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管理总体原则上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考量?1)目标优先、策划先行;2) 建立各层次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原则和管理要求、规范管理流程;3) 在安全、文明施工和工程质量方面实现标准化管理;4) 充分重视工程风险管理,从源点管起,真正实现安全、质量和进度方面的风险预控并采用必要的应急措施;5) 充分重视施工招标,确保签订规范、严谨、科学的相关标段施工合同并按合同严格管理;6) 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管理机制健全、财务状况好并满足业绩要求的承包单位;7) 选择具有同类工程经验的优秀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和核心团队人员;8) 理清业主、监理、总承包商和施工分包商在施工管理方面的管理界面,充分发挥EPC总承包商设计、采购、施工调试一体化的作用;9) 充分重视相关高层协调的作用,使得承包商高层对本项目重视起来;10) 建立大理念,充分发挥业主、监理、总承包商、施工分包商管理团队的作用,既体现“分层管理”原则,又发挥“齐抓共管”作用;11) 充分重视和发挥基层班组和基层专业人员的作用,管理人员需深入到基层了解基层工作状况和并开展工作;12) 建立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13) 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软件和信息系统,提高组织效率;14) 充分重视外部干系人相关工作事项,提前做好相关沟通协调工作;15) 充分吸取同类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充分学习其他工程的管理经验,做到持续改进;建立冲突管理机制,在目标优先原则下综合评估,灵活科学解决各类冲突。
2.施工进度管理的原则要求?(1)以计划为龙头,保证进度计划的科学性在常规的一级、二级、三级进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其作用进行了科学分类:1) 目标级进度计划,用于对施工分包商的目标考核:各标段里程碑进度计划;2) 基准级进度计划,用于编制执行计划的基准:标段总体进度计划3) 执行级进度计划,用于工程是实施:月进度计划、专项进度计划等。
此外,建立的监控级进度计划,根据执行计划的进度安排对可能导致进度延误的重要工作进行重点监控,从而真正实现“预控”,总承包的项目监控计划以月为周期采用三月滚动技术并且将设计、采购和施工进行有机联系,综合监控。
(2) 加强各层次执行进度计划的监管,包括但不限于:1) 执行级进度计划执行效果信息的收集;2) 施工工程资源投入的自动分类统计;3) 偏差(与基准级进度计划比较)分析和各层次的偏差原因分析和纠偏措施的提出;4) 偏差对目标级进度计划影响的评估。
(3)加强资源管理力度,保证施工资源投入加强资源管理力度,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证施工各类资源的投入,包括但不限于:1) 合同锁定大型施工机械资源,实施过程中按船机设备投入计划按期投入必须的船机设备资源;2) 保证作业人员劳动力的投入;3) 加强不同阶段工程重点的作业人员资源管理,例如桩基加工焊接人员、工程后期电气安装人员和调试人员等;4) 工程材料资源保证,包括但不限于:钢材供应、大宗材料供应等;5) 保证工程资金(4)充分重视沟通协调,为进度管理保驾护航重视沟通协调,为进度管理保驾护航,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充分重视和承包单位企业的高层沟通协调,双方高层密切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此建立双月高层会议制度;2) 充分重视外部干系人的沟通协调,创造良好的沟通协调环境,包括但不限于:● 自然资源局● 海事局●当地电网公司● 质量监督站● 当地政府以及消防、气象、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3) 充分发挥项目主要干系人基层管理团队的沟通协调作用,建立专业组协调会制度;4) 重视与企业相关职能和生产部门的沟通协调,采取措施使其充分重视本项目;5) 开展内部沟通协调,创造沟通协调环境,提高内部工作效率。
(5)通过文化建设,创造“大团队”,同心协力实现项目目标整个工程有业主、监理、总承包商和各施工调试分包商的管理团队,管理人员众多,但有些工程进度产生延误仍然是在管理后面出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干系人或某些干系人本位主义严重,导致大家不能同心同德造成的。
依据“大团队”的管理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各项项目文化建设工作,使得所有的干系人同心协力实现项目目标。
(6)应用风险管理手段,对施工重大进度风险进行专项管理总承包将应用风险管理手段,对施工重大进度风险进行专项管理。
例如:1) 按期实现工程正式开工进度风险专项管理;2) 特殊气候条件下施工进度风险专项管理;3) 同类工程进度问题经验反馈和应用。
3.风机设备和海上升压站一般消防措施和灭火规则1)一般消防措施。
(1)项目部按国家、部或本企业颁发、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程、制度执行,并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管理和工作人员培训。
(2)现场消防设施确因工作需要而移动、拆除或损坏时,应采取临时防火措施和事先通知项目安全部,并得到上级防火责任人的批准。
工作完毕后必须及时恢复。
现场消防设施周围不得堆放杂物和其他设备,消防用砂应保持充足和干燥。
消防砂箱、消防桶和消防铲、斧把上应涂红色。
(3)防火重点部位和场所应按国家、部颁有关规定装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或固定灭火装置,并使其符合设计技术规定。
(4)防火重点部位禁止吸烟,并应有明显标志。
其他生产现场不准流动吸烟,吸烟应有指定地点。
(5)工作间断或结束时应清理和检查现场,消除火险隐患。
(6)生产现场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生产现场严禁存放超过规定数量的工作用油。
生产现场需使用的油类应盛放在金属密闭的容器内,并存放在可关闭的金属柜、箱内。
(7)各类废油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严禁随意倾倒。
2)一般灭火规则。
(1)发生火灾时应首先报告班组长,并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采取紧急隔停措施。
