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 材料的功能转化
h
半导体材料:CdS、CdSe、PbSe等
2、光生伏特效应 半导体受光照射时产生电动势(或电位差)的现象为 光生伏特效应。
光生伏特效应可分为: 丹倍效应 光磁电效应
PN结光生伏特效应
a、丹倍效应
h
+ -+-+
h
(b)
+ - + - + + - + - + + - + - +-
X
- -
+
X
h + +
压电材料: 压电晶体:石英、磷酸二氢铵、碘酸锂、铌酸锂等
压电陶瓷:钛酸钡(BaTiO3)、钛酸铅(PbTiO3)等
应用: 1、水声换能器:利用正、逆压电效应接受或发射声 波完成水下观察; 2、超声技术:利用逆压电效应,在高驱动电场下产 生高强度超声波; 3、能量转换:利用正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换成电 能,作为高压发生器。
第二个字母: 填充空穴的电子所在 的能级 第三个字母: 发射俄歇电子的能级
俄歇效应与光电子发射效应不同: 光电子发射是一步过程,只涉及原子的一个能级; 俄歇效应是两步过程,涉及三个(至少两个)能级。
机理: 当原子内壳层的电子被激发形成一个空穴时,电子 从外壳层跃迁到内壳层的空穴并释放出能量。能量 有时以光子的形式被释放出来,也可以被转移到另 一个电子,使其从原子激发出来。这个被激发的电 子是俄歇电子。这个过程为俄歇效应。
T1 + U(T > T ) 1 2
+
T1 + U(T > T ) 1 2
+
(a)T1> T2 汤姆逊效应
(b)T1> T2
二、热电子效应 热电子效应: 固体受热后,出现大量 电子逸出固体,形成热 电子发射的现象。
阳极
电子管
微观机理: 固体受热,内部自由电 子动能增加,当温度足 够高,动能超过金属表 面的逸出功时,电子可 逃逸出固体表面形成热 电子发射现象。
N区
高浓度区域的载流子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电子向P区扩散,空穴向N区扩散
载流子在PN结处复合,出现耗尽区。 内电场对多 数载流子的 运动起阻碍 作用,对少 数载流子的 运动起促进 作用。
形成由N区指向P 区的内电场。
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在光的照射下,半导体 p-n结的两端产生电位 差的现象。
二、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某些物质受到光照后,引起其电性能 发生变化,这种光致电变的现象称为 光电效应。 能量和状态改变 光子 相互作用 电子
被吸收或改变频率和方向
光电导效应 光生伏特效应 光电效应 光电子发射效应 贝克勒效应
俄歇效应
1、光电导效应 光电导效应——半导体受光辐射时,电导率增加 而变得易于导电的现象。 当有光照时,能量大于半 导体禁带宽度的光子 h E g 被价带电子吸收后跃迁到 导带成为自由电子,同时 产生空穴,增大载流子的 浓度,使电导率增大。
nx ny nx>ny
应用:温差制冷
帕尔贴效应制冷 制冷材料:碲化铋、硒化铋、碲化锑等
3、汤姆逊效应(Thomson Effect) 热电第三效应 当电流通过具有一定温度梯度的导体时,会有一横 向热流流入或流出导体,其方向视电流方向和温度 梯度的方向而定。 热流
+
热流
+
I
-
- T2 -
I
-
- T2 -
应用:
3、光电子发射效应
光电子发射效应——金属受光照射后从其表面逸出 电子的现象。
光电子发射效应
光电子发射效应是光的粒子性的表现。
1 2 h m W 2 h —入射光子能量
W—金属的逸出功
1 2 m —电子的初动能 2
要求:h W
4、贝克勒效应
贝克勒效应—将两个同样的电极浸在电解质中, 其中一个被光照射,则在两个电极 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 V
第六章
材料的功能转换
主要内容:热电转换、力电转换、电光转换、 光电转换、磁光转换、声光转换 要求:掌握各种性能转换的微观机理和宏观 表现,了解其相应的应用
力-热-电功能转化 电-光和光-电功能转换 磁-光和声-光效应
§6.1
力-热-电功能转换
电学 电场 E
压电性
热电性
应力 σ 力学
热弹性
温度 T
通过测量△V的变化实现对远距离热辐射目标 温度变化率的测量,可探测远距离热目标。
铁电体的自发极化可以被外电场所转向。
热电体具有自发极化,但自发极化不能被外电 场所转向,却很容易受温度的影响。常温下, 一般热电体温度变化1 ℃产生的极化强度约为 10-5 ℃/m2;
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无电场作用,由机械应力的作用而使 电介质晶体产生极化并形成晶体表面电荷的现象。 正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
热学
热电性 热电效应 热电子效应 热释电性
一、热电效应 电位差 电流 都与电子运动有关 温度差 热流
热电效应
塞贝克效应 帕尔贴效应 汤姆逊效应
