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DXC卡协议整理学习笔记

SDXC卡协议整理学习笔记

SD 卡协议学习点滴(一)
1.0 SD Card spec 2.0 基本特点:

1.1 SD 卡基本概念
首先 SD 卡有所谓操作模式(operation mode)的概念,每种操作模式又具体对应一种或 多种状态,主机通过发送命令可以使 SD 卡在不同的状态间转换,SD 卡则接受命令,并根 据自己现在所处状态做出不同的响应。
系统上电时刻或者搜寻 SD 卡时,SD 卡控制器应该处于 SD 卡识别模式;SD 卡在刚接 入系统时刻也处于这种模式,并且处于此模式下的 Idle 状态。 SD卡识别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控制器会检验SD卡的工作电压范围,识别SD卡类型,并要 求它们发送各自的相对地址(Relative Card Address) ;这些操作在SD卡各自的CMD线上进 行。所有的操作均使用默认的 SD卡识别时钟频率(identification clock rate) SD卡复位:发送GO_IDLE_STATE(CMD0)到SD卡后,除处于非活动状态(Inactive state) 之外的SD卡都会进入空闲状态(Idle state) ;在Idle状态,SD卡的CMD线处于输入模式,默 认相对地址为 0x0000,默认驱动寄存器设定为最低速度,最大驱动电流能力。
1.2 工作条件检测
在控制器和 SD 卡进行任何通信之前,控制器不清楚 SD 卡支持的工作电压范围,故而控制 器首先使用默认的电压发送一条 reset 指令(CMD0) ,紧跟着的 CMD8 指令,用于取得 SD 卡支持工作电压范围数据。 卡通过检测 CMD8 的参数部分来检查控制器使用的工作电压, SD 控制器通过分析回传的 CMD8 参数部分来校验 SD 卡是否可以在所给电压下工作。如果 SD 卡可以在指定电压下工作,则它回送 CMD8 的命令响应字,其中包含 check voltage, check pattern。如果 SD 卡不支持所给电压,则 SD 卡不会给出任何响应信息,并继续处于 Idle 状 态。在 PLV2.0(physical layer version2.0)下,在首次执行 ACMD41 之前,必须执行 CMD8 指 令,用以初始化 SDHC 卡,SDHC 卡根据是否接收到 CMD8 指令来鉴别控制器是否支持 PLV2.0 协议。使用低电压的控制器也必须在 ACMD41 命令之前发送 CMD8,避免可以工作 在两种电压模式下的 SD 卡因为没有接收到 CMD8, 而默认工作在高电压环境下,被误认 为是只支持高电压工作模式。 SD_SEND_OP_COND(ACMD41)命令的目的是给予 SD 卡控制器一个识别 SD 卡是否可以在

所给 Vdd 范围下工作的机制,如果 SD 卡无法在指定 Vdd 范围内工作,则它会进入非活动 状态 (Inactive state) 要注意的是, 。 ACMD41 是应用相关型命令, 因而, 每次发出的 ACMD41 命令都必须紧跟在一条 APP_CMD(CMD55)命令之后。在空闲态(Idle State)下使用的 CMD55 命令使用默认的卡相对地址(RCA)0x0000。 每次控制器发送 CMD0 复位 SD 卡后,都要重新进行系列初始化操作(CMD8,ACMD41...) 。 如果 ACMD41 指令的 OCR 比特位为 0,控制器可以查询各个 SD 卡,并决定它们共同的工 作电压范围。在作为查询的 ACMD41 指令发送之后,SD 卡并不会开始初始化过程,直到控 制器重新发送一条 ACMD41 指令。
1.3 SD卡初始化和识别过程:
SD 卡的初始化开始于接收到 ACMD41 指令之后,ACMD 指令的 HCS(Host Capacity Support)位如果设定为 1 的话,表明控制器支持 SDHC 卡,否则表示不支持。 在 CMD8 命令发送之后的 ACMD41 指令其功能有所扩展,在参数里多了 HCS 部分, 在响应里面多了 CCS(Card Capacity Status)部分。HCS 参数会被不响应 CMD8 命令的 SD 卡所抛弃。控制器向不响应 CMD8 的卡发送 ACMD41 指令时,HCS 位应该设置为零 0。如 果向 SDHC 卡发送 HCS 位为 0 的 ACMD41 命令,SDHC 卡返回的响应,其 busy 标识位永 远为 0,代表忙状态。HCS 标识位用来表明 SD 卡是否已经完成初始化,如果未完成,HCS 为零,否则为 1,如果 HCS 为 0,控制器会重复发送 ACMD41 指令,SD 卡只检查首次接收 到的 ACMD41 指令的 HCS 位。

响应 CMD8 的 SD 卡发送的对于 ACMD41 指令响应会包含 CCS 部分,控制器只检查 HCS 标志位为 1 的响应所包含的 CCS 位。CCS=1 表明其为 SDHC 卡,否则为标准 SD 卡。 控 制 器 随 后 发 送 ALL_SEND_CID(CMD2) 命 令 , 查 询 各 个 卡 的 CID ( unique card identification)值,还没有被识别的 SD 卡(处于 Ready 状态)会发送 CID 值作为响应,发 送完 CID 值之后,SD 卡进入识别状态(Identification state) ,然后控制器发送 CMD3 (SEND_RELATIVE_ADDR)命令,要求各个 SD 卡发送一个新的相对地址(RCA) ,RCA 在之后的数据传输模式中用于寻址。RCA 发送完之后。SD 卡进入 Stand-by 状态,在这个状 态,如果控制器想要给 SD 卡分配一个新的 RCA,它可以发送另一条 CMD3 命令给 SD 卡。 最后发布的 RCA 为 SD 卡的真实 RCA。
1.4 数据传输模式:
在 SD 卡识别模式结束之前,控制器使用的时钟频率均为 Fod。在数据传输模式,控制 器可能会使用 Fpp 频率。控制器发送一条 SSEND_CSD(CMD9)命令来获取 SD 卡 CSD 寄存器 (Card Specific Data)里面的描述值,譬如,块长度,卡容量信息等。广播命令 SET_DSR (CMD4)为各个已识别的 SD 卡配置驱动阶段(??)。它会向 SD 卡的 DSR 寄存器写入相关 的信息。控制器的时钟频率也在这个时刻从 Fod 转到 Fpp。SET_DSR 命令是可选的。 CMD7 命令用来选择某个 SD 卡,使其进入 Transfer 状态,在指定时间段内,只有一个 卡能处于 Transfer 状态。 当某个先前被选中的处于 Transfer 状态的 SD 卡接收到 CMD7 之后, 会释放与控制器的连接,并进入 Stand-by 状态。当 CMD7 使用保留地址 0x0000 时,所有的 SD 卡都会进入 Stand-by 状态。

