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乐演唱中的呼吸运用

声乐演唱中的呼吸运用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呼吸运用摘要:歌唱的生命源于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和基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命基础,也是歌唱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在演唱歌曲时,正确的呼吸运用可以使歌唱者的音准更加准确,音质也更加优美和纯正。

本论文主要是通过自身学习的体会阐述一下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和一些基本的呼吸方法和呼吸训练,以及在演唱过程中常见的呼吸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声乐演唱;呼吸方法;呼吸训练一、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有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声乐艺术表现的语言,发声的音准、音色,共鸣腔体的协调运作和歌曲情感表达以及歌唱的身体以及心理的紧张与放松都与呼吸有着密切的联系。

“气为声之本”,气是声的动力,是声的源流,是声的根本。

没有气的支撑就没有优美的歌声,古语云“气”乃音之帅,意思就是音质美的前提是要以气息作为根本的,一个歌唱家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对呼吸器官的操纵和运用是否建立了稳固的基础,古往今来所有的歌唱者以及歌唱爱好者无一不认为呼吸在演唱过程中有着绝对的重要地位,有些老师在教授学生时,甚至把呼吸作为练习的重要部分和首要部分,要求学生必须先掌握正确且稳固的呼吸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学习,这些都充分的说明了呼吸对于声乐演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身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在《解剖学》中,口腔本属于消化器官,但在歌唱时要用口、鼻同时吸气,所以也可列为歌唱的呼吸器官。

呼吸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本能,它是人体自然的、有律动的运动,人类平时讲话时几乎不会刻意注意自己的呼吸,而歌唱中的呼吸却不同于人自然状态下的呼吸,歌唱中的呼吸是人类有控制的有意识的呼吸,歌者要根据歌词、旋律、人物的不同、情绪的变化调整音的强弱、高低、长短,声音的圆润饱满、歌唱的悠长连贯,都需要扎实的呼吸控制能力。

二、歌唱中常见的呼吸方法人体的呼吸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这种呼吸较为平稳,气流量也相对较小。

第二,人在运动状态下的呼吸,这种呼吸较为急促,气流量较大。

第三,歌唱状态下的呼吸。

歌唱状态下的呼吸又可分为以下三类:(一)胸式呼吸胸式呼吸又称肋式呼吸、横式呼吸,多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强调呼吸肌扩大和胸腔缩小,主要靠胸肋的运动,横隔肌不参与呼吸运动,腹部没有明显的波动,吸气时双肩和上胸部有明显的抬起,这种呼吸方法吸入的气息量较少,深度较浅,呼出的气流量较弱,这种呼吸方法还由于它所涉及的肌肉与颈肌相连,所以容易造成喉部肌肉紧张,从而干扰正确的发声效果,这种方法多出现在初学者或业余歌唱者中,在他们还不是太了解正确的呼吸方法时就容易形成这种错误的方法。

(二)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多用于向远方呼喊,极度悲伤的抽泣,婴儿啼哭和声乐歌剧以及戏曲演员的歌唱,这种呼吸主要是依靠肋骨扩张,小腹鼓起和收缩的方法,它吸气要比胸式呼吸深,也可以更稳定的把气呼出,肩部和颈部也相对更加放松,但是这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由于吸气过深,往往导致气息不流畅,影响发声的位置,中、低音区音色沉闷,声音缺乏灵活性,也会导致音偏低的现象。

(三)胸腹式联合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多用于播音、演讲、朗诵以及歌唱中,这种呼吸方法是建立在深呼吸的基础上,胸腔自然挺立,,吸气时,胸上部没有明显的挺起动作,背部挺直,胸下部肋骨与腹部周围有明显的扩张,横膈膜由向上凸起的半圆形式,慢慢拉紧,平伸,中部向下凹进。

当呼气时,横隔肌松弛,腹部肌肉收缩,肺部的气息受力排出,并吹动声带发声。

在歌唱呼吸的过程中,胸廓、肋骨、腰、背以及腹肌都需要积极配合,协调用力,这样发出的声音才会明亮、饱满、有力。

这种呼吸方法在演唱时可以减轻对喉部的压力,使喉腔自然积极地运动,从而达到声音的流畅、灵活的目的。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目前被国内外广泛采用并推崇的呼吸方法,大多数声乐演唱者主张使用此呼吸方法。

