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水害及其防治方法

煤矿水害及其防治方法


三、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2 老空水防治
⑴克服麻痹侥幸心理,避免疏忽大意;
⑵认真分析老空(窑)积水的调查资料;⑶
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⑷严密组织探水 措施;⑸特别注意近探近放和贯通积水巷道 或积水区;⑹重视自采自掘采空区、废巷积 水的探放;⑺重视钻探、物探相互结合。
三、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排查不细 思想麻痹
河南、山东、江苏、两淮); ⑵华南晚二叠纪煤田的岩溶水害区(云南、四川、
重庆、广东);
⑶东北侏罗纪煤田的裂隙水水害区(东北三省); ⑷西北侏罗纪煤田的裂隙水水害区(新疆、内蒙); ⑸西藏—滇西中生代煤田的裂隙水水害区; ⑹台湾地区第三纪煤田的裂隙—孔隙水水害区;
一、近几年煤矿水害事故多发
2、我国煤矿近几年水害现状:
56
216
135
一、近几年煤矿水害事故多发
3、山东省煤矿水害事故: 1949~2008年共发生水害事故101起,死亡 970人。其中老空水水害事故63起,死亡660人,
占事故起数的63.4%,占死亡人数的68.0% ;
地表水水害事故13起,死亡292人;承压含水层
水水害事故24起,死亡18人。
一、近几年煤矿水害事故多发
二 二 矿井水害类型划分
二、矿井水害类型划分
1、矿井水害: 凡影响生产和人员健康、威胁采 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增加吨煤成本 和造成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矿井
水,称为矿井水害。
二、矿井水害类型划分
2、矿井突水: 凡因井巷、工作面与含水层、被淹 巷道、地表水体或含水的裂隙带、溶洞、 陷落柱、顶板冒落带、构造破碎带等接 近或沟通而突然产生的出水事故,称为
三、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
定(鲁煤安管[2009]75号):
第24条:受古空、老空、采空区积水威胁的矿井,必须 定期对积水情况进行排查分析,将积水范围、积水量、 积水上下限标高及时准确地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等 有关图纸上,表明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凡存在 水害隐患或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的区域,必须坚持“有 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鲁煤安管[2009]75号):
第29条:每年雨季前,矿井必须对地面河流、水库、池塘、 积水坑、塌陷区、古井、老窑等进行全面排查分析,对矿
井存在威胁的,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31条:矿井必须与气象、防汛和水利等部门联系沟通,建 立有效的汛期预警处臵机制;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安 排专职队伍对地面河流、水库、池塘、积水坑、塌陷区、 古井、老窑等进行巡查,及时通报水情07年8月17日新泰华源矿难,死亡172人,并 危及相邻名公煤矿死亡9人,共计181人。
直接原因:①突降暴雨。16日4时至18日6时降雨量 262.3mm,50年一遇;②山洪暴发。东、北、南三面环山, 降水易于汇集;③河水猛涨。柴纹河最大洪峰流量1840m3/s, 行洪能力1089m3/s ,水位高出河岸高程0.85m;④河岸决口。 长65m;水头差5m;⑤洪水淹井。三个冲刷区总面积4.4万m3, 第一个直径约50m,深10m;第二个直径80m,深6~8m;第 三个长60m,宽30m,深10m。溃入井下水量1260万m3,砂、 石粉、粉煤灰约30万m3。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案例3:2008年7月23日枣庄山家林矿区原张范六号井西北 约150m处古井溃水,古井直径约3m,冲刷后形成的坑长20m、 宽15m、深约30m。由于暴雨期间停产撤人及时,未造成人员伤 亡。 直接原因:2008年7月22日6时至23日8时,张范镇平均降 雨量166mm,造成蟠龙河河水暴涨,倒灌张范区,使地表平均 积水600mm,导致古井垮冒溃水。 间接原因:①古井位臵不清,治理情况不明;②古井与天 然焦矿西翼采空区相通;③蟠龙河泄洪能力小,形成倒灌。
三、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案例4 案例5 案例6 案例7
案例1:2005年8月7日广东梅州大兴煤矿发生老空透
水25万m3,死亡121人; 。
直接原因:急倾斜煤层,超强度开采,破坏了上部 留设的安全防隔水煤柱,使上部老空水溃入井下。 管理原因:①违规开采(无设计);②违法开采 (在停产整顿期间);③“三超”(设计3万吨/年,12
一、近几年煤矿水害事故多发
表3: 肥城矿区水害事故统计表
水害事故 矿 井 杨 庄 时 间 1982.10.22 1984.11.28 2001.4.13 2001.8.26 1962.3.3 2000.1.10 1997.10.25 地 点 7504切眼 3104切眼 8038工作面 9604工作面 3302工作面 3100皮带巷 5102切眼 原 因 两巷贯通透水 两巷贯通透水 透残采峒室 老峒水 泥砂溃入 泥砂溃入 断层滞后突水 死亡人数 3 2 4 1 5 7 4
三、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案例1:2003年7月26日枣庄藤州市木石煤矿地表水溃 入井下,死亡35人。 直接原因:超层越界开采煤层露头防水煤柱。 管理原因:①违法越界,隐瞒作业地点;②暴雨期间 未执行停产撤人规定;③政府管理部门责任制不落实; ④安全监管不到位。
三、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个掘进面和34个采煤面生产);④安全管理混乱,技术
管理不到位;⑤政府监管不到位。
三、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案例4 案例5 案例6 案例7
案例2:2006年5月18日大同左云县新井煤矿发
生老空透水,死亡56人。
直接原因:靠近积水采空区生产,多处透水征
兆明显的情况下,开采破坏了煤岩柱。
三、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第46条:关于报废井筒填实封堵的规定;
第47条:关于矿井建立灾害性天气水害预警和预防机
制的规定; 第48条:关于矿井在雨季应对重点危险区域巡查的规 定; 第49条:关于矿井在暴雨洪水期间应建立井下撤人制 度的规定; 第50条:关于矿井在雨季前应进行隐患排查治理的规 定;
三、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管理原因:①违法超层越界开采;②职能部门
及工作人员执法不力;③地方政府未履行职责。
三、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案例4 案例5 案例6 案例7
案例3:2007年3月10日辽宁老虎台煤矿综放工作 面发生老空透水,死亡29人。
直接原因:冒裂带波及上覆老空积水溃入工作面。
间接原因:①技术管理存在漏洞;②管理人员防 治水患意识不强;③隐患排查流于形式;④安全培训 不到位,作业人员不掌握正确的水患逃生措施;⑤专 业人员缺乏,水文地质工作力量薄弱。
煤矿水害及其防治方法
王则才
研 究 员 公司副总工
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目 录
近几年煤矿水害事故多发
煤矿水害 及其防治 方法
矿井水害类型划分 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如何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 预防水害事故发生
一 一 近几年煤矿事故多发
一、近几年煤矿水害事故多发
1、我国煤矿水害分布区域(六大水害区):
⑴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的岩溶—裂隙水水害区(河北、
井下。
一、近几年煤矿水害事故多发

