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改造建设工作总结第一篇:校舍改造建设工作总结今年,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同时在村委会的热情参与中,我镇小学的校舍改造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万付小学的新校舍终于在全社会的热切期盼中竣工了。
万付小学新校舍的落成标志着我镇完全小学消灭了危房的现状,为万付村的孩子们提供了全新、优美的学习环境和成长乐园。
1、领导重视建设,工程质量提高。
县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万付小学的校舍建设工作,不论是项目的争取,资金的统筹,新校址的选择,还是工程的招标、施工,都倾注了领导们的心血。
在县教育局领导们的管理、监督下,工程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工程的进度也按期完成。
2、教师参与建设,美化绿化校园。
新校舍主体工程建好以后,万付小学的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按照县教育局的校园布置要求,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美化、绿化校园。
他们整平了操场,栽下了树苗;张贴了标语,布置了教室,确保在新学期开学之时交付使用。
虽然学生未入,那种浓浓的教书育人氛围却充满着整个校园。
3、镇村积极支持,建设顺利进行。
青云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合县教育局做好万付小学的选址征地工作,他们会同县教育局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眼长远,科学规划,为万付小学的新校址提供足够的土地资源。
万付村委会为此也以极大的热情支持万付小学的施工建设。
4、工程质量优良,各项指标达标。
工程建设在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监督之下,工程承包方严格按照承建合同,不论从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还是工程的结构,都符合验收要求标准。
5、下湾小学的围墙在县教育局的直接主持下,如期保质竣工,实现了我镇完全小学校校有围墙的校舍建设发展目标。
第二篇:淮滨县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情况汇报3淮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情况汇报(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七日)近年来,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成效显著,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现将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截至2014年底,我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3所(含教学点144个),在校生199962人。
全县中小学校校舍面积共807751平方米,其中中学395834平方米,小学411917平方米。
按照上级要求,2014年,县教体局对全县中小学危房按程序、按要求、按标准进行了核查和鉴定。
至2014年年底,全县中小学校有危房面积348673平方米,占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43.1%。
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后,特别是2014以来,县教体局积极争取、多方协调,共争取校舍建设资金8514万元,资金总量连续3年位居全市各县区前列。
2014年度,比我市其他县区多争取资金785万元,全县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
2014-2014年,全县共完成校舍建设投资5177万元,新建校舍102640平方米,消除危房190460平方米,涉及农村中小学校339所。
完成了17所农村寄宿制初中改造任务,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至少建成一所寄宿制初中的目标。
全县农村中小学危房比例从2014年的43.1%下降至12.2%,近10万中小学生搬进了宽敞、明亮、安全的新校舍。
县教体局多次受到省、市校安办表彰。
此外,为缓解城区学生入学压力,县教体局多方努力,于去年10月中旬启动了东区学校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500余万元,教学楼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外部装饰工程。
2014年,我县校舍建设预计投入资金4100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3337万元,其中县政府自筹资金730万元,涉及学校153所。
县教体局正在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做好招投标前的准备工作,预计5月份将全面开工建设。
二、主要工作措施(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
县四大家领导对中小学校舍安全高度重视,对工程实施情况给予了高度关注。
分管教育的朱华光副县长多次到学校现场办公,研究校舍安全工作。
县教体局、财政局、建委、发改委等部门有分工、有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及时解决工程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为做好校舍安全工作提供了领导保障。
(二)实行阳光工程,接受社会监督。
我县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行项目公示制度,涉建项目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由县招标办实行公开招标,纪检、监察、检察、审计部门全程参与。
工程竣工后统一挂牌,项目负责人、施工队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监理监督人员姓名都按要求镌刻在项目标志牌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健全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水平。
县教体局相继制定了《校安工程质量奖惩办法》、《校安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等管理办法,并把相关条文充实到工程建设合同,有效增强了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受到了市局和兄弟县市的高度评价。
为提高项目学校监管水平,杜绝消极监管、不作为现象,县教体局邀请县质检站、监理公司专家对项目学校校长、项目管理责任人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且与乡镇中心校、项目学校签订质量监管目标责任书,确保每个监管人员责任清晰、履责到位。
(四)严格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一是严把材料进入工地关。
每一批次的原材料都要进行试验检测,学校监督员、监理人员、质检人员、工程技术员共同参与,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二是实行以监理公司为主、职能部门和学校督查验收相结合的监理机制。
聘请专业监理,长住工地监督施工,每个工作面、拌和场都有监理人员旁站监理。
三是做好检查评比。
采用定期检查和随机督查相结合的办法,组织人员对全县项目工程进行检查评比。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该处罚的严厉处罚,该纠正的立即纠正,该返工的坚决返工。
