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基础》重点梳理(2013年6月 陈辰编)第一章 引述一、空气动力学基本变量1.压强——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正压力dAdFp dA 0lim→=(0dA dA →)其中:L dA l <<<0,l 为分子间距,L 为特征长度(如弦长、展长、直径等)压强具有点的属性:无粘流体,流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均是各向同性的,即压强值与受压面的方位无关。
2.密度——单位体积内的质量dvdmdv 0lim→=ρ(dv 不能趋向于0)密度具有点的属性。
3.温度kT KE 23=温度具有点的属性。
4.流动速度 5.切应力6.完全气体状态方程 (1)所用假设①它的分子是一种完全弹性的微小球粒; ②分子除彼此碰撞瞬间外没有作用力;③分子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微粒的实有总体积和气体所占空间相比可忽略不计)。
(2)完全气体状态方程R 为通用气体常数,其数值为)/(831522K s m ⋅;m 为所研究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T 为绝对温度(K)。
如将m R /改为R R 为气体常数。
7.单位二、空气动力及力矩 1.空气动力的来源(1)物体表面的压力分布;(2)物体表面的剪应力(摩擦应力)分布。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剪应力相切作用在物体表面且与运动方向相反。
2.R 的分解(1)投影到风轴系L :升力(垂直于∞V );D :阻力(平行于∞V ) (2)投影到体轴系N :轴向力(垂直于弦长c );A :法向力(平行于弦长c ) (3)风轴系与体轴系之间关系⎩⎨⎧+=-=ααααcos sin sin cos A N D A N L (迎角α——弦长c 与来流速度∞V 之间的夹角) 3.空气动力与力矩表达式 (1)单位展长的法向力与轴向力:()()⎰⎰-++-='TELE l l l TE LEu u u ds p ds p N θτθθτθsin cos sin cos()()⎰⎰+++-='TELE l l l TELEu u u ds p ds p A θτθθτθcos sin cos sin (2)单位展长的前缘力矩:()()[]⎰--+='TELEu u u u u LEds y p x p M θτθθτθsin cos sin cos ()()[]⎰+-+-+TELEl l l l l ds y p x p θτθθτθcos sin sin cos4.力与力矩的无量纲系数 (1)动压的定义221∞∞∞=V q ρ,∞∞V ,ρ为物体远前方的密度和速度。
动压具有压强的量纲。
(2)力与力矩的无量纲系数 ① 升力系数:Sq L C L ∞=;② 阻力系数:S q D C D ∞=;③ 法向力系数:Sq N C N ∞=④ 轴向力系数:Sq A C A ∞=; ⑤ 力矩系数:Sl q MC M ∞=⑥ 压强系数:∞∞-=q p p C p ⑦ 表面摩擦力系数:∞=q c f τS ——参考面积,l ——参考长度,∞p ——来流大气压。
注意:三维物体用大写字母表示,二维物体用小写字母表示。
(3)积分形式的力与力矩系数几何关系:)1(,sin ,cos c S ds dy ds dx =-==θθ① 法向力系数:()⎥⎦⎤⎢⎣⎡⎪⎭⎫ ⎝⎛++-=⎰⎰cc l l f u u f u p l p n dx dx dy c dx dy c dx C C c c 00,,,,1② 轴向力系数:()⎥⎦⎤⎢⎣⎡++⎪⎭⎫ ⎝⎛-=⎰⎰c l f u f c l l p u u f a dx c c dx dx dy C dx dy C c c 0,,0,,1 ③ 前缘力矩系数:()⎢⎣⎡⎪⎭⎫ ⎝⎛++-=⎰⎰c l l f u u f cl p u p LEm dx dy c dx dy c xdx C C c c 0,,0,,2,1⎥⎦⎤⎪⎭⎫⎝⎛+-+⎪⎭⎫ ⎝⎛++⎰⎰dx y c dx dy C dx y c dx dy C l c l f l l p cu u f u u p 0,,0,, (4)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法向力系数、轴向力系数之间的关系⎩⎨⎧+=-=ααααcos sin sin cos a n da n l c c c c c c 三、压力中心1.定义——总空气动力的实际作用点(或者使空气动力力矩为零的点)。
2.力矩的正负规定:使机翼抬头(使迎角增加)力矩为正,反之为负。
3.压力中心的位置注意:(1)当迎角较小时,N L '≈',则L M x LEcp ''-≈; (2)当升力为零时,压力中心在无穷远处。
(此时用压力中心很不方便) 4.翼型上3种等效的力和力矩系统(1)3个力矩之间的关系:L x M L cM cp cLE'-='+'-='4/4(2四、量纲分析1.量纲独立量与量纲不独立量 (1)定义:一个物理量的量纲能用其他物理量的量纲组合来表示,即其量纲能写成其它物理量量纲的指数幂乘积的形式,则称此物理量为量纲不独立量,否则称为量纲独立量。
(2)独立量纲量数目:在一般流体力学中,独立量纲量的数目4≤个。
① 对于流体运动学问题,独立量纲量只有2个;② 对于不可压缩流动力学问题,不讨论热交换及温度场时,独立量纲量为3个; ③ 其它一般的流体动力学问题(涉及热交换及温度场),独立量纲为4个。
