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教材推荐名著《唐诗三百首》导读与精要练习

部编教材推荐名著《唐诗三百首》导读与精要练习

部编教材推荐名著《唐诗三百首》导读与精要练习作者简介《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

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

乾隆九年(1744)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

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

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

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十七年(1762)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

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

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

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

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

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

《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作品概述《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书中入选的作品大多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其中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此外如孟浩然、刘长卿、韦应物、杜牧等也各选十多首。

同时对每位诗人又能各取所长,例如李白多收其五、七古与乐府,岑参多收其歌行,李颀多收其七古,王昌龄多收其七绝,李商隐多收其律诗。

除此之外,编者也注意到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时期在全书中的比重,注意到有些知名度不高的诗人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就不但突出了重点,而且照顾到了全面,加上所选作品能注意通俗易懂,便于吟诵,因而选集诞生二百余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历久弥新,被视为诗歌初学者的最佳选择。

名篇欣赏(一)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诗人因屡遭人谗毁,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心境极其抑郁、寂寞。

这首诗正表现了他这种孤独、寂寞、凄凉的心情。

全诗写朦胧的月色笼着一片花丛,诗人独自举酒杯邀请明月和自己的影子同来狂饮高歌,享受这美景良辰。

这幅看似热闹的场景,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孤独。

通篇充满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实际上却包含着诗人的无限凄凉和无可奈何。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赏析】全诗分为三段,开头五句为第一段,写西域平沙莽莽、狂风夜吼的自然环境,从而衬托岀这次出师行军的艰苦。

从“匈奴草黄”到“幕中草檄”九句为第二段,描写岀师西征、冒雪行军的情景,表现将士军纪严明、不畏苦寒的英勇气概。

最后三句为第三段,写唐军将士所向无敌,敌人一定会闻风而降。

第一段为实写,二、三两段为虚写,是诗人对将士冒雪行军情景的想象。

全诗未着一字写两军交战,却借边塞荒寒苍茫、险恶奇异的气候和环境,衬托出西征战士们的不辞辛苦和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

诗中句句用韵,三句一转,先平后仄,节奏急促,语气夸张,充满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表现出盛唐边塞诗歌豪迈、乐观、积极向上的风格特征。

(三)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赏析】诗前四句从登楼时的心情写到洞庭湖的景象,紧紧扣住题目的“登”字。

三、四两句笔力千钩,描绘出洞庭湖浩瀚无边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壮阔的胸怀和气吞山河的气魄。

后四句抒发诗人的只身漂泊之感:万里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命运、人民疾苦的关心。

全诗情景相生,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奔放。

(四)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辋川的隐居生活。

前四句写辋川的农事及田野风光。

后四句写自己恬静的隐居生活及与世无争的心情。

(五)春雨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赏析】这首爱情诗写对一位所爱少女的思念。

首句写新春“怅卧”;次句写“怅卧”之由;三句写寻访旧居,已人去楼空;四句写雨帘飘灯,深夜独归;五句写对方自悲春晚,用虚笔;六句写自己残宵犹梦,用实笔;结尾两句写缄札寄情。

全诗借蒙蒙飘洒的春雨来烘托环境气氛,表现男主人公内心的寥落、迷惘和惆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赏析】少妇凝妆登楼,原为欣赏春景;不料登楼见杨柳而勾起她满腹愁怨。

一种春色,两种心情,由“不知愁”到“悔教夫婿觅封侯”,在对比与起伏中,表现出少妇内心曲折复杂的变化。

因“不知愁”,故能“凝妆”;因“忽见”杨柳之色,才感到春光的验荡,于是满腹离愁别绪也因之而生,从而把少妇心情的微妙变化生动而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精要练习(一)唐诗作者和流派1.诗______李白,字太白,号_________,诗风_________________。

2.诗______杜甫,字子美,官至工部员外郎,世称_______________。

其诗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诗为“_______________”。

诗风沉郁顿挫。

3.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__,其诗语言通俗,老妪能解。

4.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又称王右丞。

其诗多以歌咏山水田园为主。

其风格是“_______________”,诗画一体。

人称诗____________。

5.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柳宗元,字__________,河东(今山西运城县)人,世称____________。

曾担任柳州刺史,故又称____________。

7.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官至中书舍人,后人多称之为“____________”。

8.李贺,人称诗;孟郊、贾岛,人称诗_______;刘禹锡,人称诗_______。

9.山水田园诗派。

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

代表诗人有、。

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主要特征。

代表性诗句分别有:,;,。

10.边塞诗派。

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

代表诗句有:高适:,。

岑参:,。

王之涣:,。

王昌龄:,。

11.韩孟诗派。

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一代诗人。

诗歌创作上追求险怪,刻意推敲,主张以文为诗。

12.元白诗派。

是以中唐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一代诗人。

他们的主张正如白乐天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二)唐诗的分类(七)选择题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A.春夜景色B.夏夜景色C.秋夜景色D.冬夜景色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A.汉朝名将李广B.汉朝名将霍去病C.赵国名将廉颇D.三国名将赵云3.下面四位来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4.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 )A.华山B.黄山C.峨眉山D.庐山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节即我国传统的( )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6.以下最能表达诗人和老朋友依依惜别的诗句是( )A.落花时节又逢君B.劝君更尽一杯酒C.青春作伴好还乡D. 朝辞白帝彩云间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A.热爱自然B.人事辛酸C.母子情深D.报效祖国8.贺知章久闻李白的诗名,很佩服他的才华,不顾自己八十多岁,特地拜访。

看到李白的《蜀道难》后,他直呼其为( )A.“诗圣” B“诗仙” C.“诗佛” D.“谪仙人”9.《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的意思是( )A.折断柳枝B.折断树枝C.即《折杨柳》笛曲,曲调哀怨,多用来写离情别绪。

D.砍伐柳树1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指的是( )A.李白、杜甫和贺知章B.李白、影子和贺知章C.李白和影子D.李白、明月和影子(八)唐诗阅读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诗中“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3.人们称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运用“曲笔”手法中的“他面描写手法(对写法)”,体现古诗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样,杜甫的《月夜》也如此,请结合诗句欣赏。

4.杜甫的诗句为什么被称为“诗史”?请结合本市简要阐释。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5.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

6.这首诗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岁暮归南山①孟浩然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

②北阙:指帝宫。

③青阳:指春天。

7.这首诗是在诗人心情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8.请简要分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

风雨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

销愁斗几千。

9.请解释“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两句诗的含义,并点评其在炼字炼句方面的独到之处?10.请指出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的最突出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