四是严格执行验收标准,把好竣工验收关。
对隐蔽工程、主体工程、安装工程、装修工程实行分段验收。
要求项目学校安排专人对重要、隐蔽工程录像存证,以便随时查阅。
项目竣工使用前,监管人员深入现场,检查观感,抽查实体,核查资料。
把隐患消灭在交付前,把问题消灭在萌芽前,确保把校安工程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工程、放心工程。
三、存在问题一是新增危房多,改造任务重。
不少农村学校校舍陈旧,且大多为土木结构,稍遇自然灾害,就会出现新的危房,致使改造的任务重,压力大。
二是农村部分中小学特别是教学点由于涉及布局调整和新校选址等问题,相关村与村之间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且按照上级要求,撤并学校不列入改造计划,无法筹措改建资金,处于建不成又撤不掉的困境,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是个别乡镇村委存在随意处臵、侵占撤并学校资产现象。
四、今后打算一是继续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我县校舍建设资金的支持。
二是加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力度,把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与学校布局调整紧密结合起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是继续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总之,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实现和谐教育、公平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人大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指导,指出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解决,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规范。
第三篇:学校校舍建设工作总结山区中学的璀璨明珠——*市*中心学校校舍建设工作总结在大别山腹地、举水河源头、全国“菊花之乡”和“油茶之乡”,有一所普通的农村寄宿制中学,她就是——*市*中心学校。
近年来,学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育人水平,在校园环境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省督学**曾先后两次来学校视察工作,当他第二次来校看到学校校园面貌今昔的巨大变化时,惊叹不已,高度称赞*中心学校是“山区中学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市语数外三科联赛中,学校取得了连续九年团体总分跻身*市十强学校行列的佳绩。
升入**的**同学2014年被保送到北大实验班学习,升入**的**同学曾经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一个学生代表参加了团中央代表大会并在2014年高考中以**市文科状元的成绩被清华录取。
升入*一中的*、*两位同学分别于2014年、2014年在高二年级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开创了*市向科技大少年班输送人才的先河。
学校在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讲坛上交流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经验,在*市交流了推广素质教育的经验,在*市交流了师德师风建设的经验,并高水平承办了*市教研教改经验交流现场会、*市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场会、*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现场会。
学校先后被湖北省电教馆评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科研基地实验学 1 校”、“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被*市政府评为“示范学校”、“普九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荣获*市教育局颁发的“教育综合先进单位”和“教育教学质量奖”。
三年来,*中心学校坚持校舍建设“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生活,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和谐校园建设”的工作宗旨,投资近500万元大手笔加强校舍建设,使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
2014年,兴建了学校的第二栋教学楼,改善了教学用房紧张的局面。
2014年,学校开展安居工程建设,兴建一栋五层共有30套住房的教师宿舍楼,30户教师住在其中,优雅舒适;同年,学校还兴建了气派的学校食堂,完善了配套设施建设,彻底改善了过去学生打饭日晒雨淋的问题。
2014年,学校兴建了办公大楼,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改造了两栋男生宿舍,在*市农村中学中率先实现了每栋学生宿舍都有洗漱间和卫生间的目标。
可以这样说:在*镇,最美的环境是校园;在*中心学校,最靓的风景是教师宿舍和师生食堂及学生宿舍。
一、党政领导重视,落实政府行为加强学校的校舍建设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是党委政府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山区与城镇地区教育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
党委政府站在“科教兴国”和实践“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高度,进一步明确办好学校、发展教育是党委政府应尽的工作责任的意识。
积极牵头协调,制订学校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强化建校的政府行为。
优先考虑学校征用土地,下到村组并深入到农户家中做工作,解决了学校建设征用土地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
在工程报建手续办理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简化了工程报批手续和程序。
支持学校的工程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给予减免。
监督工程建设质量,从图纸的设计到工程的施工建设,都严格把关,做到责任到人。
二、争取多方支持,积极筹措经费加强校舍建设,难点在资金。
*中心学校充分认识到改善办学条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摒弃坐等上级拨款的保守消极思想,在困难面前不妥协、不气馁、不动摇,采取“向上争,社会捐,自己挤”等多种方法积极筹措资金。
学校一方面积极向上反映校情,说明困难,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多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多给学校安排项目资金,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对外联络,大力争取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建校,同时动员全镇广大教师群策群力,鼎力支持学校的校舍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