1.5 数据传输模式下各个状态的转换关系总结如下:
所有的数据读命令都可以被停止命令(CMD12)在任意时刻终止。数据传输会终止,SD 卡返回 Transfer 状态。读命令有:块读操作(CMD17)、多块读操作(CMD18)、发送写保 护(CMD30)、发送 scr(ACMD51)以及读模式下的普通命令(CMD56) 所有的数据写命令都可以被停止命令(CMD12)在任意时刻终止。写命令也会在取消选 择命令(CMD7)之前停止。写命令有:块写操作(CMD24,CMD25)、编程命令(CMD27)、 锁定/解锁命令(CMD42)以及写模式下的普通命令(CMD56) 数据传输一旦完成,SD 卡会退出数据写状态,进入 Programming 状态(传输成功)或者 Transfer 状态(传输失败) 如果块写操作被叫停,但是写操作包含的最终块其长度和 CRC 校验是正确的话,数据会 被编程到 SD 卡(从缓存写入到 Flash?) SD 卡可能会提供缓存模式,意思是前次写入块在编程到 Flash 的时刻,控制器可以接 着发送下一块的数据 当写缓存为满时刻,并且 SD 卡处于 Programming 状态,DAT0 会保持为低电平(BUSY), 表明其为忙状态 写 CSD,写保护,擦除这些操作没有缓存的功能,当 SD 卡正在处理这些命令的时候, 其余的数据传输命令会被忽略。当 SD 卡为忙,并且处于 Programming 状态的时候,DAT0 也 会被 SD 卡拉低, 在 SD 卡处于 Programming 状态时候,不允许控制器发送设置参数命令。设置参数命令 有:设置块长度(CMD16)、擦除块开始(CMD32)以及擦除块结束(CMD33) 在 SD 卡编程时刻,读命令也是不允许的 当把另一个卡从 Stand-by 状态转换为 Transfer 状态的时候,正处于 erase 和 Programming 状态的卡其操作不会终止,它会自动进入 Disconnect 状态,释放数据线。 处于 Disconnect 状态的卡可以通过发送 CMD7 命令使其脱离此状态,并进入 Programming 状态,并重新激活忙标识符 复位 SD 卡(使用 CMD0 或者 CMD15)会终止任何等待中或正在进行的 Programming 操 作。这可能会损毁 SD 卡的数据 CMD34-37 CMD50,CMD57 保留

1.6 宽总线选择/取消选择:
宽总线(4bit)模式可以通过 ACMD6 选择/取消选择,默认工作模式为 1bit 模式。为了 改变总线宽度,以下两个条件须满足: 1. SD 卡处于 Transfer 状态 2.SD 卡未被锁定 2Gbyte SD卡: 为使用 2Gbyte 的 SD 卡,Maximum Block Length(READ_BL_LEN=WRITE_BL_LEN) 参数须设置为 1024byte。但是,由 CMD6 设置的 Block Length 须为 512byte,从而可与最大 仅可使用 512byte Block Length 的 SD 卡相兼容
1.7 SD Card 读数据:
DAT 线上没有数据传输时,由外部上拉电阻保持为高电平。传输数据块由一个起始比 特(1 或者 4 个比特的低电平) ,以及紧跟着的连续数据流组成。数据流包含有效载荷数据 (以及错误校验比特,如果有使用到 ECC) 。数据流以数据结束标识符结束(1 或者 4 比特 的高电平)数据传输和时钟信号是同步的。 。 有效载荷数据后紧跟着 1 比特或者 4 比特的 CRC 校验码 读命令在出现 BLOCK_LEN_ERROR 或者 ADDRESS_ERROR 的情况下可以被否决, 这种情况下,不会发生数据传输过程;

块读操作 块传输下,基本的数据传输单位是块,它最大为 512byte,小一些的块传输也是可以的, 如果它指向的内容其地址范围处于以 512 字节为边界的某块内(譬如 地址范围为 200~300 的传输是可以的,但是地址范围为 500~600 因为地址横跨了两个块,则不可行) 由 CMD16 设置的 Block Length 参数最大可为 512byte,而与 READ_BL_LEN 的大小无 关 块 数 据 的 结 尾 都 附 加 有 CRC 校 验 码 , 用 以 保 证 传 输 数 据 的 完 整 性 。 CMD17 (READ_SINGLE_BLOCK)发起单次的块传输,传输结束后,SD 卡返回 Transfer 状态, CMD18(READ_MULTIPLE_BLOCK)开始多个连续块的数据传输。块传输会一直持续下 去,除非收到一条 STOP_TRANSMISSION 命令(CMD12) 。停止传输命令会有执行上的延 迟,因为它是串行传输的,数据传输会在 stop 命令的停止位之后结束 If the host uses partial blocks whose accumulated length is not block aligned and block misalignment is not allowed, the card shall detect a block misalign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misaligned block, set the ADDRESS_ERROR error bit in the status register, abort transmission and wait in the Data State for a stop command.If the misaligned block is the first data block of the command (i.e. ADDRESS_ERROR was reported in the actual response to the command), then no data is transferred and the card remains in the TRAN state.
上面一段讲的是 misalignment,理解不够,直接贴英文了
1.8 SD Card 写数据:
数据写传输类似读传输,块数据传输的话,在每块数据后面附加有 CRC 校验码 当出现 BLOCK_LEN_ERROR 或者 ADDRESS_ERROR 时,写命令会被拒绝,并不会发生 实际的数据传输 写数据块 写数据块命令(CMD24-27, 42, 56(w))会将一块或多块数据写入 SD 卡,支持块写入操 作 的 SD 卡 要 求 由 命 令 CMD16 设 定 的 块 长 度 (Block Lenghth) 为 512byte , 而 不 管 WRITE_BL_LEN 是 1K 还是 2K 下表给出了部分写入禁止(WRITE_BL_PARTIAL=0)情况下 SD 卡的写入行为

