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一、名词解释:1.风险: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只要某一事件的发生结果与与其不同,就存在着风险。
2.纯粹风险:是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纯粹风险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大数法则加以测算,而且纯粹风险的发生结果往往是社会的净损失。
保险人通常将其视为可保风险。
3.投机风险:是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即投机风险发生的结果有三种,即损失、无损失和收益。
投机风险的发生往往是不规则的,而且其发生结果往往是社会财富的转移。
因此保险人通常将其视为不可保风险。
4.可保风险:是指保险人愿意且能够承保的风险,是符合保险人承保条件的特定的保险。
5.保险费&保险金:保险费是指被投保人参加保险时,根据其投保时所订的保险费率,向保险人交付的费用。
保险金是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对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进行给付的金额。
6.保险费率:保险费率是保险的价格,是计算和收取保险费的标准和依据。
保险费率是指单位保险金额在一定时期内应交保险费的比率。
保险费的计算公式: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7.保险密度:按全国(或地区)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额。
保险密度反映了该国家(或地区)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
8.保险深度: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9.人身保险: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根据保障的范围,可将其分为为人寿保险、意外伤害险和健康保险。
10.财产保险(了解):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按照保险保障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和信用保证保险。
11.原保险:指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直接签订合同所确立的保险关系。
12.再保险:(分保):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承担的保险关系。
13.共同保险(共保):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人联合直接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提供保障的方式。
共同保险的保险金融小于或等于保险标的的价值,发生保险损失时按照保险人各自的承保比例来进行赔款的支付。
14.重复保险:是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与两个以上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且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
与共同保险的区别是:共同保险投保人与各保险人之间只有一个保险合同,而重复保险中,由多个保险合同。
15.定值保险&不定值保险(案例)定值保险:投保时确定保险价值的承保方式。
保险人按照保险单上约定的保险金额计算赔偿。
不定值保险:投保时不在合同中载明保险价值,只是订明保险金额作为赔偿的最高限额。
当事故发生造成损失时,再来估计其保险价值作为赔款计算的依据。
通常再财产保险合同中运用较多。
16.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
17.保险标的:是指保险合同中所载明的投保对象,是保险事故发生的客体。
18.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保险人和投保人。
保险人又称承包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投保人应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的关系人是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19.弃权&禁止反言:弃权是指合同一方任意放弃其在保险合同中的某项权力。
禁止反言又称禁止抗辩,是指合同一方既然已经放弃这种权利,将来就不得反悔,再次向对方主张此种权力。
20.比例再保险&非比例再保险:比例再保险是指以保险金额为基础来确定原保险人的自负责任和再保险人的分保责任的再保险方式。
非比例再保险是指以赔款为基础来确定再保险当事人双方责任的分保方式。
当赔款超过一定额度或标准时,再保险人对超过部分的责任负责。
21.道德风险:是指人们以不诚信或故意欺诈的行为促使保险事故的发生。
22.逆向选择:是指投保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性,隐瞒自己真实的危险情况,使保险人相信自己是低危险投保人,从而达到缴纳较少保费转移较大危险损失的目的。
23.保险资金&保险基金狭义的保险基金是商业保险基金,是指通过商业保险合同形式,通过收取投保人的保费而建立起来的,在发生合同规定的风险事故时,用于补偿或给付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和人生自然规律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的专项货币基金。
保险资金是转化为保险企业生产经营要素的货币表现。
两者区别:1.来源不同:保险基金主要来自于保费收入,而保险资金还有来自投资人的资本金和一般债权人的负债,所以仅从来源来看,可以说保险基金是保险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
2.运动过程不同:保险资金是一个周转的过程,而保险基金一旦支付了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就退出了保险基金运动的过程。
3.目的不同:保险资金参与经营活动或投资活动的基本动机是为了盈利。
而保险基金适用于保险赔偿或给付的,是为了满足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的需要而建立的。
