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讲-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第四讲-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农业方面的措施
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管理农业经济和农政的政府机 构,成立农业试验所,进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 普及。加强水利行政管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开展大河大湖的整治工作。 还在一些地区开展“二五”减租,以减轻佃农负 担;推行农村信用合作,以缓解农村资金私短缺 的局面。 这些措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Nhomakorabea 中原大战
张学良通电拥蒋
3.国民党的“训政”
1928年10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训政纲领》。 26日,又宣称目前军政时期已经结束,训政时期已 经开始。 中华 民国 训政 时期 约法
所谓“训政”,依照 孙中山的设计,由政 府派出经过训练、考 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 筹备地方自治,并对 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 承担义务的训练。凡 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 实行自治,就可以结 束训政,开始宪政时 期。
这种制度下所谓“训政”,实际上就是国 民党的专制统治。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外交
对苏联的政策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
南京政府对苏联采取敌视政策
1927年底,与苏联断交,1928年2月,国民党停止 联俄政策。 1929年7月,张学良武力接管了中东铁路。8月11 日,苏联军队开进满洲里和绥芬河,东北军战败。 张学良被迫与苏联签订了《伯力协定》,双方恢 复到冲突以前的状态。
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国民党领导下所实现的中国统一,是在各 军阀集团联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蒋介石 为首的中央军,与分别以冯玉祥、张学良、 阎锡山、李宗仁为首的西北军、奉军、晋 军、桂系军事集团政治关系的稳定与否, 就成为影响国内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派系斗争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国 内政治的最大特点
以蒋介石、胡汉民为代表的南京派(宁派)
以汪精卫、唐生智为代表的武汉派(汉派)
以张继、许崇智为代表的西山会议派(沪派)
三派合流
宁汉各有“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沪派只 有“中央党部”。三派都打着继承孙中山的遗志, 奉行“三民主义”的旗号,为争做国民党的“正 统”和控制中央大权互相角逐。 1927年8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被逼下野。9月, 宁、汉双方与西山会议派共组“中央特别委员 会”。至此,国民革命中期以来一直处于分裂状 态的国民党,终于在“反共”的共同政治基础上 实现了统一。
“训政”时期的政治原则,一是“保育政 治”;二是“权能分开”。
国民党的专制统治
国民党中央根据“保育政治”的原则,规定“训 政”时期人民的四种政权“会托给中国国民党之 最高权利机构”,即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人民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而 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则“以政权会托给中央 执行委员会执行之”。同时还规定“国民党最高 权利机关,为求达训练国民使用政权弼成宪政基 础之目的,于必要时,得就于人民之集会结社言 论出版等自由权,在法律范围内加以限制。”
推行新的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国家资本工业,同时 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对采矿、冶金、机械、化工、电器等行业大力投 资,初步奠定了国营重工业基础。 积极开展铁路、公路、航运等交通建设。 制定了对民营产业、小工业及手工业进行资金和 技术方面扶持的措施,实行产业奖励政策。 这些政策和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 产业的发展。
1928年1月9日,蒋介石在南京通电复职,召 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重新掌握了国民党 的党政军大权。
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达成一 致并协调了与英、美、日等国的关系之后, 于1928年4月5日宣布北伐,史称“二次北 伐”。
1928年12月29日,东北军张学良通电全国, 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至此,经历了北洋军阀为期十数年的分裂之后,中 国重新获得形式上的“统一”。
西江月 秋收起义 1927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重, 霹雳一声暴动 。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 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于9月9日发动。 10月7日,毛泽东率部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三、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 曲折历程
中国革命进入低潮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 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 产党员2.6万多人。 在极其险恶的局势下,党内思想异常混乱,一些 同志和不坚定分子离开党的队伍,党员数量急剧 减少到1万多人。 与此同时,工农运动走向低沉,相当多的中间人 士同共产党拉开了距离。 事实表明:中国革命已进入低潮。