如果 WRITE_BL_PARTIAL=1,则更小块数据的写入--精度可以为 1byte---是可以进行 的。如果 CRC 校验失败,SD 卡会在 DAT 线上给出相应的指示,已传输数据会被丢弃,并 且这其后所传输的数据块(在多块写入模式下)也会被忽略 编程 CSD 寄存器并不需要先前设定好的块长度。 传输数据同样附加有 CRC 校验,如果 CSD 的某部分存储在 ROM 里面,这个不可改变的部分同样会映射到数据缓存的相应部分 (但是这部分数据不会写入) ,如果这个匹配条件不满足,SD 卡会回报一个错误信息,并且 此次写入无效 某些 SD 卡会需要比较长并且不可预期的写入时间。如果 SD 卡的缓存为满,则其在接 收完块数据并完成 CRC 校验后,SD 卡会开始数据的写入,并拉低 DAT0。任何时刻,控制 器可以通过命令 SEND_STATUS(CMD13)主动查询 SD 卡的状态,SD 卡对应的响应其标 志位 READY_FOR_DATA 表明其是否可以接收新数据。 多块写操作之前的预擦除指令 使用预擦除命令(ACMD23)设定多个写入块的预擦除会让随后的多块写入更快完成。 控制器一般会使用这个值(擦除多少块)来决定随后的多块数据写入的块数。如果控制器在 写入多块数据之前使用 stop 名林终止数据传输,那么,余下的数据块里面的值是未知的, 可能是旧的值,也可能是擦除后的空白值(全 1) 。如果控制器传输的数据块数多于预擦除 指定的块数, ,SD 卡会以一次擦除一块的操作方式来擦除数据(当收到新数据的时候) 。 ACMD32 所定义的擦除块数会在多块数据写入完成后复位为默认值(1) 建议在每次使用 CMD25 之前使用此命令。注意 ACMD23 必须在刚好要使用写入命令之前 使用,否则,如果中间穿插了别的命令,可能或把 ACMD23 所设定的值自动清除 发送可写入块数 在使用流水线机制的系统里面, 控制器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不清楚哪个数据块是最后的可 正确写入的块。如果在多块写入中间出现写入错误,SD 卡会返回一个 ACMD22 命令,其间 包含了可正确写入块的数值
1.9 SD Card 擦除:
同时擦除多块数据在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方面是很有帮助的, 标识这些写入块可以通过命 令 ERASE_WR_BLK_START(CMD32) ERASE_WR_BLK_END(CMD33)完成 控 制 器 必 须 使 用 如 下 的 命 令 序 列 来 完 成 所 需 的 操 作 : ERASE_WR_BLK_START ERASE_WR_BLK_END , ERASE 如果这三个命令的某一个没有按照此顺序来执行, 卡会置位其 ERASE_SEQ_ERROR SD 位,并复位整个执行序列 If an out of sequence command (except SEND_STATUS) is received, the card shall set the ERASE_RESET status bit in the status register, reset the erase sequence and execute the last

command. ---这段话啥子意思嘛... 如果擦除区域包含了写保护扇区,则这些区域不会被擦除,仅其余部分被擦除。 WP_ERASE_SKIP 标志位也会置 1 在地址设定命令里面包含的地址以字节为单位, 卡会自动忽略小于 WRITE_BL_LEN SD 大小的低位地址信号 如同块写入,在擦除过程中,SD 卡也会拉低 DAT0。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 班级:_____网络2010-2班____ 学号:________08103617______ 姓名:__________程凯凌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杨东平__________ 日期:2012年12月27日

ARP1: 0000 ff ff ff ff ff ff 00 26 c7 35 46 48 08 06 00 01 0010 08 00 06 04 00 01 00 26 c7 35 46 48 0a 6e d0 d4 0020 00 00 00 00 00 00 0a 6e c0 01 以太网帧为:ff ff ff ff ff ff 00 26 c7 35 46 48 08 06 其中ff ff ff ff ff ff为目的地址(广播询问) 00 26 c7 35 46 48为源地址 08 06为上层协议类型arp(0x0806) Arp帧为: 00 01 08 00 06 04 00 01 00 26 c7 35 46 48 0a 6e d0 d4 00 00 00 00 00 00 0a 6e c0 01 其中00 01表示硬件类型(0x0001) 08 00表示 IP协议类型(0x0800) 06表示硬件长度为6 04表示协议长度为4 00 01表示操作请求码为0x0001 00 26 c7 35 46 48表示发送MAC地址 0a 6e d0 d4 表示发送IP地址为10.110.208.212 00 00 00 00 00 00 表示目的MAC地址 0a 6e c0 01表示目的IP地址10.110.192.1 ARP2: 0000 00 26 c7 35 46 48 00 14 d5 f1 de 1b 08 06 00 01 0010 08 00 06 04 00 02 00 14 d5 f1 de 1b 0a 6e c0 01 0020 00 26 c7 35 46 48 0a 6e d0 d4 00 00 00 00 00 00 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以太网帧:00 26 c7 35 46 48 00 14 d5 f1 de 1b 08 06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其中00 26 c7 35 46 48为目的地址(应答) 00 14 d5 f1 de 1b为源地址 08 06表示上层协议类型(0x0806)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协议填充数据 arp帧为: 00 01 08 00 06 04 00 02 00 14 d5 f1 de 1b 0a 6e c0 01 00 26 c7 35 46 48 0a 6e d0 d4 其中00 01表示硬件类型(0x0001) 08 00表示 IP协议类型(0x0800) 06表示硬件长度为6 04表示协议长度为4

整理地理知识的方法

整理地理知识的方法 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认知过程,即是采用分类、排列、比较、推理等方法,对知识进行处理,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系统化、体系化的过程。教师授课用的教学知识体系不同于科学知识体系,它需在教材的基础上,按教学论的要求,预先加工成以教材为参考,以大纲为依据的教学知识体系,使其符合传授知识、教授方法、训练思维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需要整理知识,需要开展积极的思维,对知识进行再加工,才能学到活的知识。 1、重组法 这里所说的重组,是指变换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去重新编织所学的知识,如按地点的分布、时间的顺序、因果的联系等不同的要求重新组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编织成不同的知识系列。重组知识的方法很多,比如以某条线(如经纬线、河流、铁路海岸线等)将有关地理知识串联起来,或是采用文图互换的方法。区域地理分片讲述的内容,以气候、地形、植被等地理要素为专题,把几个大洲或全世界在这方面的情况重新进行编组。这是在地理复习课当中总结出来的比较成功的经验,可以达到使知识“横成片、竖成线”的目的,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2、图示法 利用地图或示意图整理知识,称之为图示法。采用图示法,既便于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又有利于将零散知识系统化、庞杂的知识概要化。这种方法不但能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表现知识之间的关系,而且图象所具有的形象性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记忆力和联想能力,便于学生从图象所形成的组织中去整体把握知识的含意。如:在美、日、德等国的国家轮廓图上,用箭头分别表示这几个国家工业布局的发展趋向,也能达到用图象概括知识的目的。 3、结构法 为了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必须对教材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即优化教材知识的内容和组织,革新知识呈现的方式与程序。根据知识结构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整理加工教材知识: ⑴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高中地理前言中,采用图示的方法,表明了高中学段地理知识的整体结构,它不但表明了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部分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地关系这条主线,而且阐明了各章节知识在这条主线中所处的地位。揭示知识的构成状况,也是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用这些概括性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认识地理问题有个基本思路,分析地理问题有章可循,以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⑵组构散在的知识。地理知识的头绪较多,离散性较强,这给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教师应对散在的知识进行组合建构,形成

