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1:对6-8个月大的宝宝设计大动作训练游戏(1)本题分值:25分(2)考核时间:5分钟(3)考核形式:笔试(4)具体考核要求:为一个正常7个月大的宝宝设计大动作能力游戏,包括游戏名称、游戏时间、次数、注意事项,并设计出至少3种训练方法。
(5)否定项说明:若考生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成绩记为0分。
①顺序散乱错误②适合年龄的范围上下各超过3个月(包括3个月)③游戏中对婴儿安全存在明显危险性的动作参考答案:游戏名称:爬行游戏游戏时间:每天练习游戏次数:每天次数不限注意事项:布置一个安全的学爬环境,可铺放具弹性的软垫,同时注意宝宝衣着(不要穿得过多、过紧或过长)。
方法灵活、不要强迫。
训练方法:(1)双侧交互爬行:爬行时右手前进,左脚跟进,然后左手前进,右脚跟进,如同四足动物行进的姿势。
(2)上下斜坡爬行:在有上下斜坡的地方爬行,可使前庭平衡系统得到充分的训练。
(3)爬跪站坐训练:在爬行时,让婴儿停下来改做其他动作,如把跪立、攀物站起、坐下、俯卧等动作与爬行结合,使得婴儿能够在爬行过程中不断变换动作,刺激大脑细胞的活动,培养平衡能力。
(4)跨越障碍:在婴儿面前放一枕头或靠垫等障碍物,可以在前面放些色彩鲜艳、能够发出声音的玩具,或者编一个故事,鼓励和刺激婴儿爬行。
试题2:为一个正常的7个月的宝宝设计大运动游戏,包括游戏名称、游戏时间、次数、注意事项,并设计出至少3种训练方法。
答:游戏名称:爬行游戏游戏时间:3-5分钟/次游戏次数:每天次数不限注意事项:1.粗大动作练习时要注意上肢下肢同时受到刺激;2.粗大动作练习时要随时用表情和语言与婴幼儿进行沟通;3.粗大动作练习时应做到时间短,次数多;4.粗大动作练习时要做到循序渐进、动静交替、繁简搭配。
训练方法:1.直线爬行:妈妈站在宝宝对面,张开手臂迎接宝宝,爸爸在宝宝身边保护宝宝,让宝宝沿着直线爬向妈妈的怀抱。
2.上下斜坡爬行:可使前庭平衡系统得到充分的训练。
在有上下斜坡的地方爬行,每爬一步,身体感受到一次地心引力变化。
3.双侧交互爬行:爬时候是右手前进,左脚跟进,然后左手前进,右脚跟进,如同四足动物行进的姿势。
试题3:为一个正常的10个月的宝宝设计婴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游戏,包括游戏名称、游戏时间、次数、注意事项,并设计出至少3种训练方法。
答:游戏名称:捧杯喝水游戏时间:1-3分钟/次游戏次数:每天1-2次注意事项:1.选择设计的内容要符合婴儿生理心理特点;2.训练方法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3.切忌把训练当作刺激或惩罚的手段。
训练方法:1.我会喝水:爸爸(妈妈)将宝宝的杯子里倒入温开水,请宝宝自己抓握住杯柄自己喝水。
2.喂爸爸(妈妈)喝水:宝宝拿着水杯,请爸爸(妈妈)喝水。
3.喂小朋友喝水:宝宝拿着水杯,请小朋友喝水。
试题4、为一个正常的10个月的宝宝设计训练语言能力游戏,包括游戏名称、游戏时间、次数、注意事项,并设计出至少3种训练方法。
答:游戏名称:亲子交流游戏游戏时间:5-15分钟/次游戏次数:每天1-2次注意事项:1.多与婴儿交谈;2.用“儿语”声调与婴儿交谈;3.注意婴儿语言发展的差异性;4.注重发展婴儿的理解能力。
训练方法:1.鼓励婴儿多做发音练习,也可以模仿婴儿的声音来互相交流;2.将婴儿喜欢的三个玩具放在地板上,让婴儿叫出每个玩具的名称;3.创编一些接话的情景和游戏,如“小鸟飞,飞-飞-飞,宝宝也会飞,飞-飞-飞。
”“小鸡叽叽叫,宝宝也会叽叽叫。
”让婴幼儿接话“飞,叽叽叫。
”试题5:针对10个月大的宝宝设计生活自理能力(或:10个月大的宝宝的语言能力)训练游戏(1)本题分值:25分(2)考核时间:5分钟(3)考核形式:笔试(4)具体考核要求:为一个正常10个月大的宝宝设计自理能力能力训练游戏(为10个月大的宝宝设计语言能力能力训练游戏),包括游戏名称、游戏时间、次数、注意事项,并设计出至少3种训练方法。
