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语中的语言艺术
洪方舟林毓妮叶珠环
指导老师:林晓军
一、引言——广告文案与文学同异
在现今社会忙碌的生活工作中,处处可见各种媒介的广告——打开电视,可以看到;
翻翻报纸,可以见到;拧开收音机,可以听到;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路牌又在无声地诱惑;乘着车,车身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广告,简直如影随形。
可当你读报看电视、听收音机或是行走乘车时,可曾注意过广告语中的语言艺术呢?
我想,大多数回答是否定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不会专注于广告的。
这也就造成了广告语言与文学的不同特点。
文学是人们自愿牺牲时间与精神阅读的,它要求作者将其经历、感受或是观点作较为详细的阐明,令读者产生共鸣;而作为广告,它不仅需典雅通俗,生动有趣,还要运用心理学的原理。
它要求广告人用最精简的有感化力的文字打动读者,加深读者的记忆或刺激他们马上采取行动。
再从根本目的上说,一篇好的文章,是为了让读者感到文章本身语言及中心的精妙;
一段好的广告语,则是为了让读者记住广告中的产品却不是广告语本身的精彩。
就像是一间房子里的窗子,它的作用是让室内的人看到室外的美景,而不是让人欣赏它自身的完美无暇。
让我们来看一看古人们都是怎样谈文学创作,从而启发了广告人士的: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是元好问论诗的句子.意为:见得真切,方才写得入神;无生活底蕴而一味玄想虚拟,则难免失真.这可以看成是创作的原则,不仅文学家认同,中外广告人也一样认同。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戴复古《论诗十绝·四》)写出了文章要生动有力,别具一格。
这正是广告文案创作的基本原则。
中国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书画家郑板桥,十分强调简练和创新,它的一幅对联成为许多中外广告创意人的座右铭:“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可以说,广告文案是一门特殊的文学。
二、广告文案的语言艺术
广告大师奥格威说:如果用几个漂亮的形容词就能说服人们掏腰包,那就太小看消费者的水平了。
广告语言不是俏丽词汇的堆积,它必须将广告活动前期所作的各种准备工作生动、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一定是人们所熟悉的语言,所能接受的表达方式。
由于广告媒介各种各样决定了广告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而作为广告语言有着其共同的特点。
在此,我们先讨论广告语言的共同特点。
●广告语言的共同特点
“是谁干的?太狠
了吧,给我站出来!”
“嗯!好吃带劲,今
天不用辛苦抓鱼
了!”
——广告语精美
有趣,让人看了印象
深刻
广告语言的共同特点可以用“精美传神”来概括,
地区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性。
精:广告语言简明扼要,一语中的,切中要害。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传播
重要的信息。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看到一副广告时,对那些有大篇幅说明的广告通常感到厌倦,并且难于记忆。
事实也是如此。
国外的一些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的结论是:少于6各子的广告标题,读者的记忆率是34%;多于6个字的,记忆率绿只有13%。
广告不是文学作品,人们甘愿花费时间精力去欣赏、去听、去看。
对广告谁也不会花大力气去读、去听。
大多是在无意识中注意到的。
因此,如果广告语含糊不清,不能获得人们的兴趣,广告便失去了应有的功效。
美:广告语言的美,首先是内容的美,其次是语言的外在形式的美。
它充分
利用现代语言学的各种技能技法,用语言艺术的感染力和愉悦性去赢得读者的注意。
同我们学生作文一样,写广告文案同样要会选词。
一个个华丽的词语,可以让读者阅读时心旷神怡。
广告语言的美除了表现在选用恰当的赞美之词外,更多的还表现在语言的形式美。
我们随处可见运用古典诗词的韵律美。
例如:
米店广告:民以食为天,
谷乃国之宝。
砚店:质本坚贞,频经攻错,
体昭温润,好与研磨。
眼镜店:悬将小日月,
照彻大乾坤。
旅店:宾至日归,少安毋躁;
客来不速,小住为佳。
这种对联式广告可谓司空见惯,读了却让人回味无穷。
传神:即反映产品或服务的真实面貌
●不同媒介的广告语言
1.电视广告语言的特点
(1)使形象的传播趋于完善。
(2)表达画面本身难以表达的内容。
(3)与画面有机结合,不可喧宾夺主。
2.报纸广告语言的特点
(1)语言的表达适应不同的读者对象。
(2)常用提问句式增强陈述效果。
(3)常反复出现某些词语。
3.广播语言的特点
(1)口语化的语言。
(2)语言通俗易懂。
(3)语言具体形象。
4.杂志广告语言的特点
(1)语言随面向不同读者的杂志而不同。
(2)说明详细并讲求实效。
(3)图文并茂、画龙点睛。
以上是四种主要媒介的广告语言特点的简单归纳,只要生活中多留心,便可发现其中特点。
三、广告文案与文字艺术
中国几千年文化,酿造了巧夺天工的中国文字,其特点十分适用于广告:
1.字型方正——中国的方块字,字型方正,在广告表现上,和谐平衡,容易编排。
再者,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可化字为图。
利于灵活运用。
由右至左,由左至右,可以变化排列顺序。
2.
