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徐州奎山公园规划设计

浅析徐州奎山公园规划设计

南京艺术学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姓名:姚盼
准考证号032309152025
专业方向:艺术设计(环艺方向)
论文题目:浅析徐州奎山公园规划设计指导教师:
2011年10月
南京艺术学院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浅析徐州奎山公园规划设计
【内容提要】此项目清楚的表明了,通过对自然、人文、城市文化的延续性来创建一个新空间、新生活、新享受的生态休闲的场所。

集中展示了徐州本土周边地区特色干湿自然植物形态。

是集休闲、游览、观景为一体的现代都市生态公园。

这是一个统筹全局且思想深刻的解决方案。

它使角隅焕发光彩,在一个繁忙的城市背景里提供一个充满绿色、树荫和宁静的避风港。

【关键词】自然更生人文生态发展
一、概况分析
1.奎山公园的地理位置:
奎山公园位于徐州市泉山区,地段西部南部是解放路,地块北部则为老城区。

处于环城公园带上,四周有风景秀丽、功能齐全的云龙湖、云龙山、淮海纪念塔、动物园,为游客提供比较完善的服务。

奎山公园是一个老公园,由于自身原因虽处于繁华地段并没有吸引大量游客来此游玩。

但此区域周边紧邻居住小区,附近无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中心区域,因此满足市民休闲健身是此项目主要需求。

同时突出这一地段的优势并注重整个城市的生态绿轴及景观的延续性与整体性。

2.现状:公园用地被众多单位占用,园内植物品种众多,种植杂乱。

北部有较高的山地,并且山上有宗教建筑,山上植被主要以侧柏为主,比较单一,上山的路径较少,无主干道,交通不流畅。

3.规划性质及理念:集休闲、游览、观景为一体的现代都市生态公园景观的实用性,景观首先满足功能和实用性。

与基地环境相协调,同时满足多种活动,从精神上进行统筹,给人留意想象空间。

景观的多样性,在保护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提供多样性空间,大量采用乡土植物,彰显乡土气息。

让优美的环境与周围的环境共荣。

景观的延续性,自然、人文、城市文化的延续性,植物、人、动物,所有都为自然之子,只有热爱并敬畏自然才能获得最终意义上的自省。

二、整体布局的思考
根据徐州市园林局提供的地形范围红线用地为163.14亩。

规划的奎山公园方案以解放路沿线展开的,公园的主路口设在解放南路,对应的是淮海纪念塔的大门,在公园的主入口的西侧设置了一个停车场,东侧则设置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餐饮街。

餐饮街的建筑风格以江南园林、民居为主。

以三四层为主的布局。

在餐
饮街与公园之间设置一个入口缓冲带,与公园的主题广场相连接,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优美延伸。

公园主入口的北面是“星辰广场”从主人口经过一段台阶通道便到达了星辰广场的“前厅”--“四象台”,一个以中国“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文化为背景的休息平台,以此来阐释灿烂的中华悠久的文化。

穿越“四象台”映入眼帘的是以星宿轮为地坪雕刻的圆形图案即“星辰广场”。

该广场主要介绍我国古老的“星宿”文化而引进的“奎星”的相关传说。

并在其广场中心设立了一个浑天仪用于观赏。

广场两侧精心设计的花坛结合地面铺装及大草坪,给人可以依靠的轻松感和安全感。

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并不是仅仅用简单的外在形式就可以表现得。

而应该充分体现在内在的精神元素,将有形的东西抽象化,将精髓潜移默化的运用到现代设计中。

雕塑、花池、铺地、花砵、灯饰及草地上的装饰纹样,是绿化广场的主要景观,同时也提升了广场的文化品位。

在公园的西北边设置了次入口。

入口进来设计成了一个临水嵌草的石板小广场。

广场中心设立一个雕塑,用以强调奎山的文化气息。

在公园原有的溪流上做了适当的调整,增加了水面效果。

在水面的北侧加设一座山石瀑布,人工瀑布发出的悦耳水声隔绝了临路的噪声,加强其观赏性。

在水面的西侧设置了一个管理房。

在水面上设置一组曲面水桥,以及在停车场的旁边组建了个公共厕所。

在公园道路设计上,尽量使用了原有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扩宽,加长。

对局部的道路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在奎山山体开阔的缓冲地段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大树,在山顶设置一个观景台,使其游步道与山顶共通。

在游步道中穿插多个休息区域。

在大树集中的区域,则构建些树荫小广场。

在其与解放路相交处设计一些户型休息小空间,以减轻马路与公园的视觉落差。

三.功能分区
根据打造现代都市生态公园的目标,在规划总布局上综合了各类因素,考虑了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的过渡性,景区与景区的连接性,游览时交通路线规划以及植物配置特性。

