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景洪市大勐龙曼养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云南景洪市大勐龙曼养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16年第35卷第4期527〜532页云南地质CN53-1041/P ISSN1004-1885云南景洪市大勐龙曼养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唐骥,罗泽雄,蒋潇(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云南昆明650051)摘要:曼养铁矿矿体呈似层状产出,主要赋存于古近系细碧岩、细碧角斑岩、钠长斑岩、火山角砾岩等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钠长石化、碳酸盐化、硅化、褐铁矿化、菱铁矿化等,其中以钠长石化与铁矿富集关系密切。

成矿物质来自于岩浆,矿床受火山机构控制明显,属火山喷溢沉积、后期热液变质改造叠加铁矿床。

关键词:细碧一角斑岩;火山喷溢沉积;变质改造叠加铁矿床;云南景洪曼养中图分类号:P618. 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85 (2016) 4-527-6矿区地处西藏-三江造山系(I级),扬子西缘多岛-弧-盆系(n级),澜沧江深大断裂带从中部纵贯全区,两侧分别为碧罗雪山-临沧陆缘弧带(p-t2)(m级)的临沧岩浆弧带(^级)与兰坪-思茅双向弧后-内陆盆地(m级)的云岭-景洪弧后盆地(p)(^级)。

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十分强烈而分布广泛,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均受控于板块俯冲带,与火山岩同处于同一俯冲带内或构造带内,同时变质岩系分布广泛,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复杂、类型多样,主要矿种F e、C u、S n等金属组分及A u等贵金属组分均形成一定规模的矿床分布。

1矿区地质特征1. 1地层矿区内地层出露简单,由老至新主要为古近系(E)、新近系(N),矿区东部被大面积第四系(Q4)洪冲积、残坡积物掩盖(图1)。

由老至新分述如下:收稿日期:2016-11-16作者简介:唐骥(1982~),男,云南省昆明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

528云 南地质35卷(1)古近系(E):分布于工作区中西部,岩性主要为一套细碧岩、细碧角斑岩、钠长斑岩等火山碎屑岩,局部夹红色砂岩、砂砾岩、泥岩等,火山碎屑岩系中夹多层磁铁矿层,为矿区主要赋矿层位。

厚度大于1008m,与上覆层不整合接触。

(2)新近系(N):分布于矿区中部,岩性主要为紫褐色粉砂岩、细砂岩、岩屑石英杂砂岩、砂砾岩及泥岩等河湖相沉积碎屑岩,厚330m,与上覆地层不整合接触。

(3)第四系(Q4):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坝子、河谷阶地,为灰黄色粘土、砂质粘土、细砂、砾石等残坡积、洪冲积物组成,厚0〜24m。

1.2构造工作区地处澜沧江深大断裂带由NW-S E向NE-S W转折部位,主要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澜沧江断裂带控制了区内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演化及矿产分布。

而矿区处于澜沧江深大断裂带东侧断裂带中,据物探重、磁异常及工程控制情况显示,区内整体为一火山穹窿,火山口中心位置推测处于12勘探线与15勘探线之间,沿火山中心有一近东西向横断层穿过,旁侧近南北向及北北东向正断层较发育,对区内磁铁矿体有控制和破坏作用。

1.3岩装岩区内发育一套古近系细碧角斑岩,其岩石类型发育比较完全,有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类、次火山岩类,它们为同源异相的产物,是整装区内铁多金属矿的含矿母岩之一。

(1)火山碎屑岩:主要为火山角砾岩,灰、深绿灰一浅紫灰色,角砾成分较为复杂,主要以熔岩为主,少量凝灰岩及闪长岩等,砾径2mm〜100mm,毫无分选,呈棱角状。

胶结物以火山灰为主,亦见熔岩或浆屑等胶结。

(2)火山熔岩类:主要有细碧岩、角斑岩等。

细碧岩:灰绿一暗绿色、紫灰、褐灰色块状岩石。

主要为间粒、间片结构、粗玄结构、骸晶间隐结构、斑状、聚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板条状钠长石,杂乱相嵌,其间隙主绿泥石、磁铁矿、方解石等充填。

