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量化工作总结范例

班级量化工作总结范例

班级量化工作总结范例篇一:班级量化附“班级管理量化细则”:1、凡违纪行为,根据班干部和任课老师记录的“班级日志”,每一笔扣2分,如有严重违纪行为,可视情节轻重扣5—10分,班干工作失职、徇私舞弊的每次扣3分。

(凡不符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行为都属违纪行为)2、早晨早到并马上读书的,晚上吃晚饭后进教室读书的可奖1-6分。

3 、每天早晨带领同学读书的奖1-3分。

4、课堂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每次奖2分,课堂分组比赛分别奖4、3、2、1分。

5、每次检测相对自己来说有进步的加1-10分。

6、课堂作业每获一个“优”或“A”或“Good”奖2分。

7、每周的最佳小组奖8分。

组长额外奖2分8、替值日生劳动,四人参加每人奖2分,三人参加每人奖3分,二人参加每人奖4分,一人参加奖5分。

倒纸篓每人次2分,整理劳动工具每人次奖1分。

9、义务劳动,大扫除,主动拾纸奖1-10分。

10、拾金不昧奖1-10分。

11、爱心捐助奖1-10分。

12、各级各类比赛,视级别和成绩奖1-10分。

13、每月评出的最佳学生奖10分。

14、班干部表现突出的每月奖10-40分。

15、出黑板报每期奖30-40分,由主办人平均分配。

16、揭发班级内不良现象奖1-10分。

17、对班级管理或老师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奖2-10分。

18、随机特别奖1-10分。

19、一个月内一分不扣的奖10分。

20、在“做文明学生,创特色学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每月奖10分。

1.班干部带头说话,带头违反班规班纪的每次扣3分,情节严重的扣5 分。

2.熄灯后还在宿舍吃零食的每次扣2分。

篇二:XX-XX学年度班级工作量化细则XX—XX学年度班级评比量化细则每周每班量化基础分为100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减分,两周一小结,四周一总结,根据分值评出优秀班级。

1、月末量化时,七、八年级实验班一起量化,七、八年级普通班一起量化,九年级一起量化。

2、文明班级评比:月末量化评比时,七八年级实验班、普通班分别评出2个优秀班级,九年级评出1个优秀班级,每月奖励优秀班级30元班费,其他班级15元班费。

班级只要有学生违纪取消该班当周当月一切评先评优资格,并不发班费。

班级量化积分相同时,依次考虑班级纪律、卫生区卫生、大扫除卫生、学生出勤、雷锋活动、班主任到位、阅报栏内容丰富更新情况、其他活动等得分情况。

3、月末文明班级评比采取一票否决制度:每月从不参加雷锋活动的班级、有严重违纪的班级(比如打架、聚众饮酒、上网、吸烟等)、晚上住宿每月通报2次以上(含2次)的班级、丢纸片等杂物每月3人次以上(含3次)的班级、在学校玩手机每月2人次以上(含2次)的班级取消优秀班级评比资格。

4、安全教育与学习:每周班主任按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有安全教案,教案每少一节扣5分,学生有记录,并且与教师教案相符,少一次扣5分。

5、各类报表:按时报送者每次加2分,否则扣2分。

向班主任或班干部索要时扣5分。

6、纪律方面:(1)自行车上锁后有序摆放,不按要求摆放者自行车一律推进保管室,班主任陪同认领,每发现一(2)人次扣班级积分2分。

校内骑车扣班级积分每人次2分。

不准穿拖鞋进教学区,每一人次违反者扣班级积分2分(3)班内有学生聚众饮酒、聚众打架、携带凶器、勒索钱财、偷窃钱物等影响面较大的违纪现象,一经学校查实,视情节轻重及班主任处理事件参与情况扣除班级积分。

出现事件后,班主任积极处理并效果良好者不再扣分,直接上交德育处处理者扣10分,有重大违纪者从第二次违纪开始,只要违纪先扣班级5分。

(4)揭发检举违纪者,情况属实,一次为班级加5分。

(5)早饭后、午休时间、电视课期间,学生会检查班级纪律,一天内班内保持安静的班级加1分,当天有一次乱的班级除不加分外再另扣1分。

一周内午休时、电视课时,班内乱两次以上(含两次),班主任进班辅导一周。

(6)不准在教学区和班内吃零食,发现一人次扣班级积分2分。

(7)学生出勤,每天抽样检查至少一次。

每缺勤一人次扣班级1分(不考虑特殊情况),班主任不知情况的每人次扣2分,早操人数纳入班主任量化,早操时班内最多留6位学生,生病的学生可与值日生调换,上操时不准下队,否则一人次扣1分。

