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429、计算火车站寄存包裹费用:在火车站寄存包裹是按小时数收费的。
有些按整小时计数,有些按半小时计数,没有超过半小时的以半小时计,半小时以上一小时以内的按一小时计。
同时包裹的大小不同收费也不同,在本例中假设大的每小时6元,中型的每小时4元,小型的每小时2元,计算在火车站寄存包裹的费用。
如图25所示:1)计算寄存天数:首先输入相关的信息,然后在单元格E4中输入以下公式:“=IF(TIME(HOUR(C4),MINUTE(C4),SECOND(C4))> TIME(HOUR(D4),MINUTE(D4),SECOND(D4)),DATE(YEAR(D4),MONTH(D4), DAY(D4))-DATE(YEAR(C4),MONTH(C4),DAY(C4))-1,DATE(YEAR(D4),MON TH(D4),DAY(D4))-DATE(YEAR(C4),MONTH(C4),DAY(C4)))”,此时可计算出所有型号的包裹寄存的天数,在此公式中用到了IF函数,函数中的条件为“TIME(H OUR(C4),MINUTE(C4),SECOND(C4))>TIME(HOUR(D4),MINUTE(D4),SECO ND(D4)”,它是用来判断取走时间是否超过了寄存时间,如果条件为真则表示还没有超过一天,那么寄存的天数就是“DATE(YEAR(D4),MONTH(D4),DAY(D4)) -DATE(YEAR(C4),MONTH(C4),DAY(C4))-1”,即走取的日期减去寄存的日期再减1,如果时间超过了,那么寄存的天数就是“DATE(Y EAR(D4),MONTH(D4),D AY(D4))-DATE(YEAR(C4),MONTH(C4),DAY(C4))”,即取走的日期与寄存时的日期之差;2)计算寄存小时数:在单元格F4中输入以下公式:“=IF(TIME(HOU R(C4),MINUTE(C4),SECOND(C4))>TIME(HOUR(D4),MINUTE(D4),SECOND (D4)),HOUR(1-TIME(HOUR(C4),MINUTE(C4),SECOND(C4))+TIME(HOUR(D 4),MINUTE(D4),SECOND(D4))),HOUR(TIME(HOUR(D4),MINUTE(D4),SECO ND(D4))-TIME(HOUR(C4),MINUTE(C4),SECOND(C4))))”,此公式中的IF函数中的条件与计算天数时的条件是一样的,也是判断取走时间是否超过了寄存时间,如果没有超过小时数则为“TIME(HOUR(C4),MINUTE(C4),SECOND(C4))> TIME(HOUR(D4),MINUTE(D4),SECOND(D4))”,其中“TIME(HOUR(C4),MINU TE(C4),SECOND(C4)”表示寄存时间的序列数,其中“TIME(HOUR(D4),MINUT E(D4),SECOND(D4)”表示取走时间的序列数。
再通过加减计算得到小时数,如果超过了小时数则为“HOUR(TIME(HOUR(D4),MINUTE(D4),SECOND(D4))-TI ME(HOUR(C4),MINUTE(C4),SECOND(C4)))”,即直接用取走时间减去存在时间,取小时数;3)计算寄存分钟数:在单元格G4中输入以下公式:“=IF(TIME(H OUR(C4),MINUTE(C4),SECOND(C4))>TIME(HOUR(D4),MINUTE(D4),SECO ND(D4)),MINUTE(1-TIME(HOUR(C4),MINUTE(C4),SECOND(C4))+TIME(HO UR(D4),MINUTE(D4),SECOND(D4))),MINUTE(TIME(HOUR(D4),MINUTE(D 4),SECOND(D4))-TIME(HOUR(C4),MINUTE(C4),SECOND(C4))))”,此时即可计算出所有型号的包裹寄存的分钟数,其公式形式和计算小时数的公式相似,只是将HOUR换成了MINUTE,其判断条件和前面的一样,如果取走时间没有超过寄存时间,分钟数则为“MINUTE(1-TIME(HOUR(C4),MINUTE(C4),SECOND (C4))+TIME(HOUR(D4),MINUTE(D4),SECOND(D4)))”。
如果超过了,分钟数则为“MINUTE(TIME(HOUR(D4),MINUTE(D4),SECOND(D4))-TIME(HOUR(C4), MINUTE(C4),SECOND(C4)))”,即直接用取走时间减去寄存时间,取分钟数;4)计算寄存的累计小时数:在单元格H4中输入以下公式:“=E4*24+F4+IF(G4=0, 0,IF(G4<=30,0.5,1))”,在该公式中,“E4*24”表示将天数转换为小时数,在将分钟转换为小时数时,使用IF函数来判断分钟数的范围,若分钟数小于等于30则返回0.5小时,否则返回1小时,然后将所有的小时数相加即可得到累计小时数;5)计算寄存总费用:在单元格J4中输入以下公式:“=I4*H4”,此时即可计算出寄存包裹的费用。
图2530、AND函数:当所有参数的逻辑值为真时,AND函数的返回值为TRUE;只要有一个参数的逻辑值为假,该函数的返回值则为FALSE。
例如:假设有一组民意调查数据或者调查结果,如图26所示,下面根据各个年龄段(18~34、35~49、50~64和65以上)对数据进行分类,以判断出各个年龄段的调查结果。