景区主要以春景园、夏景园、秋景园、冬景园四个区域。

根据植物的地方性特性以及季节的变化,来营造出四时之景。

春景园冬景园内设有特色的宗教文化景观带。

城市公园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游览。

老人的活动区主要在园内锻炼、休闲为主。

活动区域大多在春、夏较为平坦沿湖区域、木林道区域,营造随意悠然的闲适的情境。

儿童活动区主要在东部,使其进行娱乐、科普
教育、体育活动等。

在其活动区增强其安全性,保证充足的光照的同时选择一些高大的乔木进行遮蔽。

其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有利于阻挡和消减部分寒冷气流,调节局部气候。

四.绿化种植设计种植设计
注重植物的的地方性和季节性,保留部分原有树种,同时引进一些外来植物,以丰富奎山公园的植物形态。

突出春花、秋叶、秋果的效果,创造有层次变化的景观效果。

以常绿大乔木搭配落叶树种,以及丰富的乔灌草为景观群落。

或单一的植物组合或多种姿态的的植物组合,巧妙地点缀于中格布局中,使画面更灵动、更自然朴实、大气。

例如,在广场西侧设计了宽阔的法国梧桐林荫道,形成了整齐壮阔的温带植物景观。

大型阔叶乔木在宽阔的草坪的衬托下,丰富了空间构图,突出了广场的绿化质量。

采用常绿乔木,女贞、香樟、银杏、玉兰、广玉兰为背景,桂花、樱花、垂丝海棠、紫薇开花小乔木为中间层次。

金边黄杨,海桐、石楠、南天竺等灌木作为前景。

以鸢尾、阔叶山麦冬、石蒜、红花醡浆草等为地被植物。

主要植物有:银杏、红枫、女贞、鹅掌楸、刺槐、梧桐、栾树、榉树、玉兰、合欢、垂丝海棠、紫叶李、桂树、樱桃树、桃、李、杏、腊梅、红梅、乌桕、竹子、石楠、海桐、火棘、南天竹、月季、迎春、紫叶小檗、矮牵牛、虞美人、鸢尾、山麦冬、红花醡浆草、早熟禾、结缕草、早熟禾等。

五.亮化设计
灯具与公园设计风格相协调,使人们在夜间安全的游览,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装饰性。

在白天,以展示其造型为主,在晚上,则可以烘托环境,突出景观。

泛光灯对重点建筑、构建物、雕塑小品以及重要绿化节点进行专项照明。

月光式的灯光照明,创造出树影斑驳的感觉。

广场入口处引路灯,体现出夜景观的完美。

小公园绿地灯光,柔和舒适。

六.道路系统设计
园内道路系统有两机构成,环状设置,沟通全园,水泥路面。

中心星辰广场以一组世界名校分布图的花岗岩铺设而成。

游步道连接各个景区的小环路,以石材为主,铺以花纹造型,水面上以平桥跨越。

七.水文设计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有“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洞察,可见水的意
境是人的知性与心灵的折射。

一条河流从东到西贯穿于整个春景园,成为园中一个美丽的音符。

在西岸设有沙滩,供游人玩耍。

在此区域并设有造型美观的喷泉,增加场景的动态性。

八.景观小品设计
1.雕塑小品在园中多处设置了雕塑小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点缀于自然式的坡地、草地、水景中,妙趣横生。

他们来源于生活,却往往给人比生活本身更完美的感受。

例如,星辰广场中的一组“劝学”圆雕,是以古代颇有名气的思想家文人齐聚一堂,雕刻着他们的名言警句,是在激励着我们奋发学习。

另一组则为青铜雕塑的“孟母三迁”同样有着深刻的寓意。

以及取材于《埠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的鲤鱼跳龙门铜雕。

其中最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当属仿楚印章雕塑的“开卷有益”。

2.其它采用花架搭建休息场所,接近自然。

在不同场所选用不同的座椅,亲切宜人。

设置一些较为人性化的服务标语。

九.结语
奎山公园从整体上营造出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运用各种手法让艺术回归自然。

使景观具有延续性。

通过“隐与现”、“动与静”、“虚与实”来阐述文化与自然的无穷奥秘,创造出闲适怡然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开然,景观设计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刘骏、蒲蔚然,城市绿地系统与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陈杰、田勇、陈亮等,现代园林景观小品艺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4 】{美}西蒙兹,俞孔坚译,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