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克、千克的认识
预设:好轻呀。
谈话;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枚1角的硬币,猜一猜1枚1角的硬币有多重?你可以一手掂2分硬币,另一手掂1角硬币,感受一下。
预设:好像也是1克。
谈话:同学们真是厉害呀。老师称过一枚1角的硬币也是1克。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你能从桌子上的物品选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预设:
生1:一小块橡皮。
作业布置
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素材,估一估,并和爸爸妈妈交流一下,你估的准吗?
板书设 计
克、千克的认识
1克有多重? 1千克有多重?
(很轻) (较重)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教后反 思
谈话:这两种秤大家都会读了,那关于天平这种计量工具你又了解多少呢?怎样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呢?
预设:
生1:天平称物体的时候需要用到砝码。
生2:天平有两个托盘……
谈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天平。(出示天平)称质量比较轻的物体时经常用到天平。它有左右两个托盘,其中一个托盘用来放称量的物体,另一个托盘用来放砝码,中间是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在中间的时候,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看看砝码有多重,物体就有多重。老师这里有一枚2分硬币,想不想知道它有多重?
淮河西路小学课时教案
个人初备案
二次备课
课题
克、千克的认识
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病人是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践操作活动,感受1克和1千克有多重。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能推断出物体的质量,提高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生2:掂久了胳膊有点酸。
谈话: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呀你经常会听到“公斤”“斤”这两个质量单位。其实公斤与千克的大小是一样的,1千克=1公斤。只是在我们中国,口头上经常用到“公斤”这个质量单位,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质量单位。下面我们来阅读一段数学资料:(课件展示)
追问: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收获?
谈话:仔细观察这幅图画,说说你从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
生1:我知道了蜂鸟刚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
生2: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
生3:世界上最大的袋鼠大约重90千克。
谈话:大家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你心中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
生1:我想知道克、千克和吨到底有多重?
生2:我想知道克、千克和吨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生2:1颗扣子
生3:2粒黄豆
谈话:同学们真棒,找出可这么多1克的物品。10克需要几枚这样的硬币呢?
同桌互相合作掂量,感知10克有多重。
谈话:20克需要几枚硬币呢?100克呢?
学生把手中的硬币合起来掂量。
2.在操作交流中明理
谈话:请同学们丛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
预设:
生1:300克。
追问:同样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000克等于1千克。
谈话:对!也就是说1000个1克就是1千克。(板书:1000克=1千克)你能从你的材料袋里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吗?
各小组互相合作称物品。
谈话:掂一掂各组的1千克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生1:有点重。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积累活动经验,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天平,2分硬币,一袋洗衣粉,2袋500克的盐,各种实物等。
教学过 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动物吗?那你对动物的体重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趣闻》(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自主练习1、2题。
2.提高练习:
自主练习第3题
3.综合练习:
四、回顾反思
谈话: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生1:我知道了表示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
生2:我知道了1千克=1000克。
生3:我知道了有关公斤、斤、两的知识。
总结:今天同学们特别能干,不仅认识了克,千克,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学会了秤物品。希望同学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谈话:你们提的问题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这些质量单位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对于“克”这个单位,谁有更多的了解,给大家讲一下。
预设:
生1:我知道一盒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
生2:我知道物体的重量较轻的时候都用“克”作单位,比如一颗口香糖的质量大约是1克。
谈话: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国际上通常用到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在表示比较轻的质量时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质量时会用“千克”作单位。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揭示课题,并板书。
预设:
生1:我知道了1斤=10两。
生2:我知道了1千克=2斤、1斤=500克。
谈话: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来称一些物品,请选好你要称的物品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秤称一称,并把估计的和称出的结果都记录在表格纸上,数据都取最接近它的整数。(实物投影表格纸)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二、你问我说
1.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谈话:计量物体的轻重,通常要用到秤这个计量工具。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几种常用的秤(课件展示)。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
预设:
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电子称。
生2:我跟妈妈买菜时,见过杆秤、盘子秤。
生3:药店卖药材用的是天平。
谈话:同学们见识真广!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电子秤”和“盘秤”。
生2:比300克多,好像350克。
谈话:到底是多少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质量标注,原来是500克,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盐呢?
预设:1000克。(板书:1000克)
谈话:请同学们把两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1000克重的盐。(学生掂量),我们用秤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看看有多重?
预设:1千克。千克用kg表示。(板书:千克)
预设:想。
谈话:那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来称这枚硬币的质量呢?
预设:因为硬币的质量比较轻,所以应该用天平来秤。
找一生上台跟老师一起完成称重任务。
谈话:现在天平的指针指在中间,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相等。那这枚硬币的质量究竟是多少呢?
预设:这枚硬币的质量是1克。克用字母g来表示。(板书:克 g)
谈话:1克究竟有多重呢?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2分的硬币,请你们用手掂一掂,感受1克的重量,感觉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