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及规划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及规划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及规划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12T11:49:20.9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陈安伟[导读] 摘要:当前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规划以及建设的过程中风景园林设计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内容,必须将城市楼群与风景进行有机融合,而后使城市发展中的园林建设工程体现人文、养生、生态以及休闲等多个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中,植物的规划以及配置是极其重要的工作,需对植物进行统筹和系统化的设计,使其具备美学价值与观赏价值。

广东绿雅环境艺术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当前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规划以及建设的过程中风景园林设计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内容,必须将城市楼群与风景进行有机融合,而后使城市发展中的园林建设工程体现人文、养生、生态以及休闲等多个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中,植物的规划以及配置是极其重要的工作,需对植物进行统筹和系统化的设计,使其具备美学价值与观赏价值。

基于此,笔者主要针对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规划的方式进行探讨,而后相应提出了自身的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规划
当前的城市发展以及建设生态化极其关键的要求之一,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也应力求实现生态化这一目标,尤其要针对垃圾处理、花草树木以及水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二次规划和有效搭配,众所周知,生态化风景园林设计以及建设的过程中植物所占据比例相对较大,因此,所谓的生态化标准指的就是城市绿化面积以及整体绿化率,必须对植物进行合理规划和协调。

这一过程中涉及植物种类相对较多,同时设计理念的应用也极其繁杂,其中包括海草类、树木类以及花草类等等,每类植被都有其极其丰富的种群,这就要求相关设计师需对比植物种群而后加以筛选、配置,在此工作中,不可仅仅考虑花草树木的搭配这个问题,还应当全方位的思考与其他园林景观构成因素的统一性,比如,园林油路照明色彩对比以及融合、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假山的衔接等等,只有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方可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体现园林风景的美观性,同时也可为城市夜晚景色起到衬托作用。

一、植物配置和规划原则
(一)品种搭配原则
园林设计工作中,植物品种搭配是极其重要的因素,每种品种其植物的生长时间以及色彩都相对不同,而最终的景观设计方案的效果也有所差异。

以某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为例进行分析,设计师首先意识到色彩规划的重要性,主要将黄色系植物作为主体,其中运用黄花风铃木、黄槐以及腊肠树等,起到颜色烘托效果,而中间绿带则为过渡地带,可利用花艳树以及常绿树进行合理搭配,使植被色彩呈现渐变样式[1]。

(二)植物习性原则
可结合植物自身的生长习性,选择绿类植物以及花灌木配景,花灌木配置的过程中可在每组中栽种1到3棵高大乔木,其他植物还涉及灌木、中乔以及小乔等等,令植物搭配更加密实。

商业街区域边缘科将常绿树作为主体,进而起到遮挡噪音的作用。

树木选择应保证高大挺拔,发挥其吸噪以及吸尘功能。

项目被择优将流线型地被植物以及花灌木植物作为主要因素。

中心广场植被的设计需要体现树木形态的优美,使其具备美观性,以供人们欣赏,同时也可形成新的活动空间。

外圈区域内可有效利用落叶树种小叶榄仁,内圈则可种植常绿树种樟树。

水边区域可选用亲水性相对较强的植物,例如,落羽杉、水松以及垂柳等等[2-3]。

二、园林植物配置以及规划方案的制定
(一)运用系统化的配置方法
所谓的整体配置指的就是对整体的园林进行集中规划和设计,而后对涉及范围内的广场、水源、自然资源以及码头等进行合理搭配以及统筹,从面、点一线等各个方面完成格式布局和设计,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植被和居民区、广场以及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协调,植被设计案例可见下图1。

图1-风景园林设计植被配置规划图
每种空间的树木配置都应进行合理规划,树木绿化面积相对于花草绿化面积来讲较大,每座城市内的绿化工作都需要以林木作为核心,而后逐步拓展空间,树木规划配置的工作中应系统化的思考以下几点问题。

树木大小的择选,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需明确树木大小的选择可体现树木的绿化层次,使设计方案更具层次性,对于城市整齐划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

花草绿化的过程中也可体现这一特点。

而后,树木品种的选择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了解品种不同树木的生长能力也将有所差异,其中包括树木的树叶以及树形等等,树叶以及树形的确定将会给城市园林风景的最终效果带来巨大影响,树种不同其数行也极其不同,比如,冬青树、垂柳以及云杉等等,每种植被的选择其树叶形态体现了极大的差异性,那么最终的绿化质量也参差不齐。

(二)鲜花以及绿草的空间搭配
鲜花空间搭配不仅仅指的是鲜花的种植,而是要结合城市规划以及绿化树木生长等各方面,使鲜花的空间搭配更加合理,对最终的园林效果加以烘托,使最终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更加多姿多彩。

鲜花的选择与绿草以及树木相比较更为繁杂,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鲜花种类较多,其色彩、花型也各有不同,这就无疑会给鲜花配置工作的落实增加难度,而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使鲜花色彩搭配更具层次性,实现混合搭配,最终令风景配置更加绚丽。

而绿草空间搭配可谓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为简单的工作,但是,绿草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整体的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缺少绿草那么将无法体现其勃勃生机,最终的鲜花以及绿树的搭配效果也会不尽人意[5-6]。

所以,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对树木布局、绿草鲜花以及其他各类因素进行有效处理,通过绿草的搭配方式,凸显树木以及鲜花设计的层次性。

(三)制定循环系统植物配置规划方案
自然环境中的水、植被以及土壤等其本身形成了完善的循环系统,在此系统的运作中,可借助风景园林的空气净化作用,使城市环境朝向绿色化的方向转变。

例如,植被的生长需要有水资源的不断供应,那么由此可知,植物与水源之间的关系紧密相关,所以这一过程中可设计灌溉给水系统,进而确保植被的生长更加快速、健康,将有效延长风景园林的利用周期。

设计并建造循环系统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风景园林植物配置以及规划具有极大的推动性意义,可使自然环境中的土壤、光以及水资源等之间的关系更为协调,实现共同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以及规划是必须落实的工作之一,这一过程中应结合美学艺术相关理论知识,而后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此项工作的落实涉及诸多学科的内容,比如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等,所以若想确保风景园林建设工程得到长远化的利用,就应当从全局性的角度入手,令设计方案更具艺术气息,进而满足人们的观赏和应用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薇,郑翔南,王其超等.湿地公园水域植物配置设计与种植技术探讨--以湖北武当山风景区新区湿地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4,16(11):101-104.
[2]应求是,钱江波,张永龙等.杭州植物配置案例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J].中国园林,2016,32(12):21-25.
[3]林怡.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析[J].现代园艺,2015,27(4):86-86.
[4]潘雪婷,张鸿波.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7,31(21):149.
[5]彭振东.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24):4621-4621.
[6]袁岱婷.基于数字化工具的种植设计、分析与评价研究——以南京金陵江滨酒店植物配置为例[D].东南大学,2015.。

相关主题