, 在资源共享的观念下建立连锁企业联盟, 通过共同配送的合作方式达到降低成本, 提高配送效率水平, 增强各个连锁企业的获利能力。

1.3 第三方配送连锁企业物流中的第三方配送是指由连锁企业物流中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

第三方就是指独立于连锁企业经营之外的物流服务提供者, 并承担连锁企业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

由于供应链的全球化, 物流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物流成本越来越高、资金密集程度也越来越高。

连锁企业将资源集中用于最主要的经营业务, 而将其物流配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既可以节省物流成本, 又可以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这也促使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2 国内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经过近10 年的实践探索, 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取得了初步成功。

据中国仓储协会2003 年对中国物流市场所作的调查, 我国商业企业的物流配送, 47%有第三方参与, 11%的企业只有供货方承担, 19%的企业由公司自理。

多种配送模式存在是我国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国情之一, 由于我国连锁企业起步较晚, 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还十分薄弱, 甚至成为制约连锁企业发展的“瓶颈”。

现阶段国内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方式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2.1 现阶段存在着多种渠道的物流配送模式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后, 连锁企业虽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重组,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旧的配送渠道, 在配送过程中, 生产企业、批发商、代理商以及零售商在目前连锁企业中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连锁企业也部分尝试开展第三方物流, 多渠道的物流是我国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物流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多渠道的物流国情下, 如何选择与连锁企业相适应的物流模式成为我国连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2 配送中统一配送率低, 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中国连锁协会对内地16 家比较成功的连锁企业的调查表明, 没有一个企业的配送中心对各店经营的所有商品实行100%的统一配送, 少数企业的统一配送率在50%左右, 最好的在80%~90%之间, 多数在60%~70%之间, 而且许多分店都有相对独立的供应商和物流渠道, 实行单店采购和进货,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进货成本, 没有取得因大规模进货所带来的优惠进货价格, 不统一配送说明没有统一进货, 而不统一进货则也就丧失了连锁经营的根基。

统一配送率低带来的成本居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连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不利于连锁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2.3 现阶段国内大型连锁企业大多采用自营配送,但还没有实现完善的配送作业近年来, 我国连锁企业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体系, 大部分大型连锁企业都创建了自己的配送中心, 但是大多数是将原先的仓库或者是租用仓库进行改造而成。

由于企业对供应链的控制意愿、国有企业的产权约束、“大而全、小而全”体制与“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观念障碍以及我国第三方物流配送质量不高等原因, 在配送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配送作业体系, 而且在选择物流配送模式的过程中, 很少使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配送。

2.4 国内物流配送方面的人才相对短缺国外物流配送的教育和培训系统非常发达, 许多国家的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 获得从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物流配送方面的工作。

相比较国外而言, 我国在物流配送方面的教育还比较落后, 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高校数量较少, 物流人才的相对短缺对于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的构建和选择是不利的。

2.5 现阶段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过程中信息化水平、标准化水平低虽然我国连锁企业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但现阶段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化水平较低, 许多连锁企业信息技术落后, 总店与分店之间, 分店与分店之间, 以及连锁企业与供货商之间缺乏必要的实时性沟通,商品销售库存分析、商品调剂、销售信息流、进货信息流等无法及时处理。

甚至有些连锁企业配送模式停留在人工记账管理这一阶段上, 配送中心没有相应的配送管理系统, 或者配送管理系统相当落后, 在这种落后的信息化技术下, 缺货断货以及货物积压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 在我国物流体系中缺乏相应的标准, 同时由于我国物流部门条块分割、自成体系, 使得物流配送环节中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 增加了物流配送的无效作业环节, 使物流配送速度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升高。

3 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发展规模和特色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根据现阶段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能力和物流配送水平可以将连锁企业分为四个等级, 如图1 所示。

图1 从连锁企业的规模、经营管理能力、配送能力和企业对配送业务水平的要求程度等方面来划分, 得出四种类型的连锁企业。

我们将以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基础, 根据连锁企业对物流业务水平的要求程度的高低, 为各类连锁企业做出与之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策略。

3.1 A 类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A 类企业规模大, 配送中心的经营管理能力也强, 而且企业对配送业务水平的要求最高, 属于这类企业的大多数是国内规模较大的成功企业,如华联、国美、苏果等。

这类企业大都是规模和效益非常好的大型连锁企业, 拥有大量直营分店, 同时可能还拥有大量的加盟店。

现阶段, 大部分A 类型的连锁企业都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 实行统一配送。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 2001 年国内连锁百强企业当中, 有8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的平均面积达到9 693 平方米。

销售额在1 亿元以上的91 家超市公司, 配送中心的平均面积为8 359 平方米。

类型的连锁企业由于业务量大, 配送频繁, 对配送要求很高。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A 类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应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和业务发展需求, 选择以设立自营配送中心为主, 供应商共营配送为辅, 提供全天候物流配送和加工服务的物流配送模式。

A 类企业不但要综合承担本企业的全部配送业务, 而且达到一定规模以后,自营配送中心可以将剩余的配送能力面向社会开放, 除了为本身直营分店提供物流配送以外, 也可以为广大加盟店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在配送过程中, 直营分店和加盟店享受同等的进价和服务, 不断加大自营配送中心的服务能力, 并通过自身的物流服务提高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B 类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B 类连锁企业对配送的水平要求很高, 但是自身的物流配送能力和经营实力较弱, 这类企业一般为发展中的中小型连锁企业。

这一类连锁企业由于规模和经营管理能力较弱, 不可能像A 类连锁企业那样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 自营配送业务, 如果盲目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 可能会因为配送中心很高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而使自身陷入困境。

综合考虑B 类连锁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 分别从三个方面给出B 类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策略。

3.2.1 选择供货商供货B 类型连锁企业在物流模式的选择过程中应该加强与供货商的联系, 得到更高的物流效率, 这类企业可以选择由供应商直接供货。

B 类型连锁企业通过和物流上层伙伴的战略合作, 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物流管理水平,促进B 类型连锁企业的发展壮大。

3.2.2 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现阶段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 已经具备为B 类连锁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物流服务的能力。

B 类型连锁企业因资本规模较小、管理经验缺乏等原因规模普遍偏小, 经营成本没有得到有效降低, 从其发展战略层面来说, B类型连锁企业应该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适度扩大企业规模, 获得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

为了解决资本和经验等方面的约束, 同时为了减少连锁零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规避经营风险, 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使连锁零售企业获得战略层面上的利益。

连锁零售企业通过选择第三方物流模式而带来的资本投入的减少、交易费用的节约将加速其规模的不断扩大, 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 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

3.2.3 进行连锁企业联盟, 积极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的实质是物流资源利用的共同化、物流设施与设备利用的共同化以及物流管理的共同化。

共同配送的模式有多种, B 类型连锁企业可以根据区域内同类型企业的数量和规模, 以及区域内物流企业的功能和设施设备及网络信息资源等进行综合考虑, 选择合适的共同配送合作伙伴, 节约了资源投入的同时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企业成长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