2.2010年3月28日13时4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
公司63处施工的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北翼盘区20101回 风顺槽发生小窑老空透水事故。当时井下有261人作业, 108人安全升井,153人被困井下,后经全力抢救,115人 被救生还,38人遇难。
近期水害事故 5月29日,贵阳富宏煤矿老空透水死亡13人。 5月31,贵州黄后一非法煤井老空水死8人 6月20日,湖南都兴煤矿老空透水死5人, 6月21日,辽宁抚顺老虎台矿老空水死3人 6月21,安徽铜陵汪冲矿老空透水死3人, 6月28淄川山头村一非法煤井透水死6人, 7月2贵州平唐牛棚煤矿透水23人被困。 7月2广西合山樟村井采空区垮冒22人被困
小型水害 Q≤60 m3/h
1800m3/h
600m3/h
二、矿井水害类型划分
(3)按突水通道划分 自然通道
断层型 裂隙型 陷落柱
矿井 水害
人为通道
封孔不良钻孔 巷道直接揭露
三 三 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三、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1 地表水防治: ⑴调查当地地形、地貌、基岩露头情况,确定 地表分水岭及充水含水层的补给区,计算、评价
一、近几年煤矿水害事故多发
6、水害事故原因分析:
⑴对水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思想麻痹, 侥幸心里; ⑵没有认真贯彻落实“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⑶水患排查不认真,不严不细,流于形式; ⑷防治水措施落实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到位,责任落实 不到位; ⑸劳动组织管理混乱,以包代管; ⑹工作面发现透水征兆没有引起重视,没有按规定及时 撤出施工人员。
汇水面积;
⑵掌握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及最大降雨量,及 时与气象部门联系,预防洪水倒灌; ⑶严格执行“三下”采煤规程,留足岩帽; ⑷有足够的排、泄洪能力。
三、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煤矿防治水规定》对地表水防治共有10条(41~50条)
第41条:关于矿井应查明矿区地面水文情况,建立疏水、 防水和排水系统的规定; 第42条:关于矿井井口和工广内建筑物标高及防水措施的 规定; 第43条:关于矿井防止地表水溃入井下的规定; 第44条:关于矿井严禁将矸石等杂物堆放在河道的规定; 第45条:关于地面钻孔孔口应采取措施的规定;
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20多
年里,我国有近250对矿井被水淹没,死亡9518
人,经济损失350多亿元人民币。1995年至2008
年14年间共发生各类煤矿水害事故1546起,死亡
5950人,其中10人以上水害事故122起,死亡
2215人,经济损失210余亿元。
一、近几年煤矿水害事故多发
表2 山东省煤矿水害事故统计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