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借款合同中约定利息及分红但不承担风险法律规
定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合同中约定利息及分红但不承担风险法律规定
篇一:民间借贷: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利息不明的处理
民间借贷: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利息不明的处理活着的法律
《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第二十五条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款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一、自然人之间的借贷没有约定利息。
传统的民间借贷主体多为自然人,且出借人和借款人双方一般具有亲友、同事及朋友关系。借款用途多用于子女婚嫁、教育支出、购买自用房屋、大病医疗等突发性大额支出,借贷款项目的仍为传统的互帮互助。《合同法》第211条规
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所以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原则上是无偿的,除非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才应当支付利息。这样规定是因为公民之间的借贷起着互通有无的作用,它能够方便公民生产生活,促进邻里和睦安宁,形成互帮
互助、友好相处的和谐氛围。
二、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利息约定不明。
有观点认为,对于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如果利息约
定不明,不应视没有约定利息,可以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其理由是:第一,在过去自然人民间借贷案件中,借款的用途大多是生活性消费或“救急”,主要为解决个人
生活困难,互助成分居多,而当前则以经营性用途为主,营利性成为民间借贷的主要特征,在利息问题上,应该考虑出借方的经济利益。第二,司法解释对此问题相对明确,对于诉讼请求及责任承担作了指引。第三,就当事人本意而言,囿于能力所限,不应对其缔约能力过于苛责,应将有利息约定作为本意,尽管约定不明确,可通过合同解释等方式予以漏洞补充。
我们认为,上述观点值得商榷。根据《合同法》第211
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从效力上讲,《合同法》为全国人大通过
的法律,效力层级优于作为司法解释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
问题的意见(试行)》和《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
意见》。从时间上讲,《合同法》颁
布在后,新法优于旧法,应当适用法律的规定。
故本条司法解释对此问题予以明确,自然人之间借贷对
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即对于自然人之间借贷没有约定利息或者虽有约定但约定
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这样规定一方面基于《合同法》
的规定,另一方面是因为公民之间的借贷起着互通有无的作
用,它能够方便公民生产生活,促进邻里和睦安宁,形成互
帮互助、友好相处的和谐氛围。
三、借贷双方中仅一方为自然人或非金融机构法人、其
他组织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
有观点认为,对于非金融机构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民
间借贷,即使没有约定利息,也不应该一概否定利息请求。
其理由为:一是《合同法》第211条仅规定了自然人之间的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
息,并未涵盖非金融机构法人和其他组织,司法解释不应对
此做出广义解释;二是司法解释已经对于非金融机构法人或
其他组织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民间借贷合同合法化,
认定非金融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没有约定利息的就不支付
利息,对出借方极大不公平,既不符合等价有偿的民法基本
原则,也纵容了逃废债务的不良社会风气。三是,利息为占
用一方资金而向对方支付的对价,同样存在着市场价格,非金融机构法人与其他组织,带有商事主体性质,从价值追求及审判理念亦应区别与自然人之间的民事主体,即使市场价格难以确定,至少可以参照同期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确定。
我们认为,借贷双方,包括自然人、非金融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行为,如果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借期内利息的,不应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