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 作业答案

国际经济学 作业答案


少?(提示:以“艾奇沃思箱”分析)
2、当PL/PK=1/2时,X和Y的最优产量为多少?
此时X与Y的相对价格P=PX/PY为多少?
计算题2 (选作)
假定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为以下方程: (X-1)2 +Y2 =100
X>0, Y>0 1、求X的供给曲线? 2、假定该国居民对X、Y两种产品的无差异曲 线为U=XY,求X的需求曲线?均衡价格为多 少? 3、求X的过剩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1)P=4,Q∈(0,L/ax);(2)P<4,
Q=0; (3) P>4,Q= L/ax
计算题1(选作)
厂商以现有资源L=100、K=200两种要素生产
两种产品X、Y,在目前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两 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X=LK,Y=(100-L)(200-K),
1、当确定生产X=1000时,Y的最优产量为多
有效保护率
A国是一小国,其某一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为1000,国内生产时中间投入品成本500,假 定对该产品征收30%的从价关税。 (1)如果对中间投入品不征收关税,求该制成品 的有效保护率。 (2)如果对中间投入品征收20%的关税,求该制 成品的有效保护率。 (3)如果对中间投入品征收40%的关税,求该制 成品的有效保护率。
量Q=60 外国的均衡价格P=1,数量Q=60 2)本国过剩需求:Q=80-40P 外国过剩供给:Q=-40+40P 开放条件下的均衡价格P=3/2,数量Q=120
计算题
2、A、B两国生产X和Y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如下表。
产品 粮食X A国 1∕ 5 B国 1
服装Y
1
1∕ 3
1、关税的净福利效应=e-(b+d)=3×6-
(2×2/2+2×2/2)=14 2、50-P-(P-10)=26,P=17,Qd=33,Qs=7 配额的净福利效应= c-(b+d)= 2×5(2×2/2+2×2/2)=6 3、略
第二章 计算题
1、本国对小麦的需求曲线为D=100-20P,供
给曲线为S=20+20P,外国的小麦需求曲线为 D*=80-20P,供给曲线为S*=40+20P 1)求封闭条件下两国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求开放条件下的国际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1)封闭条件下,本国的均衡价格P=2,数
X=50-P,供给曲线为:X=P-10,征收关税前, 国际市场均衡价格Pw=15。 1、征收关税5之后(从价税),国际市场均衡价 格下降到12,求该国征收关税后的净福利效应。 2、当政府不实行关税而实施进口配额26,国 际市场均衡价格依然下降到12,求该国的净福 利效应(假设配额租金全部由政府通过拍卖进 口许可证的形式获得)。 3、当国内收入增长使国内需求曲线增长到Y=X+60,重新计算以上1、2题的结果。
B两国将怎样安排生产。 2)假定开放后A国用1个X换1个Y,A、B两国的贸易 利益分别为多少?
产品
粮食X
服装Y
国内交换 价格
国际交换价 格
贸易利益
A国
1∕ 8
1/4
X/Y=2/1
X/Y= 1/1
0.5Y
B国
1
1∕ 2
X/Y=1/2
X/Y=1/1
0.5X
第三章 作业
美国劳动工会要求政府限制从不发达国家进口
厂商成本函数为TC=Q3-20Q2+150Q(假设国内 外厂商的成本函数相同)。 1、求封闭条件下厂商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以及国内厂商的数量。 2、开放条件下,厂商面临更大的需求,需求 函数变为P=2000-0.5Q,求此时厂商的均衡产 量和均衡价格,以及国内外厂商的总数量。
解:1、P=1000-Q AC=Q2-20Q+150,AC’1
作业2、X和Y两种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例,和A、
B两国的要素禀赋如下表 (1)分析X和Y的要素密集度 (2)分析A、B两国将分别出口何种产品
要素密集度 劳动 资本 要素禀赋 劳动 X 3 2 A国 12 Y 2 4 B国 30
资本
48
60
(1)kx=2/3;ky=4/2,; (2)A国资本丰富,将出口Y,B国将出口X。 (3)假定开放后两个进行国际贸易,最终形成国
第一章 作业
案例分析
泰国香米一直是享誉全球的优质大米,多年来保持世
界大米出口第一的位置,泰国也因此而获得了东南亚 粮仓的美誉。 不过2012年,泰国的大米出口不敌印度和越南。主要 原因是泰国出台高价收购大米的政策(高于市场价 30%) ,目的是为提高农民收入。泰国国库已经大量囤 积高价收购的大米,而同时印度、越南却在大量低价 出售,直接拉低了国际大米的价格,使得泰国大米失 去竞争力。泰国也因此失去了维持半个多世纪的第一 大米出口国称号。
1
X/Y=5/1 X/Y=5/1
X/Y=5/3 X/Y=5/6
2Y 5Y
B国
1
1∕ 3
X/Y=1/3 X/Y=2/6
X/Y=5/3 X/Y=5/6
4X 3X
3、A、B两国生产单位X和Y两种产品的劳动投入如下
表。
产品 粮食X A国 1∕ 8 B国 1
服装Y
1/4
1∕ 2
1)A、B两国在那种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开放后A,
产品。 从工会利益的角度,这个政策是否合理? 从国家利益看是否合理?
答:从工会利益看,这样做是合理的,因为美国是资本丰裕的国
家,劳动稀缺,所以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使得美国劳动密集 型产品价格下降,进而导致其工人收入水平下降,因此抵制从不 发达国家进口产品是符合工会利益的。 但是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看,由于限制进口会提高国内该产品的 价格,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并且限制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 的合理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总产出和福利(如前分析, 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能够提高总产出和各国福利)。因此从 整个国家的角度就未必是合理的。就像以前我们国家为了保护国 内的一些垄断行业比如汽车行业的发展而限制进口,也导致我们 国家以前汽车价格较高,汽车产业发展缓慢。现在我们国家的电 信行业也是高度垄断,本来我们的电话费还可以更低的,我们的 网络速度还可以更快的。
解:2/1=(Kx+10+△Ky)/(Lx+△Ly) 1/1=(Ky-
△Ky)/(Ly-△Ly) 2/1=Kx/Lx 1/1= Ky/ Ly 得:△Ly=△Ky=10, 即该国将减少10个Y的生产,增加5个X的生产。
第六章 计算题(P88)
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总需求函数为P=1000-Q,
案例分析: 1、泰国农民为什么贫穷? 2、政府提高大米收购价格能够促使农民增加
收入吗?说明理由。 3、结合我国实际,提高农民收入政府可以采 取哪些措施?
答:1、农民收入低的原因:首先,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与工
业品相比价格上涨较慢;其次,农业利润率低,难以吸引资本流 入,因而生产效率难以提高。第三,农业生产分散,难以形成规 模效应。 2、提高大米收购价格在短期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相当于财政 对农民的补贴。但由于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供给充足,泰国农产品 价格提高,需求量会大幅下降,导致泰国政府大量囤积,因此政 府长期高价收购国内农产品不可持续,因而长期不能让农民增收。 3、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1)鼓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农民 增收 ,2)加大农业投入,对农产品实施最低价格保护措施,避 免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实施鼓励资金投资农业的优惠政策,加 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3)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对农民技 术培训,大力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贷款贴息支持农产品深加工,提 高农产品附加值;5)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强农村剩余劳动 力向城镇转移。
际均衡价格为Px/Py=1,求要素价格均等化后 的要素价格:ω/r=PL/PK
(提示:ω=PX· LX=Py· LY; MP MP
r=PX· KX=PY· KY) MP MP
3、计算题
A国生产商品X的要素投入为2个K和1个L,生
产商品Y的要素投入为1个K和1个L 。当该国 资本增加10单位时,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计算 该国X和Y商品产量的变化。
外部规模经济:指单个厂商的规模收益不变,厂商所在行业的平


