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最新推荐------------------------------------------------------庐山的导游词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篇关于庐山的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庐山导游词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远近闻名的庐山风景名胜区观光。
我是今天为你们服务的导游,我姓马名颖瑶,大家可以叫我小瑶姐姐。
不过要注意卫生哦!希望能给你们带来美好的一天!你们看!这就是世界闻名的庐山!美丽吗?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庐山!庐山位于中国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频长江,东接鄱阳湖。
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
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山,海拔1473。
4米群峰间散布着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不但素有国庐奇秀加天下的美誉,而且还是我国的明珠之一。
庐山水气环绕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
早晨,一层层郁浓的云雾覆盖着庐山;一遍遍细幼的雨露灌溉着花草;一阵阵柔和的微风呼唤着各种小生命。
青松在浓郁的云雾中,在细幼的雨露1 / 12中,在柔和的微风下,挺直而生。
那郁郁葱葱的柏树坚韧挺拔,就像我们的人格和意志。
山间的水流又是那样清澈就像我们的心灵。
周围的艳花给山间的水流织了个朴素的花环,绿树倒映在水流之间,让这座山披上了绿色的围巾。
就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
既然我们来到了庐山,那旅客们,你们可知道庐山古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吗?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
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无影无踪。
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自然是无稽之谈。
后来人们美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所以庐山就是这样出现的。
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匡庐。
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大祖赵匡胤脱匡字的忌讳,而改称康山。
那弥漫的云雾为庐山增添了许多迷人的秀色和神秘的色彩。
这就是庐山。
让我们再次向庐山告别吧!篇二:庐山导游词大家好!欢迎大家来的风景秀丽的庐山风景区。
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解庐山吧!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庐山的北面,有一条大江滚滚而下,那就是中国的黄金水道万里长江,而它的南面就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在地形上,它形成了一江一湖一山的格局。
庐山全山由九十九座山峰组成,其中,五老峰是庐山的代表山峰,但它不是最高,庐山的最高山是汉阳山。
但较之于全国其它一些名山来讲,庐山不算太---------------------------------------------------------------范文最新推荐------------------------------------------------------ 高,但我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相传在殷周时期,当时有位姓匡的人和几位爱好仙术的朋友去此山结庐修炼。
那时有个周定王,想利用他们。
就带人去上山找,只看到一些被遗弃的草庐,就问居民他们的下落,居民说这些人已经羽化登仙而去。
因此,他留下草庐的山,叫庐山。
现在,我们来到了庐山的瀑布之一三叠泉,唐代的李白在这里写下了一首诗,那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家看,三叠泉抛珠溅玉,上下争飞。
如果是下雨天,飞瀑如发怒的长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止。
俗话说的好不到三叠泉,不为庐山客。
祝贺你们今天成了真正的庐山客。
好!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我相信三叠泉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请大家带回去与家人一起分享这美丽的景色吧!谢谢大家!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位于无锡,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
鼋头渚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广福寺、太湖仙岛、江南兰苑,中日樱花友谊林等众多景观,各具风貌。
风景区已成为旅游度假休养胜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篇关于鼋头渚的导游词,欢迎大家欣赏。
各位游客:现在前往游览的是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
它距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3 / 12突入湖中,状如浮重翘首而得名。
山清水秀的鼋头渚是无锡最佳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赞,道出了重头清今人神往的意境。
游客们:在前往鼋头渚的途中,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太湖。
【太湖概况民间传说成因和物产】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贯江、浙两省,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泊面积为2427.8平方公里,除去湖中51个岛屿,湖泊实际面积为2338.l平方公里,号称三万六千顷,南北长68公里,湖面海拔3米,平均水深约2米。
湖边的山和湖中的岛台称72峰,尤以鼋头渚、三山、洞庭东西山最为著名。
湖中遗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
