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牧局
关于报送2011年上半年农村帮扶
工作情况的报告
市新农村帮扶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农牧局牵头的农村帮扶工作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单位优势,认真履行牵头单位职责,积极协调13个县级单位对##镇的13个村社进行了帮扶,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揽,以“整村推进、产业扶贫”为重点,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深入推进农村帮扶工作,着力改善帮扶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帮助帮扶村发展主导产业,使各单位的“三帮一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现将2011年上半年的农村帮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帮扶工作统一安排,年初我局根据市政府帮扶工作会议精神,及时组织市交警支队、市供销社、联通金昌分公司、市政工程管理处、##银监分局、移动##分公司、市农技中心、中油##销售分公司、市中心血站、市第四中学、市文化中心、#$供电公司13家单位的分管领导,召开帮扶工作协调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市帮扶工作会议精神,共同讨论研究了2011年农村帮扶工作,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了由市地级干部帮扶领导为组长,各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了
帮扶联络员,明确了帮扶工作的原则、方法和措施,切实把帮助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培育养大特色主导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帮助解决村庄道路、人饮安全、特困户救助等作为帮扶工作重点,抓紧抓好,切实增强帮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奠定帮扶工作基础。
各帮扶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帮扶工作,普遍对各自的帮扶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村容村貌、家庭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了解,召集相关会议,了解帮扶村实际情况,分别召集村社干部座谈会,听取各村情况汇报,分析帮扶村现状,走访农户和特困贫困户300多户,确定机关党员干部帮扶对象。
通过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制约帮扶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根据被帮扶村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发展实际,积极帮助帮扶村理清发展思路,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发挥潜在优势,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为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扎实开展帮扶活动,切实解决帮扶村实际困难。
由市农牧局牵头的各单位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共筹集帮扶资金5.21万元,帮扶贫困群众421人,赠送衣物180多件,水泥8吨,化肥9吨。
除此之外,市供电公司向##村捐助电脑2台,市移动公司向头沟村提供年画、挂历、台历、中国结等年货110多件,市中心血站向##村提供红十字会救灾物资2箱(每箱大米20斤、白糖10斤、羽绒服1件、羽绒被1套)。
党员干部
职工采取“一对一”、“二对一”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了结对帮扶,干部职工捐助帮扶资金1.25万元,结成帮扶对子117户,其中:贫困家庭94户、残疾人家庭14户、二女户家庭7户、独生子女户家庭2户,深入帮扶农户家中,走访慰问,了解发展情况,解决帮扶贫困户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贫困户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四、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科技培训,增强“造血”功能。
根据当前农业发展形势和帮扶村的实际,从提高“造血”功能入手,积极帮助村社选择致富项目,扶持专业合作社组织1个,各帮扶单位利用科技下乡、春耕春播、农闲季节,组织技术人员,就土壤肥料、全膜沟灌、蔬菜种植及畜牧兽医、农业机械操作等内容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达300人(次),举办农村妇女技术能手培训一期56人,建立两茬田试验示范点一个,面积2200多亩,赠送科技图书124本,发放培训宣传技术资料800多份(册),接受群众咨询50人(次),提供科技致富信息230多条,通过技术培训和观摩学习活动,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
五、积极开展“双联共建”活动,丰富帮扶载体。
各帮扶单位根据市委《关于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双联共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各帮扶单位党组织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双联共建”活动,丰富活动载体,帮助联系村厘清发展思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帮助他们把党组织活动与发展现
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强村富民紧密结合起来。
深入开展了“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方式组织开展双向交流活动,带动帮扶村党员和困难帮扶对象转变观念,增强致富本领,促进科学发展,同时,在“双联双促”实践中,机关党员干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机关党员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机关工作作风,共同促进帮扶单位和帮扶村共同发展。
据统计,各帮扶单位开展“双联共建”活动22次,组织部分联系点党员干部群众参观##市、##科技馆3次,观摩##镇新农村建设情况和农业科技示范点各1次。
尽管我局及各帮扶单位的帮扶工作在市帮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市委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别单位对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帮扶工作就是简单地给困难群众捐点钱,送点物,没有从根本上帮助解决贫困家庭的实际困难,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二是帮助困难户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出谋划策方面还有待提高,帮扶方式单一,不能解决脱贫致富的根本问题。
三是各单位帮扶资金有限且比较分散,不能形成合力,在帮扶项目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解决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是对帮扶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发挥牵头单位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帮扶单位开
展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帮扶点的真实情况和干部群众热切盼望解决的突出问题,帮助联系点加强党组织建设,有的放矢地解决帮扶点发展最需要、困难群众要求最迫切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紧密结合被帮扶农村、农户的实际,认真调研分析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到村入户帮扶规划,通过调查切实落实帮扶举措。
(三)逐步转变帮扶方式,积极探索帮扶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措施和规章制度,使帮扶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积极为联系点争取一些致富项目,同时,不断创新帮扶方式,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一对一的重点帮扶,使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落实“一帮一”、“多帮一”活动,发挥领导帮扶带动作用。
结合各单位工作性质开展工作,做好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宣传驻村帮扶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帮扶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