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绪论(精密与特种加工)最新

第1章 绪论(精密与特种加工)最新

第一章 绪论
课程安排与概述
总 学 时:32(含4学时实验课)
时 间:第8周-第12周 相对松散: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特种加工;方法间缺乏 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课程特点:
内容多样:涉及精密超精密加工、多种特种加工方法
基本要素:基本原理、基本工艺特征、主要用途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2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案例4:微小或易变形零件/特征的加工(续)
精度:超精密/精密
微型发动机
尺寸:特征尺寸为微纳米
微型麦克风
微型泵
材料:金属或硅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10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Miniature 0.1m-0.1mm
MEMS 0.1mm-0.1μm
NEMS 100nm-0.1nm

现代小型、超小型的成像设备,如摄相机、照相机等上的各种透镜

产 品
,特别是光学曲面透镜,激光打印机、激光打标机等上的各种反射
镜都要靠超精密加工技术来完成。至于超精密加工床、设备和装置 当然更需要超精密加工技术才能制造。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25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案例3:光学镜片的加工
精度:超光滑,廓形超精密
形状:曲面,非球面
材料:大都是硬脆材料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8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案例4:微小或易变形零件/特征的加工
喇叭形网孔滤网
刮胡刀网罩
喷气管
薄壁零件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9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超薄膜的均匀生长问题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特种加工技术的产生与特点
产生背景
陶瓷,玻璃,硅,金 刚石,不锈钢,钛合 金,高温镍基合金等
1
难切削材料的加工问题
曲面;非规则几何型 面;功能表面等
四大加 微纳尺度;低刚度; 工问题
薄壁;易氧化;非圆 孔;深小孔等
2
特殊复杂表面的加工问题
3
超精密表面的加工问题
主要内容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分类
精密与特种加工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影响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地位与发展趋势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3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案例1:集成电路芯片(chips)的制造
特殊材料:硅 超高精度:微纳米 微纳尺度:微纳米 封装 芯片
硅片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0.1微米级,微量进给和定位精度要达到0.01微米级。
环境条件:要求苛刻,须保持恒温、恒湿和空气洁净,并采取有效的防 振措施。
加工系统: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应控制在 0.1微米级或更小。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18
第一章 绪论
超精密加工方法 (Methods)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超精密切削加工,超精密磨削、研磨和抛光,超精密微细加工
35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对制造工艺的影响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对制造工艺的影响
精密超精密加工对制造工艺的影响 提高制造精度 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提高产品可靠性 促进产品小型化 增强零件互换性,提高装配生产率,促进装配自动化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23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陀螺仪
哈勃望远镜用大型透镜
曲面镜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反射镜
第一章 绪论
典型应用 信 息 产 品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计算机上的芯片、磁板基片、光盘基片等都需要超精密加工技术来 制造。录像机的磁鼓、复印机的感光鼓、各种磁头、激光打印机的 多面体、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等都必须进行超精密加工,才能达到 质量要求。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15
第一章 绪论
特点
历史性 相对性 发展性 不普及性 保密性 尖端性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与测量技术关联性
机理
不同加工精度等级的去除机理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16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各类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及其发展趋势预测(日本TANIGUCHI, 1983年)
超精密加工刀具 (Tool)
单晶金刚石刀具;超硬砂轮;砂带;研磨具/膏;抛光垫等 超精密加工机床设备(Machine tool)
超精密机床,超精密机床主轴、导轨、进给驱动系统
超精密加工中的测量技术(Measuring technique) 在线检测与误差补偿,微位移机构,激光测量
超精密加工的支撑环境 (Environment)
(ECAM)。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29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分类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的分类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30
第一章 绪论
特种加工技 术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分类
热作用特种 加工
电化学作用 特种加工
化学作用特 种加工
机械作用特 种加工
组合作用特 种加工
复合能量特 种加工
快速成型




电场作
用下的 氧化还 原反应
空气环境和热环境,振动环境,其它环境工
恒温:±1℃~±0.02℃,甚至达到±0.0005℃。 恒湿:湿度应保持在55%~60%,防止机器的锈蚀、石材膨胀,以及一些仪器,如激光干涉仪的零点漂移等。 超净:洁净度要求1000~100级,100级是指每立方英尺空气中所含大于0.5μm的尘埃不超过100个,依此类推。
航空发动机(最难制造的部件)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6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案例2: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加工
材料特殊:耐高温镍基合金和涂层 形状复杂:变截面,空间多维 结构复杂:曲孔,异型孔等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7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20世纪60年代:适应核能、大规模集成电路、激光和航空航天
等尖端技术的需要
对产品质量的追求 硬盘或光学零件:极低表面粗糙度和极高几何尺寸精度
,Ra≤0.1nm,精度≤10nm
对产品小型化的追求 电子器件;M/NEMS;表面积/体积,工件的表面质
量及其完整性越来越重要
对产品高可靠性的追求 Ra,耐磨性好,精度,运动稳定好,工作寿命
主要意义
超精密加工是国家制造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超精密加工所能达到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加工尺寸范围和几何形状是一 个国家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例如:金刚石刀具切削刃钝圆半径的 大小是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的一个关键技术参数,日本声称已达到2nm, 而我国尚处于亚微米水平,相差一个数量级。 尖端技术领域、国防工业和微电子工业等都精密超精密加工作支撑。 当代的精密工程、微细工程和纳米技术是现在制造技术的前沿,也是明天 技术的基础。
氧化还
原反应
磨粒、
水、混 合物的 冲击或 划擦
不同能 量的先 后作用
两种或 两种以 上能量 同时作 用
激光与 热作用 形成的 不同的 加工方 法
电子束 等离子 体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31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分类
电火花加工(Electro discharge machining)
激光加工(Laser beam machining)
学仪器、大规模集成电路、民用产品等。
世界发展概况
美国是开展研究最早的国家。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 。 我国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在70年代末期有了长足进 步,80年代中期出现了 具有世界水平的超精密机床和部件。源自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21
第一章 绪论
意义与典型应用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32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分类
电化学加工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化学加工 (Chemical machining)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33
第一章 绪论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分类
超声加工(Ultrasonic machining)
水射流加工(Water jet machining)
长.
对产品高性能的追求
制造精度直接关联产品质量(性能,可靠性,寿命) 制造技术发展与提高的核心:自动化智能制造;精密与超精密加工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14
第一章 绪论
定义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产生与特点
不是指某一特定的加工方法,也不是指比某给定的加工精度高一个数量级 的加工技术,而是指在机械加工领域中,某一个历史时期所能达到的较(最)高 加工精度的各种精密加工方法的总称。 精密加工:加工精度在0.1~1µm,加工表面粗糙度在Ra0.02~0.1µm之 间的加工方法。 超精密加工:加工精度高于0.1µm,加工表面粗糙度小于Ra0.01µm的加 工方法(光整加工、精整加工等 )。 目前超精密加工己进入纳米级,并称之为纳米加工及相应的纳米技术(极限 加工技术)。
不是主要依靠机械能,而是主要用其他能量(如电、化学、 光、声、热等)
实现
加工工具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加工过程中工具和工件之间一般不存在显著的机械切削力 各种加工方法可以任意复合、扬长避短,形成新的工艺方法,更突出其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