基质钠长石的嵌布粒度一般为0.05mm〜0.25mm,呈斑晶出现时的粒度为0.1mm~1mm。

杏仁成分有钠长石、绿泥石、黄铁矿、磁铁矿、电气石等。

含钠长石斑晶的斑状细碧岩,亦称为细碧玢岩,磁铁矿含量较多时,可称为磁铁细碧岩、磁铁角斑岩。

角斑岩:呈浅灰、浅绿灰、灰白色、紫红色块状岩石。

多具斑状、聚斑状结构、粗面结构;基质具交织结构,似粗面结构。

块状、杏仁状、自岩浆角砾状构造。

矿物成分和杏仁成分与细碧岩大致相同。

唯钠长石及浅色矿物的含量比细碧岩高,并可以有石英的出现。

暗色矿物含量相应降低,斑晶为0.3m m-lm m的钠长石,含量可达1%-20%。

(3)次火山岩类主要有钠长闪长岩、钠长斑岩、辉长辉绿岩等。

钠长闪长岩:肉红色、绿红色。

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主要为钠长石(45%-60%)、普通角闪石(25%-40%)、石英(1%-5%)及少量磷灰石、黄铁矿、白钛石、榍石等组成。

钠长斑岩:浅灰白色、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为钠长石(粒径1mm-3mm);基质具细粒状(0.01mm-0. 5mm)结构,主要矿物仍是钠长石,次为角闪石、方解石、磷灰石、电气石、磁铁矿等,局部磁铁矿较为富集,可达贫铁矿要求。

呈岩株、岩脉状产出。

辉长辉绿岩:暗绿色块状岩石。

辉绿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主要为板条状斜长石(3mm-7mm),单斜辉石、透辉石等,另有少量磁铁矿、榍石、磷灰石等。

常见次闪石化、钠长石化、碳酸盐化,多呈岩墙、岩脉状产出。

1.4变质作用及围岩蚀变区内变质作用主要出现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及热液蚀变作用三种,并以区域变质作用、热液蚀变作用为主。

区内围岩蚀变主要有钠长石化、碳酸盐化、硅化、褐铁矿化、菱铁矿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其中以钠长石化与铁矿富集关系密切。

2矿体特征于深部全隐伏的n号磁铁矿体群是本矿区主体矿,n号矿体群近南北走向(向南侧伏),倾向东,倾4期唐骥等:云南景洪市大勐龙曼养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529角0。

~38。

,n号矿体群自下而上可分为3个磁铁矿体(图2、3)。

n-l号矿体:似层状产出,单工程矿体厚度为2.73m~22. 24m,平均矿体厚度为8. 34m,矿体厚度 变化系数为94. 96%;单工程矿体T F e品位19. 61w%~23. 20w%、m F e品位14. 21w%~17. 62w%,矿体平 均丁卩6品位21.56〇%、爪卩6品位16.21〇%,矿体丁卩6品位变化系数为5.38%,矿体规模为大型。

局部具 分枝复合现象,间有夹石,24勘探线经北受断层切割而破坏,属形态和构造变化程度中等、厚度变化较 稳定、有用组分布均匀的磁铁矿体。

n-2号矿体:似层状产出,单工程矿体厚度为2.00m~ 14. 86m,平均矿体厚度为5. 21m,矿体厚度 变化系数为74. 28%;单工程矿体T F e品位20.76w%〜25. 69w%、m F e品位14. 37w%〜17. 63w%,矿体平 均T F e品位23. 03w%、m F e品位16. 12w%,矿体T F e品位变化系数为7. 20%,矿体规模为大型。

局部具 分枝复合现象,间有夹石,24勘探线经北受断层切割而破坏,属形态和构造变化程度中等、厚度变化较 稳定、有用组分布均匀的磁铁矿体。

n-3号矿体:似层状产出,单工程矿体厚度为1.51m~54. 81m,平均矿体厚度为18. 57m,矿体厚度 变化系数为107. 11%;单工程矿体T F e品位20. 54w%〜26. 60w%、m F e品位15. 52w%〜22. 31w%,矿体平 均T F e品位23. 43w%、m F e品位18. 03w%,矿体T F e品位变化系数为10. 16%,矿体规模为大型。

