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是:电磁炮的原理及线圈炮的制作;难点是:线圈炮的原理及制作。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量规
Ⅰ.知道线圈炮的组成材料
Ⅱ.成功制作并发射线圈炮
Ⅲ.知道电磁炮的原理及分类
优秀:完成ⅠⅡⅢ
良好:完成ⅠⅡ或ⅠⅢ或ⅡⅢ
及格:Ⅰ或Ⅱ或Ⅲ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一:创设情景
教师活动1
播放一小段关于《变形金刚2》的视频,然后使学生回答:视频中的人类利用什么武器打败了正在破坏金字塔的霸天虎呢?学生活动1 观看视频
回答:电磁炮
紧接着,再播放一段关于“中国电磁
炮上舰试验成功”的消息,使学生初
步了解我国在电磁炮方面取得的成
果。
活动意图说明:
利用视频引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迅速进入课堂。
让学生了解我国电磁炮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活动二:新课讲解
教师活动2
利用PPT展示电磁炮的实物图,并使
学生思考:电磁炮强大的动力来源是
什么?
一、电磁炮的原理
验证学生的猜想:铜棒静止在平行导
轨上,在电或磁的作用下能否使铜棒
运动起来?播放实验视频,使学生观
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2
回答:与电或磁有关
观看演示实验,回答问题:
(1)铜棒没有动;
实验1
:将磁铁放置在铜棒附近,
观察铜棒是否运动;
实验2:将平行导轨、开关、电源
利用导线连接起来,闭合开关,观察
铜棒是否运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使铜棒运动
起来呢?
现场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的实验,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
象。
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以下两组实
验:(1)当条形磁铁慢慢靠近小磁
针时,观察小磁针的运动情况;
(2)将小磁针放置在一段导线附
近,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的运动情
况。
二、电磁炮的类型
展示电磁轨道炮的工作原理图,并与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图
进行对比,强调从原理到现实的技术
变革。
(2)铜棒没有动
猜想:同时有电和磁时,铜棒才会动起来。
观看实验,发现铜棒由静到动;在学案上填
写电磁炮的工作原理
描述实验现象:
(1)条形磁铁靠近小磁针时,小磁针开始旋
转;
(2)闭合开关,小磁针开始旋转
回答学案2.1的问题
了解电磁轨道炮的工作原理
过度:如何让炮弹获得更大的动力呢?
向学生阐明现实中增大电流的难度比较大,人们选择增加磁场。
如何增加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呢?将导线缠绕起来,称为螺线管(线圈)。
展示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图
提问:想一想,构成线圈炮的实验材料有哪些?(线圈、铁钉、电源、导线、灯泡)分析学生的答案。
三、实验:制作线圈炮
实验步骤:
1. 分发材料包,提示学生根据学案中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 展示学生作品
3. 用导线将螺线管与电源连接起来,观察铁钉的运动情况回答:增大电流或磁场
回答学案2.2的问题
了解线圈炮的工作原理
回答问题
检查材料包,参考学案,按照实验步骤制作电磁炮
分享与交流制作经验
观察实验,并与自己的电磁炮进行对比
线圈炮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展示“简易电动机”的图片,并提问:线圈为什么会转动?与电池相接触的材料是金属还是磁铁?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实践(实验)教学特点撰写)
1.本教学设计利用电影《变形金刚2》中的片段引出电磁炮,既能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本教学设计还涉及到我国电磁炮的发展状况,以上两个环节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树立科教兴国的中国梦。
2.本教学设计包括讲授和学生实验两部分,在学生了解电磁炮的原理后再通过动手制作电磁炮,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比较于以往的小组实验,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材料包,在实验中体会学习与探究的快乐,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学习观。
3.本教学设计将学案融入课堂,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模式。
同时,即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将学习材料及时发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1.本节课电磁炮的原理是电、磁间的相互作用,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生活感受很少,在教学时如果用简单的几个实验演示就说明电磁炮的工作原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动态演示过程,方便学生理解;通过此过程将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整节课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本节课利用每次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步骤分明,并结合实验,让学生体会探究科学问题的正确方法。
本节课注重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解释电磁炮的原理时,除了展示动态图以外,还可以利用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