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河流治理松桃县沙坝堤防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内容:技术标投标人:贵州黔鼎炬锋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2012年9月16日审核:编制:打印:校对:目录1、项目现状分析 (1)2、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9)3、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0)4、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44)5、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53)6、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57)7、资源配备计划 (63)8、冬雨季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68)9、施工总平面布置 (71)1、项目现状分析1.1 工程概况1.1.1 社会经济情况沙坝乡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的西南边陲,距县城62km,项目区平均海拔390m,全乡国土面积64.5km2,耕地面积7506亩,其中:田3501亩,土4005亩;位于东经109°28′至109°12′,北纬27°52′至27°59′之间。
全乡辖10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2523户,13200人。
沙坝堤防工程位于沙坝乡政府所在地小江中游沙坝河段,小江为锦江的一级支流,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
小江发源于梵净山东北麓松桃县寨英镇阳雀村懒板凳,河流曲折东南流,经松桃县普觉镇、沙坝乡,往南在江口县桃映乡接纳右支流寨英河、往东南经铜仁市和平乡接纳左支流大梁河后,于铜仁市城区铜岩处注入锦江。
1.1.2治理河段工程地质条件拟治理河道长1.69km,修建防洪堤段长1.212km。
Z0+000~0+323段:河道顺直,地貌为不对称的“U”字形河谷,两岸河漫滩和一级阶地间断发育,阶地高程为367~369m,阶地高出河床为3~4m;两岸斜坡间断分布,基岩零星裸露;左岸Z0+000~0+103在漫滩已筑防洪堤,堤身高1.5~2.0m,基础埋置在冲洪积粉砂质砾石土层上;右岸Z0+205~0+326段阶地上有民房,阶地高370m,高出河床2~4m。
Z0+323~1+212段:河道顺直,地貌为不对称的“U”字形河谷,两岸河漫滩和一级阶地间断发育,阶地高程为367~370,阶地高出河床为3~5m;两岸斜坡间断分布,基岩零星裸露;沿河道左岸漫滩有公路顺河而下。
1.1.3工程任务和规模本工程的主要任务为提高沙坝乡河段的防洪能力,保障沙坝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本次河道防洪工程整治河段为沙坝乡政府所在地河段(0+000-1+282)治理起点为老咀湾,终点为胡山普,治理长度1.69km,新建河堤段长1.212km,两岸新建防洪堤长2.424km。
整治内容为修建该范围内的防洪堤及河道清淤疏浚,清淤长度为1.69km。
设计洪水标准为P=10%。
工程保护人口约0.5万人,保护农田400亩。
1.1.4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本工程总体布置主要采取两岸筑堤,以堤路结合布置,部分段采用护坡型式,全河段进行清淤,具体布置如下:桩号0+000-0+103段,采取两岸筑堤,堤顶设3m宽浆砌石路面,迎水面为浆砌石及混凝土草皮护坡,背水面坡脚设砼排水沟;设计河底宽度为56m,对河床进行清淤。
桩号0+103-0+399段,采用两岸筑堤,拆除右岸已建干砌石河底及几户居民房和河床内篮球场;在桩号0+399处右岸堤顶公路与右岸公路连接,并在桩号0+399段修建跨河桥梁,连接两岸交通;对河床进行清淤。
在桩号0+320处有一跨河人行桥,为多孔桥梁,全长63m,共6个桥孔,经过水文计算,该桥不会阻水,即无需拆除重建。
桩号0+399-0+592段,本段采取两岸筑堤,左岸堤线靠现有河堤布置,河床宽为56m,即减小原河床宽度,增大转弯半径,使行洪更为通畅,并对河床进行清淤。
桩号0+592-1+086段,采取两岸筑堤,河床宽56m,对河床进行清淤。
桩号1+086-1+212段,采取两岸筑堤,河底宽56m,并使左岸堤顶与原公路相接。
对河床进行清淤。
1.1.5 对外交通本工程所在地位于松桃县沙坝乡境内,主要对外交通为县道及乡村公路,即松桃县至沙坝乡公路,公路状况较好,基本能满足本工程所需工程物资材料的运输道路条件要求。
1.1.6场内交通场内交通主要以县道及乡村公路为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指定位置进行新建或整修。
场内交通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并以方便施工,减少二次运输为原则,使现场施工道路能满足工程安全、进度及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1.7 主材采购⒈砂石料、块石和土料本工程砂石料及块石主要用于混凝土浇筑及浆砌块石。
本工程砂石料采用外购获取,在距工程区3km处有一砂石料开采工厂,其产量可满足要求,质量待送检合格后可选用。
项目区1.5km处有粘土料场可开采,储量约5000立方米,可满足工程要求。
⒉水泥本工程水泥用量需求较小,主要用于浆砌块石、砼浇筑、M10抹面等,水泥将直接在距工地20km处的高力水泥厂采购。
⒊炸药、雷管等火工材料本工程石方开挖量不大,将主要采用人工撬挖的方式进行,对于石方开挖量较大,人工无法施工时,将采取爆破方式进行开挖,火工材料按有关要求进行专人管理(公安机关是不允许存放的),将与派出所协商,以符合安全管理为原则进行布置。
1.1.7 施工、生活用水该工程施工用水直接到设备河取用,生活用水可用附近村民自来水。
1.1.8 施工供电施工用电主要为砂浆和砼拌和用电,电压为380V,工程区距电源点平均距离600m,有80KVA变压器可满足要求。
1.2 计划工期该工程计划工期为5个月,根据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拟定本工程计划工期为4个月零26天,比计划工期提前5天完工,即2013年1月15日开工,2013年6月9日竣工。
1.3 质量要求该工程本标段的质量要求为:按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规定和验评标准,确保合格。
1.3 工程剖析1.3.1 工程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的重点、难点分析我单位经认真阅读、理解了该工程的招标文件、补充通知、答疑文件及设计图纸等,并结合现场踏勘的具体情况和工程施工的特点,认为本工程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的重点、难点如下:⒈该工程复合式生态堤,基础大部分地质条件较差,堤身的稳定及基础冲刷是该工程施工应考虑和注意的重点之一。