(5)否定项说明:若考生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成绩记为0分。
④顺序散乱错误⑤适合年龄的范围上下各超过3个月(包括3个月)⑥游戏中对婴儿安全存在明显危险性的动作参考答案:(生活自理)游戏名称:喝水/吃饼干的游戏游戏时间:每天不定时游戏次数:5-8次注意事项:用塑料或木茶杯,不要玻璃茶杯,以免摔破而发生意外;喝白开水,不要烫水、冰水;不宜在饭前、睡前喂水。
训练方法:1.妈妈先做示范,拿水杯喝水,让宝宝模仿喝水2.妈妈端着水杯给宝宝喝水,接着让宝宝拿水杯给妈妈喝。
3.把水杯放在不同的地方,让宝宝自己去拿,拿到水杯喝水。
(语言能力)p.133 /p.204 游戏名称:亲子交流游戏时间:每天不定时游戏次数:2-4次注意事项:注意用儿语与婴儿交流;适度,不要强迫;对婴儿的态度要亲切、温和。
训练方法:1.把婴儿抱在怀里,用目光和声音多与婴儿聊天,不断跟婴儿说话和用眼神交流,如“宝宝好乖”,“我们现在吃饭好不好”。
2.在与婴儿交流时可以做一些夸张的口型和动作,让婴儿反复进行模仿训练,如爸爸妈妈。
3. 从生活中的实物取材,引导婴儿做发音训练。
开始由成人一边说一边表演动作,然后由成人说让婴儿自己来表演,如说“拍拍手”,“再见”,让婴儿做拍手,挥手再见的动作,把动作和名词联系起来。
试题6、为一个正常的12个月的宝宝设计精细动作游戏,包括游戏名称、游戏时间、次数、注意事项,并设计出至少3种训练方法。
答:游戏名称:搭垒积木游戏时间:1-3分钟/次游戏次数:每天1-2次注意事项:1.婴儿的精细动作练习不要过分追求技能的结果,它是强化脑的功能。
2.必须在大动作的发展基础上精细动作才能得到发展。
3.精细动作的训练要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做到生活化、具体化。
训练方法:1.分堆:让婴幼儿把大的和小的积木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
2.搭梯:先把一块大的积木摆平,再拿一块小的积木放到上面,反复训练,让婴儿体会积木的摆放方法。
3.放手:让婴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去搭建图形,用两块、三块、很多块搭起来,推倒了重搭,婴幼儿在积木倒塌的声音中会获得愉快。
积木放在一起。
试题7:针对12个月大的宝宝设计精细动作训练游戏(6)本题分值:25分(7)考核时间:5分钟(8)考核形式:笔试(9)具体考核要求:为一个正常12个月大的宝宝设计精细动作能力游戏,包括游戏名称、游戏时间、次数、注意事项,并设计出至少3种训练方法(10)否定项说明:若考生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成绩记为0分。
①顺序散乱错误②适合年龄的范围上下各超过3个月(包括3个月)③游戏中对婴儿安全存在明显危险性的动作参考答案:游戏名称:投掷游戏游戏时间:1分钟左右游戏次数:每天1-2次注意事项:找一些不怕摔、不宜碎的东西让婴儿联系投掷,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训练方法:1.跳起来摸球:大人将球举在合适的高度,让婴儿跳起来摸到球。
2.投球入篮:准备2-3个比较轻的球,让婴儿把球扔进篮子,开始时让婴儿距离篮子50米左右,根据情况逐渐拉长。
3.抛球打罐:可在地上摆放一些空罐子,让婴儿投球打击目标,距离也是由近到远。
4.丢石头:到野外捡一些小石头向远处扔。
试题8、为一个正常的18个月的宝宝设计认知能力训练游戏,包括游戏名称、游戏时间、次数、注意事项,并设计出至少3种训练方法。
