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的教学
由临时水准点BMA,测未知点P,往测两站,返测两站。
已知临时水准点BMA点高程HA=50.000m, 求P点的高程。
往测
转点1 P
BMA
往测
转点1
P
BMA
返测
P
BMA
转点2
外业结束,每人在室内独立进行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记录表.doc ☆
已知临时水准点BMA高程HA=50.000m,求P点的高程。
返测
B
A
转点
☆附合水准路线草图☆
n=4 n=3 h=-1.443 1 n=8 h=+8.364 BM2 48.646m 2 h=-2.745 3 n=5 h=+4.661
39.833m
BM1
水利工程测量
第2章 水准测量
2.1 水准测量的原理 2.2 水准测量仪器及工具 2.3 水准仪的使用 2.4 水准测量外业 2.5 几种新式水准仪简介
高差是确定地面点位的三要素之一,一般 是通过测量高差进而求得点的高程。
1.水准测量
高程测量可分为: 2.三角高程测量
3.物理高程测量
4.GPS高程测量
b1
待定点2的高程 H2=Hi-b2 A
a
2 1 Hi H1 H2
待定点高程= 仪器视线高程Hi 前视读数b
HA
大地水准面
2.2 水准测量的仪器与工具
1.水准仪的分类 按精度分:S05、S1、S3、S10共4级。 按构造分: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 水准仪、 激光水 准仪和数字水准仪。
水准仪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1. 测站安置 安置仪器:用中心螺旋把仪器与三脚架相连 粗略整平(粗平):用脚螺旋 2. 瞄准水准尺 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清晰 物镜对光,使目标清晰,并消除视差 3. 精平:使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4. 读数:用十字丝横丝在尺上读数,从小到大读
水准测量实习外业与内业
2. 微倾式水准仪构造
望远镜、水准器、托板、基座共4部分。
3. 水准尺与尺垫
水准测量时还需配套的工具有水准尺和尺垫。
望远镜
水准器
托板 基座
☆ S3级水准仪像片☆
☆水准尺与尺垫☆
NO.1
塔尺 双面水准尺
4687
使 用 时 水 准 尺 安 放 在 尺 垫 的 半 球 突 出 顶 上
2.3 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测量是精密测量地面点高程最主要的方法。
本章重点介绍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 使用、水准测量外业和内业以及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等内容。
2.1 水准测量的原理
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在两根直立的尺子上获取读数, 来求得该两立尺点间的高差,然后推算高程。 后 尺 前尺 前视读数
测量前进方向
水平视线
后视读数
后视点 a A HA
b
B
前视点 hAB
平均海水面
HB=?
hAB = a-b
HB = HA + hAB
hAB有正负之分,hAB为正,说明B点比A点高,反之说明B点比A点低。
高差法
巳知某点的高程,观测两点间高差求另一点高程的方 法叫高差法。 高差法的计算测点高程公式为: HB=HA+ hAB 此法适用于由一已知点推算某一待定高程点的情况(例如 路线工程测量)。
2
Ⅱ
2
3
Ⅲ
3
4
Ⅳ
4
1
Ⅰ
1 23 12 A1
3B AB
B
A
A
仪高法
在实际工作中,如要求安置一次仪器测出若干个前视点待定
高程(例如平整土地测量),此时可采用仪高法,即通过水准仪的 视线高程Hi计算待定点B的高程HB。当安置仪器后,读已知后视点读 数a,从图中可看出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 为 Hi=HA+a
a
a' a a"
视差产生的原理
☆消除视差的步骤:
1、调 目镜螺旋 使十字丝清晰; 2、反复调 对光螺旋 使目标的像与十字丝 平面重 合,眼睛上下观察两者没有错动现 象为止。
4
3 2
精确调平视线(精平)
用微倾螺旋精确调平视线
微倾螺旋
☆ 水 准 尺 读 数 1 ☆
3 2 1
4
3
2
☆ 水 准 尺 读 数 2 ☆
1. 测站安置 (1)安置仪器 (2)粗略整平(粗平) 2. 瞄准水准尺 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清晰 物镜对光,使目标清晰,并消除视差 3. 精平与读数 精平 读数
☆用圆水准器进行粗平☆
通过水准器零点与1、2 两脚螺旋连线的垂线上
两手相对转动
左手大拇指的运动方向和气泡运动的方向一致。
☆视差现象☆
十字丝分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