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

《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推荐一本书人教部编版习作:推荐一本书1.能把要推荐的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

2.运用合理的写作手法写清楚推荐理由。

生动具体地介绍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及阅读价值。

3.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让学生感悟读书有益的道理。

●重点能有条理地、具体地把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写清楚。

●难点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让学生感悟读书有益的道理。

1.借助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要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尽量使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及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懂得怎样选择材料,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

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通顺的句子,并能注意前后联系。

2.读写结合。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在学生对阅读课熟读精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

3.树立典型。

学生作文评讲都应该有重点,或是观察方法,或是写作技能,或是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态度、情感)等。

如何突破重点,让学生每次均有所得,“树立典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树立典型”,即利用相互竞争的动机,这是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把要推荐的书的书名、作者及推荐理由写清楚。

2.注意重点突出,小组内评议。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都喜欢读书吗?都读过哪些书?生:喜欢,我读过《草房子》《狼王梦》《想着明亮那方》《窗边的小豆豆》。

2.同学们真了不起,读过这么多的书。

老师也喜欢读书,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很多知识。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我相信,你们在读书的时候也会有收获,也一定有特别想推荐给大家的书。

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习作课,每个人为大家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

(板书课题)在轻松的谈话中引入“书”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学习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教材,画出要求。

2.归纳本次习作的要求。

内容上:推荐一本喜欢的书。

写法上:写出书名、作者及推荐理由(重点);写好后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一评,再修改。

明确要求是习作的第一步,只有读懂了要求,学生习作的时候才不至于跑题、偏题。

3.除了书中要求的这几点之外,我们还可以介绍书的哪些方面?你认为怎样介绍会更吸引人?生:还可以介绍书中的主要人物。

开头设置悬念,结尾升华感情等。

4.提示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个方面来说清推荐的理由。

5.学生闭上眼睛思考自己该推荐一本什么书以及重点推荐书的什么方面。

小结:不管你怎样介绍,书名、作者及推荐的理由一定要说清楚。

在逐步指导中,学生能体会到如何把一本书介绍具体,以及从哪些方面介绍。

三、例文引路,交流选材。

1.指名读习作,看看小作者重点介绍了什么?是否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出示课件)推荐一本书我要推荐的书是《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讲述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值得我们好好阅读一番。

(开门见山)五千年的时间,沧海桑田,朝代更替,在这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文化。

(文笔流畅)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管鲍之交》,这个故事中最让我佩服的人是鲍叔牙,他处处为管仲着想,有什么好处都想着管仲,直到后来齐桓公要任命鲍叔牙为相国时,鲍叔牙却将这个官职让给了管仲。

鲍叔牙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学习!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中,我深深地被蔺相如的足智多谋、机智勇敢所折服。

蔺相如用巧计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以死相逼,逼得秦王无处可退,让人拍手叫绝,蔺相如也因此功绩而被提升为大夫。

读了这本书,你就会认识处事谨慎、奉公守法的鲍叔牙;磊落直爽、英勇善战的廉颇;能征善战的卫青,大英雄霍去病以及历代帝皇……知道《祖逖闻鸡起舞》《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一代女皇武则天》《安史之乱》等许多故事。

(利用书中的各种精彩的故事来推荐这本书,能看出小作者把这本书读得很透。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认识许许多多性格迥异的君臣,体会到这五千年悠久历史的高深美妙。

(总结这本书的特点,总—分—总的结构值得我们借鉴。

)括号内的文字在学生读完例文之后再逐个出现。

根据学生的习作能力,引导学生欣赏例文,明白习作要点,让学生下笔时既有章可循,又能有选择地借鉴,从而学到写作方法。

2.小结:作者介绍了书的内容,选取了其中的一些故事做了重点介绍,这个方法值得借鉴。

3.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推荐自己的读过的好书,听的同学可以给他提问题或者意见。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各自读过的好书,实现组内资源共享,形成奇文共赏。

组内交流,还给每位学生一个口语交际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中完善学生的说话过程,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一个铺垫。

4.指名汇报自己推荐的书。

(2~3名学生)5.评价学生的介绍。

注意是否说清楚了推荐的理由。

6.学生独立完成作文。

开篇:我推荐什么书中间:书的主要内容推荐理由(情节、画面)人物(感受)事例结尾:热忱推荐(讲明道理)落实“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

”7.学生自主习作。

第2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合理的写作手法,在深入书本内容的基础上做出推荐并写作。

2.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一、交流收获,习作评改。

1.请学生读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2.师:你们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哪一句话或是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准?是否写清了推荐的理由?你对他推荐的书是否感兴趣?(学生互评)让学生参与习作的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交流收获,共同提高。

