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团结拼搏全面完成各项商务目标---徐志龙同志在全县半年商务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医药名县、文化大县,打造健康之乡”的发展理念,按照省市商务部门确定的目标任务,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商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各项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主要成绩及存在的1、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出口需求有所扩大元至6月份,全县进出口完成2122万美元,同比增长35.5%,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增速全市第五。
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服装、纺织品出口稳定增长,初级产品、一般贸易有所下降。
2、社会消费日趋旺盛,城乡消费市场活跃元至六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49亿元,同比增长26.48%。
从地域上看,城镇完成21.34亿元,同比增长29.65%,乡村完成5.15亿元,同比增长14.82%。
从行业上看,批发业完成6.1亿元,同比增长29.32%,零售业完成16.97亿元,同比增长30.13%,住宿业完成1.46亿元,同比增长6.95%,餐饮业完成2.19亿元,同比增长7.55%。
3、吸引外来投资,内资明显好于外资全县已完成外资47万美元。
在谈外资项目一个,总投资500万美元。
后段即将开工的李时珍医药集团三期工程将有800万元外资,其它企业预计可完成200万美元。
引进省外资金36.87亿元,涉及企业9家,已到资6.2亿元,同比增长15%。
4、加大项目投入,市场体系建设明显加快自我县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后,我局快速行动,结合全县“十二五”商务发展规划,依据省市会议要求,编制项目30个,其中建设项目22个,其它项目8个,精编成册上报省厅市局备案。
我县建材市场、成隆食品公司冻库、机械化屠宰场人工湿地、百佳仓储的配送中心、千头奶牛肉牛基地、梅花鹿养殖观光基地等一批项目已报市商务局和省商务厅,并纳入了重点支持对象。
5、拉动内需措施得力,惠民工程深入民心全县截止6月30日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67291台,销售金额达到3亿8226万元,发放补贴资金4813万元。
其中今年元至6月销售48296台,销量是去年同期的1.2倍;共计审核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料512份,发放补贴资金14.1万元。
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量和补贴资金的发放量均居全市第三位。
半年销售生猪79855头,销售额1.36亿元。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利用外资难度加大。
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许多企业投资欲望降低,多数持慎重和观望的态度,对外扩张的信心和能力减弱,投资方资金周转困难,滞缓了在谈和签约项目的签约和实施。
2、产业对接力度不强。
目前试验区建设方面存在着政府热、企业冷,部门热、民间冷的现象,一些单位和乡镇不主动出击,存在着等项目、捡项目的思想,积极性下降,对接力度不大。
3、外经贸工作相对滞后。
外贸出口虽有所突破,但进出口总量与我县工业园区建设规模不适应,实现进出口实绩企业少,结构不合理,后劲不足;外经工作虽发展较快,但起步晚,对外合作力度还不够大。
4、商务执法力量不强。
商务执法职能众多,但目前执法力量薄弱,经费少,还有一大部分商务执法没能启动。
5、企业的稳定和安全形势严峻。
一是涉军群体人员多,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下岗职工待遇低,不稳定因素增多;三是未改制企业非常困难,安全生产隐患整改资金跟不上要求。
整个商务系统维稳压力未减,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二、主要措施及作法(一)加大力度,突出项目,加快“试验区”对接一是项目对接有进展。
自我县列入首批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后,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编制了《蕲春县商务局对接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商务项目汇编》,对所有项目落实到承办单位、责任领导、责任股室。
同时坚持每月一次汇报、每季一次结账。
局领导每月上一次省厅,积极争取支持。
县成隆食品有限公司无害化处理及人工湿地建设项目已得到德国萨克森州肯定,无害化处理设施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二是网点规划有载体。
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河西经济开发区的要求,加大河西商贸网点的规划布局工作,使其成为全县商业副中心。
对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主动与有意向的投资业主进行沟通,已与7名回乡创业人士和8名县内流通业主达成投资意向。
三是农超对接有突破。
在省厅的指导下,我局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顺利将县紫苏油公司的系列产品成功对接进入武商、中百平价超市、徐东平价超市等大中型商场超市,并获得了76家相关企业的认可,使该企业每月新增40万元以上的销售额。
四是定点屠宰有变化。
已有张榜、蕲州、向桥三个食品所半机械化屠宰场的场址已得到落实;县牛羊定点屠宰场、卤制品集中加工区已得到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成为全省食品安全现场会的参观点;八里食品所征地5亩,土地平整已经完成,赤东等新屠宰场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望下半年得到落实。
(二)加强服务,扩大内需,市场建设稳步推进一是抓好市场体系建设工作。
1、借推进试验区建设之机,积极与张榜、刘河、檀林等乡镇联系,启动当地商贸中心和农贸市场建设。
2、有效进行市场监控,在中美超市、百佳超市、国联电器、一农贸市场等地建立了市场监测联系点,重点抓好我县日常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市场的供求调控。
3、精心组织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经营专项行动。
