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教师公开课工作总结范文6月2号的一、二节我上了公开课,实际也就是我们实训处内部听课,一学期一次。
有十多口子老师,所幸还有四十口子学生。
我讲的课题是:qbz系列矿用隔爆型起动器。
用多媒体-投影仪加电子黑板的形式上的。
学生进入教室后,上课之前,我就放上音乐、幻灯片,歌选了几首我喜欢的火影主题曲以及结构元件,以图片的形式展现,这部分是一些基础知识,或许我在此部分用时有些多了,讲完这一部分,第四部分刚一开头就第一节课下了。
前一天的下午,已经让学生分组看了实物,并且是带着我提的问题去的。
所以,在这一部分的讲解时我的师生互动有回顾的倾向。
以上三部分内容可理解为知识的铺垫,为我的第四部分:原理的铺垫。
定片、设疑、解答、归纳、引出第四部分。
关于这一部分,领导说过:设备会用就行,讲啥原理,他们听不懂。
而且在我之前的一位老教师讲此课时也没有讲原理,领导反映还不错。
我不以为然,领导毕竟没有在生产一线干过,对生产一线对技校生的要求和期望了解的并不全面,我在一线干过,我晓得,生产单位希望我们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希望他们能够很快的掌控多样、复杂的机电设备,只会使用能称之为掌控吗?说实在的,我在一线时接手的学生各方面知识储备基本为零,包括基本操作。
当我一回到学校时,我就渴望我能教出一些:适应一线需求,到了工作现场能迅速成才的学生。
我这几年一直是为此努力的。
我先后从事过:钳工、电工的实习教学,这一学期又从事矿电实习教学,我喜欢新东东,刺激、挑战,plc教学我也很有兴趣,可惜没机会过去教教看。
关于原理的讲解,之所以领导认为不用讲原因是:学生基础差,教了也是不会,不如不教。
学生基础差,这点是现实情况,近十年的技校生素质(姑且这样说吧)和十年前没法比,由于大学的扩招,最后来到技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家庭认为无其他希望的,学生们中大部分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我们在传授技能知识时,枯燥、照本宣科的知识传授方式,学生不愿意学,也学不会。
并且学校的激励机制也不激发教师的授课积极性。
我很单纯,想法很简单,教好学生是我的愿望,其他的无所谓,激励不着我,也抑制不了我,所以有时我以无欲自居。
的,废话太多,言归正传。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激发啊。
授课时尽量多的师生互动,鼓励各种发言;讲解生产现场,将学生不久将来的需要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积极性。
再就是激励、鼓励、爱护学生,体现在细节上:我给学生说得最多的有“你能行”、“你没问题”“我相信你们”,要知道他们已经使家庭失去更高希望的一群人,我们老师不可以,点燃他们的希望。
当然,爱护不是放纵,我的课堂纪律很严,你可以随心所欲的和老师互动,可其他的别想。
当然也要看你的授课内容、方式、魅力了,呵呵。
电方面的知识,电路图、原理是其中的灵魂,如何教哪?我在探索中,我现在走的路是:抛弃课本(课本的原理讲解是以文字的形式讲给一定有基础的人的),在和元器件建立直观联系后,从最简单之处开始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建构电路图、原理。
当然学生一定的知识储备还是必须的,如果电阻的串并联、电流、电压初中的物理知识一概不知的话,很难帮其建构了。
具体到本课题:qbz系列矿用隔爆型起动器的原理讲解,需要有电工实习的知识储备以及刚刚我们说的本课题的前三部分。
如何建构哪?从最最基础学生已掌握的电路图出发,结合现场实际,找出原有知识的不足、解决问题、再发现、再解决,直至知道基本完善——新原理图的出现。
和学生讲述时,已“变形之旅”开场,先期用cad预作了几幅图纸、配合电子图版的随时画画、全程的师生互动,将最基础的电路图通过一步一步的变形,最终出现新课题的原理图。
课后我得到反馈:一部分学生听懂学会了,我们老师中非电专业的老师听懂了,我估计我们那位不要讲原理的领导也听懂了(估计他以前听了听不懂,所以.....)。
, 还有其他的一些要点我也想强调,下周吧,下周我在用这课件讲一遍,不是领导要求,我找领导要场地,熟悉我的课件,多媒体的确方便教学。
不足,我准备的知识量太多,共46副幻灯片,百分之九十是图片,或图片加文字,幻灯片课件近90m的大小,不包括课前的音乐和幻灯片。
由于知识量大、重点的讲授方式、大量的师生互动,所以不是两节课能讲完的,实际上是四节课的内容,两节课没有充分讲完全部内容,还拖了十分钟。
可以说,对于听课的程序来讲一定程度是失败的。
可没办法,第一次用此课件,再说,我不是给他们听课的人准备的,我是给学生准备的。
无欲,无欲则刚。
呵呵,把把孩子的夜,睡了,当前第2页12共青团2020年工作总结与2020年工作计划2020年,我镇共青团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和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围绕我镇的中心工作,较好地完成团的各项工作。
一、加强和深化共青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今年我镇各级团组织,广泛组织团员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届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近、现代史教育,引导青年认清形势,坚定信念,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今年,我镇各级团组织积极配合当前的“三讲”、“二思”和“思想大解放”的教育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开展读书读报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法制意识。
二、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团的建设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我们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团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我镇团委按照“稳住学校线,调整青工线,力促新经济组织团建”的指导思想,以“强镇带村”的模式和抓新经济组织团建创新试点等切实抓好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今年我镇重点结合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整顿了组织涣散的农村团支部,更换了一批年龄比较偏大的团支书,部分村委团支部分别设立了办公室、读书室、活动室,加强了团组织软硬件的建设。
加强团的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团干队伍的整体素质,我镇团委在镇党委支持下,严格按照干部“四化”、“三高”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配备好团的干部,并通过参加市团干学习班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不断提高团干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在抓好流动团员管理的同时,还做好经常性发展团员工作,今年共发展了123名先进青年入团,为团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三、坚持以服务社会、服务青少年为宗旨,全面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服务万村行动。