整理资料的方法

Word,PDF,PPT,TXT之间的转换方法(好东西,以后整理课件就不会那么麻烦了。。。) 把PPT转WORD形式的方法 1.利用"大纲"视图打开PPT演示文稿,单击"大纲",在左侧"幻灯片/大纲”任务窗格的“大纲”选项卡里单击一下鼠标,按"Ctrl+A"组合健全选内容,然后使用"Ctrl+C"组合键或右键单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然后粘贴到Word里。 提示:这种方法会把原来幻灯片中的行标、各种符号原封不动的复制下来。 2.利用"发送"功能巧转换打开要转换的PPT幻灯片,单击"文件"→"发送"→"MicrosoftWord"菜单命令。然后选择"只使用大纲"单选按钮并单击"确定"按钮,等一会就发现整篇PPT文档在一个Word文档里被打开。 提示:在转换后会发现Word有很多空行。在Word里用替换功能全部删除空行可按"Ctrl+H"打开"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里输入"^p^p",在"替换为"里输入"^p",多单击几次"全部替换"按钮即可。("^"可在英文状态下用"Shift+6"键来输入。)3.利用"另存为"直接转换打开需要转换的幻灯片,点击"文件"→"另存为",然后在"保存类型"列表框里选择存为"rtf"格式。现在用Word打开刚刚保存的rtf文件,再进行适当的编辑即可实现转换。4.PPTConverttoDOC软件转换PPTConverttoDOC是绿色软,解压后直接运行,在运行之前请将Word和PPT程序都关闭。选中要转换的PPT文件,直接拖曳到"PPTConverttoDOC"程序里。单击工具软件里的"开始"按钮即可转换,转换结束后程序自动退出。 提示:如果选中"转换时加分隔标志",则会在转换好的word文档中显示当前内容在原幻灯片的哪一页。转换完成后即可自动新建一个Word文档,显示该PPT文件中的所有文字。ps: 第四种慎用,百度上很多所谓的那个软件都是有病毒的,毒性不小,一般的杀毒软件查不出~~ PDF文档的规范性使得浏览者在阅读上方便了许多,但倘若要从里面提取些资料,实在是麻烦的可以。 二、把PDF转换成Word的方法 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是编辑PDF的软件。 用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打开他另存为WORD试试看。 或者用ScanSoft PDF Converte,安装完成后不须任何设置,它会自动整合到Word中。当我们在Word中点击“打开”菜单时,在“打开”对话框的“文件类型”下拉菜单中可以看到“PDF”选项,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Word直接打开PDF文档了! ScanSoft PDF Converter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它先捕获PDF文档中的信息,分离文字、图片、表格和卷,再将它们统一成Word格式。由于Word在打开 PDF文档时,会将PDF格式转换成DOC格式,因此打开速度会较一般的文件慢。打开时会显示PDF Converter转换进度。转换完毕后可以看到,文档中的文字格式、版面设计保持了原汁原味,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表格和图片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可以轻松进行编辑。 除了能够在Word中直接打开PDF文档外,右击PDF文档,在弹出菜单中选择“Open PDF in Word”命令也可打开该文件。另外,它还会在Outlook中加入一个工具按钮,如果收到的电子邮件附件中有PDF文档,就可以直接点击该按钮将它转换成Word文件。 有时我们在网上搜索到PDF格式的文件,同样可以通过右键菜单的相关命令直接在Word中打开它。 三、Word转换成PPT的方法

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协议实验报告

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协议实验报告 姓名:杨宝芹 学号:2012117270 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时间:2014.12.26

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协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分析HTTP协议。 二、实验环境 连接Internet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8.1; Wireshark,版本为1.10.7; Google Chrome,版本为39.0.2171.65.m; 三、实验步骤 1.清空缓存 在进行跟踪之前,我们首先清空Web 浏览器的高速缓存来确保Web网页是从网络中获取的,而不是从高速缓冲中取得的。之后,还要在客户端清空DNS 高速缓存,来确保Web服务器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是从网络中请求。 2.启动wireshare 3.开始俘获 1)在菜单中选择capture-options,选择网络,打开start。如下图:

2)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biz.doczj.com/doc/5512893966.html,,然后结束俘获,得到如下结果: 3)在过滤器中选择HTTP,点击apply,得到如下结果:

在菜单中选择file-save,保存结果,以便分析。(结果另附) 四、分析数据 在协议框中选择“GET/HTTP/1.1”所在的分组会看到这个基本请求行后跟随 着一系列额外的请求首部。在首部后的“\r\n”表示一个回车和换行,以此将该 首部与下一个首部隔开。“Host”首部在HTTP1.1版本中是必须的,它描述了URL 中机器的域名,本实验中式http://biz.doczj.com/doc/5512893966.html,。这就允许了一个Web服务器在同一 时间支持许多不同的域名。有了这个数不,Web服务器就可以区别客户试图连接 哪一个Web服务器,并对每个客户响应不同的内容,这就是HTTP1.0到1.1版本 的主要变化。User-Agent首部描述了提出请求的Web浏览器及客户机器。接下 来是一系列的Accpet首部,包括Accept(接受)、Accept-Language(接受语言)、 Accept-Encoding(接受编码)、Accept-Charset(接受字符集)。它们告诉Web

学习笔记整理

教授警句: 金钱铺路,酒肉搭桥。 过路难行钱作马,仇城易破酒为军。 用我的钱去买你的权,再用你的权去赚更多的钱。 夫人路线、线人路线、公子路线。 人生箴言: 政治上把握住方向, 感情上把握住原则, 行动上把握住分寸, 生活上把握住小节。 一昼夜24小时共有480万刹那间,一弹指为7.2秒,一瞬间为0.36秒,一念仅为0.018秒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世上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第一部分公共管理部分 一、政府级别区分 1、中央政府 2、省级政府:22个省政府(包括台湾)、5个自治区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4个直辖市政府(北京、天津、上

海、重庆)、2个特区政府(香港、澳门) 3、地区级政府(省辖区政府、自治州政府) 4、县级政府(县政府、民族自治县政府、县级市政府、旗政府)2300多个 5、乡级政府(乡政府、民族自治乡政府、镇政府) 二、原则 1、高度的中央政权 2、上一级政府只能下管一级政府(不能越级) 3、中央政府依法设机构,由政府负责决定(国务院组织法、编制法),地方政府设机构由地方政府决定(地方组织法参照国务院执行,国务院有的,地方可设可不设,国务院没有的不准设) 三、国务院的组成 1、职能机构:以部、委命名,以部为主,委为辅(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特殊),名称必须前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下部级。 2、直属机构:以局为主,以署为辅,为副部级,除海关总署外,其余不准前面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加“国家”。 3、办事机构,以办公室命名,如侨务办公室,港澳事务办公室、台湾事务办公室,前加国务院。 3、办公机构(国务院办公厅,处理内部事务),下设国务

