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劳动标准体系探讨PPT课件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劳动标准体系探讨PPT课件

实践证明:在各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 凡是政府重视协调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就和谐, 就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反之,劳动关系就 紧张,甚至发生对抗,进而影响经济和社会发 展。
5
•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兴起于工会体制的强大。为和工会 争夺工人,在传统人事管理基础上,着重突出开发培 训、激励员工职业发展等员工导向功能,并致力于构 建良性互动的员工和企业的良性互动,营造企业和员 工互相信任、共同发展的企业氛围,同时建立起以员 工为本的劳动关系管理体系。
见》(2015年3月)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 性文件
• 明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指 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
11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经济、社会、政 治意义。
经济意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 要内容,建设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政治意义: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 要求。
劳动关系管理:把员工的安全、体面、尊严和幸福等价 值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以人事 法务、福利关怀和劳资沟通为核心。
7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为我国加强 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已经基 本完成了市场化转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劳动 关系调整的对象(企业和职工)越来越多, 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了“社会建设明显加 强,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 稳定”的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 五规划纲要》用专节明确了构建和谐劳动关 系和深化工资制度改革的任务。
9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 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 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 力实现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 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5
违法拖欠的触底性
• 有的地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损害职工利 益的现象仍较突出
16
—— 争议行为的群体性 集体停工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以2010年富士康、南
海本田事件为标志,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新的矛盾。 劳动者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 集体劳动关系矛盾开始显现。
17
——从集体权利争议到集体利益争议
12
二、当前劳动关系面临的形势
13
(一) 当前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但 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意见》对新时期劳动关系的评价
14
——劳动关系矛盾进入凸显期和 多发期的三个具体体现
• 劳动争议案件的高发性
• 近年来,我市劳动人事争议居高不下。一组数据:2014年全市2350 件,市本级662件;2015年全市3702件,市本级922件;2016年全市 3405件,市本级1247件;2017年全市3223件,市本级1336件。全 市劳动监察共办理案件697件。其中,欠薪案件331件,清欠金额 5847.14万元。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 见》(2015年3月)明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 重大关系、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 是新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
■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完善政府、企业、工会共 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
—— 新生代劳动者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普遍增强, 利益诉求及表达方式明显变化;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 不可避免带来劳动力结构动态调整;
——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纠纷调处 机制和权益维护及其改革过程中的遗留问题与市场 经济条件下新产生的问题同时并存,市场经济 条件下的劳动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 ■ 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问题同时并存, 非公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 ■ 不同发展阶段的劳动关系问题同时并存,劳 动者不能分享发展成果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 个别劳动关系问题与集体劳动关系问题同时 并存,集体劳动关系问题日益突出。
8
——党和国家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一系 列战略部署。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 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 点的社会建设”任务中,进一步强调“规范 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 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是最基本、 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
马克思:劳资矛盾是市场经济的 主要矛盾。
恩格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 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围 绕旋转的轴心。
4
——市场经济国家(地区)劳动关系经历 了从对抗到合作的发展历程。
市场经济国家(地区)劳动关系发展的三 个阶段:欧洲工业革命初期(18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后期)—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20世纪中期)。
陈央伟 2018年4月20日
1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
2
(一)其他国家劳动关系发展历程的启示
定义:劳动关系是工业化大生产条件下,劳动 与资本为实现劳动过程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层级: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和社会劳 动关系(工业关系或产业关系)。
特征:经济性与社会性兼有;平等性与从属性 兼有;冲突性与协调性兼有。
• 这种柔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帮助企业争取到员工, 直接导致工会密度的不断下降。
6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 理形式对企业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 企业当前与未来发展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 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开 发;4.绩效管理;5.薪酬福利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者已不满足于劳动基准权利,而是要求 超越劳动基准权利更好的待遇。
集体行动越来越具有同盟化、规模化、产业化 趋势。
18
(二)劳动关系矛盾具有明显的社 会转型特征,具有极端复杂性。
——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仍将保 持较快增长,利益格局继续面临深刻调整;
—— 普通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用工形势日益多样 化,“强资本、弱劳动”格局难以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