1928年11月1日,中央银行在上海成立。它具有经理 国库、发行货币、经营债券等权限。
汉 口 中 央 银 行
上 海 中 央 银 行
南京国民政府对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 行强行加入官股,从而控制了两行。下图分别为上 海中国银行、汉口交通银行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又设立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1935 年改称中国农民银行)。在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这四行之外,南京国民政府还于1930年成立了邮政 储金汇业局,1934年成立中央信托局。 下图为农业银行、邮政储金汇业局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之后,开始放弃反 帝立场,转而寻求 列强的支持。 蒋介石等人先是与 日本频繁接触,想 取得日本的支持。
济南惨案
“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开始积极发展与欧美各国 的外交关系,加强与国际联盟的合作,奉行联合欧 美、抑制日本的对外政策。
修约
在得到西方列强的承认和取得国际联盟里的合法 地位之后,国民政府与各国重新订立了条约。 在关税方面,南京政府获得了关税自主权,原来 的协定关税改为国定关税,关税税款由外国银行 经营保存改为国民党中央银行储存,南京政府可 以自由支配和使用。 在领事裁判权方面,经过谈判,各国基本上同意 取消领事裁判权,1929年底,南京政府宣布,凡 侨居中国的外国人,自1930年元旦起,同中国人 一样受中国法律支配和司法机关管理。
1929年3月,蒋介石强行收夺桂系地盘, 蒋桂战争爆发,历时三月余,桂系大败。
随后,蒋介石又打败冯玉祥西北军的反 蒋军事进攻,史称“蒋冯战争”。
中原大战
受蒋介石集团压制的地方军事力量和在政治上受 蒋介石排挤的国民党内政治势力决定联合起来对 抗蒋介石。 1930年3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三大军事集 团宣布联合进行武力讨蒋。
通过一系列步骤,四大家族在全国建 立了一个垄断金融网。
采取了一系列税收措施
在税收方面,对各种税收机构进行整理、合并、 成立税务署,税收的征管逐渐趋于统一。 废除通行八十余年的厘金制度,改征简易和便于 商品流通的货物统税(统一的货物税)和特种消 费税,整理田赋、盐税。 这些措施使得社会经济秩序和政府的财政状况得 到了很大的改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第四讲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背景和曲折 历程,认识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 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 历史必然性;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初期统治 二、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曲折历程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初期统治
1927年3月20日,武汉国民政府成立,但国 民革命处于危机之中。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统治的总体评价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统治的一些成就是在国共合作 的国民大革命的推动下取得的。
南京国民政府试图在不触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
在华势力的基础上,解决中国社会存在的矛盾,
不仅难以真正有所作为,而且还会导致矛盾的进
一步激化。
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 战,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这个政权对外 实行反苏、亲帝的政策,对内竭力维护官僚买办 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限制和压制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残酷地镇压、屠杀共产党人 和革命群众。因此,同北洋军阀一样,它仍然是 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独裁专制政权。 在国民党政权统治下,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进行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首先必须直接反抗国民 党的反动统治。
至此,中苏关系处于全面冻结状态。 中苏关系的恶化,使中国失去了从北面制约日本的盟友, 使日本侵华有了可乘之机。
中苏关系的恶化,使中国失去了从北面制约 日本的盟友,使日本侵华有了可乘之机。
对列强的政策有很大的不同
国民革命时期,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初期, 采取的都是坚决的反帝立场。
放弃反帝立场
在控制“四行二局”的同时插手控制国内的二、三 流银行,基本完成了金融垄断。在完成金融控制的 过程中,通过“废两改元”、实行法币等政策,逐 渐统一全国的币制。
建立垄断金融网
控制了当时所谓“小四行”(新华信托银 行、中国通商银行、四明银行、中国实业 银行)和“北四行”(金城、盐业、中南、 大陆四个银行)、“南三行”(上海、浙 江实业、浙江兴业三个银行)等二流银行。
宁可错杀,不可错放!
国民党行刑队
国民党抓捕共产党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在武汉发 动“七一五”政 变,标志着第一 次国共合作最终 破裂 。
宁可枉杀千人,不 可使一人漏网!
汪精卫
中华民国国旗 1912-1928——1928-1949.9
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和反抗国 民党统治的必要性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政局处在极度混 乱之中。除新旧军阀的对立外,国民党内 部也分成许多派系。 宁汉争斗和合流
南京国民政府在整顿经济上采取的这些政策和重大 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洋政府后期经济发展 停滞的状况。 中国购 买的飞 机用绳 子拉到 汉口机 场,途 经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