劳技知识整理

劳技知识整理

三年级下册知识重点 《课程表》: 知识点:了解抽拉玩具的主要部件:操纵杆和摇臂。 操作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 《小剪刀》: 知识点:了解剪刀的基本结构以及剪刀的活动是利用杠杆原理。 操作点:剪刀的两部件在支点处的结合。 <<排气扇>> 知识点:了解排气扇的基本结构,知道它是一种变体风车。操作点:了解该制作的结构和组合方式 <<小鸟的家>> 知识点:通过观察知道平时见到的圆纸筒都是由平面的纸张卷制而成的; 操作点:学会制作“小鸟的家”;在制作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立纸花>> 操作点: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用花瓣组合成一朵立体花,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 <<盛开的花>> 操作点:学会制作“盛开的花”纸浮雕最基本的手法技巧; 知识点:接触、认识、了解纸浮雕及浮雕艺术。 <<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操作点:学会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学会运用纸工接插技术;盒盖的连接。

<<磁悬浮列车>> 操作点:学会制作“磁悬浮列车”; 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节剪切、折叠和粘 贴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细心、条理、 规范化操作。 <<卡车>> 知识点:了解卡车的基本结构。 操作点: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卡车”; 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卡车的车厢。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检查要点 (一)知识要点: 1、洗茶具的操作要领(不要用洗衣粉洗茶具) 2、洗餐具的操作要领 3、洗碗机、消毒柜 4、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 5、不同的洗涤用品 6、拖地板工具的改进 7、扫地小机器人 8、擦窗的工具、材料与方法 8、造纸术的发明 9、早期的造纸方法 10、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11、纸和纸板的分类 12、纸工工具与符号 13、纸工的基本技法 14、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二)操作活动 1、纸质多面体的构成和变化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年级: 2014级 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班级: 2班 姓名:王香香 学号: 1425161018 成绩: 指导教师:卢正添 提交报告时间: 2017年 6月 3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HTTP的报文格式 2.掌握HTTP的工作原理 3.掌握HTTP常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 网络结构一 三、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 练习一:页面访问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A清空IE缓存。 2. 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HTTP协议)。 3. 主机A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框中输入http://服务器的ip/experiment,并连接,服务器IP默认为172.16.0.253。

4. 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分析捕获到的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 ●本练习使用HTTP协议的哪种方法?简述这种方法的作用。答:Get方法。客户要从服务器读取文档时使用。 ●根据本练习的报文内容,填写下表。

表13-3 实验结果 ●参考“会话分析”视图显示结果,绘制此次访问过程的报文交互图(包括TCP协议)。 ●简述TCP协议和HTTP协议之间的关系。 答:HTTP是基于TCP的应用层协议。 思考问题: 1.一个主页是否只有一个连接? 答:否。一个主页可能对应多个连接。 练习二:页面提交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HTTP协议)。 2. 主机A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框中输入“http://服务器的ip/experiment/post.html”,并连接,服务器IP 默认为172.16.0.253。在返回页面中,填写“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确定]按钮。 3. 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分析捕获到的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

学习错题笔记整理方法

1. 错题本绝对不能代劳,不能是父母帮助抄录题目,不推荐电子版打印稿,要 2.孩子自己手抄! 抄录题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审题过程,在抄的时候,孩子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再把题干过一遍,想一想,当时怎么就做错了呢! 退一万步讲,抄题,很辛苦是吧,那以后就少做错一点! 这也是内在动力有木有! 学习本来就是个人事情,如果这块要代劳那块要辅助,跟从妈妈嘴里接咀嚼过的食物有什么区别? 另外,逐渐造成的依赖该怎么解决?如果父母不在身边,没人帮忙抄题,那 就不做错题本了?! 电子版打印稿问题,统一“宋体,五号”字会比手写字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我估计“加粗、下划线、波浪线、文字底纹”等齐上阵也不会有黑、蓝、红三色 签字笔带来的视觉冲击大。而且,自己亲手一字一字写出来的,都是血泪的经验教训,珍贵的不能再珍贵了! 3. 错题本得是自己总结的! 很多人热衷于收集状元笔记本、错题本,之后呢?把那些高端大气的本都背 下来吗?再后呢? 打个比方,不是你自己的小孩,你会对他有特殊感情吗?一般人都不会。那拿着别人总结的错题本,除了敬佩和瞻仰,你还能得到什么,, 当然,我鼓励观摩经典错题本,学学成绩好的同学是怎样有效记录错题本的,但是,只有自己错的题,自己从头到尾重新想一遍,再写一遍之后才能让你明白:这道题为什么就错了! 4. 不要想着周末找个整块的时间一起总结! 这句话的最后结果就是:周末到了,啊呀,这么多题?! 要抄到什么时候啊,算了,挑几道写上去得了,, 作业、卷子再发下来就先自己琢磨,订正错题,自己总结哪里错了,记下来! 不会的题,等老师讲的时候认真听! 听完后跟之前的题一样,全都记下来! ( 不认真听,下次还错,不仅得再记,还得听老师父母唠叨“这题你怎么又 错了*&#¥*@%*”*) 下了课,抄一道题,才要多久! 但这就够了,整理错题本原本就是个琐碎的 活儿,剩下的就是坚持! 化大任务为小任务,各个击破! 如果写5 道题需要20 分钟,写50 道题肯定不会是200分钟( 要喝水、要休息、要活动一下,, 自己给自 己找理由,那借口海了去了) 5. 推荐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错题 我们的大脑对颜色等有对比的事物记忆效果更好,题干一个颜色,陈述错误一个颜色,真正错误一个颜色——刚好黑、蓝、红,整理好了,除了便于复习与 记忆,错题本还能赏心悦目呢?(我不会告诉你们,高中时就老捧着自己的错题本,不是要看题,而是欣赏我那整洁美丽的错题本,,)

初中各科学习重点分析及知识体系整理方法

初中各科学习重点分析及知识体系整理方法 语文 语文基础不能差……初三的学生一定要掌握中考必考的几千个词,从现在开始每天记一点,各种古文都要背熟了。 接下来是名著阅读,这是硬伤,因为如果没读过,纯靠蒙,根本不行。我们这一届是《格列佛游记》《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繁星春水》《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鲁滨逊漂流记》《名人传》。 然后就是阅读,有两篇阅读,一篇是说明文,一篇是散文/小说;老师会做各种总结,比如,环境描写的作用,举例子的作用等等。把这些答题模式背熟了,一篇文章读不懂再读一遍,重要的是,要圈划关键词,关键句。 接下来是古文的理解与诗歌鉴赏。一般都是课外的文言文,但不要担心,经过三年学习,一篇文章能读个大概,第一题四个解释文中加点的字,也有课内学过的,诗歌鉴赏要多读几遍。 最后是作文。初三的买最近三年的中考满分作文,认真圈点勾画,然后自己试着写一写。还可以从网上找好文章,弄到word上再打印下来,把自己写的文章也加进去,做成作文集,没事的时候拿出来读一读。还有一些好的诗句,比如我最喜欢这一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作文要凤头,开头一定要小,最好两句话搞定。中间的细节描写一定要到位,时刻记得的题目与题眼。作文44左右别桑心,我们老师说43~45都有很大的提分空间,最后都能达到46多的。 数学 初中三年的数学真的不算太难,无非是与数字和图形打交道,因为数学老