三、呼吸方法的训练呼吸是歌唱活动的第一个步骤。

第一步能否做好,关系到歌唱随后的发声能否高质量的进行下去。

好的歌唱所需要的呼吸控制能力需要坚持不懈地、仔仔细细地训练。

(一)吸气歌唱时的吸气要习惯用口、鼻共用。

如果只用口吸气的话,吸的气快且浅,在演唱过程中,短小快速的乐句可以采用这种吸气方法;只用鼻子吸气的话,吸的气慢且深,乐句舒缓绵长可用此方法吸气;一般来讲,经过长期训练,利用口、鼻共同吸气的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无论换气需要快或者慢,都可以做到轻松自如,所以利用口鼻共同吸气是最佳的适合唱歌的吸气方法。

刚刚学习声乐时,老师教了几种比较通俗易懂的吸气方法:1.闻花式吸气法这种吸气方法,在训练时老师会说:想象你面前有一盆很美很香的花,然后我们慢慢的靠近它,去闻它的香味的这样一种感觉。

利用闻花式吸气时要把嘴唇微微张开,口鼻同时吸气,小腹微微凸起,腰部四周有种撑开的感觉。

这种吸气方法可以使气息吸的很深,四肢也会放松。

2.叹气式吸气法我们平时叹气的时候,会感觉特别的放松,气息也能很自然的落到丹田底部。

在歌唱的练习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住叹气时气息落到丹田的那种感觉来吸气,讲过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我们吸气时就能很自然的使气息饱满、有深度。

3.惊讶式吸气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受到惊讶时,吸气动作会很快,气息也会吸的很深,胸部和腹部也很放松,在这种情况下气息和发声的管道同时进行工作,这就是我们自然状态下的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

(二)呼气在演唱过程中为了使气息平稳,流畅,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呼气的练习,首先从容的深呼吸,吸气时不要紧张,肩膀放松,不要抬肩膀,把气息吸到我们的腰腹部,舒展扩张胸廓,手放在腰后部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气息的存在,由于横膈膜下降,肺部吸入充足的气息后向下及四周膨胀,此时小腹、腰以及背下部的肌肉要保持吸气完成时的状态,轻轻的送出气息发出“咝—”的声音,小腹微收,利用小腹收缩的力量推动并压迫上腹中的气息呼出。

做这个练习主要是使练习者能够监听自己的呼气是否均匀、平稳。

如果气息不平稳,发出的声音就是忽强忽弱,而且气息呼出时间较短,初学声乐者一定要坚持练习,气息能力才会有所提高,演唱较长乐句的歌曲时才会更加自如。

(三)换气歌唱中情感的表达,语言的表达,旋律的行进都要有一定的停顿,歌曲旋律停顿的作用就像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样,歌唱过程中,一首曲子的乐句以及乐段之间都会有气息不足的时候,而歌曲进行时,歌曲的意境、词意的表达、抑扬起伏的情绪,都需要一个“气口”稍作停顿。

用停顿表达情绪、用停顿进行换气。

歌曲《大森林的早晨》是大二上学期时,老师给我留的作业,课下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我就一直在苦恼在什么时候换气比较恰当的这个问题,比如,歌曲的第一句“大森林的早晨多么美多么美”,在演唱过程中,一口气肯定无法把这一句旋律唱完,所以我就在“大森林的早晨”后面换一口气,这样既解决了气息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借此呼吸停顿强调歌曲的下一句“多么美多么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换气过程中要保持歌曲的自然、流畅,尤其是在练声的过程中句与句之间就要注意换气,一组音唱完之后,把气息放掉,再重新吸气进行下一组音的练习,只有在练声过程中形成了这种换气的习惯后,才能把这个习惯带到歌唱中去,从而使歌曲乐句乐段之间衔接自然。