我镇团组织着眼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文明新风,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服务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星火带头人、扶贫助学,“青年志愿者”捐款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镇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向社会服务、扶贫助学、美化绿化墟镇、科技兴农等方面推进。
为了发展、推荐培养青年成长成才,向我镇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加入了党组织,为党输送合格的青年人才。
在农村,我镇团组织按照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要求,把推动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我镇共青团“服务社村”行动的目标。
为此,我镇团组织通过外引内联,在镇内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和引资开发“三高农业”示范基地,培养了一批能够在农村经济建设中起带头作用的青年科技骨干队伍,推广和普及一批农村先进实用科技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我镇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
虽然,我镇团工作在今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个别基层团组织建设尚未完全得到加强;二是团的工作尚有很多薄弱环节,使团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今后,我镇团组织将按新时期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建设,克服各种困难,做好团的各项工作,争取更大成绩。
2020年工作计划2020年我镇团委将继续以十七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工作大局,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团的各项工作,带领全镇广大团员青年为我镇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围绕素质教育精神,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全面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
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通过举办“五四”纪念活动,学雷锋奉献月活动,“我与祖国共奋进”教育,“青春相约,成长时话”等活动,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二、围绕镇中心工作,以创新和创业为基础,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经济发展中做出贡献。
青年是农村发展的希望所在,要积极引导青年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上作贡献。
在2020年争取完成一批青年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建设。
大力加强农村青年能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头人,青年工商创业带头人。
三、围绕“党建带团建”思路,全面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提高团组织的战斗力。
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中,不断研究新情况,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形成管理方式和工作运行机制,重点抓好村级团组织薄弱环节的建设力度。
抓好团的组织生活,关心团员的政治进步,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为党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09年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全面启动。
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经过几年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
学校紧紧围绕坚持“以人为本”,教科研相结合,创建让家长和社会都满意的和谐学校的办学目标,根据教育局和学校制定的课程改革方案,把学校的课程改革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部分,并征求教师意见,做到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坚持层次管理,几年来,在教研室精心指导下,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认真完成了课程改革阶段任务,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实验过程中,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定位准确学校成立由徐广臣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及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科研指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置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将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定位为起点要高,立足要实,效果要好;学校教学处详细制定了《三岗乡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方案》,领导班子定措施、抓落实,下课堂听课,询问教师、学生、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感受、建议和要求。
及时将课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汇总、研究,并在学校课改工作会议上商讨对策,作到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
二、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
几年来,教导处围绕基础课程改革,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收看WTT直播的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各学科新课程标准有关理论知识,使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