⒉该工程位于沙坝乡政府所在地,在堤型的外观质量上要结合设计和《提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0),并考虑市政效果,打造防洪堤外观质量也是该工程的重点之一。
⒊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特点,本工程浆砌块石在分层砌筑也是本工程的施工重点和难点⒋根据工期要求和安排,后期施工将会遇到汛期,对施工安全和度汛有一定的影响。
⒌基坑排水问题对堤基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本工程的重点也是难点。
⒍该工程土堤(生态堤)部分,土料及其碾压仍是工程的重点与难点。
1.3.2 针对该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拟采取的对策及措施针对该工程本标段上述工程特点及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分析,我单位拟采取的对策及措施如下:⒈严格按设计基础开挖高程施工,基槽开挖结束,每个单元自检合格后,请设计、监理、质检及业主验槽,合格后进行基础处理,确保基础满足设计要求。
⒉严格控制堤线布置,堤身、堤顶及勾缝应满足《提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0)要求,从工序和单元控制,确保整体外观效果。
⒊砂浆石必须分层座浆,尽量选择体型接近的块石放在同一堤段、分层砌筑,块石应平砌,严禁立砌,并保证满浆满灌。
⒋该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防洪度汛预案,确保汛期施工安全。
⒌基槽验收合格后,坑内水全部抽排干净,坑内有积水严禁浆砌石基础施工。
⒍严格控制土料的含水量和分层碾压质量工程特性表2、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2.1编制依据⒈《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技术标准和要求(2009版)》。
⒉《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技术规范》(SL47—94);⒊《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0年版);⒎《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⒏《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SDJ259-88);⒐《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38-89);⒒《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⒓《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96);⒔《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2.2 基础土方开挖工程2.2.1 概述本工程的土方开挖主要为防洪堤基础土方开挖,总体开挖量较大,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机开挖,尽量利用开挖的弃渣进行两岸土堤填筑,但仍有20000余方需要外运,故需适当配合5t自卸汽车运输弃渣到业主指定的弃渣场进行堆放,并加以保护。
2.2.1.1 工程施工特点⒈工程量较大部位,主要以小型挖机进行土方开挖;其余部位,工程量不大,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机开挖。
2.2.2 施工布置⒈施工道路布置本工程施工道路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指定位置,以通乡公路为运输主线,新建少量到作业面的临时道路。
⒉渣场布置根据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及业主指定场地选择渣场,对于开挖量较小的地段,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弃渣量。
2.2.3 基础土方开挖施工2.2.3.1 土方开挖施工程序表土、黄土、砂土、淤泥、砾质土、砂砾石、松散坍塌体及软弱的全风化岩石,以及小于或等于0.7m3的孤石或石块等无需采用爆破技术而直接使用人工开挖撬移。
土方开挖施工主要施工程序为:2.2.3.2 土方开挖施工方法根据土方开挖施工程序,土方开挖各项目施工方法如下:⒈测量放样工程施工前,测量人员根据设计提供的测量控制网进行施工控制网加密,施工测量控制网设置采用全站仪进行。
控制测量放样成果交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后方可作为施工测量依据。
土方施工前测量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根据设计开挖范围进行工程原始地形断面测量,测量成果交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土方工程开挖结束后及时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竣工断面测量确认,为工程计量提供依据。
⒉植被、表土清理土方工程施工前,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对开挖工程区域内的全部树根、杂草、垃圾、废碴以及工程师指明的其它有碍物进行清理。
清理范围为开挖边界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3-5m的水平距离。
凡属无价值可燃物,采取就地焚烧,在焚烧期间,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如无法烧尽或严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必须按工程师指定的地区进行掩埋,不得妨碍自然排水或污染河川。
清除的有机土壤按工程师指定位置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后期利用于工程的环境保护。
砍伐的木材或清理获得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材料按监理工程师指定位置进行堆放。
⒊土方开挖运输土方开挖主要采用人工开挖,技术人员应现场测量放样,将开挖范围标示清楚,以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开挖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纠正以保证开挖范围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