7、卫生方面:(1)每周一下午课外活动时进行卫生大扫除,学生会干部分组检查。

卫生检查综合评定时,全都评为好的加10分,超过半数(不含半数)的加6分,半数以下的加2分,无人评定为好的扣2分。

(2)卫生区每天保持干净。

如需打扫夏秋时节每天上午8:00前打扫干净;春冬时节每天上午8:30前打扫干净。

学生会干部每天检查,一周内每天都保持干净,每天加1分;一周内有一天不干净的,除当天不加分外再另扣1分,并及时补扫。

不得利用早自习打扫,否则发现一次每人扣1分。

(3)卫生监督保持工作要到位,在学校的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等区域,如有乱丢扔果皮、纸屑等杂物者,该学生要监督校园内卫生,课余时间自觉监督,直至抓住下一个丢扔者为止。

还要扣班级积分2分。

8、学校举行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比赛,每级段平行班之间一起评比,第1名加3分,第2名加2分,其他加1分。

9、按时丰富所分阅报栏内容(3周更换一次),板手抄报,按时完成者加2分,否则扣2分。

10、学雷锋活动:每班每月至少申请一次,否则取消文明班级评比资格。

11、公物保管:损坏公物及时修补,否则照价赔偿。

12、其他没有列入量化情况,根据校委会研究决定。

13、本细则从即日起执行。

秋渠一中德育处XX-8-30- 1 -篇三:班主任学生管理量化考核工作总结班主任学生管理量化考核工作总结从初一下学期开始,我们八班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就实行学生管理量化考核办法。

在管理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办法如下:一、确定班级规,我们称作班级公约。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全班动员,积思广议,每个学生上交三条个人认为最有必要执行的班规,大家的意见征集上来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成员共同归类整理,由纪委书记(纪律委员)把内容相同的班规整合成一条完整严密的班级公约。

经过这样的分类整理大概形成二十多条比校完整的规定。

然后由班长组织,在班会逐条宣读并讨论,在宣读的过程中,哪一条大家争议较大,就停下来大家共同讨论修改,直至通过为止,对没有争议的条款,当即拍板定下来。

经过这样的明主集中讨论,一个严谨周密、有奖有罚的班级公约就形成了。

二、具体实施。

由班委会成员讨论具体分工负责,根据班委会成员每个人的能力、爱好、以及综合素质灵活掌握。

在我们班,由班长整体负责全方位把握班级整体动向,在班主任不在班级的时候代表班主任行使班级管理权力。

纪委书记(纪律委员)全面负责班级的纪律维持,环保主任(卫生委员)全面负责班内以及环境区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体委主任(体育班长)全面负责早操、间操及体育课的各项工作。

团委书记(团委员)除了负责校团委分配下来的工作外,还要负责本班团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本班内好人好的记录奖励工作。

学习委员除了在学习上起带头作用、帮助其它同学在学习上进步之外,还负责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内部文字性记录工作。

副班长(女)协助班长做好班级整体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女生的思想及生活工作,另外副班长也要对班内的好人好事做记录,因为我们要尽力发现班内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为了进一步明确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人管,我们又把每一节课的纪律交给当节课的科代表去管理,并做好如实记录,上课做小动作、上课说话、上课打嗑睡以及上课表现积极主动等都要记录下来,第每节课下课第一时间交到办公室作为存根和日后个人积分评比的依据。

在这当中,纪委书记同时也要做好班内每节课的纪律管理工作并记录在案,放学前一并交办公室统一存档。

每天各科的收缴作业由科代表负责并对未交作业的学生名单及原因作好记录在交交科任教师作业时一并交办公室存档。

每天下午第一节自习由学习委员统一归类整理并记录到《学生管理量化考核表》上,作为学生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保存下来。

并把原始记录单归档保存。

这就是学生管理量化考核一天的全部程序。

三、实施效果。

有人问:“你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班级管理办法,这样的办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效果如何?”我认为,这是一种全班总动员,全班齐上阵,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先进管理办法。

比如说,白杨同学在5月23日历史课上做小动了,那历史科代表和纪委书记就会将白杨的这一行为记录下来交到班主任那里,我就知晓了这一情况,如果次数多了,那我就该找白杨同学谈话了。

下午,学习委员在整理一天的记录单时就会把白杨的这一情况记录在册。

在家长会上,白杨家长通过《学生管理量化考核表》就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这行为。

在月考时,如果白杨历史没有考好,那么历史老师就可以分析出这个学生成绩下降其中的一个原因了。

另处他的这一行为在班级个人评比中会被扣掉一定的分数并做相应的带有教育性的惩罚。

你看,他的一人小小的举动会被科代表、纪委书记、学习委员、科任教师、班主任、家长知道,而且影响到个人在班内的积分以及受到班集体相应的处罚。

说句玩笑话,事情虽不大,后果很严重。

你想,这样的一整套实施办法对孩子的自我约束能没效果吗?四、实施作用意义。

通过这样一整套完整的管理量化体系,科任教师可以了解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通过对整理结果的深入分析判断可以把握一个学生在某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活及思想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办法改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习惯和不良思想倾向。

家长也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在家庭教育中做出积极正确的努力。

这样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体系我认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是非常实用。

吕沛XX年7月18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