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物流现状和物流成本控制外文文献翻译

中国物流现状和物流成本控制外文文献翻译

中国物流现状和物流成本控制摘要:在中国,随着物流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加,物流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加强,物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本文对中国的物流业物流成本从1991 - 2006年进行了,并定性和定量对该行业预测。

最后,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物流成本管理的模型,采用了一些创新的管理方式,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

关键词:物流成本,国际比较,中国的物流企业管理创新1 前言在2007年,随着市场容量和规模稳步增长,中国的物流业保持繁荣发展。

工业产品部分是最快,同时,一些其他行业市场也保持快速增长。

但是,中国国内企业仍然需要提高竞争力。

市场竞争需要特定的特点,在细分市场中,快递业务和综合物流服务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在接下来的几年,物流业将继续快速增长。

近年来,中国的物流市场对外开放,物流企业在竞争中进行重组和整合,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共存和兴盛是越来越明显。

根据中国政府的承诺,入世后,中国将在2005年12月11日开放市场物流业。

2006年是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也是物流市场完全打开的第一年。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越来越明确,及相关政策也正在逐步实施,这将对物流业有深远影响。

随着物流需求的增长,物流企业服务将从低价值的基本服务向高附加值服务转变。

物流基础设施,综合物流,交通运输,交货和服务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但是,相关的风险,必须考虑到,尤其当选择投资项目,它应该被提出。

物流是计划和控制的实施,是在制品库存,成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高效率,高效益的实物流动和存储,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文所定义物流成本都满足物流需求。

本文采用在1997年在日本出版标准计算物流成本法对物流成本进行分类。

根据标准,它可以分为:存储成本,装卸成本,选择成本,加工成本,补充成本,仓储成本,并接受检验成本;库存成本;货运;管理成本:订单处理成本,采购成本。

2 中国物流企业物流成本A. 中国外部物流的总成本在200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48万亿人民币,年增长率为25.2%,虽比往年有所降低,但是仍保持快速增长。

在结构上,作为工业产品,物流发展最快的,自然地,它获得最大的外部物流总价值比例,而农业产品物流增加慢,比例相当小。

中国物流总费用在2006年上半年1678.6千万,同比上涨了14.7%,其增长率达到了1.2%。

这主要是由于造成运输费的崛起的急剧上升的能源成本。

然而,外部物流总值GDP持续下降,在2006年上半年,从2005年的18.6%到2006年的18.4%,下降了0.2%。

B. 总物流成本结构这个模板是用于格式化和风格的文本。

所有的利润,列宽度,线的空间,和文本字体名,请不要改变它们。

你可能注意到有些特别的地方。

例如,在模板的头部比例更习惯化。

这种措施和其它方法是特意的,使用作为其中一部分整个程序纸张的规格,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

请不要修改任何现有的名称。

正如表1所示,从观点的总物流成本结构,在2006的上半年,运输成本是9329亿元,和2005年相比增长12.9%,其增长率为0.80.8%,并保持几乎相同比例,占总成本的55.6%。

储存成本是5314亿元,增长18.6%,和2005年相比增长了18.6%,其增长率上升了2.4%,存储成本占总成本的31.7%,和2005年相比提升了1.2%。

管理成本21.44亿元,增长13.2%,和2005年相比,其增长率提高0.2%,此外,它占总费用的12.8%,但和2005年上半年相比,比例下降了0.1%。

表1总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91(%)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中国物流协会,中国仓储协会,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中心和国家经济繁荣,监控中心等。

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在2005年超过1000亿元,和前年相比增长了30%左右。

越来越多的全球物流企业开始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基地或配送中心例如,UPS,联邦,DHL,THT,艾克赛尔,APL,BAX,马士基和Schemers等。

2003年,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总收入中,中国占40%,澳大利亚和日本分别占18%,印度占9%,其他国家占15%。

预计到2006年底,中国将占38%,日本和澳大利亚分别为14%,印度为12%,其他国家占22%。

同时,由于价格的上涨,在设备和技术上投资的增加,经营企业的物流成本将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导致物流服务费(价格战)的普遍减少,因此,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利润在2005年普遍减少。

物流企业为了提高他们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使其服务变得越来越专业,所以,将第三方物流市场按地区和产品细分为连续按行业。

到2006,在中国,约12%的物流储运公司拥有1万平方米以下仓储面积或更少;40%有一个存储区域在1万至5万平方米之间,有22%存储区域5万和10万平方米之间,26%有10万平方米以上的仓库面积。

在中国,大约有1.6万个物流公司工业产值超过39亿元人民币。

预计产值到2010年将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

巨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货运巨头加入。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国物流业将保持快速增长。

在中国,有前途的物流市场将为投资者提供巨大机遇。

3 国际物流成本结构对比表2展示的是日本,美国,加拿大,欧洲和英国的一个物流成本比较,如表2所示,货物在美国总物流成本是最高的,达45%,存储成本占21%,库存成本占25%,和管理成本占9%;而英国的各成本分别是42%,21%,14%和20%,欧洲的比率是41%,21%,23%和15%,加拿大的比率是44%,23%,25%和8%。