有关太湖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寿,在天宫大设皤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刚送去一份寿礼,是一个大银盒,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外表还雕饰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如同一只聚宝盆,令在场的各路神仙赞不绝口。
但王母设宴时没请孙悟空,于是这位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
当他看见王帝送的这只大银盒时,一棒打翻,银盒便从空中翻落下来,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银盒立即化成了湖水。
因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的一横落在下面成一点,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为太湖。
而72颗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变成了72峰。
本来银盒是圆的,被孙悟空打了一棒,这便是太湖不圆的原因。
游客们:太湖的传说,发人遐想。
其实,太湖原是一个大海湾,---------------------------------------------------------------范文最新推荐------------------------------------------------------ 约在5000多年前,这里地壳下陷,东部的泥沙不断淤积,导致长江三角洲向东伸展,西部的洼地便形成烟波浩森的太湖。
然而,民间传说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秘感。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特别丰富,水产品种多达30多种。
其中以银鱼、青蟹、白虾最为有名。
各种水生植物也深受客人的喜爱,如莲藕、菱白。
水芹、药菜等已成为人们品尝绿色植物的美味佳肴。
【鼋头渚所处的位置人文景观的营建经过】各位游客:我们的车开过宝界桥后,就进入了充山(也叫南犊山)。
重头清就位于南犊山西端,请看山形突入太湖水中,三面临水,好像一只巨大鼋头伸出水面。
这就是鼋头渚。
鼋头渚独占地势,在这里可以眺望太湖,三山仙岛随波浮动,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驰神往。
因此,在明朝时,这里早已被称为世外桃源,是富人们郊游踏青的地方。
关于鼋头渚的营建历史,可以追述到1918年。
当时,杨翰西在这里购得60亩山地,开始对鼋头渚进行最初开发,建造了仿帝王宫苑的横云山庄。
20年代起又陆续兴建了王心如的太湖别墅,陈仲言的若圃,郑明山的郑园,何辑五的别墅和蔡缄的退庐。
到建国以后逐渐规划建成完整的鼋头渚公园。
现面积达500公顷。
有充山隐秀、湖山真意、十里芳径、万浪卷雪、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江南兰苑、太湖仙岛等十多个景观,各具风貌。
【充山隐秀聂耳亭鹿顶迎晖舒天阁范蠡堂西子池中日樱花友谊林5 / 12江南兰苑】各位游客:进人大门后,我们正式进入鼋头渚景区。
首先参观充山隐秀景点。
充山隐秀位于充山最高处鹿顶山的东南面,原来是陈家花园的所在地。
陈家花园,也叫若圃,是1928年无锡本地民族工商业者陈仲言所建。
1984年开始建设充山隐秀景点。
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分为春花、夏荫、秋色、冬景四个区。
面积为13.3公顷。
沿着空中列车站的石路向上,便到春花区内,大家看到的水池名叫翠湖,它利用地势,顺其自然回旋在幽谷之中。
水边的土山是人工堆积的,种植着桃李、杏梅、玉兰、杜鹃、月季等花卉和竹、柳、香樟等树木。
在翠湖的水面上,架设着一曲一直两座桥,直桥名为跨绿,曲桥名为俯青。
水边两层楼是供游人品茗小憩的地方,上层为醉方楼,下层为春风人座。
楼边的方亭,名叫家风。
大家绕过寥风小亭,穿过俯青曲桥,便看到山坡上林边有一六角形的竹亭。
6根柱子仿照毛竹形状,十分逼真。
因个字形如竹叶,此亭命名为个亭。
各位游客:穿过荇春桥亭,我们到达夏荫景区,这里有许多名贵的树木。
其中两株苦櫧,高20米,已有六七百年的树龄,而高大挺拔的大王松,是当年若圃园主陈仲言栽种的。
各位游客:现在看到的建筑是聂耳亭。
这里原来是陈仲言于1928年所建的一座花园。
1934年,22岁的聂耳随电影《大路》摄制组来无锡时就居住在这里,并谱写了著名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两首插曲。
当年,这里正在修建公路,聂耳来到筑路工地,将《大路歌》唱给民工们听。
电影尚未拍完,歌曲已在民工中传开了。
1959年无---------------------------------------------------------------范文最新推荐------------------------------------------------------ 锡市政府主修了这座小阎,为纪念这位人民的音乐家,取名聂耳亭。
1981年还雕塑了聂耳胸像供游人们瞻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鹿顶山的十里芳径景点。
它是由茂盛的树木、开山留下的池塘、石壁串连在一起的游步小道组成。
每到秋天,这里漫山遍地的原野景色,令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如在画中畅游。
清代扬州曾有园林甲天下之誉,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
这样的一个私家住宅园林有什么样的美景呢,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下面个园的导游词吧。
各位游客:说起古典园林,大家都会想起苏州。
然而,200多年前,江淮古城扬州的园林却要胜过苏州。
早在清朝时曾有人对江南名胜作出过这样的评价: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
可见当时江南一带,扬州是以园林之美而著称的。
早在汉代,扬州就有规模较大的园林式建筑,以后又有创新,到清代时,由于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盐业都十分发达,加之乾隆的六次南巡,扬州园林迅速兴盛。
但历史上多次遭到兵灾战祸,园林毁坏甚多,现在幸存的仅个园、何园、小盘谷和后冶春园等为数不多的园林了。
【个园的创建历史及名称来源】游客们: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个园。
个园位于扬州市内东关街318号宅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两淮盐总7 / 12黄玉筠在明代寿艺园的旧址上重建。
黄玉筠认为竹本固、心虚、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又因三片竹叶的形状似个字,取清袁枚月映竹成千个字的句意命名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