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可行性分析报告 (3)1 引言 (3)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3)3.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 (3)4 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4)5 社会因素分析 (4)6 结论意见 (4)项目开发计划 (5)1.项目名称: (5)2.项目概述 (5)3.实施计划 (5)高校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6)1. 引言 (6)2. 综合描述 (6)3. 外部接口需求 (7)4.系统功能需求 (8)5.其他非功能需求 (8)6. 词汇表 (10)7. 数据定义 (11)8.分析模型 (15)附录 (16)软件需求工程过程的重要性 (18)可行性分析报告1 引言1.1 编写目的:从现在应用的技术方面和用户的操作方式方面研究图书馆管理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 2 项目背景:项目需求者: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开发者:***项目组用户:图书馆工作人员及读者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 要求:功能:能够准确快速的记录图书的状态,以便能轻易的查出图书是否被借、是否归还、是否借出超期等信息;读者和管理人员可进行一些需要的操作.安全与保密要求:保证信息不外漏,不能让管理人员以外的人删改图书信息,保证读者及图书信息的安全。

2. 2 可行性研究方法:通过调查分析开发图书馆管理所具备的能力及实现的方法,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构思确定总体结构,利用数据库开发工具所具有的能力,以最简易的方法,使其成为一个初级的系统软件。

2. 3 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图书馆规模、图书种类数、图书馆硬件及软件设备条件、操作人员技术3.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3.1 对系统的简要描述系统使用了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与数据管理技术,使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在用户的并行操作与用户管理方面也有了极大地改善,不仅提高了管理员工作效率,还提升了工作质量,使整个流程清晰明了。

3.2 系统的优越性系统克服了原来人工操作工作量大、耗时长,处理系统的资金投入大,人员设备技处理过程容易出错等困难,而且加入了对数据的安全性保护的功能,使系统在可用性与稳健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3.3 技术可行性评价就目前使用的开发技术来说该系统的功能目标应该能够达到;利用现有的技术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发工作基本能够完成。

4 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4.1 该系统对客户的影响:该系统是为了改善人工处理的工作负荷重等缺点,引进了计算机新技术,在系统初期投入可能会比较大,但从长远看该系统既节省了人工,有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样是节省了开支,所以后期投入不大,反而会节省许多支出。

4.2收益(1)提高工作效率(2)减少工作人员5 社会因素分析该项目为独立开发,在技术上没有使用任何现有的软件与方法。

所以在法律方面不会存在侵犯专利权、侵犯版权等问题,完全按照合同规定的责任履行。

6 结论意见经过一段时间对各个不同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分析员和用户及使用部门的负责人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取得基本的一致看法,认为开发小组的开发方案的是可行的,使用部门负责人同意开发工程继续进行下去。

项目开发计划1.项目名称:高校图书管理系统2.项目概述2.1项目开发计划要为图书馆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完成软件的开发、测试及试运行,并且完成图书借阅内计算机网络建设,使图书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该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图书分类管理、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阅管理、信息查询、系统管理。

2.2运行环境服务器端:Windows XP 或Windows 7操作系统、数据库客户端: Windows XP或Windows 7 操作系统及浏览器2.3服务培训安装、维护和运行支持从使用该系统开始,维护期限为一年。

2.6验收标准各个功能均能正常使用。

3.实施计划3.1任务分解(1) 需求分析任务: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项目开发计划书 c.需求规格说明书(2)设计任务: a.设计说明书(3)实现任务: a.编码实现 b.测试计划书全体小组成员 c.用户操作手册3.2进度五天完成:(1)可行性研究报告(2)项目开发计划书(3)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四天完成:设计说明书的十天完成:(1)测试计划书(2)一个能正确运行的可执行程序(3)用户操作手册3.3 质量保证计划严格按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各项步骤,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求分析报告、项目开发计划等,具体实施;3.4 客户培训计划在软件实际应用后的前一个月,对用户进行软件操作方法的具体培训;3.5 安全保密计划在从项目开发阶段到最后软件的正式发布期间,做好项目的保密工作,小组成员对所有项目所有相关文档进行加密,做好备份工作;3.6 合同计划和客户协商签订软件使用合同。

高校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1. 引言1.1 编写目的编写本报告的目的是明确本系统的详细需求,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图书信息管理,供用户确认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为用户提供最舒适最人性化的服务,并作为软件设计人员的设计依据和使用单位的验收标准。

1.2 项目风险评估不准确、管理人员拒绝开发人员的准确评估、质量风险、人员流动风险系统运行环境风险、对项目使用技术缺乏了解所引起的风险,此外还有一些不可预料的风险。

1.3 文档约定暂无1.4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预期读者是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员、与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有联系的决策人,开发组1.5 产品范围应用于各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以及其他图书馆的管理。

1.6 参考文献Karl E.Wiegers 著刘伟琴、刘洪涛译《软件需求》清华大学出版社;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doc;《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 综合描述2.1 产品的状况图书馆在正常管理中面对大量书籍、读者信息、借书信息以及还书信息等,由于信息量庞大,使用人工记录方法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大大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管理工作。

