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冷设备安全事故处理培训课件

制冷设备安全事故处理培训课件

②关闭供向要冲霜蒸发器供液阀,将蒸发器内存留 液体蒸发抽出。
③蒸发器抽净后关闭回气阀,打开排液桶上进液阀, 液体调节站融霜蒸发器的排液阀和总排液阀。
16
烟 台 冰 轮 -- 中 国 制 冷 空 调 业 的 一 轮 明 月
④开启气体调节站上热氨融霜总阀,缓慢开启气体 调节站上融霜蒸发器热氨融霜阀,压力应控制在0.6~ 0.8MPa。
氨气遇明火爆炸事故 氧气对制冷系统试压 焊接
液爆、液锤
物理爆炸 冷凝压力超高
外部不正常热量的干扰
烟 台 冰 轮 -- 中 国 制 冷 空 调 业 的 一 轮 明 月
制冷系统作业事故
化学爆炸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1)可燃物质和空气。 (2)可燃物质在空气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3)明火。
烟 台 冰 轮 -- 中 国 制 冷 空 调 业 的 一 轮 明 月
制冷设备安全事故处理
目录
一、制冷作业安全事故 二、氨泄漏的紧急处理 三、氨中毒后的救护 四、安全防护器材
一、制冷系统作业事故
制冷作业事故
爆炸事故 火灾事故 中毒、冷灼伤事故
烟 台 冰 轮 -- 中 国 制 冷 空 调 业 的 一 轮 明 月
制冷系统作业事故
制冷作业爆炸事故
制冷作业 爆炸事故
化学爆炸
13
烟 台 冰 轮 -- 中 国 制 冷 空 调 业 的 一 轮 明 月
热氨融霜 热氨融霜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制冷剂气体引 入蒸发器内,利用过热蒸汽冷凝所放出热量来融 化蒸发器外表面的霜层,同时蒸发器内原有的积 油在压差作用下排走。这种方法融霜时间短,劳 动强度低,除霜效果好,但操发器。
14
烟 台 冰 轮 -- 中 国 制 冷 空 调 业 的 一 轮 明 月
热氨冲霜
回气总管
回气阀 融霜分阀
排液总阀
供液总管
供液阀 排液分阀
各组蒸发器
制冷 1#蒸发器
各组蒸发器
2#蒸发器 融霜
15
烟 台 冰 轮 -- 中 国 制 冷 空 调 业 的 一 轮 明 月
①冲霜前的准备工作:查看库房储存情况,查看排 液桶(或低压循环桶)内液位和压力。若有液体先进 行排液,再进行降压,使其处于低压状态。没有排液 桶的,可利用低压循环桶,但必须降低其液位。
制冷系统作业事故
火灾事故 氨制冷剂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会燃烧,氨的 自然温度是630℃。另外,机房内往往备有清洗用 的油料等,若存放不甚,易引发火灾。
烟 台 冰 轮 -- 中 国 制 冷 空 调 业 的 一 轮 明 月
制冷系统作业事故
制冷剂的中毒、冷灼伤事故 制冷剂泄露的原因
①操作失误造成的液爆事故。 ②振动破坏。 ③充氨作业过程中由于连接管路质量问题、老化或 接头固定不牢造成脱落破裂而产生的泄露。 ④在对制冷设备进行检修前,对修理部位降压抽空 不彻底 ⑤阀门盘根处、法兰连接处产生的泄露。 ⑥载冷剂的冻结造成换热管的损坏。 ⑦热应力产生的危险 ⑧金属在低温下的脆性破坏
③停止压缩机前先停止蒸发器的供液,将蒸发器内液 体尽量抽出 ④融霜时严格按照相应规范操作。
蒸发器除霜 除霜方式要根据蒸发器形式和实际情况而定,常 用的方法有: 人工除霜操作
人工用扫帚或刮刀等专用工具除霜。这种方 法适用于冷库中的光滑管蒸发器,可在蒸发器运 行时进行,而不影响降温,但扫霜的劳动强度大, 难以清楚干净,还存在危险性。
低压循环桶至氨泵吸入端的 管路; 氨泵供液管路。
安全操作
①了解制冷系统管路; ②充满液体制冷剂的管路两端阀门至少要有一个必须 处于开启状态; ③冷风机在用水融霜时,严禁将分配站上的回气阀和 排液阀全部关闭。
液锤
在液体有压管道中,由于某种原因(阀门突然开闭、 转向阀突然变换工作、水泵突然停机等)使液流速度 发生突然变化,同时引起压强大幅度波动的现象称为 水击,或称水锤。由水击产生的瞬时压强称为水击压 强,可达管道正常工作压强的几十倍至数百倍。这种 压强大幅度的波动,有很大的破坏性,可导致管道系 统的强烈振动、噪声、阀门破坏,管道接头断开,甚 至管道爆裂等重大事故。 制冷系统的液锤表现为管道周期性地发生“咚咚”声 响并剧烈地抖动 。
液爆
制冷系统中,有液态制冷剂的管道和设备,在满液 的情况下,关闭设备或管道的进出口阀门时,因吸 收外界热量,液体产生体积膨胀而使设备或管道引 起爆裂事故,通常称为“液爆”。
液爆易发生的部位
冷凝器与贮液器之间的液体管道; 高压贮液器至膨胀阀之间的管道; 两端有阀门的液体管道; 高压设备的液位计;
氨容器之间的液体平衡管; 液体分配站;
⑤融霜过程中排液桶液面不得超过70%~80%,如 是低压循环桶液面不得超过50%,如超过需停止融霜, 待氨液排走后在进行融霜。
⑥当蒸发器霜层融净后,关闭气体调节站上的热氨 融霜总阀和融霜蒸发器热氨阀。然后关闭液体调节站 上的排液阀。缓慢开启回气阀降压。
⑦当压力降低后,恢复各阀门状态,恢复制冷工作。
17
易产生液锤的部位是带有速冻设备的回气管及调节站 等。主要发生在蒸发器的供液、停机和融霜等过程。
安全措施
①液锤常发生在长而直的回气管道。对于制冷系统的 设计 ,应尽量把速冻间等蒸发温度低、耗冷量大的冷间 及设备靠近机房布置 ,避免了回气管道过长 ,可使气锤 现象产生时 ,由于加速段短 ,而难以形成破坏。 ②产生气锤现象时需要有一定的液塞(液囊) ,在设计蒸 发器回气管道时应避免形成液囊 ,使蒸发器产生的气体 顺利进入回气管道。蒸发器之间的连接应并联而不应 该串联 。
烟 台 冰 轮 -- 中 国 制 冷 空 调 业 的 一 轮 明 月
热氨融霜与水冲霜操作 有些设备采用水冲霜方式,它具有操作简单, 便于管理,但蒸发器内部油污无法排出,所以将 热氨融霜与水冲霜相结合操作。
电加热融霜 在小型氟利昂系统中,常采用电加热器对冷风 机的冷却排管加热使霜层融化。
18
烟 台 冰 轮 -- 中 国 制 冷 空 调 业 的 一 轮 明 月
烟 台 冰 轮 -- 中 国 制 冷 空 调 业 的 一 轮 明 月
制冷系统作业事故
氨冷库的危险源
操作间:(生产性冷库) 手工劳动,人员密集,环境密闭 发生危害后,紧急疏散困难 冷库: 食品堆积,环境封闭 发生泄漏后不易发现 机房: 贮藏氨液量大,遇到次生灾害爆炸关键地点 人员少,易于疏散 附近环境:应远离人群密度大的区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