师的缘故,我挺喜欢数学的。于是就去找题做,我个人觉得几何比代数简单,因为我喜欢图形题。初一的数学主要是基础,初二初三就是各种函数。 初三要学好二次函数,多做题多练习就好了,初三学的好的,老师会告诉你除了最后一题不许丢分。数学每次考试前要看看自己做错的题,用笔画出来。自律性好的同学遇到不会的题可以上网搜一下,或者看跟网上的答案对一下。 其实我的钻研能力还是比较强,一道题做不出来就不去睡觉(这样真的不推荐),好几次因为做不出来数学题在家里痛哭流涕。一道题你也许想不到最简便的方法,但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思路没有好坏优差之分。推荐辅导书:初一、初二《培优竞赛新方法》,初三《中考压轴题》(要黄颜色那个版本的,人称小黄书)。 英语 英语这个东西初中三年学下来你会发现它并不难。一开始老师会告诉你英语简单拿高分难,后来会说英语简单拿满分难。初一的英语全是基础,所以英文写的不好看的可以去买字帖练。到了初三老师会强调字迹工整有多么重要。 我初二一年乖乖听老师话写了一年的英语日记,虽然需要翻译查字典,而且内容比较无聊,但是对提升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扩充词汇量。所以你们有两条路: 1.写英语日记,可以的话每天交给老师让老师改一下; 2.买英语五三完形填空或阅读理解来做,也可以买蓝皮英语,每天做2~3篇完形/阅读,再跟答案对改一下,效果灰常好。 担心自己坚持不下去的可以每天跑到老师那里,让老师给签个字,无形中让老师监督了你。 初二的英语很重要,每一个单元都有知识点,所以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6

组号:3F 学号:53131016 姓名:杨灵 实验7.1 FTP协议 【实验目的】 学习FTP协议的连接过程;理解FTP协议的工作原理。一人一组,一组提交报告。 【实验环境】 本实验采用网络结构一, 一定要设置DNS服务器,地址是:172.16.0.253 主机的IP地址使用172.16.0.0段。掩码255.255.255.0. IP地址分配方法: 172.16.0.组号、主机号 例如:第2组的B主机的IP地址设置为172.16.0.22 第5组的F主机的IP地址设置为 172.16.0.56 【实验内容】 本实验要求: FTP服务器已经启动,并提供一个公共帐户,用户名是:anonymous,口令:无。或用户名:group2_1,口令:group2_1 (可以上传数据)。练习一 FTP 本实验学生独立完成,目的是了解FTP协议的端口和连接过程。 实验步骤: 1、主机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数据捕获窗口,设置过滤条件(提取FTP协议); 2、主机登录FTP服务器:在仿真端的命令行提示符下运行: >ftp 172.16.0.253 LOGIN:>group2_1 PASS:>group2_1 >dir >quit 3、查看主机捕获的数据,在会话分析中,查看TCP会话中的21端口和20端口的会话情况,记录21端口和20端口的会话过程; ●记录实验结果: ①粘贴捕获包的截图;

②是否可以捕获到用户名和密码? 答:可以,在USER和PASS会话中。 ③21端口和20端口分别传输什么内容? 答:一个是数据端口,一个是控制端口,控制端口一般为21,而数据端口不一定是20,这和FTP的使用模式有关,如果是主动模式,应该为20,如果为被动模式,由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协商而定。练习二使用浏览器登入FTP 1、主机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数据捕获窗口; 2、主机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框中输入ftp://172.16.0.253 3、查看主机捕获的数据,在会话分析中,查看TCP会话中的端口情况。 4、结合练习1的会话过程,说明浏览器登入FTP的工作过程。 ●记录实验结果: ①粘贴捕获包的截图; ②对比上个实验,FTP服务器用哪个端口传输数据,数据连接是谁发起的连接? 答:ftp服务器用21端口传输数据,数据连接是客户端发起的的连接。 练习三在窗口模式下,上传/下传数据文件 熟悉FTP在窗口方式下的命令使用;在本地机的D:上建立一个文本文件,文件名为你的学号+姓名; 1、主机登录FTP服务器:在命令行提示符下运行: D:>ftp 172.16.0.253 >LOGIN:group2_1 >PASS: group2_1 >put 文件名(文件名为你的学号+姓名) >dir (查看FTP上是否已经上传) >get 文件名(FTP服务器) >quit 2、回到本地硬盘上查看是否已经下载到本地?(进入FTP时的目录下) ●记录实验结果: ①粘贴FTP上的文件列表;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

医学科研方法学 第一章 概论 研究(research 是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探索和创造的过程。 一、 科学研究的概念: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未知的现象,揭示客观规律,创造 新理论、新技术、开辟知识新应用领域的智力性劳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 科技活动包括研究与试验性发展活动( R&D )、科技教育与培训活动 (STET)、 科学技术服务活动(STS)。在我国科研工作一般特指R&D 。科研活动的主要特征 有: 1.探索性与创新性:这是科研工作区别于一般劳动性工作之所在。探索的目的 在于获得新的认识、发现新的事实、阐明新的规律、建立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 术、研制新材料、新产品,探索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2.继承性和积累性: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的基础上,而 这些方法和知识是人们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所积累发展形成的, 我们利用了这些 方法和知识, 就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继承性, 同时我们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 也为 科学的发展积累了知识。 科学研究首先是收集和积累相关信息, 对他人的研究工 作、思路、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任务和方案。 二、 医学科学研究的特征 医学科学研究具有一般自然科学研究的特征, 还具有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研究工 作的复杂性。 医学研究的三个层次:①群体水平;②器官组织水平;③细胞分子水平。 医学研究的对象:①人,包括正常人和病人;②离体组织细胞;③动物。 医学研究的方法: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理论法。 医学研究的场所:①社区;②医院;③实验室。 医学研究的三个基本环节:①设计;②衡量;③评价。 、医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选题 设计 实施 分析 报告 1. 2. 3. 4. 5. 1. 2. 3. 4. 5. 四、医学研究的分类 1. 按照科技活动类型分 ① 基础研究:增加知识、探索未知、解决理论问题。基础医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产生社会效益。 ② 应用研究: 利用基础理论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方法。 预防医学和临 床医学主要研究的内容。产生社会效益为主。 ③ 开发性研究:研制新产品、新技术,产生经济效益。 2. 按照研究方法分 ① 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② 试验性研究: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社区干预试验。