1.习作改完了,说说你对所改的习作满意的地方在哪里,修改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师总结:修改习作是写出一篇好作文的重要过程,因此同学们在创作后,一定要反复对习作进行修改。

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能成为精品。

本次习作是推荐一本书,本单元的主题也是书,由此可见,书籍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希望大家都能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我们和书成为朋友吧!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在反思中提高自己对修改的认识,端正修改态度,掌握修改的方法,养成动笔则求疵,见疵则思改的习惯,不断培养习作时严肃认真的态度。

三、誊抄习作,展现成果。

将修改满意后的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

展示习作成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习作的信心。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本次习作我以谈话的方式导入主题,先是在课堂一开始就和学生交流互动,询问他们喜欢哪些书,读过哪些书,然后强调书籍能给人带来的好处,强调读书的重要意义,由此引出主题——推荐一本书。

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兴趣和表达欲望都被充分激发,于是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2.明确要求,交流选材。

让学生自读教材,明确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在一旁观察,并及时帮助学生解答有疑问的地方。

学生在交流中拓宽了习作思路,能获得更丰富的素材。

最后,教师出示例文,师生共同赏析范文,品读其优缺点。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吸收了范文中的优秀之处,同时也看到了范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能将这一感悟应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做到扬长避短。

3.多次修改,扎实有效。

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采用让学生自我修改、同学之间互改、老师修改等方法,针对写得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多次指导和修改,让学生真正理解修改习作的好处。

不足之处:缺乏创新性,很多同学推荐的书是重复的,这也说明了学生平日里的阅读积累还不够丰富,所读的书层次比较单一。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推荐一本书人教(部编版)课题推荐一本书课型习作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2.能把要推荐的一本书的名字、作者及推荐的原因写清楚。

3.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有你,真好总序:主备人:复备人:习作:有你,真好教学目标1.针对学生实际,训练他们感受生活,表达感情的能力。

2.训练学生叙事的能力,力求叙事具体、生动,又能扣住主旨。

3.训练学生构思能力,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4.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力求表情达意,有能生动吸引人。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叙事的能力,力求叙事具体、生动。

教学难点叙述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 播放歌曲。

【课件2】刘和刚的《父亲》2. 学生欣赏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 总结谈话:父爱如山,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为了孩子的成长,费尽了心血。

当孩子慢慢成长起来,父亲却像一棵大树一样渐渐枯萎了。

歌曲中“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这一句感动得无数人流下热泪。

想想一路走来,一直有父亲陪伴左右,真想大声喊出一句话“有你,真好”4.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作文:有你,真好(板书题目)二、用心构思,列出提纲1. 出示:【课件3】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2. 学生分组,针对以上问题,小组内的同学自由发言,相互交流。

3.审题指导:(1)“你”——可以父母、亲朋、师长,也可是同学、路人、对手等等。

(2)“好”——有你的好处应该在文中明确反映出来,读者应该能够在第一时间感受出来,体会出感情来;(3)“你”——要是全文与“你”相符,不要出现人称牵强的现象。

4.列出写作提纲。

三、细读范文,含英咀华1.学生细读课前下发的范文《有你,真好》。

范文:有你,真好是你将我教育成人,是你教我丰富的知识,让我已不再那么幼稚反而成熟许多,同学们都亲切地叫你“老戴”。

你上课十分严肃,上课时很少有微笑,表情十分严肃认真,好像把我们当作你的亲生儿女一样对待。

由于你上课的威严,让我们有几分惧怕。

你为了能让我们考上好的中学,教室里的荧光屏你不知升降了多少次,遇到了难题,你总是非常耐心地一一解答。

有什么事没做好,你会十分具有责任心地耐心教导我们,为了我们,你的眼睛发炎了都还要坚持给我们上课。

虽然“老戴”上课时十分严肃,可到了课后却又十分亲切温和。

记得六年级的我还是十分地健忘,每趟都会忘记带伞,有一天下起了大雨,妈妈上班工作很忙,爸爸又去三明工作了。

“老戴”看见了焦急等待的我,便要送我一程,到了“老戴”家前的那片空地时,她便把雨伞给了我,叫我自己回去,不送我了。

因为“老戴”家中有个女儿要照顾,我便拿着雨伞说了声谢谢消失在雨帘中。

可我却没有注意到“老戴”为了不让我淋着,又怕我看到会自己跑回家,便把雨伞倾向我,而自己却淋了一身。

还有一回,那时体弱多病的我,因为拉肚子去医院看病而无法按时到校,稍好一些才到学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