24.权力代位和物上代位区别(案例)权力代位: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物上代位是指所有权的代位,包括委付和残值的处理。
委付是指保险人同意将受损的保险标的视为推定全损,在补偿被保险人全部损失的同时,获得该受损标的物的所有权。
二、简答1.保险的发展学说(了解)(1).损失说损失补偿说(以海上保险为渊源):马歇尔、马修斯损失分担说:华格纳风险转移说:魏兰脱(2).非损失说技术说:菲方德欲望满足说:戈比、马纳斯财产共同准备说:日本的小岛昌太郎相互金融机关说:日本的米谷龙三(3).二元说爱伦贝堡2.保险业发展的阶段(了解)海上保险起源于英国火灾保险起源于德国人身保险起源于意大利3.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控制、财务(1).确立风险管理目标(2).风险识别:即经济单位和个人对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整理,并对风险的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
(3).风险测量: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估计和预测损害频率和损害程度。
(4).开发并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方式。
回避型;预防型;分散型4.保险人分散风险的功能是通过大量的具有相同性质风险的经济单位的集合与分散来实现的。
大量的投保人将其风险以参加保险的方式转嫁给保险人,而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事故时,又将少数人遭遇的风险损失分摊给全体投保人。
因此,保险的经济补偿过程,既是风险的集合过程,又是风险的分散过程。
5.保险合同效力的中止与复效保险合同的中止:由于被保险人违反保险合同的某些条件,使保险合同效力暂时停止的状况。
如果被保险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恢复履行这些条件,保险合同继续有效。
宽限期缴费复效缴费日---→60天---→两年内可申请复效(宽限期内合同有效)保险合同中止6.保险的职能和作用基本职能:经济补偿。
在保险活动中,投保人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的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派生职能:融资。
融资职能是保险人将保险资金中的暂时闲置部分,以有偿返还的方式重新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以扩大社会再生产规模的职能。
保险公司从收取保险费到给付保险金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和规模差,使得保险资金中始终有一部分资金处于暂时的闲置状态,从而为保险公司融通资金提供了可能性。
资金的融通是保险公司收益的重要来源。
作用:p51三、计算1.再保险。
成数、溢额?非比例再保险中超额赔款(案例)p82.重复保险分摊(比例、限额、顺序)p63.定值保险:全部损失,按保险金额赔偿;部分损失,按保险金额的损失程度计算赔偿4.不定值保险:只订立赔偿的最高限额。
当保险价值低于保险金额时,按实际损失金额赔偿;当保险价值高于保险金额时,其不足部分视为被保险人自保。
5.免赔:绝对免赔和相对免赔的区别。
⒈绝对免赔额(率):保险标的的损失必须超过保险单规定的金额或百分数,保险人才负责赔偿其超过部分;如果保险标的的损失没有达到保险单规定的金额或百分数,保险人则不予赔偿。
⒉相对免赔额(率):保险标的的损失只有达到保险单规定的金额或百分数时,保险人才不做任何扣除而全部予以赔偿;如果保险标的的损失没有达到保险单规定的金额或百分数,保险人则不予赔偿。
即绝对免赔是只对超出部分赔,不超过不赔。
相对免赔只要超过就全赔,不超过不赔。
很简单的比方:绝对免赔额:医疗保险,比如绝对免赔额是100,如果你生病花了200块,这个时候保险公司赔付的是你的花费减去绝对免赔额也就是200-100这个时候保险公司赔给你100块,如果你花了99 保险公司是不赔的相对免赔额:比如为200,你花了300块,这个时候保险公司是赔给你300的不做任何扣除,假如在200以下保险公司是不赔的。
通常相对免赔额较高。
四、案例分析1.人身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1).不可抗辩条款:保险公司不能在保单生效两年之后以保单出立时的重要误述、隐瞒或欺骗为理由来对死亡给付申请提出争议。
保险公司有两年时间来调查合同中的不实之处。
例如,某人在投保时隐瞒了患有高血压,如果他在两年后死亡,此时才发现隐瞒,保险公司必须给付保险金。
不可争议条款的目的是使受益人免遭经济困难。
既然被保险人已经死亡,受益人也就无法与保险人争辩。
(2).年龄误告条款:投保人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少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有权更正并要求投保人补交保险费,或者在给付保险金时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支付。
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实付保险费多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将多收的保险费退还投保人。
(3).宽限期条款:对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的,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险费后,未按时交付续期保险费的,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给予投保人一定的宽限时间(通常为1个月或2个月),在宽限期期间,保险合同效力正常。
在宽限期内,即使投保人没有缴纳保险费,合同仍然有效。
如果此时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应给付保险金,但要从中扣除应缴而未缴的保险费。
目的在于保护保单所有者避免非本意的保单失效。
(4).保费自动垫缴条款:投保人按期缴纳保费满一定时期后,因故未能在宽限期内缴纳保险费时,保险人可以用保单的现金价值自动垫缴投保人所欠保费。
(5).复效条款:如果保单所有人在宽限期内仍未缴付保险费。
并且没有实施自动保费贷款条款,保单就会失效。
复效条款允许保单所有人恢复一份失效保单的效力,(6).自杀条款:一般保险公司规定,如果被保险人在保单出立后的两年内自杀,不给付保险金,但会归还所缴保险费。
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视为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