灭火时,仅准许在熟悉该设备员的指挥或带领下进行灭火。
(2)参加灭火的人员在灭火时应防止被火烧伤或被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引起中毒、窒息以及防止引起爆炸。
(3)消防队到达火场时,临时灭火指挥人应立即与消防队负责人取得联系并交待失火设备现状和运行设备状况,然后协助消防队负责人指挥灭火。
3)灭火设施。
(1)灭火剂的选用原则:灭火的有效性、对设备的影响、对人体的影响。
(2)全部工作人员应熟悉常用灭火器材各种灭火设施的性能、布置和适用范围,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消防设施应选用经国家公安部门批准的定点厂生产的合格产品,其维护、检查、测试的周期、项目和方法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应符合生产厂的规定和要求,并在本项目的实施细则中作具体规定。
(4)消防设施放置或装设地点的环境条件不符合生产厂的规定和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防冻、防潮或防高温的措施。
(5)电气设备火灾时,严禁使用能导电的灭火剂进行灭火。
4.影响海上风电施工工期分析?海上恶劣的天气、海况条件影响海上施工项目的有效作业时间,属于海上施工中遇到的不可抗拒因素,进行海上施工窗口期的分析有利于合理安排设备投入及施工进度,降低设备台班费用。
海上风电项目施工设备主要是各类施工船舶,不同施工船舶的浮性、稳性及耐波性等性能各不相同,船舶的设计抗风能力、设计工作工况等有差别。
影响海上风电施工自然因素主要有风、波浪、海流、雨、雾、水深、台风等,其中水深、海流等属于较为稳定的影响因素,雨、雾、台风等因素属于短期影响因素,影响海上风电施工最大的因素是强风及波浪,强风往往伴随着强风浪。
为充分考虑海上风电场址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海洋水文等条件对海上施工的影响,应充分利用施工窗口期(每年3-10月)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1)气象条件:本工程施工用的设备大部分仍然为工程类船舶,因此水文气象条件仍是限制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
2)施工船舶性能:海上风电项目施工设备主要是各类施工船舶,不同施工船舶的浮性、稳性及耐波性等性能各不相同,船舶的设计抗风能力、设计工作工况等有差别。
海上施工作业对沉桩及风机安装使用的起重船及其他辅助船舶的适应性要求较高,风力、风速及波浪条件超过一定范围船舶将无法正常施工,船舶的锚泊定位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3)风机厂家供货:本项目所在海域风机安装窗口期较短,若风机厂家未能按施工进度安排正常供货,将对本项目首批风机发电机时间及总工期产生较大影响。
4)开工时间节点:根据南海海域水文气象资料,海上施工窗口期集中在3月-10月,冬季施工窗口期较少,因此合理的选择开工节点对总工期的影响较为明显。
5.船机设备保证措施有哪些?1、船机设备调度和管理① 制定船机设备使用的最优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根据工程量、结构特点、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选择施工设备并合理布置。
② 机械设备施工时必须根据原有生产厂的规定,按技术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由专业操作人员在机(车)长的负责统一指挥下进行,并要有技术和安全人员监护。
③ 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后,必须经调试、试运转,由专人负责对设备进行验收签证,在设备明显处挂上“验收合格”牌,“机械性能”牌后方可投入施工生产运行。
2、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① 资料的管理。
建立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使用台帐,以检测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安全运行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台帐有下列几方面的内容:A 外租机械设备的租赁使用协议书或合同书。
B 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责任协议(出租与承租双方)。
C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机操工、驾驶员、起重工和指挥员)的登记名册。
D 机组人员上岗操作的安全技术交底书。
E 机械设备定期检查资料和设备隐患整改单以及整改情况记录。
F 设备的运行台时、班次的签证单。
① 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A 机械设备方确保以完好的机械设备提供给施工现场使用。
带“病”的机械设备及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B 施工现场负责为机械设备进入现场作业安排提供作业区域、道路、水电、临时机棚或场地等必需的条件,并消除对机械设备作业妨碍或不安全因素,需夜间作业的设置充足的照明。
C 机械设备进入现场的作业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向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及技术措施的书面交底。
6.沉桩注意事项?(1)启锤沉桩前,应下放吊锤吊钩使吊锤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锤子上部卸扣与水平方向呈45°,沉桩全过程应始终保持此状态。
当吊机吊钩的下落速度不及沉桩速度时,应进行间歇停锤。
沉桩全过程信号员应始终观察吊钩、吊绳的状态,及时发出指令。
(2)沉桩初始打击能量必须小能量间断轻打,避免能量过大溜桩,并防止产生偏心锤击,确保沉桩安全和施工质量。
当桩贯入度正常,各项操作无误后,逐渐加大打击能量。
当贯入量与打桩分析差别较大时,现场主要工程师应组织技术人员分析,适度调整打击能量。
(3)开始沉桩前三锤必须实施单击,每击一锤后即停锤。
观察检查贯入度、桩垂直度变化、桩身与导向轮的接触情况,定位导向平台的变位情况等等。
确定无误后再持续沉桩。
(4)密切关注地质变化,与勘探资料进行对照,当桩底标高接近软弱土层(如淤泥质土层)时,必须减小锤击能量及锤击速率,必要时采用单击或2、3连击,同时适当减小吊机松绳量,防备出现“溜桩”现象,及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