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我国的泥石流灾害:包括暴雨泥石流和冰川泥石流
(1)空间分布:P54
分布广但不均匀;
以燕山、太行山等山脉连线为界:
以西多呈带状或片状分布;主要
分布区:华北山地、黄土高原、秦
岭山地、川滇山地、青藏高原东南
山地(冰川);
(2)成因:P52阅读
以东多呈零星分布。
自然原因:地形起伏大(坡度大);岩石破碎;植被覆盖较差;
华北地区干旱越来越严重 的社会经济原因?
华北地区 干旱严重 的原因?
云贵高原干旱 严重的地形、 地质原因?
浙江洪涝发生月份以及 原因?
从降水的角度分析, 广东洪涝多发原因?
我国de降水 特点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注四意、观五察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降水 特点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梅 雨雨
蝗虫的生态习性:喜晒太阳,喜欢温暖干
燥的昆虫
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
10%~20%
蝗灾与旱灾相伴而生。
我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
蝗”的记载。
②农作物因素:农作物本身的抗虫性及
栽培措施
蝗虫吃玉米、小麦、水稻等,不吃大豆、果树等, 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尽量多种植大豆、果树等。
③害虫天敌因素:维持生态平衡可抑 制害虫增殖等。 (3)蝗灾的防治措施:
中路 东路
(2)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我国后,经河套 一带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影响我国大部分 地区。
(3)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我国东北地 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西路 中路 东路
5、我国不易受 寒潮侵袭的地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广东、 海南、台湾一带。
6、影响寒潮 天气系统(冷锋强弱)、纬 强弱的因素: 度位置、地形
一枝黄花
水葫芦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高原
读三我 级国 阶分 梯层的设分色界地?形图:
昆仑山 祁 连 山
大 兴 安 岭 太 行 山
横
巫 山
断
雪
山
峰
山
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 以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
1000~2000 米 以高原盆地
加强蝗情监测; 培育蝗虫天敌的生物措施; 减少蝗虫的生存地、产卵地; 农业栽培措施; 人工捕杀;农药灭虫等。
二、我国的鼠灾: 1、特点(P60): 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 2、分类:(P60-61) 根据鼠类生活习性分:喜湿鼠类危害区
耐旱鼠类危害区
根据危害的农业对象分:农田鼠害、草原鼠害、森林鼠害
(1)蝗灾的分布:部季风区多于西部;
东部季风区尤以黄河中 下游地区最为集中。
②具体分布--四大蝗区:
P60
滨湖蝗区:山东、江苏蝗区 沿海蝗区:渤海和黄海蝗区
内涝蝗区:河北、山东
河泛蝗区:黄河、淮河和 海河水系
(2)蝗灾的主要因素:P58
①气象因素:光、热、水等
注意六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降水 特点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注七意·观八察月
伏旱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降水 特点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注意九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降水 特点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结论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北方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南方雨季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暴雨或气温高形成的大量冰雪融水导致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森林和不当的开挖破坏地表结构。
(3)防御措施: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实施护坡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等防御 措施;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二、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1、我国的泥石流 灾害:包括暴雨泥 石流和冰川泥石流
分布广但不均匀;以燕山、太行山等山脉连
一、我国的虫灾:
1、种类(P57):农作物害虫(如蝗虫)和 森林害虫(如松毛虫)。
2、危害: (1)对农作物的危害:造成农作物大面 积减产,甚至绝收;造成种植业经济损 失。
(2)对森林的危害:减少林木和林产品 生长量,甚至枯死,造成林业经济损失, 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极大破坏。
3、以蝗虫灾害为例:
线为界:以西多呈带状或片状分布;主要
分布区:华北山地、黄土高原、秦岭山地、 川滇山地、青藏高原东南山地(冰川);
以东多呈零星分布。
2、我国的滑坡灾害:
(2)成因 山区地势起伏较大、 存在断层;岩体或土 体破碎、疏松;暴雨、 地震、人类活动。
(3)防御措施: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实施护坡工程、 提高植被覆盖率等防御措施;提高公众的 防灾、减灾意识。
三、影响我国的寒潮: 1、概念:?
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 温度较低的冷空气侵袭现 象。
2、发生时间: 我国寒潮一般发生在 冬半年。每年春秋两 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 对农作物危害严重。
3、源地:
主要来自西伯利亚北部
西路 4、入侵我国 的三条寒潮 路径:
(1)西路:从西 伯利亚西部进入我 国新疆,经河西走 廊向东南推进。
◇分析地形对寒潮 活动的影响:
③寒潮在南下过 程中,当地形走 向与冷空气移动 方向平行时,加 速风速,从而加 强冷空气的影响。
7、危害
8、防御措施:
加强监测预报;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做好防寒保暖准备 (用烟熏、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培养耐低温的农作物品种等)。
牧区 白灾
二、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分析地形对寒潮活 动的影响:
①青藏高原地势高 而寒潮不易侵入; 云贵高原对势力较 弱的冷空气有阻挡 作用,不易受到寒 潮的影响。
◇分析地形对寒潮 活动的影响:
②寒潮在南下过程中, 当地形走向与冷空气 移动方向垂直时起阻 挡作用,从而削弱冷 空气的影响;同时使 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 山体南侧相对温暖。 如秦岭、南岭等。
为主
第三级阶梯
平均海拔500米 以下,以平原、 丘陵为主
特点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 本地形齐全,山区面积广大(2/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中国气候
季风型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强烈
玉门关
春风不度玉门关
3、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 干湿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降水 特点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1、把四城市按降水量的多少依次排列。 2、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4_、__5_、__6_、__7_、__8_、__9_月,
武汉为_3_、__4_、__5_、___6_、__7_、__8_月,北京为_7_、__8__月,哈尔滨 为_7_、__8_ 月。
3、危害:P61 危害农业、破坏草原、毁灭森林;
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破坏建筑物等。 4、防治:
创造鼠类不能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提倡生物灭鼠法;采取器械灭鼠;采取化学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