因此要对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提高管理效率。

引进了图书管理软件系统给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借、还书带来便利。

本系统除了图书馆管理的一般功能外,还包括网上在线查询图书信息、查询本人的借阅情况和续借等功能。

2.2 产品的功能(1) 用户管理:读者信息的制定(包括创建新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修改密码等)、输入、修改、查询,包括种类、性别、借书数量、借书期限、备注。

(2) 图书管理书籍基本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统计,包括书籍编号、类别、关键词、备注。

(3)人员管理操作员的权限管理、读者的权限管理(4)图书的流通管理借阅管理(包括借书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读者编号、借书日期、借书期限、备注等。

)、还书管理(还书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读者编号、还书日期、还书期限、备注等。

)、丢书管理、超期罚款管理、淘汰图书管理(5)打印报表生成超期读者名单、查出超期罚款人的姓名和超期金额(6)统计功能统计读者人数、图书册数(7)查询功能有条件、多条件查询各种信息。

2.3 用户类和特性用户类特性图书管理员学校员工属于经常性用户需要进行用户的创建、修改和删除等工作,要求具备计算机知识,如权限管理等读者老师和同学等属于经常性用户,可以查看他们的借阅信息。

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比较熟练操作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属于间隔性用户熟悉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维护工作。

2.4 运行环境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7。

2.5 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开发时间有限,开发人员的经验少,是开发系统中主要的问题。

开发经费不到位,管理不完善,设计时构思不全面,人员流动等都会影响本项目的开发进程2.6 假设和约束(依赖)管理员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运行系统并合理的使用,同时不对系统进行人为性的破坏,在正常的系统维护范围内,开发商需提供必需的修理、维护。

3. 外部接口需求3.1用户界面采用对话框方式,多功能窗口运行。

3.2硬件接口考虑到大量数据的备份等要求,需要保持与磁带机和光盘刻录机的接口,这较易实现。

3.23 软件接口主要考虑软件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接口,以及局域网和互联网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

考虑到文档处理时有可能需要较常用的办公软件。

例如Microsoft的Office系列,所以应尽量实现它们之间的数据格式的自动转换。

3.4通讯接口尽可能实现各个管理员之间的联系,以达到信息统一、准确。

4.系统功能需求4.1 说明和优先级图书管理员身份得到验证后,他们就可以对图书信息进行相关的管理;读者用户信息得到验证后,他们就可以进行借阅、归还图书等操作;4.2 激励/响应序列1)系统的查询速度应该不超过10秒;2)其它所有交互功能反应速度应该不超过3秒;3)系统要具有可靠性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低于200小时。

4.3 输入/输出数据输入数据:图书管理员查询图书信息时的查询方式,查询关键字,新建图书项,新建读者项、读者各项记录的修改,图书借还以及注销操作时的输入信息,受限制操作所需的密码等。

输出数据:查询关键字所确定的数据库子集,统计结果,操作成功或失败的消息,图书借还以及注销操作时的结果信息。

5.其他非功能需求5.1性能需求1)精度需求在精度需求上,根据使用需求,在各项数据的输入,输出及传输过程中,可以满足各种精度的需求。

2)时间需求在软件方面,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都比较快且迅速,完全满足用户要求。

3)灵活性当用户需求,如操作方式,运行环境,结果精度,数据结构与其他软件接口等发生变化时,设计的软件要做适当调整,灵活性非常大。

4)故障处理内部故障处理:在开发阶段可以随即修改数据库里的相应内容。

外部故障:对编辑的程序进行重装载时,第一次装载认为错,修改。

第二次运行,在需求调用时出错,有错误提示,重试。

5.2安全措施需求管理员及读者登录时设置相应的登陆密码,并要求用户在登陆时需要身份验证,保密用户信息,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

5.3安全性需求由于图书馆管理,使用频度较高,使用性要求比较高。

为防止对信息资料和管理程序的恶意破坏,要求有较为可靠的安全性能,系统要求用户在登陆时需要身份验证。

5.4 软件质量属性可使用性:简单,方便保密性:学生需输入密码才可查询本人借阅情况并续借可维护性:随时监控,发现问题马上解决5.5 业务规则图书管理员定期对图书信息进行入库、修改、删除等图书信息管理,包括图书类别和出版社管理。

系统管理员主要进行图书管理员权限的设置、读者类别信息的设置、图书类别的设置以及罚款和赔偿标准的设置、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等处理。

学校图书馆要通过校方给每位读者发放借阅卡(借阅卡包括卡号、读者姓名、照片、学院、班级以及学号等信息)或直接利用学生校园卡,管理员要为每位读者建立借阅账户,账户内存储读者的个人信息和借阅记录信息。

持有借阅卡的读者可以通过管理员操作系统进行借阅、归还图书,不同类别的读者可借阅图书的范围、数量和期限不同,可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内查询终端查询图书信息和个人借阅情况,以及续借图书(系统审核符合续借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