2.量纲分析步骤(白金汉π定理)(1)设N P P P ,...,,21为全部变量,其中N 为物理变量的个数,变量间的关系为()0,...,,211=N P P P f (注意:将函数关系写成隐函数形式); (2)确定基本量纲个数K ;(3)物理关系可被重被重新表达为K N -个无量纲量的关系:()0,...,,212=∏∏∏-K N f ; (4)选择重复变量K ,重复变量必须包括所有K 个基本量纲;(5)写出i ∏的函数隐函数表达式,其中含有K 个重复变量再加上另一个物理量;()12131,,...,,+=∏K K P P P P f ; ()22132,,...,,+=∏K K P P P P f ;⋅⋅⋅⋅⋅⋅()N K K N P P P P f ,,...,,215=∏-;(6)写出i ∏的连乘积形式。
3.物体在给定迎角下的量纲分析结果()=⇒=⎪⎪⎭⎫⎝⎛∞∞∞∞∞∞∞∞0Re,,0,,22212M C f a V c V S V R f R μρρ∞∞∞=μρc V Re ——来流雷诺数;∞∞∞=a VM ——来流马赫数;∞M Re,——相似参数 若迎角α变化,则力和力矩系数还是α的函数。
五、流动相似性1.流动动力学相似条件(量纲分析结果) (1)两流动中物体和任何固体边界几何相似; (2)两流动的相似参数相同。
注意:① 许多空气动力学问题中,Re 和∞M 是两个主要的相似参数(风洞实验主要保证); ② 动力学相似下物体上的升力、阻力和力矩系数相同(风洞实验有效的关键之处)。
六、流体静力学(浮力) 七、流动类型1.连续介质与自由分子流动(1)分子平均自由程λ——分子之间互相碰撞的平均距离(2)连续流动——d <<λ(d :物体特征长度) (3)自由分子流——d ≈λ 2.无粘流动与粘性流动 (1)3.不可压缩流动与可压缩流动 八、边界层引论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程一、流体模型1.线、面、体积分之间的关系 (1)斯托克斯定理:()⎰⎰⎰⋅⨯∇=⋅SCd d S A S A(2)散度定理:()⎰⎰⎰⎰⎰⋅∇=⋅VSdV d A S A(3)梯度定理:⎰⎰⎰⎰⎰∇=VSpdV pd S2.三个基本物理原理:质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3.三种流体模型 (1)有限控制体模型 1)固定的控制体特点:① 固定于空间,位置、形状、大小不变;② 流体质点可穿越边界; ③ 边界上有力的相互作用; ④ 边界上有能量、热量的交换。
2)运动的控制体特点:① 随流体运动,位置、形状、大小会变化;② 没有流体质点和质量穿越边界(质量不变); ③ 边界上有力的相互作用; ④ 边界上有能量、热量的交换。
(2)无限小流体微元模型 特点:①②4.速度散度的物理意义5.流场描述二、实质导数(随体导数) 1.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2.实质导数 (1)1⎪⎭⎫⎝⎛∂∂t ρ和DtD ρ的区别 1⎪⎭⎫⎝⎛∂∂t ρ——固定点1处密度的时间变化率; DtD ρ——指定流体微元运动通过空间时它的密度时间变化率; (2)实质导数:()∆⋅+∂∂=V tDt D 其中:t∂∂——当地导数,固定点的时间变化率;∆⋅V ——迁移导数,流体微元在流场中从一处运动到另一处引起的时间变化率;适用范围:① 任何坐标系;② 能应用于流场中的任何变量。
三、连续方程1.质量流量和质量通量的概念(1)质量流量——每秒穿过面积A 的质量:n V 表示速度垂直于面积A 的分量) (2)质量通量——单位面积上的质量流量:2.连续方程(适用于任何三维、非定常、有黏/无黏、可压缩/不可压缩流场)(1(23.几种特定条件下的连续方程 (1)定常流:0=⋅⎰⎰Sd S V ρ,()0=⋅∇V ρ(2)定常不可压缩流:0=⋅⎰⎰Sd S V ,0=⋅∇V(3)定常管流:⎰⎰⎰⎰⋅=⋅11S S d d S V S V ρρ(4)一维定常管流:222111A V A V ρρ= (5)一维定常不可压缩管流:2211A V A V = 四、动量方程 1.动量方程(1)积分形式(矢量方程):=⎰⎰⎰V dV Dt D Dt D V M ρ注意:⎰⎰⎰∂∂V dV t V ρ与⎰⎰⎰VdV Dt DV ρ的区别 (2)微分形式:(3)定常不可压缩流(忽略体积力):2.几个量总结 (1)⎰⎰⎰∂∂VdV t ρ——流动特性的非定常波动引起的质量时间变化率;(2)⎰⎰⎰∂∂VdV t V ρ——流动特性的非定常波动引起的动量时间变化率; (3)⎰⎰⋅Sd S V ——穿出封闭曲面的净体积流量;(4)⎰⎰⋅Sd S V ρ——穿出封闭曲面的净质量流量;(5)()V S V ⎰⎰⋅Sd ρ——穿出封闭曲面的净动量流量;(6)⎰⎰⎰VdV f ρ——作用在控制体上的体积力(f :单位质量的体积力); (7)⎰⎰-Spd S ——作用在控制体上的表面力;五、动量方程应用(二维物体阻力计算) 1.控制体的选择(如图)2.控制体和控制面上的参数特性 (1)ab 和hi 边上 3.空气动力表达式()⎰⎰⎰⎰-⋅-='abhiaSpd d S V S V R ρ(矢量方程)4.阻力(单位展长)表达式六、能量方程1.物理原理——热力学第一定律 2.能量方程的积分形式其中:e ——内能;22V e +——单位质量的总能;3.能量方程的微分形式七、用实质导数表示的基本方程 1守恒型(散度型) 2非守恒型有些空气动力学问题的数值解,守恒型方程得到的解更精确(CFD应用) 八、迹线、流线和染色线 1.迹线(1)定义:一个指定流体质点(流体微元)的运动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