按省商务厅、市商务局通知精神,对我县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经营责任体系和安全生产经营长效机制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重点狠抓了农(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商贸经营单位和屠宰加工行业两个领域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二是积极开展“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首先是家电下乡形势较好。
今年我们紧锣密鼓地召开了全体备案店老板参加的全县家电下乡工作会议,配合县财政抓紧落实家电下乡商家直接垫付新政策,除我们采取电视新闻、飞字、挂横幅、发宣传单、张帖公告等多种形式外,还引导商家搞有奖促销、宣传车巡游、搭台唱戏、送政策上门等方式,大力开展政策宣传,诱动了又一轮的消费热潮。
目前,全县共备案登记销售网点237家,其中县城68家,农村169家,家电下乡备案店已遍布全县15个乡镇。
其次是万村千乡后劲充足。
年初根据实际,将今年工作重点放在稳定提高农家店的配送比例、整改店容店貌上。
为此,组织农家店主进行相互学习、召开店主培训会议、举办配送员培训班等,对不符合要求的建立整改台账,实行消号制,责任到小组到了人,确保农家店形成良性发展。
目前,绝大部分农家店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全县上半年新申报验收农家店30家。
(三)夯实基础,挖掘潜力,外经外贸亮点频现1、开展调查摸底,摸清外贸进出口资质企业家底。
3月份,对全县所有外贸出口企业进行了一次调研,分企逐厂建立了动态档案;明确了抓大扶小、逐步壮大外贸队伍、优化产品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指导思想,推动出口大户向加工贸易大户转变,从而带动进出口双向增长。
2、强化政策支持,促进企业开展对外贸易。
先后3次到省商务厅,给相关领导搞好汇报,争取上级项目支持。
3月份,蕲春步步盈贸易公司直接出口3万美元,首次实现了零的突破,下半年,有望实现20万美元的出口业绩;在我们的指导下,圣基服饰出口同比增长112.25%,赛尚服饰同比增长66.59%,中德线业同比增长920%,虎牌链条同比增长49.47%;同时,对燕加隆、全方位电子、八星照明等出口下降企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引导他们调整出口结构,树立出口信心。
这些企业也制订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3、紧抓机遇,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今年以来,我们大打李时珍品牌,以我县众多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引导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向我县转移,加快服装、鞋类、机械制造、医药、绿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以前,我县大多数企业对加工贸易的概念不清,没有认识到加工贸易好处。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加工贸易工作相当重视,多次上门进行沟通,宣讲有关加工贸易的知识,促使企业尽快实现成功转型,预计今年加工贸易额将为我县外经工作带来新的亮点。
(四)强化宣传,规范市场,商务执法有条不紊一是加大宣传、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商务形象。
为了扩大12312商务服务举报投诉热线在广大群众中的知名度,执法大队与各乡镇执法人员分别于元旦、春节、端午,利用宣传车、发放宣传材料、电视宣传报道多种方式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暨12312商务举报投诉热线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部分酒类经销商主动上门要求执法大队提供酒类产品鉴别服务。
上半年执法大队为酒类经营者进行酒类法规培训一次,增强酒类经营者知法守法意识。
为严厉打击病害猪肉上市流通,确保人民吃上“放心肉”,4月17日我们将90公斤病死猪肉公开在成隆公司焚烧车间销毁,县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此举在全县反响很大。
二是加大力度,强化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对全县生猪屠宰和肉品流通市场监管实行两手抓:一手抓私屠滥宰源头治理,一手抓肉品流通秩序整治。
重点加强了外埠冷鲜肉市场整顿。
我们借“双汇”瘦肉精事件,争取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冷鲜肉经营行为的通知》,端午节期间,对全县冷鲜肉进行了整治,没收(扣押)违规冷鲜肉160公斤,下达整改通知5份,行政拘留1人,全县冷鲜肉经营秩序有了进一步规范。
半年来,取缔私宰点1个,没收屠宰工具5套,没收私宰白条肉200多公斤、跨区域流通猪肉800公斤,重点打击了株林许丙文、横车徐德宝、养猪户冯小锋等人违法行为。
对城区中小学食堂猪肉使用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对城关高中违法使用私宰白条肉进行了立案处罚。
半年来共立案5起,罚款5000元,有效地打击了私宰行为,理顺了肉品流通市场秩序。
为确保群众喝上“放心酒”,我们不断完善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工作,在推行酒类流通全程监管上下功夫,重点检查酒类经营者在流通环节使用《酒类随附单》情况,特别是对各品牌白酒总经销对二级批发商及零售商的《随附单》发放使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对城区各酒类经销店、餐饮店、付食店实行拉网式检查,半年来对285家酒类经营者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对无《随附单》的白酒经销商依法进行了封存、暂扣。
半年来暂扣违规经营白酒31件,立案3起,查处没收假冒伪劣白运边酒30件,涉案金额1.5万元。
我们严格按《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对成品油市场进行检查,对群众举报案件或较重大的案件,联合消防、安监、工商等职能部门联合执法,重点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油灌车非法经营,共立案4起,拆除电脑计量设施2套,对2家超范围经营的加油点实施了行政处罚,对群众举报的5件违法经营案件全部查处到位,重点查处了汽运公司加油站,桐梓梅礼勇加油点,以及刘河梅晓君加油点违规经营行为,半年来成品油市场处罚达到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