3. 标点灵活——从前有位私塾老师,贴了一张广告写道:“无金银也可无鱼肉也
可”,附近居民以为这位老师广纳弟子,但不收费。
于是适龄儿童纷纷入学就读,
待招收学生额满后,不料这位老师灵机一动,在广告招贴上加了几个标点,全
文意义大变。
加标点的文字排列如下:
“无金,银也可;无鱼,肉也可。
”学生家长看了,啼笑皆非,徒呼上当。
可见在广告中,标点符号的灵活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广告文案与表达艺术
分析大量的广告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广告文体的类型
广告文体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与我们语文中的文体有某些相似,主要包括:公告体:表格体:说明体:议论体:抒情体:诗歌体:散文体:故事体等等
2.广告撰写的方法
“上一代滥用木材,下一代等着受害”
————典型的拆词手法
广告常常运用不同的写作表现手法来表现主体,主要写作手法有:写实、对比、权威、示范、比喻、比拟、夸张、幽默、揭短、反复、对偶、排比、设问、引用、联珠(顶真)、双关、借代、飞白、回环、拆词、简明式。
其中最常用的要数写实和夸张了,这两种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值得一提的是夸张手法,要做到夸张而不使人反感生厌,不脱离实际。
形同“真实的谎言”,那便是夸张的写实了。
例如:在《水浒传》中,武松打虎之前,来到一家酒店,门旁挑着一面旗子,上书“三碗不过冈”。
这便是一则极好的广告。
它从提醒、劝告的角度去宣传就的浓烈。
夸张得恰到好处,令人佩服。
再如:
●“每天送你一位新‘太太’”——太太口服液,“鼠”期热卖——联
想电脑,这是双关手法;
●福气多多,满意多多——福满多方便面,这是用了对偶手法;
●万水千山近在咫次
网络天空任你翱翔
轻松面对应付自如——中国电信系列,这是运用了排比手法;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中国日报》,这是回环手法;
●美国“P·R·D”生发剂销路未畅,英国一位推销商别出心裁,利用人
们的幽默心理,在秃头上做文章:雇请10位剃光了头的男士,在其秃
顶上写上“P·R·D”生发剂字样,这一使人捧腹的秃头广告面世后,
收到奇效,有的媒介也加以转载宣传,此剂销路大畅。
五、经典广告语简要分析
分析了一大堆的广告理论,现在来看看几则经典的广告。
标题:月光下的收成
文案:
无论日间或夜晚,绿巨人豌豆都在转瞬间选妥,风味绝佳……从产地至装罐不超过三小时。
富有传奇性的
这是30年代末期由利奥·伯内特先生为“绿巨人公司”所写的广告,它兼具新闻的价值与罗曼司气氛,含有特种关切,而且精简完美,令人耳目一新。
它有效的避免了广告创造的禁忌:一是用许多的不言自明的事实凑成一篇自我标榜的文章;
二是用令人无法容忍的夸大之词写成的狂想曲;三是一味炫耀作者自己的才慧,只
知舞文弄墨,却把商品本身的特征弃之不顾。
可说是广告中的精品。
这则广告巧妙的运用独特的构思和美国式的幽默,吸引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并抓住了消费者的喜欢物美价廉的心理,致力于改变消费者“便宜无好货”的心态。
也是广告极品。
参考文献
1.《市场中的“魔鬼”——现代广告》刘士军、继红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2.《广告制作》樊志育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创意颠覆》刘俊彦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4.《广告理论与实务》韩德昌、窦家瑜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5.《广告经营的十大秘诀和案例》杜在海、王正先、扬子正、孙玉江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