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R-YJV 8.7/15kV :额定电压8.7/15kV挤包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一、执行标准:GB/T12706-2008
二、使用特性
1、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Uo/U=8.7/15KV 频率为50Hz。
2、系统的长期最高工作电压Um=12KV。
3、电缆的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90℃。
4、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250℃(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
5、电缆安装时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0℃。
三、工艺结构
1、导体采用符合GB/T3956标准的第2种退火铜导体。
导体经圆形绞合后紧压,紧压系数大于0.90。
导体的结构尺寸及导体电阻符合GB/T3956-1997标准的规定。
2、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料,绝缘性能符合GB/T12706.2标准的规定。
绝缘紧密地挤包在导体屏蔽层上,绝缘表面平整,色泽均匀。
绝缘标称厚度4.5mm,最薄处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3、导体屏蔽为挤包的半导电层,和绝缘紧密结合。
4、绝缘屏蔽为挤包的可剥离的半导电层。
5、金属屏蔽层采用软铜带重叠绕包,搭盖率大于15%。
铜带标称厚度:≥0.10mm,单芯≥0.12
注: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采用全封闭干法化学交联三层共挤工艺生产。
6、缆芯、内衬层及填充物材料选用适合电缆的运行温度并和绝缘材料相兼容,内衬层采用绕包型,近似厚度符合GB/T12706.2标准规定。
7、外护层采用90℃阻燃聚氯乙烯护套料挤包,标称厚度符合GB/T12706.2标准规定,最薄处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mm。
2、ZR-YJV-0.6/1KV: 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阻燃电力电缆
一、执行标准:GB/T12706-2008
二、使用特性
1、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Uo/U=0.6/1KV 频率为50Hz。
2、系统的长期最高工作电压Um=1.2KV。
3、电缆的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90℃。
4、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250℃(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
5、电缆安装时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0℃。
三、工艺结构
1、铜导体符合GB/T3956-2008标准,6mm2及以下采用1类导体,10 mm2及以上的采用2类导体,导体的结构尺寸及导体电阻符合GB/T3956-2008标准规定,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挤包,绝缘性能符合GB/T12706-2008标准要求,绝缘紧密地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标称厚度符合GB/T12706-2008规定,最小测量值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3、缆芯采用PP绳填充和CPP带绕包。
搭盖及绕包其他要求符合国家标准.
4、电缆外护层采用阻燃聚氯乙烯护套料,外护层标称厚度和性能符合GB/T12706-2008标准规定,铠装电缆外护层的最小测量值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mm。
3、ZR-KYJVP:交联聚乙烯绝缘铜丝编织屏蔽聚氯乙烯护套阻燃控制电缆
一、执行标准:GB/T9330-2008、GB/T19666-2005标准。
二、使用特性
额定电压U0/U为450/750V。
电缆长期最高工作温度:90℃。
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
电缆敷设时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0℃。
三、工艺结构
1.导体结构、外观符合GB/T9330-2008的规定。
2.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稀,厚度符合GB/T9330.2-2008,其厚度的平均值不小于标称值,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3.缆芯采用非吸湿性包带及填充,缆芯绞合成缆,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右向。
4.电缆屏蔽采用铜丝编织屏蔽,编织密度大于80%,编织层不允许整体接续,露出的铜线头应修齐。
每1m长度上允许更换金属线锭一次。
编织铜丝标称直径符
合GB/T9330.2-2008的要求。
5.外护层采用阻燃聚氯乙稀,厚度符合GB/T9330.2-2008,其厚度的平均值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厚度,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