整理高考数学知识点的方法有哪些

整理高考数学知识点的方法有哪些 对其他的整个知识体系的版块有一个基本认识,可分为以下板块:函数的基本题型、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相关内容、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立体几何、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初步、圆锥曲线、统计与概率,选修内容不同省份安排不一样:极坐标、不等式、平面几何等。 知道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就可以考虑在这一个学期里把哪些板块安排在哪一个月、哪一周,同时参考老师带领复习的进度,互为补充。每一周上课前,可以把老师上一周带动复习的内容再给自己计划一下,计划这一周在以前老师讲过的基础上再给自己添加哪些内容,无论是做新题,还是整理做过的题型来寻找考试方向,都要提前安排好,六天(可能高三时期周六都要拿出一些时间给学习吧)时间每天给自己规定额外的几个小时的自习时间来完成自己的数学计划。比如说,老师上周带我们复习了三角函数中与解三角形有关的内容,如果发现自己这些方面还有一些不会做的题或者不熟练的方法或者题型,就在资料上寻找相关的题目来试试,并且按时总结,找出这些题型的共同点,摸索高考命题方式。如果觉得自己在解三角形这些方面比较熟练了,就可以考虑赶在老师前面,把老师接下来要带着复习的方面先复习一遍。总之就是要使两个进度互为补充,这样才会一直有一个合理的顺序,不至于到了某一个星期就觉得乱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别人是复习了一轮,而自己在同样的时间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另一方面,给自己准备几个笔记本。对于理科生来说,尤其又是

数学这种学科,在笔记本上整理总结题型是很有用的。一轮复习做到的一些错题可能是很有代表性的,高中数学,自己要学会分章节把错题或者自己觉得经典的题目记录下来,这些可能就是高考的某一些思路。不过,这些经典的题目并不一定是那些怪题偏题,高考范围内的数学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除了压轴题会有一些特殊的思路或者灵感之外,大多数题目都是常规题型。 同时,说到做题,一轮复习是可以尝试开始做一些综合题或者高考题的。可选择本省前几年的题目来做,不必求数量,尝试一下高考题即可,建议周末的时候找两个小时的时间按照高考的感觉来做一套题。记住,不求做太多,只是看一看高考题的难度和综合性,给自己一个参考。 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个小本子,用来写一些任务。因为高三每天都会有各种繁杂的学习任务,可能有时候自己一时会忙得忘了某个任务,直到第二天老师提起来的时候才想起,哇,我这个作业竟然没做。所以每次出现任务时就记录下来,完成之后就划去,既可以作为任务提醒,也可以作为任务计划小册子。有时候在高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有很多任务但是又不知道从什么开始,这是一种很常见但是必须要改变的现象,所以有一个小本子就会立刻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会有效利用高三的时间。 最后,在给学弟学妹带来一点感性一点的内容吧。高三是一场持久战,当你走过来了,才发现高三真的好快。同时,你会感激高三这一段奋斗的时光,十二年寒窗苦读这是第一次在学习上心无旁骛、花

整理收拾的小窍门

整理收拾的小窍门 整理收拾的小窍门“隐形收纳技”——藏起大件厚重衣物 先用真空压缩袋,把厚重衣物、被毯体积魔法般变小,然后放入大整理箱,再藏入衣柜顶部,或者床底下,不用的大件衣物就看不见喽。 双面掀盖式整理箱,适放于床下等狭窄空间,隐形不占地儿,封闭收纳纺潮防霉。 “吊挂收纳技”——衣物排排乐 懒人们不喜欢叠衣服,喜欢将衣服往衣柜里一挂,但也需要有规可循。衣柜由左至右要按大衣、洋装、夹克、裤子、裙子、衬杉的顺序来挂衣服。选择多功能的衣架、置物架,最大限度的使用有限空间,方便存取。 “创意收纳技”——鞋柜空间省半 对于爱美的女性,鞋柜里总是不停的添置新鞋,巧妙利用鞋架可节省1/2的鞋柜空间,存放更多的鞋子。当下时常穿的鞋子,可试试立式壁面收纳工具,打破了鞋子只能平放的传统,只要一面墙,就能收纳多双鞋子,增强了摆放空间。 “折叠收纳技”——节省空间威力大 衣服的收纳有个秘诀,就是“折叠”。只要折叠好,几乎收纳问题都可解决。内衣的放置,可选择整理盒与隔板组合使用“直

立”法放置,不但拿取不会倒,更加整洁有序哦;也可以利用收纳箱进行分类收纳。 鞋柜的收拾整理1、当鞋柜发出臭烘烘的味道时,人们都是快速的把鞋子扔进去,弄的鞋柜乱七八糟的。用一个塑料盒或者塑料瓶装点小苏打粉,再往小苏打粉上滴五六滴花露水,不要盖上,放进鞋柜就可以了。如果花露水风干,记得补充即可。因为小苏打粉能有效吸附湿气比如脚汗,花露水含大量酒精成分能有效去异味。 2、樟脑丸也是去除鞋柜臭味的方法,不过这个味道比较难闻,很多人不太容易接受。但还是比鞋臭味好闻。值得一提的是,家有孕妇千万不要用这招,很可能会导致流产的。 3、比较安全去除鞋柜臭味的方法,可以选择一块香皂,当然香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味道,然后把香皂打开,放在香皂盒内。然后放在鞋柜就可以。尤其是放那种手工皂,打开鞋柜就有一股香香的味道,非常好闻!也就几块钱,就算永远放在鞋柜也不心疼! 4、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利用茶叶渣和咖啡渣,放在鞋柜中。但是这个效果不是很好,一般一个星期就没有什么味道了。所以大家为了让鞋柜更加整洁,没有臭味可以尝试一下废物利用。 5、使用柚子皮和橘子皮也是去除鞋柜臭味的方法,主要就是要把吃完的柚子皮,切开,然后直接的放在鞋柜中,整个鞋柜就会有水果的清香味道。 6、当然家具鞋柜的臭味,还是需要家具根本的问题也就是鞋臭,洗鞋的时候可以用白醋泡一泡再洗,阳光晒干后就不会有味道了。运动完脱下来的鞋子别立马塞到鞋柜里,放在通风的地方