均成本随着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大而下降。马歇尔外部性来源于: 1、基础设施和中间投入品等规模报酬递增的共享。生产要素的 不可分割性,专业供应商共享和销售渠道,市场规模的扩大,前 向后向产业关联,完整上下游产业链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的下降, 产业集聚,顾客共享,供货商节约运输成本。 2、劳动力市场共享。人力资本积累、分工和专业化,产业内部 的劳动力流动。降低劳动力迁移成本,也能促使知识技术管理水 平的交流和提高;劳动者易得,工作容易找,吸引劳动者聚集。 3、知识外溢(技术外溢、干中学,知识积累与技术进步,生产技 术在整个产业内的扩散,使得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 这些都能实现规模报酬递增。
解:(1)(1000×30%-500-500)/(1000-
500)=60% (2)(1000×30%-500 ×20%- 500)/(1000500)=40% (3)(1000×30%- 500 ×40%- 500)/(1000500)=20%
第七章 计算题
A国是一个大国,其国内X商品的需求曲线为:
厂商数量:(1000-50.01)/9.9=95.96=96
2、 P=2000-0.5Q AC=Q2-20Q+150,AC’=2Q-20;
2Q-20=-0.5,Q=9.75,P=50.06
厂商数量:(1000-50.06)/9.75=97.4=98
第六章 分析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