局部具 分枝复合现象,属形态和构造变化程度中等、厚度变化较稳定、有用组分布均匀的磁铁矿体。

530云 南地质35卷17.3019119.43丨.1-Ivl T i矿体及射低品位体及编号完丄见矿钻孔及编号(剖面>不整合地质界线(剖面)棚断層样总长(m)105.59m1249.22m1449.22m图3曼养铁矿B—B’纵剖面图Fig 3. Longitudinal Section B-B? of Manyang Fe Deposit3矿石特征3.1矿石成分及结构矿石成分简单,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其次有赤铁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有钠长石、绿泥石、方 解石、电气石、钾长石、石英等。

矿石具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显微粒状结构、熔岩结构,杏仁状、浸染状、流纹状、条纹状、角砾 状构造等。

全区矿石T F e品位一般在20w%〜30w%,S—般小于2w%,P—般小于0. lw%,其它V、T i、N i、Co 等含量较低(其中,C o含量虽然较低,一般0.01w%左右,但因其赋存于黄铁矿中,易于分选,可综合 回收),造渣组分Si02、A1203含量较高,全区Si02平均39.37w%、A1203平均11.39w%。

根据矿石的物相分析结果,矿区内磁铁矿石均为磁铁矿矿石。

4期唐骥等:云南景洪市大勐龙曼养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531 3.2矿石类型及品级按照矿物成份、矿石形态、结构构造以及形成条件等,将矿区矿石划分为二个主要矿石自然类型:浸染状细碧角斑岩型磁铁矿矿石(简称浸染状矿石)和角砾状火山角砾岩型磁铁矿矿石(简称角砾状矿石)。

根据原组合样分析结果矿石钙、镁与硅、铝的比值在0.1〜0.15之间,小于0.5,属酸性矿石。

全铁与氧化铁的比值在2. 1〜2. 3之间,属磁性矿。

按T F e含量分工业矿和低品位矿(贫矿)两个技术品级。

工业矿矿石占16.81%,低品位(贫矿)矿石占83. 19%。

因此未区分工业矿与低品位(贫矿),统一划分为低品位(贫矿)矿石。

按工业类型划分为需选的贫磁铁矿。

3.3矿石(体)围岩和夹石铁矿主要赋存在古近系(E),主要岩性为灰绿、深绿、灰白色磁铁细碧一角斑岩。

由富含磁铁矿的细碧岩、角斑岩、火山角砾岩及多层磁铁矿组成。

矿层上部为灰、灰绿色细碧岩,多具杏仁、气孔构造,夹少量角斑岩、凝灰岩,磁铁矿含量低。

矿层底部为灰、灰绿一灰黑色、紫灰色细碧岩、凝灰岩、霏细角斑岩夹少量火山角砾岩,含少量磁铁矿体。

矿石与岩石没有明显的界线,野外肉眼不易区分,只有凭取样化验分析结果界定。

4矿床成因曼养铁矿主要赋存于古近系细碧岩、细碧角斑岩、钠长斑岩、火山角砾岩等火山碎屑岩中,矿床具以下主要特征:(1)磁铁矿石与火山岩具有同一性,矿体产于富钠的细碧角斑岩中,产状与围岩一致,主要矿物成份相同,结构构造共有,微量元素含量基本相似;(2)矿石具有特殊的结构、构造。

如熔岩结构杏仁状构造、流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3)火山(期后和火山)气液作用,使矿区火山岩普遍发生了蚀变的热液交代,并对原矿石有明显的改造,即再结晶加富,并形成磁铁矿细脉或胶结角砾,而成“反角砾矿石”;(4)成矿物质来源:据贵阳地化所、地科院地矿所在矿区采集硫、氧同位素及部分矿物测温等样品的测试结果表明,成矿物质来自埋藏不太深的岩浆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