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流课件人教(八上)地理

河流课件人教(八上)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第三课时)
课程标准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 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 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 响。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重点) 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4.知道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以及黄河的治理措施 。(难点)
返回
图2.22
返回
(1)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 理视角可以解读为:黄河发源于 青藏 高原上的 巴颜喀拉 山脉,向东注入 渤 海。 (2)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道出 了黄河含沙量大的突出特点。黄河泥沙90%来自 黄土 高 原,但随着该地区 保持水土 措施的实施和水库的建设,黄 河含沙量大幅下降。
A.土壤肥沃
B.灌溉水源丰富
C.热量充足
D.地势平坦
返回
3.考察组进入黄河中游地区,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B )
A.① C.③
图 2.21 B.② D.④
返回
4.“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因为( B ) A.黄河水量小、常常断流 B.黄河水含沙量大,河水浑浊 C.黄河污染严重、河水黑臭 D.黄河水势汹涌,跳进去出不来
返回

1.每个词并没有列出全部用法及词义 ,只列 出了初 中阶段 出现并 常用的 用法及 词义。

2.对于一些比较模糊、晦涩的例子, 不必钻 牛角尖 ,中考 考察的 都是用 法及意 义十分 鲜明、 确定的 例子。3. 对于课 文中的 一些特 殊的用 法要牢 记例句 ,做到 一出现 就能明 确辨认 。
返回
随堂检测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密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为更好地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某地理杂志社于2020年 5月组建考察组,踏上寻访黄河之旅。图2.20为“黄河流域简 图”,图中数字序号①②③④代表黄河的不同河段。结合材 料和图,完成1~7题。
返回
图 2.20
返回
5.这次黄河之行,考察组了解到黄河中游地区河水正在变清。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 ) A.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B.上游兴修大中型水库 C.下游培修、加固大堤 D.中下游疏浚河道
返回
6.考察组在黄河干流哪一河段能亲自体验到“人在水下走,
船在天上行”的情境?( D )
A.②
B.③
C.④
D.⑤
返回
(3)“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是指哪一河段的景观?形成 这一景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种景观是指下游河段的地上河;主要原因是由于该河段流 速减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迫使人们不断加高堤坝形成 的。
返回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黄河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 ①黄河干支流上众多水库的蓄水拦沙;②黄土高原地区在国 家政策的扶持下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等减少了水土流失;③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部分居民外迁,减轻 了环境压力;④工程建设注重环保等,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得到很好的治理,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任意答三点即可)
返回
7.黄河进入 下 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 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成为 “ 地上河 ”。
返回
课堂探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的概况(包括河流的源头、注入海洋、流经地形区、 流经省区、流经干湿地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等)
返回
源头: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 注入海洋:渤海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 西、河南、山东,共9个 流经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河口(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河 南桃花峪(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返回
课前预习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认真阅读课本P49~53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 标记: 1.河流概况: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巴颜喀拉山脉 , 呈巨大的“ 几 ”字,注入 渤 海。
返回
2.分界点: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 河口 、 桃花峪 。 3.黄河主要流经 干旱 、 半干旱 和 半湿润 区,降水较 少 ,蒸发量 大 ,水量较 小 ;与长江相比,黄河的 含沙量 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 凌汛 。
7.黄河的凌汛主要出现在( B )
A.上、中游
B.上、下游
C.中、下游
D.上、中、下游
返回
8.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得到众多 文人墨客的歌颂和赞美。读材料和“黄河流域简图”,完成 下列各题。 材料: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近期,《暸望》杂志报 道:自 2000 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从呼和浩特河口村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 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 80%以上 的河段是清的。
返回
1.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 “海”分别指( B ) A.喜马拉雅山脉和渤海 B.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C.巴颜喀拉山脉和东海 D.唐古拉山脉和东海
返回
2.考察组在宁夏平原发现这里农作物长势喜人,宁夏平原大
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 200 mm,地处干旱地区,但成为我国
著名粮食产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B )
返回
2.黄河的忧患
河段
表现
黄河的忧患 成因
治理措施
上游
荒漠化,有 凌汛
降水少,生态环境脆弱; 过度放牧,破坏植被; 从低纬流向高纬
植树种草,退耕还 林还草;
兴建水库,疏浚河 道
中游 水土流失
流经黄土高原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 治理
下游
凌汛、地上 河、洪涝
泥沙淤积,低纬流向高 纬

中游治沙,清理河 道,加固大堤
返回
4.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 宁夏 平原 和 河套 平原。到了下游,黄河是 华北 平原的塑造者之一。 5.黄河 上 游多在高山、高原的 峡谷 中穿行,蕴藏着丰富 的 水能 资源。 6.黄河中游流经 黄土高原 地形区,支流较多,河水携带大 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 沙 量最大的河流。

3.中东地跨三洲,联系五海,沟通两 洋,自 古以来 是东西 方交通 枢纽, 战略位 置极为 重要。

4.北面是土耳其,越过土耳其进入了 独联体 外高加 索的国 家,西 边是叙 利亚和 约旦, 稍微过 去一点 就到了 巴勒斯 坦和以 色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