1、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1821年) 热电第一效应 在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的闭合回路中,当两接触处 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会产生电势和电流。
正压电效应: 某些电介质在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作用而变形时, 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相对的两个表面上 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
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 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
受到外力作用,石英晶体表面带上电荷
从不同方向给晶体施加外力,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逆压电效应: 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上施加交变电场,电介质会 发生交替的伸长和收缩,电场去除后,电介质的 变形随之消失的现象,或称为电致伸缩现象。
常温常压下,热电体分子具有极性,内部存在未被 抵消的电偶极矩,宏观极化强度不为零。但其在表 面吸附异号的自由电荷,使自身电场被屏蔽。
当温度变化时,极化强度改变,自由电荷跟不上极 化电荷的变化,显示出极性。
热电体材料主要有: 硫酸三甘肽(TGS)、铌酸锶钡、钽酸锂、钛酸铅等
应用:红外激光探测器
红外热辐射 热释电器件
h
x
Ey B (a)
B · + (b)
-
+ +
Ey
-
+U (c)
本质:光在样品表面产生非平衡载流子的浓度梯度, 载流子发生定向扩散。磁场使载流子受到洛伦 兹力,使正、负载流子发生空间上的分离,建 立一电场Ey。当洛伦兹力和电场力平衡时,建 立起一稳定电位差。
c、PN结光生伏特效应
电子 空穴
P区
1、波克尔效应 波克尔效应——物质折射率的变化量同外加电场强度 满足直线关系的电光效应。 即 △n = n – n0 = aE
异常光
正常光
入射光
压电晶体
2、克尔效应
克尔效应——物质折射率的变化量同外加电场强度 的平方满足直线关系的电光效应。 即 △n = n – n0 = bE2
异常光 正常光
入射光 各向同性物质 液体
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
机理: 当光照射时,光子进入P区、结区、N区,被吸收 而产生电子-空穴对。在每个区域非平衡的光生少 数载流子起作用,P区的光生电子若离结区的距离 小于电子的扩散长度,可靠扩散从P区进入结区, 被结内电场漂移至N区。若N区光生空穴离结区的 距离小于空穴的扩散长度,也可靠扩散进入结区, 被结内电场飘移至P区。在结内产生光生电子-空穴 对,被结内电场漂移到结的两端。P区一侧带正电, N区一侧带负电,从而建立一个与原内建电位差相 反的电位差,即光生电位差。 光电池材料:硅、CdS、GaAs等
介电体 32 压电体 热电体 铁电体
热电体与压电体、铁电体的关系
20
10
根据转动对称性晶体分为32种类型,非中心对称的 21种中有20 种具有压电性,其中具有极性的10种具 有热释电性,10种热电体中又有一部分具有铁典性。
§6.2 电-光和光-电功能转换
一、电光效应 物质的光学特性受电场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统称 为电光效应。 其中物质的折射率受电场影响而发生改变的电光效 应分为波克尔效应和克尔效应。 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介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变为 各向异性,表现出双折射现象。
电势为温差电势 电流为热电流
塞贝克效应(T≠T0)
UA(T,T0)
微观机理: 高温端的高能电子向低温端 扩散,使低温端电子堆积带 负电,高温端缺少电子带正 电,导体内建立一由高温端 指向低温端的电场。当电子 热扩散力和电场力相等时, 两端间形成一稳定的温差电 位差UA(T,T0),因两种金属不 同,电位差不会完全抵消。
三、热释电性 热释电效应——晶体因温度均匀变化而发生极化强度 改变的现象,即在晶体的一定方向上 产生表面电荷。
具有热释电效应的物质——热电体
热释电效应只发生在非中心对称并具有极性(自发 极化)的晶体中。
微观机理: - - - - + + + + + - - - - + + + + + a 常温
自由电荷层 - - - - - - - - - + + + + +++++ + + + + + + b 升温 - - - - -- + + + + + c 降温
(a)
h
+ -+-+
(b) X
-
-
达到稳定状态时,电场的大小 正好使电子流密度和空穴流密 度相等。这时在两端之间建立 一开路电压,称为扩散电压。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