计算机网络协议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小型局域网的设计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B 班级:电G131 姓名:xxx xx 学号:51201320xx 5120132045 教师:张晓明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一、实验目的 基于网络协议分析工具Ethereal,通过多种网络应用的实际操作,学习和掌握不同网络协议数据包的分析方法,提高 TCP/IP 协议的分析能力和应用技能。 二、实验前的准备 ●二人一组,分组实验; ●熟悉 Ping、Tracert等命令,学习FTP、HTTP、SMTP和POP3协议; ●安装软件工具Ethereal,并了解其功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安装任一种端口扫描工具; ●阅读本实验的阅读文献; 三、实验内容、要求和步骤 3.1 学习Ethereal工具的基本操作 学习捕获选项的设置和使用,如考虑源主机和目的主机,正确设置Capture Filter;捕获后设置Display Filter。 3.2 PING命令的网络包捕获分析 PING命令是基于ICMP协议而工作的,发送4个包,正常返回4个包。以主机210.31.32.7 为例,主要实验步骤为: (1)设置“捕获过滤”:在Capture Filter中填写 host 210.31.32.7; (2)开始抓包; (3)在 DOS 下执行PING命令; (4)停止抓包。 (5)设置“显示过滤”:IP.Addr==210.31.32.7 (6)选择某数据包,重点分析其协议部分,特别是协议首部内容,点开所有带+号的内容。 (7)针对重要内容截屏,并解析协议字段中的内容,一并写入 WORD 文档中。

截获数据 Frame 3 (74 bytes on wire,74 bytes captured) Arrival Time: Nov 11,2014:15:49:35 Packet Length:74bytes Capture Length:74bytes Ethernet II,Src: f0:de:f1:ef:cf:3e, Dst: 08:81:f4:9e:47:f0 Internet Protocol,Src Addr:10.10.56.126(10.10.56.126),Dst Addr:210.31.32.7(210.31.32.7) 分析 第三帧,74字节在线,捕获74字节 到达时间:2014年11月11日15点49分35秒 包长度:74字节 捕获长度:74字节 以太网2,源物理地址:f0:de:f1:ef:cf:3e,目标物理地址:08:81:f4:9e:47:f0 源IP地址:10.10.56.126 目标IP地址:210.31.32.7 3.3 TRACERT 命令数据捕获 观察路由跳步过程。分别自行选择校内外2个目标主机。比如, (1)校内:tracert 210.31.32.8

知识整理的常用方法

知识整理的常用方法 知识整理的重要性:一、提高能力,二、提高效率,巩固知识。 知识整理的方法 一.图表式整理:以图表的形式对课本某一知识点进行整理。 ·优点:直观形象,提高记忆效率,巩固记忆效果 ·缺点:可能会影响表达的条理性 ·适用范围:对某一具体知识点的识记、理解 ·举例:“实践”的含义: 二.对比式整理:采取“对比”的形式,分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关系(区别与联系)。 ·优点:强化理解,避免误区 ·缺点:应用频率较低 ·适用范围:相关性强、相似程度高的知识点理解 ·举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 三.要点式整理:提炼课本中的“观点性”语言,按课本既定框架作“去粗存精”式的整理。 ·优点:容易操作,方便记忆 ·缺点:知识点的系统性、条理性不强 ·适用情况:框题知识点的及时掌握 ·举例:《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基础知识要点整理》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基础知识要点整理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题:体味文化 1.文化“万花筒” (1)历史上,文化现象无时不在;生活中,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2)无论身处何地,人人都有自己的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 2.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3)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4)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3.文化的力量 (1)文化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和国家民族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问题式整理:打破课本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的设置,以“问题—答案”的形式对课本知识点进行整理。 ·优点:一问一答,条理清楚,知识清晰;有利于培养主观题的答案习惯 ·缺点: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适用情况:单元、全书知识点的针对性掌握 ·举例:如果要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大类型的问题对第二单元知识点进行整理,我们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并根据课本的知识点附上简要答案。比如,“是什么”中可提问: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遗产是什么、实践是什么、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等;“为什么”中可提问: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为什么要强调文化创新等;“怎么样”中可提问:怎样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怎样进行文化创新等。 五.知识框架整理:打破课本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的设置,将相关性强的知识点以框架的形式进行整理。 ·优点:知识点的系统性、条理性强

各类设计元素整理分类

各类设计元素整理分类: 1.中国元素 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中国的企业及品牌更是中国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元素”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不可能是西方文化的简单补充润饰,不应该狭窄地定义为宣扬民族主义的旗号。以“中国元素”作为创意语言更不应该视为一种时尚的新名词。诚然,有一种不可争辩的事实,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文化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将会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自信,它会承担起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时代使命。 “中国元素”应分为三部分,第一是中国固有元素:比如中国的领土(包括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中国的人种,中国的气候等等;第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个不做累述;第三是中国的现代文化元素:比如北京的奥运精神,中国的航天精神,中国的电影文化,中国著名企业的文化等等。 中国元素——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都是中国元素,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即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如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体系、民俗事象、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科技、法律、伦理等,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宋元明清,大到故宫长城,小至窗棂门钉。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中国元素,但中国元素不全等于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现代文化。 ——郭有献《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元素分类 ①现代著名建筑及伟大成就类 ②著名历史人文景观类 ③重大发明创造、创举类 ④民俗节日、手工艺、服饰、特色食品等类 ⑤传统戏曲、乐器、体育项目类 ⑥重要学术思想、著作类

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协议实验报告

用wireshark分析HTTP协议实验报告

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协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分析HTTP协议。 二、实验环境 连接Internet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8.1; Wireshark,版本为1.10.7; Google Chrome,版本为39.0.2171.65.m; 三、实验步骤 1.清空缓存 在进行跟踪之前,我们首先清空Web 浏览器的高速缓存来确保Web网页是从网络中获取的,而不是从高速缓冲中取得的。之后,还要在客户端清空DNS 高速缓存,来确保Web服务器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是从网络中请求。 2.启动wireshare 3.开始俘获 1)在菜单中选择capture-options,选择网络,打开start。如下图:

2)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biz.doczj.com/doc/5512893966.html,,然后结束俘获,得到如下结果: 3)在过滤器中选择HTTP,点击apply,得到如下结果:

在菜单中选择file-save,保存结果,以便分析。(结果另附) 四、分析数据 在协议框中选择“GET/HTTP/1.1”所在的分组会看到这个基本请求行后跟随 着一系列额外的请求首部。在首部后的“\r\n”表示一个回车和换行,以此将该 首部与下一个首部隔开。“Host”首部在HTTP1.1版本中是必须的,它描述了URL 中机器的域名,本实验中式http://biz.doczj.com/doc/5512893966.html,。这就允许了一个Web服务器在同一 时间支持许多不同的域名。有了这个数不,Web服务器就可以区别客户试图连接 哪一个Web服务器,并对每个客户响应不同的内容,这就是HTTP1.0到1.1版本 的主要变化。User-Agent首部描述了提出请求的Web浏览器及客户机器。接下 来是一系列的Accpet首部,包括Accept(接受)、Accept-Language(接受语言)、 Accept-Encoding(接受编码)、Accept-Charset(接受字符集)。它们告诉We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