答:游戏名称:认识颜色游戏时间:3-5分钟/次游戏次数:每天1-3次注意事项:1.认知能力要注重训练过程,不要过分追求训练结果;2.不要过分看重婴儿期认知评价;3.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标准要客观、实际。
训练方法:1.认识红色:拿出一张红色的卡片,告诉宝宝它是红颜色。
2.找找红色:带宝宝去公园散步,让宝宝找出红色的枫叶。
3.按指定取物、分堆:拿出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积木,让宝宝把红色的试题9:针对18个月大的宝宝设计认知能力训练游戏(1)本题分值:25分(2)考核时间:5分钟(3)考核形式:笔试(4)具体考核要求:为一个正常18个月大的宝宝设计认知能力训练游戏,包括游戏名称、游戏时间、次数、注意事项,并设计出至少3种训练方法。
(5)否定项说明:若考生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成绩记为0分。
④顺序散乱错误⑤适合年龄的范围上下各超过3个月(包括3个月)⑥游戏中对婴儿安全存在明显危险性的动作参考答案:游戏名称:配对游戏游戏时间:1-2分钟注意事项:要对玩具进行消毒。
玩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不要让婴儿勿吞小玩具等。
方法灵活,不要强迫。
训练方法:1.把形状相同的2个数字或动物的图形放在许多不同的玩具中,让婴儿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找出相同的东西,培养婴儿分辨异同的能力。
2.拿一个红色的球,让婴儿在其他较多的玩具中找出和红色的球的颜色一样的玩具,提高婴儿分辨颜色的能力。
3.与婴儿一起看图片,图片上有梨、桃子、西瓜等水果,或者猫、狗、兔子等动物,大人可以指着2个西瓜说:“这是西瓜,那个也是西瓜,2个是一样的东西。
”反复训练后,让婴儿提高认知和判断能力。
Eg:认知能力训练游戏:书本p.200(认识图形,大小,颜色,自然现象)2.为15月龄婴幼儿设计一周入户教养指导方案3.根据婴儿年龄特点设计精细动作训练游戏游戏名称:《快乐数数》游戏时间:5分钟游戏次数:不限游戏年龄:12个月注意事项:①婴儿精细动作练习不要过于追求技能结果②必须在大动作发展的基础上,精细动作才能发展③精细动作训练要结合日常生活进行④注意不要让宝宝把较小东西放入口中。
训练方法:①请宝宝把大颗珠子或积木放入盆中,然后一边放,一边说?:“宝宝,你把珠子放回去了吗?你放了多少呢?1颗,2颗,3颗。
②把几颗珠子和积木放在宝宝面前,请宝宝把积木一个一个拿给老师;老师可以用语言提醒:“大珠子在那里,宝宝把大珠子给我。
”③拿一个小鸭,告诉宝宝假设珠子是鸭子的食物,让宝宝在大人的演示下,拿珠子去喂小鸭。
4.怎样通过观察评价比较,评估婴儿的发育水平。
评价分析结果:(A如果婴儿在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社会性行为等几方面的发展与参照标准基本符合,则处在正常发展水平B如果婴儿在以上几方面的发展水平与参照标准不符合,略高或略低于参照标准,在各年龄阶段以内亦属正常C如果一个婴儿在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社会性行为等各领域的发展不平衡,(如一个14个月的婴儿,大动作相当于14个月,精细动作相当于14个月,语言相当11个月,认知相当13个月,社会性行为相当11个月,综合评价婴儿的平均发展水平是12.6个月,属于正常范围。
但是他的语言和社会性发展水平低,属于发展不平衡。
对于发展不平衡的婴儿来说,既要针对某一发展不足的方面设计教学计划,采用适当的教育手段和训练方法帮助他提高发展速度,还要注意保持和弘扬其特长的方面)编写评价表时的注意事项:①不能单纯关注分数②把握正常评价目的③根据结果找到发展方向及目标④清晰准确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