表2国外物流配送成本通过分析表2,可以看出,货物运输成本在美国高于其他国家,但其他国家也都超过总数的40%,货物运输成本属于比例最高的项目。

这些国家的存储成本都超过总数的20%,英国的存储成本为最高,占24%。

在库存成本方面,欧盟达到24%,排名第一,而其他国家也都达到20%以上。

管理成本根据具体国情不同而不同,在英国,管理成本是超过20%;而在另一些国家,管理成本占约10%。

从以上可知,在现代物流成本管理中,我们应优先考虑运输成本控制,然后进行存储成本管理和库存成本收紧,同时,行政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个国家级物流产业在其管理模式有别于他人,反映了其经济模式时,可以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一个指标。

例如,日本重视其物流成本测量和计算重要性。

英国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综合物流系统,美国强调了现代化的物流为物流管理的出发点。

4 管理创新,减少物流成本不断创新促使现代企业从第一利润源,第二利润源,再到第三利润源获得利润。

创新是公认的,企业获得利润必不可少的,此外,降低物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管理创新。

虽然物流成本受许多复杂因素影响,但是物流管理创新是一个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一个不可或缺的作用。

许多企业在其早期阶段已经使用它作为一种手段,来积累资金。

A. 企业管理创新1)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加强物流成本管理中国物流业应该采取标准化的物流运作。

在标准化的过程中,物流设施和其他相关的技术设备应依照国际标准公约和国家标准。

技术的规格及其管理应该是统一的,物流术语也是一样。

物流标准化包括包装规范和锯齿形状,物流信息条码,统一化装卸、运输和储存造作,标准化的托盘,集装箱和货车车厢尺寸。

除上面意外,还应考虑环境对物流标准化的影响及物流标准化影响。

中国物流业应在物流管理中采用新的措施。

操作驱动措施,如物流运作,资金运作和市场操作。

这意味着在物流管理所有环节中,提高销售和采购网络以及先进的预测技术应充分的被利用,努力达成一个小或零库存,以加快物流操作,减少原材料到成品最终到达客户的购买时间。

这样的资本流动会加快,相关的成本将被节省。

至于物流运作来说,下面的任务,需要特别注意,如根据物理特征和运输困难的对象形成物流操作表;绘制物流现状图表和分析现有物流现状;评价和确定一个合理的项目。

2)运用新技术,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第一,综合信息系统应被探索来充分的利用物流信息资源。

许多新的技术,从外部终端,电子数据交换,状态方程,和射频,如遥感,内部操作都可以纳入这些系统,减少物流成本。

因此,这些系统的关键是获取信息数据资源,如:内部数据的收集如:提单,付款,应付账,交易条款,以及和客户信息,还有外部供应链参与者的信息。

此外,最新的信息技术应被应用到订货,采购,维修,服务,处理,储存和运输中,以便缩短造作时间,节省运行费用。

其次,应该建立数据库平台,来支持物流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

该数据库主要收集学科,综合,稳定且不同时期的数据。

然后综合和历史数据有效地为提高企业市场适应性提供了决策支持。

此外,通过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扩大信息在供应链覆盖,他们可以在供应链获取生活信息。

B. 在物流管理中,采用新思想,追求双赢在物流管理中,采用新思想意味着把满足客户的要求放在首位。

制造商为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应该把大规模生产转向新生产模式。

新模型:以顾客为主,服务多样化。

在小批量生产中既可行又经济。

如何在客户和物流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这里有一些建议:在他们之间进行协调,通过利润分成合作,市场开发,信息传递,形成战略联盟;为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选择合理的地理位置;客户信息网络建设。

该网络是为了在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提供畅通的信息流动,从而提高它们的市场反应。

该网络需要通过将部分和整体结合来优化结构。

此外,在网络中,供应链应该给予特殊考虑;在基础设施方面,物流企业进行合资,以降低物流成本。

C .成本管理创新体系1)在物流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成本的分配系统虽然传统的会计核算的优势,但是,如果它被用于物流成本财务分析,它的成本核算特点是不够的,将阻碍健全的物流发展。

因此,介绍了作业成本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作业成本法(ABC)是一个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方法,根据作业消耗多少资源分配运营成本,在根据产品的数量将作业费用分摊给产品。

作业成本法可以优化作业链,降低运行消耗,提高作业的质量,有利于整个作业生命周期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在这个系统中,根据基本活动将物流功能成本纳入了成本类别,资源成本包括间接费用,它是将成本分配到每一个活动,因此,物流服务成本被计算并担任标准成本控制。

确认有效的成本步骤如下:第一,在费用分析中,确定一个具体的框架;然后确定相关成本的时间维度;最后分配成本到相关活动因素。

通过作业成本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物流管理,实施流程再造,绩效评价提供成本信息可知,标准成本法不仅是一个比较先进的成本的计算方法,它还是企业进一步提高成本控制,战略规划决策更有利的依据和标准。

2)扩大物流成本领域真实反映对物流成本需要扩大库存成本,不仅包括仓储费,而且还包括成本库存资金以及利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