(四)偷气在乐句较长,速度较快,节奏紧张,没有停顿可能,呼吸又需要急速补充的乐曲中,学会偷气变得至关重要。

比如,歌曲《长鼓敲起来》,这是一首朝鲜族风格的歌曲,它的整体感情基调就是欢快的、奔放的、如同朝鲜族人载歌载舞的风俗习惯。

歌曲旋律中有很多附点部分,这也是朝鲜族歌曲的一个节奏特点,所以,演唱中要特别突出附点的作用。

因为歌曲旋律较快,尤其是“奔腾的飞瀑从长白山巅流下来流下来”这个乐句,节奏较快,音也比较密集,所以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偷气的点,偷气应该是在不影响歌曲流畅的前提下,利用声音减弱的极小吸气间歇或小节缝隙中歌曲情感变化的需要,瞬间吸气,不能出现丝毫停顿的痕迹,所以,我们可以在“流”字后面的2与3这个附点的中间迅速的偷换一口气,这样既不会影响歌曲的流畅性,也不会觉得气息不够用。

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练习一下快吸慢呼的这种呼吸方法,快速吸气,气息保持均匀送出,短暂的偷气气息较浅,所以,一般要利用口鼻共同吸气。

四、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呼吸作为声乐演唱的动力和基础,不仅是因为气息决定了声音的音质表现和音准的发挥,而且因为气息与吐字咬字,气息与腔体,气息与情感的表达都有密切的关联,而这一切又是唱好一首歌所要拥有的所有技巧和技能,所以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歌唱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并贯穿于声乐演唱中。

(一)气与字首先是气息与吐字咬字的关系,没有气就没有字,这句话可以体现出气息对于吐字咬字的重要性。

所谓歌唱是母音的艺术,就是因为母音通过气息的支持与作用来发挥音高和旋律的效果,常听老师说,要让气托着字出来,那样发出来的字是饱满的、圆润的、富有感情的,学习期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关于咬字的一首歌曲就是《一抹夕阳》中“破网的鱼儿”的“儿”字,每次我唱这句的时候气息就无法沉下来,导致声音位置的变化,严重影响“儿”的发音,气息无法保持在腰腹部,全部卡在喉咙处,导致“儿”字咬的太死太白,也容易造成破音,所以,正确的呼吸保持方法对于吐字咬字非常重要。

(二)气与腔所谓“腔”是指人体的共鸣腔—口腔、头腔、胸腔。

传统戏诀中有“气沉丹田贯三腔”之说,意思就是要求在演唱时,能运用三腔来控制气息并发挥共鸣作用。

同时在演唱中要是行腔圆满流畅,声音的高低、强弱、起伏等都要有气息的贯穿作用。

(三)气与情人的喜、怒、哀、乐,都与气息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喜”表现的应该是喜气洋洋,非常高兴的,气顺腔稳,气息应该力度不大,呼吸运动灵活自如。

“怒”表现的一般会是抗战救亡歌曲,比如,歌曲《黄河怨》中,“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表现的就是愤恨满腔,这时气息力度较大,具有冲击的气势,演唱时的情绪也应该随着歌曲的变化而变化。

“哀”为“悲声抽泣,时断时续”,《黄河怨》中“宝贝啊,你死的这样惨”演唱者在演唱这句时,应该有些哭腔,气息应该时强时弱,这样更能表现失去孩子的悲痛之情。

乐”则为欢天喜地,歌唱中,赞叹时气息饱满,亲切时气息柔和。

总之,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随着情感不断变化,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那演唱歌曲时将无法表达出应有的情绪和效果。

歌唱中的正确呼吸,对于歌唱者本身来说是要经过长期努力的训练和学习的,正确的呼吸加上正确的腔体可以使声音更有力度,更有穿透力,更富于艺术表现力,也可以使歌声更为连贯流畅,有表现力。

五、常见的呼吸问题以及解决(一)无控制的呼吸这种问题在初学声乐的学生身上普遍存在。

刚开始时他们还不太了解怎么去用气,而且经常会抱怨说“搭不上气”,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气息吸入的过浅,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的呼吸已经融合在了人们的身体里,这种习惯确实不好更改,所以歌唱时无法控制,如果用这种呼吸方法只会让声音听起来像是“喊叫”,听起来尖锐、刺耳,从而失去了声音特有的表现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