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廉政文化进校园制度

廉政文化进校园制度

“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工作制度为探求“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有效途径,依据学校“廉政文化进校园”整体工作设计,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

一、层层落实责任制度 1、中心校成立以党政领导第一把手为组长的“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负责每年对“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2、副组长负责“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具体安排;负责组织各部门、各班级对“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存档,并负责做好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与廉政教学相互渗透,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工作思路与工作。

3、各中小学校长负责对“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具体落实和实施。

二、贯彻落实“九结合”制度 1、廉政文化建设与规范学院办学行为相结合。

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议事规则(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实行集体议事,必要时可进行会议表决),切实规范办学行为,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及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

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党风、院风、学风、教风。

如,制作以廉政警句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牌,竖立在学校内适当的地方,做到廉政文化与“文明和谐校园”有机结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廉政文化建设与党纪条规教育相结合。

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师认真学习相关党纪条规,加强廉洁自律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教师廉洁自律。

3、廉政文化建设与师德教育相结合。

坚决禁止有偿家教、收受家长钱物等行为,弘扬高尚职业情操。

4、廉政文化建设与学院德育工作相结合。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确保优秀的道德规范,真正内化为学生基
本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

5、廉政文化建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堂上渗透廉洁教育内容,课外积极开展以廉洁教育为主题的实践课,扎实推进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不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如,开展廉政文化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举办好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大赛,廉政漫画征集、板报等形式,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6、廉政文化建设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采用撰写读书感想和比赛、评比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挑选、阅读古今中外、清正廉洁的故事、格言、图片和漫画。

7、廉政文化建设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加强教育的实效性。

8、廉洁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以宣传栏板报、文艺晚会等为阵地,加载精神境界、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敬业精神、人格品德、廉洁操守等教育内容,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9、廉政文化建设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努力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廉政教育网络,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社会效应。

三、活动组织实施制度“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从“三个层面”来组织实施,具体如下: 1、领导层面:在中心校领导中开展“廉洁从政,服务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教育的意识和本领,忠于职守,率先垂范,树立秉公尽责,严守法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的新时代领导干部形象, 2、教师层面:在全
体教职员工中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防腐倡廉与师德教育结合起来,疏通思想,规范行为,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依法从教、廉洁从教、敬业爱岗、诚信服务、为人师表的新时代教师形象。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树“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扬“三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创“三能”(学科教学能手、教育科研能手、班级管理能手),弘扬“五种精神”(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讲得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