1)统计年龄在18~34岁之间的人的调查结果,在单元格E7中输入以下公式:“=IF(AND(C7>=18,C7<=34),D7,"")”,在该公式中使用AND函数判断单元格C7中的值是否在18~34岁之间,然后根据返回的逻辑值再利用IF函数得到结果,即如果为真则返回单元格D7中的值,否则返回空值;2)统计年龄在35~49岁之间的人的调查结果,在单元格F7中输入以下公式:“=IF(AND(C7>=35, C7<=49),D7,"")”;3)统计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的调查结果,在单元格H7中输入以下公式:“=IF(AND(C7>=50,C7<=64),D7,"")”。
图2631、OR函数:判断逻辑值并集的计算结果,在所有的参数中只要有一个逻辑值为TRUE,该函数的返回值即为TRUE。
例如已知某企业的员工姓名和出生年份两列值,如图27所示,然后根据输入的年份判断员工中是否有这一年出生的人,并且统计出共有几个。
1)在单元格D3中输入判断值“1975”,即判断是否有1975年出生的人,然后在单元格E3中输入以下公式:“{=OR(D3=C3:C8}”,在该公式中,表示将D2单元格中的值与数据区域“C3:C8”中的每一个值作比较,判断是否相等。
如果任何一人比较结果为真,函数OR则返回TRUE,也就是D 3单元格中的值位于这个列表中。
由于是在一个数组中查找是否存在某个指定的值,所以公式要以数组的形式输入,输入公式后要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完成;3)计算1975年出生的人数,在单元格E3中输入以下公式:“{=SUM(IF(D 3=C3:C8,1,0) }”,在该公式中先使用IF函数将单元格D3中的值与数据区域“C3: C8”中的每一个值进行比较,如果两个值相等则返回1,否则返回0。
然后利用S UM函数对所有的返回值求和,最后得到的数据就是“1975”出现的次数,即有几个人是1975年出生的。
该公式要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
图2732、ADDRESS函数:该函数使用方法如图28所示。
图2833、AREAS函数:该函数使用方法如图29所示。
图2934、CHOOSE函数:例如评定学生成绩,利用该函数可以评定销售人员的业务能力,还可以返回成绩的档次以及是否及格等,其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
下面以学生成绩表为例看一下CHOOSE函数的应用方法。
1)首先在工作表中输入如图30所示的学生成绩,然后在单元格F3中输入以下公式:“=SUM(C3:E3)/3”,此时即可计算出学生的平均成绩;2)利用CHOOSE函数计算成绩名次,在G3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CHOOSE(IF(F3>=90,1,IF(F3>=80,2,IF(F3>=70,3,I F(F3>=60,4,5)))),"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在该公式中用到了多个IF函数,用以判断平均成绩属于哪个区间,再使用CHOOSE函数返回不同情况下的结果,这里把成绩分为了5个档次,即平均分90以上的是“优秀”、80到9 0之间的是“良好”、70到80之间的为“一般”、60到70之间的为“及格”、60以下的为“不及格”。
图3035、COLUMN函数:该函数使用方法如图31所示。
图3136、COLUMNS函数:该函数使用方法如图32所示。
图3237、HLOOKUP函数:在实际工作中此函数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举例说明。
在计算销售奖金时,不同的销售业绩对应不同的奖金比例,因此首先需要使用HLOOKUP函数查询奖金比例,然后再计算销售奖金。
1)输入如图33所示的业绩奖金以及员工的销售业绩;2)查找适当的奖金比例,在单元格D7中输入以下公式:“=HLOOKUP(D3,$B$3G$4,2)”;3)分别在单元格D8、D9、D10中输入以下公式:“=HLO OKUP(E3,$B$3G$4,2)”、“=HLOOKUP(F3,$B$3G$4,2)”、“=HLOOKUP(G3,$B$3G$4,2)”;3)计算奖金:在单元格E7中输入以下公式:“=C7*D7”。
图3338、HYPERLINK函数:该函数使用方法如图34所示。
图3439、INDEX函数:该函数返回指定单元格中的内容。
假设在图35所示的课程表中:1)查找出星期三第4节课所上的课程:只需在单元格C13中输入以下公式:“=INDEX(C3:H9,C12,C11)”;2)返回星期五的所有课程:选中单元格区域“J2:J9”,然后输入以下公式:“{=INDEX(B2:H9,,6)}”,此时即可显示出星期五的所有课程;3)计算路程:已知各地之间相隔的距离如图36所示,那么如何计算A地和D地之间相隔的距离呢?只需在单元格C11中输入以下公式:“=IN DEX(B2:G7,MATCH(C9,B2:B7,0),MATCH(C10,B2: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